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幽门螺杆菌(Hp)菌株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测定血清中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空泡毒素基因A(VacA)抗体.结果 消化性溃疡组和胃癌组CagA和VacA抗体阳性者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P<0.01),而CagA和VacA抗体阴性在慢性胃炎组显著高于溃疡组和胃癌组(P<0.01),溃疡组和胃癌组之间CagA和VacA抗体阳性和阴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含CagA基因和VacA基因的Ⅰ型Hp可能是致病力强的高毒力株.  相似文献   

2.
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抗体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阳性情况;探讨不同类型Hp感染与胃肠疾病发病的关系及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HP抗体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160例血清标本(包括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A(UreA)、尿素酶B(UreB)以及鞭毛蛋白抗体的表达情况,计算阳性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 各患病组CagA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鞭毛抗体和VacA抗体,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UreA、UreB抗体阳性率正常对照组明显低于患病组(P〈0.05)。结论Ⅰ型Hp感染是胃肠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免疫印迹法用于HP感染的普查,分型以及治疗后的复查有其独特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清抗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抗体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者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198例Hp相关性疾病患者的血清CagA IgG抗体。结果 在Hp感染患者中血清CagA抗体总阳性率 6 9 2 % ,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为 6 7 2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 72 4% ,胃溃疡为 5 6 8%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79 2 % ,胃癌为 71 4% ;各疾病间CagA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血清CagA抗体检测不能作为区分Hp感染致不同胃肠疾病的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和血清CagA抗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 62株由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感染HpcagA基因 ;用酶免疫方法测定同一患者血清CagA抗体。结果 :HpcagA基因阳性率为 5 6.45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感染Hpcag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 5 5 .5 6%、5 4.17%和 63 .64 % ,三种疾病患者之间感染Hp的cagA基因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血清Ca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70 .3 7%、79.17%和 40 .0 0 % ,血清CagA抗体总阳性率为 68.85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之间血清CagA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HpcagA基因和血清CagA抗体与Hp感染个体发生的不同类型胃十二指肠疾病之间无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与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种类以及胃粘膜炎症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88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46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儿血清CagA抗体.结果 CagA抗体总检出率为85.1%,在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患儿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4.1%与87.0%,两者差别无显著性意义(X2=0.20,P>0.05);胃粘膜中重度炎症患儿血清CagA抗体阳性率为90.9%,轻度炎症患儿血清CagA抗体阳性率为58.3%,两者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14.00,P<0.01).结论 CagA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均有关,但不能作为区分Hp感染致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特异性标志物.CagA阳性Hp菌株感染能引起胃粘膜较重的炎症.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与胃癌前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庆宪  严格  陈忆诺 《上海医学》2002,25(9):572-574
目的 研究胃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伴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患者 ,其Hp毒力因子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空泡细胞毒素VacA的表达。方法 常规胃镜检查和活检取得的胃黏膜标本做组织病理检查 ,根据所得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残胃、胃溃疡、完全型 /不完全型、大肠 /小肠化生为癌前状态组 (82例 ) ,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为癌前病变组 (2 5例 ) ,单纯慢性浅表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为对照组 (3 0例 )。用蛋白印迹法 (WesternBlot)测定Hp的CagA、VacA因子。结果 癌前状态组和癌前病变组中 ,CagA、VacA因子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幽门螺杆菌CagA、VacA因子与胃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幽门螺杆菌的VacA、CagA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测定食管粘膜和胃窦粘膜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两个特征性致病因子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和细胞空泡毒素(VacA),比较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有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并经胃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ax esophagitis,RE)53例作为病例组.无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并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2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取食管下端粘膜和胃窦粘膜各3块,并分别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Hp检查和Hp培养,从食管及胃窦粘膜中分离Hp菌株,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行CagA基因、VacA基因检测.结果病例组、对照组中食管粘膜的Hp阳性率分别为14/53(26.4%)、8/5(32%),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窦粘膜的Hp阳性率分别为20/53(37.8%)、16/25(6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中胃窦粘膜Hp的CagA+检出率(6/20,30%)明显低于对照组(10/16,62.5%)(P<0.05),而VacA+检出率分别为6/20(30%)、7/16(43.8%),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窦粘膜Hp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agA、VacA的测定对Hp的分型有指导意义.Hp与RE关系密切,尤其是CagA+的Hp感染可能在RE的发生中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技术对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及分型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58例上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和20例无症状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VacA)、细胞毒素(CagA)和尿素酶(Ureas)等Hp抗体。根据Hp抗体的表达情况将Hp感染分为Ⅰ型和Ⅱ型,并结合~(14)C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HpⅠ型阳性率分别为66.7%、89.5%、100%,与对照组(25%)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HpⅡ型阳性率分别为20%、2.6%、0,慢性胃炎组HpⅡ型阳性率与对照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HpⅡ型阳性率与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发现随着病变恶性严重程度的增加,cagA/VacA的表达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是VacA的表达,在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3.3%、81.6%、100%。结论:免疫印迹技术可应用于对Hp感染分型诊断,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9.
何媛  赵晶  林泳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6):4424-4428
背景 我国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率较高,但并非所有感染者存在着相同的临床结局,这除了与宿主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相关外,可能还与H.pylori菌株基因型有关。目的 探讨血清H.pylori抗体分型与不同胃部疾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09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并同期进行血清H.pylori抗体检测的患者2 650例,根据胃镜及病理结果分为五组,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1 011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468例、胃溃疡组79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236例、胃癌组140例。入选患者均未曾行H.pylori根除治疗,采用蛋白芯片法对H.pylori特异性抗体CagA、VacA和Ure进行血清学检测。统计分析H.pylori感染率、H.pylori分型与不同胃部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各组H.pylori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74.58%)、胃溃疡组(74.34%)、胃癌组(72.14%)、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71.58%)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64.49%),各组H.pylori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H.pyloriⅠ型感染者1 596例,H.pyloriⅡ型感染者259例。各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均高于H.pylori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86,P<0.01);其中胃溃疡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P<0.005)。1 596例H.pylori Ⅰ型患者中,以CagA+VacA抗体为主,占60.15%(960/1 596),其次为VacA抗体,占34.27%(547/1 596),CagA抗体占5.58%(89/1 596)。各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本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Vac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本组CagA抗体阳性率(P<0.05)。各组Cag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54,P<0.01);其中胃溃疡组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P<0.005)。各组Vac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04,P<0.01);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及胃溃疡组(P<0.005)。各组Ure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67,P<0.01);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高于胃溃疡组、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及胃癌组(P<0.00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高于胃溃疡组、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胃癌组(P<0.005)。结论 H.pylori感染与胃部病变密切相关,不同H.pylori菌株基因型的致病性不同;Ⅰ型菌株为胃部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株,且以CagA+VacA抗体均表达者常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宁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β252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及胃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检测203例胃十二指肠疾病和胃癌患者,其中慢性胃炎72例,消化性溃疡55例,非贲门胃癌患者76例和66例无症状对照者的TNF-β252 NcoI基因型分布。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上述研究对象的血清HP抗体: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B(UreB)、尿素酶A(UreA)。结果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非贲门胃癌组CagA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VacA抗体阳性率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组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UreB抗体在各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UreA抗体在胃癌组中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胃十二指肠病变组(P<0.05)。TNF-β252 NcoI A/A、G/G、A/G基因型在Hp抗体阳性的胃十二指肠疾病和胃癌中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CagA HP感染与宁夏人群胃十二指肠疾病和胃癌密切相关。TNF-β252 NcoI基因多态性与宁夏人群CagA HP感染的胃十二指肠疾病和胃癌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分离自我国临床患者的幽门螺杆菌 (Hp)毒力因子空泡毒素 (VacA)和毒素相关蛋白 (CagA)的表达状况及其分型分布。方法 :从临床分离培养 19株Hp ,用细胞测毒法检测VacA ,用Westernblot法分析CagA ,根据毒力因子表达情况进行分型。结果 :VacA阳性率为 5 7 9% ,CagA表达阳性率为 89 48% ;Ⅰ型 ,Ⅱ型 ,中间型Hp分别占 5 2 6 3% ,5 2 7% ,42 10 %。结论 :所研究的临床分离Hp菌株的毒力因子属高表达。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毒力菌株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间接ELISA法 ,测定 1 674例经胃镜检查患者的血清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抗体 ,探讨HP菌型差异与其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结果 :疾病组血清CagA抗体检出率为 4 9.70 % ,高于健康组的38% (P <0 .0 5) ;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 (DU)的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活动期胃溃疡 (GU)、胃癌 (GC)和慢性胃炎 (CG)(P <0 .0 1 ) ;活动性炎症的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炎症 (P <0 .0 1 )。随CG炎症程度加重 ,抗体阳性率呈递增性增加 (P <0 .0 5,P <0 .0 1 ) ;GC及各癌前病变抗CagA检出率与健康组比较无差异。提示 :HP产毒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活动及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消化道疾病Hp类型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平均海拔高度3 250m的有上消化道疾病的360例患者的Hp、CagA、VacA、UreA和UreB,并推断临床感染Hp类型.结果:Hp抗体快速检测敏感性为97.8%,特异性为95.1%,阳性预测值为98.6%,阴性预测值92.9%.Hp抗体总符合率97.2%.产毒株Hp(I型)符合率为96.9%;不产毒株(II型)符合率为98.3%.结论:血清学检测除可用于诊断Hp现症感染外,还可以判断患者所感染Hp菌株的毒力,从而对临床开展针对性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空胞毒素(VacA)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acA与血小板的结合;蔗糖梯度离心法分离血小板细胞膜脂质筏(GEMs),用Western blot检测VacA在血小板表面的结合部位;生物素标记血小板后,用免疫沉降法检测与VacA结合的血小板表面蛋白。结果VacA结合于血小板表面,并存在于GEMs上,结合蛋白的分子量为140kd和40kd。结论VacA可能通过与血小板表面的特异蛋白结合于GEMs上而参与血小板的活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菌株中cagA和vacA基因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作用及其检测的意义。方法 胃镜下诊断慢性胃炎的病例,钳取活组织标本,组织学检查;快速尿素酶法和PCR检测。结果 30例标本经组织学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1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1例。经快速尿素酶法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8例:Hp“ ”,11例Hp“-”;慢性浅表性胃炎中,1例Hp“ ”,10例Hp“-”。经PCR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15例cagA“ ”,4例cagA“-”,11例vacA“ ”,8例vacA“-”;慢性浅表性胃炎中,2例cagA“ ”,9例cagA“-”,1例vacA“ ”,10例vacA“-”。结论 Hp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Ⅰ型菌株致病力更强。PCR检测较快速尿素酶法准确。检测cagA和vacA基因对了解Hp菌株的致病性、估计疾病程度、了解病变预后及临床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囊结石形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胆囊结石形成关系,寻找Hp在胆道中存在的证据,同时对胆道中HpDNA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参照文献对120例胆囊结石患者胆汁、粘膜和胆石进行Hp培养,并以Ure A和cagA作引物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结果:120例样本检测均为阴性结果,培养无Hp生长,使用PCR方法未检测到Hp DNA及Hp CagA抗体.结论:(1)运用PCR方法在胆汁和胆石中检测HpDNA尚受到多种因素制约.(2)Hp可能经Oddi's括约肌逆行的进入胆道但与胆囊结石并无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香药胃安、兰悉多、珍棒、胃疡灵)四联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香药胃安、兰悉多、珍棒、胃疡灵,对照组给予兰悉多,珍棒,胃疡灵,一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症状与胃镜检查对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香药胃安、兰悉多、胃得乐、珍棒联合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章晖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3):72-72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根除率分别为87.5%和62.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法能有效根除Hp,对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症状缓解率,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胃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用电子胃镜检查151例60岁以上老年人,所有患者取胃窦部黏膜,活检标本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病变组织送病检.结果151例患者中慢性胃炎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胃癌,其Hp感染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p(0.01),胃癌检出率高于60岁以下患者.结论Hp感染与老年胃病密切相关,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胃溃疡患者分为两组,两组都采用抗Hp三联疗法,治疗组主要药物为埃索美拉唑,对照组主要药物为奥美拉唑.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胃溃疡愈合总有效率为90.0%(18/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0%(19/20),两组治疗效果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都比较好,能有效根除Hp,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