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徐志伟 《吉林医学》2012,33(3):499-50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全部118例患者的FBG、TG、TC、HbA1c、HDL-C、LDL-C、Fib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检测。结果:经超声检查显示78例患者下肢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病变,占66.1%。下肢血管病变组在病程、HbA1c、TC、LDL-C、Fib以及hs-CRP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下肢血管病变组;而重度血管病变组的LDL-C和Fib均显著高于轻重度病变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病程、HbAIc、TC、LDL-C以及Fib。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莹莹 《医学综述》2009,15(4):632-634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65例(年龄≥50岁,病程≥7年),全部行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比较无血管病变组及不同程度动脉硬化病变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C反应蛋白(CRP)、血压。评价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间的差异,并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危险因素采用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T2DM患者中有80%伴发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病变的发生与空腹血糖、收缩压、HDL-C、LDL-C及脂蛋白a水平相关。②无血管病变组与不同程度动脉硬化病变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TG、CRP、脂蛋白a、HDL-C、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随着年龄的增大,下肢动脉硬化的患者人数逐渐增加。病程>10年的患病人数最多。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下肢动脉病变密切相关,血糖水平持续增高患者下肢动脉损伤明显加重,动脉硬化、血管狭窄发生率显著增高。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症,应该严格、有效地控制血糖并纠正血脂代谢紊乱,这样有利于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D)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冠心病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血管狭窄程度,根据狭窄程度将其分为狭窄率≥70%组(n=21)和狭窄率<70%组(n=53)。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及伴发高血压、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载脂蛋白A(apoA)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增高等因素,并进行狭窄率≥70%者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114例入选者检出下肢动脉硬化者74例,检出率为64.9%,平均年龄高于未检出下肢动脉硬化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均伴发腔隙性脑梗死。2狭窄率≥70%组≥90岁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狭窄率<70%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狭窄率≥70%组伴发高血压、糖尿病、HDL-C降低、HHCY、hs-CRP增高者多于狭窄率<7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伴发apoA降低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分析表明老年LEASD患者下肢血管狭窄率≥70%与高龄(>90岁)、高血压、糖尿病、HDL-C降低、HHCY、hs-CRP增高密切相关(P=0.033、0.036、0.021、0.028、0.034、0.046)。结论 17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率高达64.9%;2 LEASD血管狭窄程度与年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3高龄(>90岁)、高血压、糖尿病、HDL-C降低、HHCY、hs-CRP增高是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狭窄率≥70%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踝肱指数用于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倩  周宁 《海南医学》2008,19(7):89-90
目的分析踝肱指数(ABI)对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意义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入选的126例患者测定ABI,以ABI<0.9为异常,分成PAD组(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和非PAD组(正常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年龄、病程、餐后2小时血糖、HbA1C、TG、LDL-C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BI可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而增龄、病程长、高血糖、高TG、LDL-C是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慢性血糖波动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68例HbA1c≤6.5%的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DM组)及30例健康者(NC组)进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分析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然后以大于NC组MAGE的(x±1.96s)为MAGE升高的诊断标准,将DM组患者分为MAGE升高组和MAGE正常组,并对每个患者进行下肢血管病变评分。结果 (1)DM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HbA1c、MAGE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DM组患者中,MAGE升高36例,MAGE正常32例,两者的年龄、病程、HbA1c水平、下肢血管病变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AGE、年龄、病程、HDL-C与下肢血管病变评分相关(P<0.05);病程与MAGE相关(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年龄、MAGE是下肢血管病变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血糖波动是HbA1c控制良好的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是影响血糖波动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2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确定下肢血管病变。根据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3组:无下肢血管病变组(27例);中度下肢血管病变组(154例);重度下肢血管病变组(59例)。同时观察和分析临床因素及生化指标与下肢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中度下肢血管病变组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比例高(P<0.05);重度下肢血管病变组病程>5年、有家族史、周围神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比例高。有下肢血管病变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无下肢血管病变组明显升高。在中度及重度下肢血管病变组中,多因素分析显示下肢血管病变与病程及LDL-C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病程及LDL-C水平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与2型糖尿病病程、年龄及各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根据超声显像仪检测双侧颈动脉及双下肢动脉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无下肢动脉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组44例,B组颈部和或下肢动脉斑块形成组86例。B组根据斑块形成部位进一步分为:B1组颈部动脉斑块形成组66例;B2组下肢动脉斑块形成组84例。测定三组患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LDL)、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微量白蛋白(mAIb)。同时记录病程、年龄及是否并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结果:①颈部和或下肢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高达66.2%。②B组病程、年龄、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A组。③B组TG高于A组(P<0.05);TC、HDL-C、LDL-C、尿微量白蛋白(MAU)、HbA1c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年龄轻、病程短,B2与B1比较年龄、病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B1、B2组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A组(P<0.05)。且B1组脑血管病患病率高于B2组(P<0.05)。⑥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病程、高血压史、高TG是血管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颈部和(或)下肢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高,年龄、病程、高血压史、高TG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随年龄、病程的增加及并发高血压,其发生率也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发生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40例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介入治疗后随访6个月内发生再狭窄的患者作为发生组纳入,另将同期随访未发生再狭窄的46例患者作为未发生组纳入。在此基础上充分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变部位、糖尿病、高血压、长期吸烟、高脂血症以及Rutherford分级等。将两组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同质对比并分析影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出现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糖尿病、高血压、长期吸烟、高脂血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对比分析其他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高血压、长期吸烟、高脂血症是影响患者术后再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介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复发率受糖尿病、高血压、长期吸烟、高脂血症影响,故可针对性制定出完善的干预方案以降低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C肽、血脂水平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LOG-IQ700型超声诊断仪,对2型糖尿病患者131例下肢动脉进行检测,将下肢血管病变组74例与非下肢血管病变组54例进行对照,记录患者年龄、病程、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空腹及餐后C肽。结果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LDL-C明显升高、空腹及餐后C肽明显降低。结论年龄、病程、高血糖、高血脂、低C肽水平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神经病变与大血管病变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及血管外科住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19例,其中男性223例,女性96例,平均年龄68岁以上。根据既往有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分为对照组(无高血压及糖尿病,n=50)、糖尿病组(DM组,n=48)、高血压组(HNT组,n=80)、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M-HNT组,n=141),均初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磁共振动脉成像(MRA),其中248例患者行下肢动脉造影。分析比较4组患者一般情况、生化指标间的差异及各组下肢动脉闭塞的特点,并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DM-HNT组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血管及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其他3组相比,DM-HNT组TG、TC及LDL-c高(P<0.05)而HDL-c低(P<0.05);DM-HNT组糖尿病病程明显较DM组长(P<0.05);②DM-HNT组髂、股、小腿动脉段闭塞率分别为41.4%、72.7%、75.6%,高于HNT组(27.2%、41.3%、28.3%,P<0.05)及对照组(19.7%、27.9%、16.4%,P<0.01)。DM-HNT组髂、股动脉段闭塞率高于DM组(P<0.05),但小腿动脉段闭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TC、LDL、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以小腿动脉闭塞为主,而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后发生髂动脉段及股动脉段闭塞率亦高,这可能与血压、血脂、糖尿病病程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朱翠颜  林健才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0):1167-1169
目的了解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异常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8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并进行分组,ABI<0.9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低ABI组),0.9≤ABI<1.3为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正常组),ABI≥1.3为下肢动脉硬化组(高ABI组),记录各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吸烟史等一般情况,并检测糖脂等代谢指标,通过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BI的危险因素。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异常ABI为21.2%,与正常组比较,低ABI组和高ABI组年龄、吸烟率、HbA1c、TG、收缩压、UA均明显升高,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亦明显升高。结论初诊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外周动脉病变(PAD)患病率;高龄、高血压、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脂质代谢紊乱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虹  冯文焕  汪大望 《浙江医学》2001,23(12):712-7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与尿白蛋白/肌酐(Alb/Cr)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测量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比较下肢动脉不同硬化程度患者的尿白蛋白/肌酐(Alb/Cr)等相关因素.结果下肢动脉硬化组的年龄大于无下肢动脉硬化组(P<0.001),但年龄对下肢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无影响(P>0.05).重度下肢动脉硬化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无下肢动脉硬化组和轻度下肢动脉硬化组(均P<0.05),无下肢动脉硬化组与轻度下肢动脉硬化组无差别(P>0.05).下肢动脉硬化程度与尿Alb/Cr、年龄呈正相关(rs分别为0.353、0.468,均P<0.001),与HDL-C呈负相关(rs=-0.214,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尿Alb/Cr的OR值分别为2.1221(95%CI为1.1970~3.7621)和2.7286(95%CI为1.6173~4.6036),P<0.001和0.05.结论年龄是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尿Alb/Cr与下肢动脉硬化发生密切相关.HDL-C是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将21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伴发大血管病变组83例,不伴大血管病变组132例,分别测定各组的TC、TG、LDL-C、HDL-C水平并作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伴发大血管病变组中TC、TG、LDL-C、HDL-C较不伴大血管病变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HDL-C较不伴大血管病变组明显下降(P<0.05),血脂情况与大血管病变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LDL-C、HDL-C为2型糖尿病伴发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偏回归系数B分别为-1.232、-2.216、2.452.结论 2型糖尿病伴发大血管病变患者血脂水平明显异常,其中TG、LDL-C、HDL-C为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小而致密的LDL-C为主要危险因素,TC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病变有关,但不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李伟  苏秉亮 《疑难病杂志》2013,12(7):526-528,F000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斑块及狭窄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9例,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36例及单纯高血压(HP)组33例,使用64排螺旋CT行下肢动脉MSCTA检查,采用动脉造影的12分段积分法,分析2组病例各个血管节段的斑块分布情况(斑块检出率)、范围、斑块性质及血管狭窄程度,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结果膝以上大动脉病变中,DM与HP组血管斑块均以混合斑块为主,二者检出率、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膝以下小动脉斑块中,DM组以硬斑为主,HP组以软斑为主,DM组检出率明显高于HP组(P<0.05);DM组与HP组病变狭窄程度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均有侧支循环形成,DM组明显多于HP组,且以膝以下血管为主,HP组则以膝以上血管为主。结论糖尿病与高血压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斑块及狭窄程度有所不同,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精确显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与冠脉病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2-DM)患者生化指标异常与冠脉损伤的特点,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对已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214例患者,根据CAG分析及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冠脉正常组(NCHD组)20例,单纯冠心病组(CHD组)138例,冠心病合并2-DM(2-DM组)5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冠脉病变程度应用CAG分析,冠脉狭窄程度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分类标准评价。结果(1)与CHD组比较,2-DM组多支病变、C型病变及末梢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冠脉狭窄及钙化程度严重。(2)与NCHD组比较,CHD患者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ib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1);与CHD组比较,2-DM组CRP、TG、LDL-C、Fib显著增高,HDL-C显著降低(P<0.01),而TC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CHD合并2-DM患者,冠脉多支病变及C型病变发生率高,狭窄程度及钙化程度严重,末梢病变多见;CRP、TG、LDL-C、Fib、BS为2-DM患者冠脉损伤加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用于预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以便达到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踝肱指数(ABI)的测量,并抽血检查HbAlC、TC、TG、HDL-C、LDL-C等生理生化指标,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临床症状评分方面,重度组与无症状、中度、轻度症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取值为0.9时,其灵敏度为76.56%、特异性96.43%,阳性预测值96.08%、阴性预测值78.26%、诊断符合率为85.83%;COX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病程长、吸烟、高血压史、冠心病史、高血脂、脑卒中、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HbAlC、LDL-C为PAD的危险因素.结论:ABI检测是临床上一种简单可行的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方法之一,诊断符合率高,但同时其受到年龄、病程、吸烟、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脑卒中、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HbAlC、LDL-C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胡国红 《四川医学》2017,38(11):1292-1295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血管斑块检出率,分析与斑块相关的临床因素及生化指标、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482例病历资料,根据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血管彩超结果,分为无斑块组(A组)、单纯颈动脉或下肢动脉斑块组(B组)、颈动脉和下肢动脉复合斑块组(C组)。结果总检出率86.10%,其中,单纯颈动脉斑块17例(3.5%),单纯下肢动脉斑块77例(15.98%),复合斑块321例(66.60%)。复合斑块组与无斑块组比较,年龄更大、病程更长、餐后2h血糖(P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更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病、脑卒中、冠心病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SBP)是动脉血管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HDL-C是动脉血管斑块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血管斑块检出率高,其发生发展与年龄、病程、餐后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清miR-27与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25(OH)D3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5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确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为T2DM组,并以有无下肢血管病变分为下肢血管病变(LLPAD)亚组44例和非下肢血管病变(Non-LLPAD)亚组42例;选择同期医院门诊健康体检者76例为对照组,测定比较各组血清miR-27 mRNA表达及TC、TG、HDL-C、LDL-C、HbA1c、FPG、25(OH)D3、hs-CRP、Fib水平。结果 T2DM组miR-27 mRNA、TC、TG、LDL-C、Fib、HbA1c、hs-CRP、FPG水平高于对照组,25(OH)D3、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t=13.371、13.036、25.364、19.698、29.326、38.489、95.524、66.547,66.241、8.698,P均=0.000);LLPAD亚组miR-27 mRNA、TC、TG、LDL-C、Fib、HbA1c、hs-CRP、FPG水平高于Non-LLPAD亚组,25(OH) D3、HDL-C水平低于Non-LLPAD亚组(t=5.275、13.541、26.541、8.965、20.146、14.548、14.369、23.654、7.711、9.491,P均=0.000);miR-27 mRNA与25(OH)D3、HDL-C呈负相关(r=-0.486、-0.483,P=0.039、0.039),与TC、TG、LDL-C、Fib、HbA1c、hs-CRP、FPG呈正相关(r=0.651、0.572、0.494、0.747、0.438、0.523、0.591,P均<0.05);高水平的miR-27 mRNA、TC及低水平的25(OH)D3均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OR=2.43.7、4.268、13.625,P<0.05);miR-27 mRNA、25(OH)D3两者的AUC相近,均小于TC;miR-27 mRNA、25(OH)D3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相近(P>0.05),均小于TC(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miR-27 mRNA水平升高,与25(OH)D3呈负相关;miR-27、25(OH)D3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可作为判定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下肢血管检查,同时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纤维蛋白原(Fib)和24h尿蛋白排泄率(uAE),观察患者的年龄、病程和发生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比例。结果经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有不同程度下肢血管病变者79例(占65、8%),其中重度血管病变组28例(A组)、轻中度血管病变组5l例(B组),无血管病变组4l例(c组)。有下肢血管病变组的年龄、病程、HbAI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ib、UAE和DPN发生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无病变组(C组),P〈0.01;而年龄、LDL—C、Fib和UAE在A组高于B组,P〈0.01或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年龄、病程、HbAIC、TC、LDL—C、Fib、UAE和DPN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有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曹永红  戴武  王长江  刘克梅  韩晓芳  叶军  刘玲  翟斐  章容 《安徽医学》2011,32(11):1855-1857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238例,全部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比较无血管病变组及下肢血管病变组两组间血糖、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等相关指标间的差异,并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