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急性隐匿性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接收的急性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所有患者均先进行胸部X线检查,之后再进行MSCT检查,将获得原始数据传至后台工作站,进行获得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等处理,并进行诊断,评价MSCT后处理重建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 68例患者经X线片检查并未发现骨折;经MSCT扫描且利用多种处理技术,发现97处隐匿性肋骨骨折:70例不完全线性骨折,其中,13例肋骨内缘皮质骨折,19例外缘皮质骨折,38例骨皮质褶皱、膨出、凹陷;15例完全线性骨折;12例肋软骨骨折,其中,1例双侧肋软骨骨折,11例单侧肋软骨骨折。结论 MS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急性隐匿性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胸部外伤患者行胸部X线检查后,再行16层螺旋CT平扫,将16层螺旋CT所得原始数据经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重建图像结合轴位图像作出对骨折的诊断。对可疑骨折线进行曲面重建(CRP),再次作出诊断,并评价创伤后胸腔内组织的损伤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经多层螺旋CT(MSCT)重建后,X线显示的骨折MSCT及重建图像全部显示,29例患者显示出X线未能明确的肋骨骨折36处,并同时发现X线未发现的胸骨骨折1处、锁骨骨折3处,少量胸腔积液3例,肺挫裂伤2例,肝脏挫裂伤1例,扫及层面发现腰椎横突骨折2处。2例患者因呼吸运动伪影较大,重建图像出现明显的假骨折线。结论 MSCT薄层图像联合后处理重建图像是胸部外伤性肋骨隐匿性骨折中的较好的诊断方法,基本能满足临床对于外伤所致的骨折及软组织损伤、血气胸、肺挫伤等胸外伤所致损伤的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64排CT检查及其后处理功能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64排CT对临床怀疑肋骨骨折的36例患者进行容积扫描,运用工作站后处理技术显示肋骨骨折的部位、数量,判断64排CT诊断肋骨骨折的优势.检查前32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结果 36例中,X线检查发现48处,64排CT扫描共发现肋骨骨折75处.各种后处理图像中,容积再现技术(VR)在显示骨折的空间解剖结构上有优势,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及曲面重建技术(CPR)在显示细微肋骨骨折上效果较好.结论 64排CT检查及其后处理技术可准确诊断不同程度的肋骨骨折,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全程、双期扫描结合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40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64排螺旋CT扫描血管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全部能辨别真假腔,按De-BaKey分型属于Ⅰ型17例,Ⅱ型1例,Ⅲ型22例。25例显示破口,主动脉弓3大分支或部分分支受累13例,累及腹腔干6例,累及肠系膜上动脉5例,累及右肾动脉7例,累及左肾动脉12例,累及髂动脉19例。并发心包积液7例,胸腔积液13例,肺动脉栓塞1例。结论 64排螺旋CT全程、双期扫描结合重建技术能够明确诊断主动脉夹层,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容积扫描不同重建算法对肋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4例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的首次胸部CT图像,所有病例均采用8种重建算法(软组织、标准、胸部、肺、精细、骨、骨+、边缘),图像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及曲面重组(curved planer reconstruction,CPR)。结果194例胸部外伤中,隐匿性骨折521处,8种重建算法分别检出隐匿性骨折处为(362、378、401、419、467、507、495、472),其中骨及骨+两种重建算法检出率最高,分别为97.3%、95.0%,两种重建算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选用骨或骨+重建算法有利于提高肋骨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多层螺旋CT(multi-slicing spiral CT,MSCT)因其具有先进的扫描技术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骨关节创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及三维成像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肋骨或肋软骨骨折48例患者采用胸部16排螺旋CT容积扫描,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成像、薄层重建及曲面重建等图像后处理及对各种后处理图像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CR检查发现82处肋骨骨折,16排螺旋CT检查发现肋骨骨折101处。结论:肋软骨骨折,微细骨折,无明显错位的不完全性骨折应用常规CR检查诊断困难,16排螺旋CT及三维成像对肋骨骨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4排CT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2例肋骨骨折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对CT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掩(SSD),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处理.结果 42例患者,明确骨折40例总计1041处,骨折检出率达95.2%.结论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能有效地避免常规CT的不足,降低了漏诊率,为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对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51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需在发病后2 h至4 d内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经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容积成像技术(VR)与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IP)给予图像后处理操作,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1例急腹症患者经临床病理检查显示,梗阻性病变14例,缺血性病变3例,出血性病变8例,炎性病变26例;51例急腹症患者经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梗阻性病变14例,符合率为100%;缺血性病变2例,符合率为67%;出血性病变7例,符合率为88%;炎性病变25例,符合率为96%;总符合率为94%;多排螺旋CT对梗阻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高于缺血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检查与重建技术结合为临床用于诊断急腹症患者的有效方式,且诊断符合率较高,利于临床采取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卵巢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卵巢肿瘤病例的CT表现。32例均于术前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及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评价16排螺旋CT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及限度。结果CT诊断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病理证实良性肿瘤18例,CT诊断17例,诊断符合率为94.44%;病理证实恶性肿瘤14例,CT诊断10例,诊断符合率为71.44%。结论16排螺旋CT检查获得病变图像的信息量大,诊断正确性高,对卵巢肿瘤分型、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判断预后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肋骨骨折病例,采用MPR、Inspace、VRT技术进行肋骨三维重建成像。结果:38例共发现131根肋骨骨折,12例28根有不全骨折,3例肋软骨骨折。结论:多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是诊断肋骨骨折重要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对86例胸部外伤临床考虑有肋骨骨折患者行胸片检查后,再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运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重组技术(MPR)显示肋骨骨折。结果 86例患者中,胸片显示167处肋骨骨折,25处可疑骨折,16例未见明确骨折;而多层螺旋CT扫描后并运用VR及MPR结合共显示肋骨骨折213处;胸片25处可疑骨折,在多层螺旋CT图像上显示22处骨折,排除3处骨折;胸片16例未见明确骨折,在多层螺旋CT图像上显示24处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成像技术组合对肋骨骨折的诊断较常规的胸片提供更加丰富的影像信息,能显示肋骨骨折位置、形态、数量及合并症,在对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武建民 《河北医学》2013,19(7):1026-1029
目的:探讨螺旋CT及重建技术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37例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扫描检查,分析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对隐匿性骨折的显示能力。结果-37例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确诊52处骨折,其中,6处(11.54%)位于第l、2肋,33处(63.46%)位于肋骨角,5处(9.62%)位于前肋,8处(15.38%)位于后肋。排除4处,其中3处位于第1、2肋,l处位于肋骨弓部,新增3处,2处位于肋骨角,1处位于后肋。共确诊骨折52处,4处(7.69%)为完全线性骨折,48处(92.31%)为不完全线性骨折。结论:对可疑肋骨骨折患者给予MPR为主,VR定位,CPR重点观察的CT检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与诊断准确性。螺旋CT检查方法图像显示清晰,能满足对隐匿性骨折定位、定性分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准确做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20例,采用X线检查未显示骨折,应用40排螺旋CT进行扫描后,经过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以及表面遮盖法成像,显示隐匿性肋骨骨折。结果:本组20例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经过多平面重建及表面遮盖法成像后,均获得良好的肋骨图像,显示15例患者为不完全性肋骨骨折,5例为完全性骨骨折。结论:根据螺旋CT检查结果,可对隐匿性肋骨骨折做出准确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20排螺旋CT首次结合骨痂形成期联合诊断(简称隔期联合诊断法)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天津市北辰医院收治的外伤后2 d内行首次肋骨CT检查,并于2~5周内复查肋骨CT的349例患者资料.相同的CT扫描技术及条件,不同的外伤后扫描时间,以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2次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肋骨骨折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将原始图像传入工作站,根据原始轴位图像,结合多层面重建术(MPR)和薄层多平面重组(CPR)、表面遮盖法(SSD)、容积再现(VR)技术进行诊断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共检出110根肋骨发生骨折。单发11例(11根),多发30例(99根)。右侧36根,左侧74根。粉碎性骨折7根,凹陷性骨折22根,错位性骨折26根,线性骨折55根。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袁军  郑再菊 《四川医学》2014,(11):1488-1490
目的探讨64排CT图像重组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胸部外伤患者行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对CT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掩(SSD)、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等图像重组处理。56例胸部外伤患者均做X线平片检查。结果 56例患者,明确骨折53例,总计521处骨折;CT检出504处,骨折检出率达96.7%;X线平片检出406出,检出率78.0%。结论 64排螺旋CT图像重组技术能多角度、多方位、多平面观察肋骨骨折情况,有效地避免常规CT及X线平片的不足,降低了漏诊率,为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经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的鼻咽癌病例68例,经工作站多平面重建,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鼻咽壁增厚(>1.2 cm)或一侧咽隐窝变浅消失40例,咽鼓管圆枕肿大15例,鼻咽部软组织肿块23例,鼻咽腔变形62例,咽旁间隙受累20例,鼻窦炎性改变18例,颅底骨质破坏10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5例。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对鼻咽癌的原发部位、范围、周围结构侵犯、淋巴结转移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X线平片是检查骨折的常规方法,但对走行有曲度的肋骨曲面或肋软骨骨折征象显示有难度,以致造成漏诊.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helicanl CT,MSCT)以其先进的扫描方式和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弥补了X线平片和常规CT检查的不足,提高了诊断正确率,为肋骨骨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可靠的检查手段[1].回顾性总结21例肋骨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和MSCT后处理技术图像的资料,探讨MSCT后处理成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就诊的疑似肋骨骨折75例胸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平片、多层螺旋CT轴位、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技术检查,比较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肋骨骨折、骨折数量检出情况。结果临床、影像学检查及复查确诊肋骨骨折165处,CT轴位、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例数检出率分别为96.00%、98.67%,较X线平片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数量检出率为99.39%,较X线平片、CT轴位的71.52%、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情况:X线平片漏诊41处,其中以肋软骨附近漏诊最多,占58.54%;CT轴位漏诊24处,其中肋软骨附近、腋段肋骨漏诊各5处;CT后处理技术未漏诊,可疑骨折数1处。结论 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骨折数量检出率高,漏诊率低,能有效弥补X线平片、CT轴位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