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6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100.00(34/34),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97.06%(33/34),(P>0.05).两组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50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气管插管麻醉组(A组)和椎管内麻醉组(B组),各25例患者;术后留取患者下呼吸道黏膜及分泌物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计算两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细胞,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细胞情况及病原菌感染情况.结果:A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24.0%)高于B组患者(4.0%)(P<0.05);A组患者的下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出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分别35株、44株,B组分别为13株、29株;A组患者术后血清中迟发型变态反应T细胞(TD)、细胞毒性T细胞(TC)占T细胞总数比例分别与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的吞噬细胞、NK细胞数目多于A组(P<0.01);两组患者在T1和T4时间点的CD3和CD4T淋巴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2和T3时间点,B组患者的CD3、CD4淋巴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椎管内麻醉有利于改善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免疫抑制状态,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全身麻醉及神经阻滞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2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根据其手术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51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对比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患者术后0.5 h的TEG(血栓弹力图)反应时间与术前0.5 h、手术开始1 h相比明显缩短,且其凝集块形成速率以及最大振幅、凝血综合指数明显增高(P0.05)。结论神经阻滞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影响较小,临床应用安全性更高,如果采用全身麻醉作为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方式,需要通过术后早期抗凝干预来减少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全身吸入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对老年患者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 ASAⅡ或Ⅲ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吸入或椎管内麻醉,两组均采用七氟醚-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记录诱导前和麻醉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 2),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明显较对照组组稳定(P〈0.05)。结论喉罩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减轻应激反应,稳定心血管功能,保证血氧饱和度,降低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积极影响。方法对象为70例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7年9月到2018年8月期间,按照患者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椎管内麻醉观察组和全身麻醉的对照组各35例。比较患者麻醉用药剂量、语言陈述时间、术后MMSE(精神状态简易量表)评分、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用药剂量少于对照组,陈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的MMSE评分较观察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3h和6h的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手术行椎管内麻醉能减少用药剂量,减轻对患者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非常理想,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在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到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甲组(n=40)、乙组(n=40),甲组行全身麻醉,乙组行椎管内麻醉,统计并对比麻醉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乙组麻醉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于需要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而言,行椎管内麻醉的效果较全身麻醉方式理想,可缩短手术时间,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全身麻醉以及椎管内麻醉两种方式用于行骨科手术的老年病患麻醉处理对于病患术后的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骨科手术的62例老年病患,随机分组,Ⅰ组31例行椎管内麻醉,Ⅱ组31例行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语言陈述时间、术后MMSE(精神状态简易量表)评分、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Ⅰ组选取病例麻醉药用量及语言陈述时间均明显少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有下降,但Ⅱ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Ⅰ组术后3h、6hPOC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实施骨科手术时,行椎管内麻醉,可以有效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减轻对病患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促进病患术后恢复,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体温保护下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核心温度、出血量、尿量等影响,术后引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实验组给予充气加温毯联合静脉液体加温处理;对照组给予棉被保温处理。比较两组麻醉前(T1)、麻醉30 min (T2)、麻醉60 min (T3)、麻醉90 min(T4)、麻醉120 min (T5)、返回病房1 h (T6)的鼓膜温度,以及入室时、麻醉1 h和离室前动脉血的pH值、乳酸含量;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率以及术后寒颤反应发生率、24 h术后引流量。结果实验组T4、T5、T6时间点鼓膜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实验组离室前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离室前动脉血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中失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中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寒颤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24 h引流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对于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实施体温保护可以有效地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减少术中失血量、输血率、术后寒颤反应发生率,减少术后24 h引流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椎麻组40例患者选用椎管内麻醉方式,全麻组40例患者选用全身麻醉方式,分析两组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结果椎麻组患者的麻醉药剂量、术后苏醒时间、睁眼认人情况、语言表述程度等皆明显好于全麻组,两组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经指导评估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MMSE评分),椎麻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27.43±2.34)分,高于全麻组患者的(15.32±4.76)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与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更利于保障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的良好,是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优选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04年2月至2005年8月34例行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鱼精蛋白副凝固实验(3P试验),分别于注入骨水泥前5 min、注入骨水泥后30 min及3 h各检测1次.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注入骨水泥后30 min PT值较注入前5 min显著缩短(P<0.05);而注入骨水泥后3 h PT值与注入后30 min比较,显著回升(P<0.05).FIB含量在注入骨水泥后30 min较注入前5 min明显增高(P<0.05);注入骨水泥后3 h与注入后3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试验阳性率,注入骨水泥后30 min与注入前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在该实验中影响不太明显,注入骨水泥3 h后各项指标基本恢复.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注入骨水泥30 min后PT缩短,FIB增高,3P试验的阳性率升高,但在3 h后骨水泥对这些指标的影响基本消除,提示注入骨水泥后的3 h内是监测病情的重要时段,在注入骨水泥后,老年患者凝血系统虽有高凝倾向,但各相关指数仍在正常范围内.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on coagulation functions during the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Thirty-four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February 2004 and August 2005 involved in this study. The relative parameters were observed in all patients, including prothrombin time (PT),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fibrinogen (FIB) and 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 test (3P test). Blood samples were measured 5 minutes before, 30 minutes and 3 hours after 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All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Medical Statistics Software. Results P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30 minutes after 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compared with 5 minutes before implantation ( P < 0. 05), and significantly recovered at 3 hours after implantation (P < 0.05). FIB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30 minutes after implantation compared with 5 minutes before implantation ( P < 0.05), and significanlty decreased again at 3 hours after implantation (P < 0.05 ). A higher rate of positive results in 3P test was observed at 30 minutes after implantation compared with 5 minutes before implantation ( P < 0.05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PTT before and after implantation. Conclusions P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30 minutes after 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and FIB or positive rate of 3P test increased, but these parameters recovered at 3 hours after implantation. It showed we must monitor patients in 3 hours after implantation. And bone cement shows a tendency to activate blood coagulation, especially in elderly patients, but the relative indexes are still in normal range.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患者应用椎管内麻醉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取笔者所在医院麻醉科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诊治应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患者350例为分析对象,根据对其麻醉方式差异将其每组175例分为对照组(全麻)与观察组(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手术下相关临床指标并归纳椎管内麻醉的影响。结果术后随访中观察组患者各项并发症事件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记录两种麻醉方式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麻醉质量情况,包括:术后麻醉留观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在术后麻醉留观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应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选择椎管内麻醉能够保持机体相关指标始终保持在平稳状态,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条件,也降低了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5,(6):682-684
目的:探讨单次髂筋膜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高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单纯全麻组(G组)和全麻复合髂筋膜阻滞组(N组),每组60例。记录术中全麻药物用量,通过术后VAS评分测定术后镇痛效果,通过MMES评分评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并分别在麻醉前和术后6h、1d和3d检测右颈内静脉血S100ββ、IL-6、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表达水平。结果:与G组比较,N组术中全麻药用量显著减少,术后疼痛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总体满意度显著提高。术后3d内血中IL-6、术后1d内S100ββ、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表达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明显降低。结论:单次髂筋膜阻滞麻醉可用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效果确切安全,实施方法简便易行。且能明显降低术中全麻药物用量,减轻促炎因子表达,减少术后疼痛和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及手术前后患者血清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FABP)水平。结果:手术过程中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稳定(P<0.05)。手术结束后2、6、12、24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手术结束后第1天和第3天观察组患者认知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后6 h,观察组患者血液中H-FABP和B-FA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能明显改善手术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缓解患者术后H-FABP及B-FABP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4.
王中林  田春  丁佳慧  彭明清  李敏 《重庆医学》2016,(19):2641-2644
目的:探讨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部麻醉(以下简称腰麻)和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在该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侧腰麻组和全麻组,各20例,于麻醉前10 min(T0)、术毕(T1)和术后24 h(T2),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血糖(GLU)、血清儿茶酚胺(CA)及皮质醇(CORT)浓度,记录其血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术中不良反应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别评定麻醉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术中单侧腰麻组患者低血压、高血压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均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两组患者HR、MAP均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LU、CORT、CA水平均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全麻组患者SpO2低于单侧腰麻组,CORT高于单侧腰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单侧腰麻组患者恶心呕吐、咽喉痛、头晕嗜睡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和全麻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均能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而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更能有效地调控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单侧腰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50例,行单侧腰部麻醉)与对照组(50例,行全身麻醉),就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10 min、术毕、术后1 d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区别,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0%)较对照组(26.0%)更低,P0.05。结论单侧腰部麻醉相比于全身麻醉更有助于减轻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MEDLINE数据库中有关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术后SSI发生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9月。使用Rev 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术后SSI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涉及患者353 16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椎管内麻醉组置换术后SSI发生率低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表明椎管内麻醉可降低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术后SSI发生率(P<0.05)。漏斗图显示研究无发表偏倚。结论 椎管内麻醉有助于降低膝关节或髋关节术后SSI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h、3h、6h、12h、24h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并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语言陈述时间以及睁眼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物的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全髋关节置换术常用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哪种麻醉方式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尚未有定论。本研究旨在比较2种麻醉方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2015年10月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84例,根据术中采用的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n=302)和椎管内麻醉组(n=282)。主要观察指标为28 d内联合并发症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尿道感染率和病死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术中心动过速发生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麻醉室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麻醉室留观时间。 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性别、年龄、BMI和改良Charlson合并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椎管内麻醉组相比,全身麻醉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延长[(99.67±11.60)min vs. (92.64±7.57)min,P<0.001];术后麻醉室留观时间显著延长[(16.26±2.44)min vs. (12.98±1.97)min,P<0.001];28 d内并发症联合发生率显著增高(8.28% vs. 3.90%,P=0.028);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显著增高(29.47% vs. 19.86%,P=0.007);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增高(2.65% vs. 0.35%,P=0.024);输血率显著增高(18.54% vs. 12.06%,P=0.03)。 结论 椎管内麻醉有助于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8 d内联合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输血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手术时间和术后留观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