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特征性改变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2003年1月-2008年5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分析4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电图异常和超声心动图异常改变者40例(100%),其中伴胸前导联巨大倒置T波≥0.2my~1.0my以V3-V4最明显30例(75%):左胸V4-V6导联R波电压增高,且Rv4〉Rv5〉Rv6者28例(70%):ST段压低,以V3-V4最明显者30例(75%);超声心动图示心尖部肥厚达15mm或以上伴心尖部心腔狭小40例。结论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对超声心动确诊为原发性HCM的37例患者做心电图分析.结果 所有入选患者心电图均显示异常改变,其中最常见为ST-T改变81.08%;左心室肥大75.68%,其次为异常Q波24.32%,Ⅰ度房室阻滞及室性早搏各10.81%.结论 HCM心电图表现呈多样性,特异性不强,但敏感性高.对心电图呈此种改变的患者,应进一步行心脏超声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电图(ECG)联合超声心动图(Echo)对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诊治的60例AHCM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采取ECG及Echo检查,统计两组Echo检查结果(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  相似文献   

4.
韦迎娜  韩圣娜 《安徽医学》2018,39(10):1222-1225
目的 分析高血压左心室肥厚(H-LVH)与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体表心电图(ECG)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纳入2013年11月至2017年11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H-LVH (60例,H-LVH组)、HCM患者(40例,HCM组)为研究对象,均行体表ECG检查,对比两组12导联T波峰与末间期(Tp-e间期)的差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其最大Tp-e间期、矫正Tp-e间期(cTp-e)、最小Tp-e间期,评估Ⅱ导联的Tp-e间期、异常Q波、T波倒置诊断HCM的敏感性、特异性,并分析两组最大QTe、QTp、cQTe、cQTe与最大左室壁厚度的相关性。结果 HCM组肢体导联Ⅰ、Ⅱ、aVR、aVF及胸前导联V5、V6的Tp-e间期较H-LVH组延长(P<0.05);Ⅱ导联的Tp-e间期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05;HCM组最大Tp-e间期(111±21) ms、cTp-e间期(89±18) ms、最小Tp-e间期(59±11) ms较H-LVH组延长(P<0.05);异常Q波标准2诊断HCM的敏感性、特异性高于标准1及标准3,T波倒置标准2诊断HCM的敏感性、特异性高于标准1及标准3,满足Ⅱ导联Tp-e间期>75 ms、异常Q波、T波倒置任一项诊断HCM的敏感性、特异性为58.8%、92.0%;HCM患者最大QTe、QTp、cQTe、cQTp与最大左室壁厚度有相关性(P<0.05),而H-LVH无(P>0.05)。结论 HCM的体表ECG表现与H-LVH存在差异,尤其是Ⅱ导联的Tp-e间期或异常Q波、T波倒置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可用于与H-LVH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辅助诊断。方法以心电图、超声心电图、放射核素心肌断层显像等检查方法,诊断25例AHCM。结果25例心电图显示胸导联倒置T波呈Tv_4>Tv_5>Tv_3的关系。超声心电图示左室心尖部(乳头肌心尖部以下)心尖肥厚达12mm以上;12例行放射核素心肌断层显像见左室心尖部心尖肥厚结论标准12导联心电图显示胸导联T波倒置伴R波振幅增高,而不伴高血压病史者,应高度考虑AHCM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肥厚型心肌病 (HCM)与高血压性心脏病 (HHD)在病史和临床表现上有所不同 ,但在超声表现上仍有相似之处。为了了解彩超对二者的鉴别诊断 ,现将 2 3例 HCM与 31例HHD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对比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HCM组 2 3例 ,男 13例 ,女 10例 ,年龄 19~ 5 4岁 ,平均 38.3岁 ;HHD组 31例 ,男 2 3例 ,女 8例 ,年龄 35~ 6 8岁 ,平均 5 5 .8岁。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 [1 ]。两组均排除主动脉狭窄性疾病。1.2 仪器与检查方法 :使用 SSH- 6 5 A及 HP- 2 0 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7.
郭和娟  曹金霞 《河北医学》2000,6(3):196-197
目的与方法:对147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用心电图电压标准和Romhilt-Estes计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心电图电压标准和Romhilt-Estes计分系统诊断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两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51.8%和62.6%(P〈0.01)。结论: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引起左室肥厚敏感性高,与电压标准比较,Romhilt-Estes计分系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室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wall thicknes,LVWT)、左心室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volume index,LVVI)、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与其诊断左心室肥厚常用5项心电图标准间的关系.方法 对3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LVWT、LVVI、LVMI与其诊断左心室肥厚常用5项心电图标准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多数心电图标准与LVWT、LVVI、LVMI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okolow-Lyon(SL)指数、Romhilt-Estes(RE)记分对LVWT(57.2%)、LVMI(59.2%)均有显著影响.结论 5项心电图标准中SL指数、RE记分为预报LVWT、LVMI的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9.
10.
李军丽 《中原医刊》2006,33(16):18-19
目的探讨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对88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合并心电图异常改变84例(95.5%);伴ST段压低57例(64.7%),T波异常倒置45例(51.1%);左室大和高电压38例(43.2%);心电轴左偏32例(36.4%);异常Q波25例(29.5%);P波时限增宽23例(26.1%);右侧前导联r波递增序列异常22例(25%);合并心房纤颤7例(7.9%);QRS时限>0.12 s,伴束支阻滞或室内阻滞3例(3.4%);心电图正常4例。结论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与心电图异常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典型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选择在本院收治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5例,非梗阻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5例,梗阻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5例,分别为A组、B组和C组,对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和C组患者年龄、发病年龄高于B组;A组患者IVS、LVPW低于B组和C组;A组患者LVDD显著低于C组,A组患者LAD低于C组;A组GNT、左心室高压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可以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及心电图胸导联上典型GNT。  相似文献   

12.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少见的心肌疾病,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被误诊。笔者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1969年1月~1997年12月间收入院的2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及诊断标准 22例患者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5~60(平均39.9±13)岁。病程4个月~17年。有明确家族史6例。梗阻性和非梗阻性各10例。心尖肥厚型2例。均符合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1],①超声心动图检查(UCG)室间隔厚度(IVS)≥15mm,IVS/PWT(左室后壁厚度)≥1.5,为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如有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心电图(ECG)诊断左心室肥厚(LVH)的较好电压标准。方法: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ECG诊断LVH的各种电压与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及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一项新的电压指标,即胸导联最大QRS电压(简称Vmax)与超声心动图LVMI相关最为密切(r=0.545,P<0.001)。结论:Vmax有希望成为ECG诊断LVH的有效实用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心尖肥厚性心肌病的诊断进行探讨。 方法 根据病史、体征 ,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诊断为心尖肥厚性心肌病。 结果  17例心电图显示胸导联倒置的T波呈TV4>TV5的关系 ;超声心图左心室心尖部 (乳头肌水平以下 )心肌肥厚平均达 19.6± 1.6 5mm ;6例左心室造影均提示心尖部心肌肥厚 ,其中 4例左心舒张末期呈黑桃A样改变 ,6例冠状动脉造影均基本正常。 结论 标准 12导联心电图显示胸前导联T波倒置伴R波振幅增高 ,不伴高血压病史者 ,排除其他疾患后 ,应高度怀疑心尖肥厚性心肌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AHCM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生化及放射学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和心室造影结果,尤其是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特征.结果:15例AHCM患者临床症状轻轻微或缺如,心脏体征无特异性,生化检查大致正常,全部病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心室造影有5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呈"黑桃"样改变.心电图的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V2~V6)及以R波为主的标准导联、加压单极肢导联(如aVL)T波倒置(0.3~1.7mV),且以V3、V4导联T波倒置最为明显;上述导联ST段压低(0.1~0.3mV);V1~V3导联R波振幅明显增高;所有病例均无异常Q波.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心尖部(乳头肌水平以下)肥厚,最厚处可达28mm.结论:AHCM的诊断应主要依靠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性改变来确定,磁共振检查对确诊AHCM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三项心电图(ECG)标准诊断左心室肥厚(LV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评价不同标准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18例受检者,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UCG)及ECG检查,以UCG对患者LVH情况的检查结果为参照,分别求得不同ECG标准(国内传统标准、Cornell标准、张绪洪等提出的新标准Z)诊断LVH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Z标准的敏感性最高为69.1%,传统标准和Cornell标准的敏感性较低,分别为34.5%和38.2%。三项ECG标准的特异性均&gt;90%。结论Z标准诊断LVH的敏感性较高,是一项较为理想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32例心超已确诊的HCM患者,按肥厚部位分为室间隔肥厚21例,游离壁肥厚3例,心尖部肥厚2例,全心弥漫性肥厚6例,并对各型HCM的心电图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T-T改变最为多见,占93.7%,ST段下移的程度在4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05),T波倒置多出现于V3~V6导联,且心尖肥厚型明显多于室间隔肥厚型(<0.05)。左心室高电压(RV5>2.5mV或RV5 SV1>3.5mV)10例,占31.2%,心电图改变与左室肥厚相关性差。异常Q波11例,占34.3%,病理性Q波多出现在室间隔肥厚型患者中。心律失常17例,占53.1%,其中室性心律失常5例,占29.4%。QTc在室间隔肥厚型流出道梗阻亚组中较非梗阻亚组延长更为明显,两者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HCM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呈多样性,特异性不高,但敏感性较高,其中ST-T非特异性改变最多见。临床上应提高对HCM患者心电图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酷似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的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1例桂成淑,韩相玖,沈铁宽延边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延边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研究室关键词心肌病.肥厚性,心电描记术,超声学中图法分类号R542.2;R540.41患者男,70岁,干部。4年来出现阵发性胸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 (HCM )患者的左心室肥厚程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对 79例HCM患者分别行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测 ,对照分析危险与非危险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左心室肥厚程度、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与舒张功能情况。结果 危险与非危险性室性心律失常间的左心室壁厚度、左心室舒张功能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0 .0 5 ) ,梗塞型的危险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多于非梗塞型 (χ2 =4.2 0 ,P <0 .0 5 )。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危险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左心室肥厚的程度及流出道梗阻有关。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2):1613-1614
目的: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进行分析及总结以探讨扩张性心肌病心电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观察组选取在我院诊治的扩张性心肌病44例心电图资料,并以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心电图相关参数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均存在ST-T改变,发生率为100%;心律失常者30例,占68.18%。与健康体检者比,观察组患者QRS时限明显增宽(P<0.05),RV5振幅显著降低(P<0.05),QRS异常切迹发生率、ST-T改变率及异常Q波率也明显增加(P<0.01)。结论:扩张性心肌病心电图以QRS波群异常、ST-T改变为主要特点,心律失常是扩张性心肌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心电图无创、低廉,对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断可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