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开展孕妇教育课堂对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孕妇对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正确认识,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方法设置孕妇课堂,分别对是否接受过教育的两组孕妇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和最终分娩结局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孕妇在对分娩认识上有明显差异(P<0.01),并且两组孕妇因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实施孕妇教育,指导孕妇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佼佼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X):140-141
目的:提高孕妇对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正确认识,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方法:设置孕妇课堂,分别对是否接受过教育的两组孕妇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和最终分娩结局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孕妇在对分娩认识上有明显差异(P〈0.01),并且两组孕妇因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实施孕妇教育,指导孕妇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孕妇及其家属对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正确认识,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方法:分别对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的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最终分娩结局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孕妇在对分娩的认识以及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孕妇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孕妇对正确分娩方式的认识,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脐带缠绕的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脐带缠绕孕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无脐带缠绕的8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为26.3%,会阴侧切率为37.5%,高于对照组孕妇的11.3%、12.5%,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35.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12.5%、1.3%,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脐带缠绕1周的剖宫产率为7.5%(6/80),脐带缠绕2周及以上的剖宫产率为18.8%(15/80),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脐带缠绕易致使孕妇难产,使得剖宫产率上升,且缠绕周数越多,剖宫产率越高,同时也是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重要诱因,所以,必须加强产前、产中监护,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5.
赵文玲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9):1020-1021
目的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85例在我院门诊孕妇学校接受过健康教育宣教、拉玛泽减痛呼吸法训练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85例在孕妇学校上课,未接受过拉玛泽减痛呼吸法训练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能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3,(2):166-167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分娩结局。方法:选择8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正常分娩无子宫肌瘤的孕妇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4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79,P<0.05);观察组先兆流产、胎位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7.1%、1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31、8.1962,P<0.05);观察组的早产发生率为1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55,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增加了剖宫产率,对孕妇及新生儿结局均有一定的不良影响,该类患者应引起临床注意以减少孕期并发症及新生儿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高血压疾病孕妇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住院的60例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对这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记录并且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为71.67%,产后出血率为11.67%,围生儿死亡率为3.33%;而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35%,产后出血率为3.33%,围生儿死亡率为0。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因此,要通过科学的方式预防并且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800例导乐陪伴分娩孕妇与非导乐陪伴分娩孕妇分娩结局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6.13%)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7.88%)明显低于对照组(19.5%),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为(7.59±2.25)min,产后出血率1.375%,胎儿窘迫发生率4.875%,新生儿窒息率1.3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可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率,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导乐陪伴分娩能够提高产科质量,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系统性健康教育在高危孕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00例高危孕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纳入孕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及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56.0%(28/50)、44.0%(22/50)、70.0%(35/50);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及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78.0%(39/50)、22.0%(11/50)、96.0%(48/50)。经比较,观察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均明显由于对照组,同时其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上述指标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高危孕妇的临床护理中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孕妇的分娩结局,同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伴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收治的51例妊娠期高血压伴胎盘早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按1∶2的比例选取同期分娩的正常孕妇102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终止妊娠时间、早产率、分娩方式、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孕妇早产率、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率(21.6%、80.4%、2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9%、21.6%、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伴胎盘早剥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增加剖宫产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应加强孕期保健,科学管理和预防,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锦雯  符丽华  黄锡欢 《医学综述》2013,(16):3033-3034
目的观察孕妇运动对分娩结局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早孕建册单胎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孕妇行常规产前检查,并进行孕期保健知识宣传与教育,观察组孕妇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孕期保健运动锻炼。对两组的分娩方式、各产程所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72.55%,剖宫产率为25.45%,总产程(499.9±177.6)min;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为32.65%,剖宫产率为67.35%,总产程(771.6±154.2)min。两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妇女合理、适量的运动对分娩会产生积极作用,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2.
单菲  肖凤华  槐中美 《吉林医学》2012,33(16):3474-3475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VBAC)孕妇进行良好的围生期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6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从孕早期即开始进行良好的管理、评估,入院后在严密监护下充分阴道试产。结果:168例前次剖宫产孕妇中116例再次剖宫产(69.05%),较良好的围生期管理前的再次剖宫产率(80.26%)显著下降,P﹤0.05。结论:加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的围生期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对VBAC的认识,严密观察产程,提高VBAC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能更好地保护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地区孕产妇贫血现状,探讨孕晚期贫血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方法通过分析泗县人民医院2010年9月1日-2011年9月1日期间住院分娩的206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剔除了原有高血压疾病及其他严重合并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孕晚期贫血的发病率,统计贫血孕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胎膜早破发病率,产后出血发病率,剖宫产率等各项指标,与同期分娩的非贫血孕产妇上述产科并发症发病率做比较。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两者之间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孕晚期总贫血患病率为35.2%,其中轻度75.3%,中度24.2%,重度0.55%。与非贫血孕产妇相比,贫血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贫血孕妇分娩低体重儿几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非贫血孕妇,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贫血孕妇早产率略高于非贫血孕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晚期贫血容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产科并发症,并可导致剖宫产率上升;孕晚期贫血容易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及新生儿窒息。因此孕晚期贫血与妊娠不良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初次剖宫产对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以期合理控制初次剖宫产率. 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6月在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正规建卡产检并分娩二胎的所有单胎孕妇资料共计1610例. 按照其初次分娩方式的不同将所有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初次剖宫产再次妊娠分娩者,即前次剖宫产分娩组,共746例,另一组为初次阴道分娩(包括顺产及产钳助产)再次妊娠分娩者,即前次阴道分娩组共864例. 统计比较两组对象再次妊娠时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并探讨初次分娩方式对再次妊娠的影响. 结果:前次阴道分娩组的分娩方式中,剖宫产率为11.93%,而前次剖宫产分娩组的分娩方式中,剖宫产率高达96.75%,有统计学差异( P<0.01) ,表明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再次妊娠时的分娩方式选择;而前次剖宫产分娩组的产后出血率( 4. 20%)、产褥感染率( 2. 17%)、新生儿窒息率(3.66%)及胎盘前置或植入的发生率(3.79%)均高于前次阴道分娩组,且有统计差异( P<0.05). 表明疤痕子宫者再次妊娠时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妊娠结局较差. 结论:鉴于初次剖宫产对后续妊娠分娩的不良影响,临床上亟需采取相应措施来有效控制首次剖宫产率,以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人性化全程护理陪伴分娩对孕妇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的分娩准备,观察组孕妇由专门的助产士提供全程人性化服务,观察2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并进行比较。结果:从结果来看,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而且第1产程和第2产程明显缩短,新生儿Apagar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孕妇生产的过程中实行全程陪伴,可以减少剖宫产率,改善新生儿以及孕妇的预后,分娩质量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二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规范产检并分娩的二胎孕妇4824例。按照前次分娩方式分为前次阴道分娩组3324例和前次剖宫产组1500例两组。比较两组孕妇在二胎分娩时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前次剖宫产组本次分娩时剖宫产率为99.60%,高于前次阴道分娩组的54.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子痫前期、子宫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前次剖宫产组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前次阴道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后续的妊娠结局会造成影响,临床应更好地把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保障孕产妇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产前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NST)反应型及无反应型对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为产前监护胎儿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行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2次以上为无反应型的孕妇200例(观察组),无应激试验有反应型20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70例,35.0%),阴道分娩率(130例,65.0%),新生儿轻度窒息(40例,20.0%)新生儿重度窒息(5例,2.5%),新生儿死亡率(0.0%),对照组孕妇剖宫产率(21例,10.5%),阴道分娩率(179例,89.5%),新生儿轻度窒息(7例,3.5%)新生儿重度窒息(0例,0.0%),新生儿死亡率(0.0%),观察组在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NST)无反应型往往提示胎儿存在宫内缺氧可能易出现新生儿窒息,应在发现后严密观察及积极处理,必要时及时终止妊娠以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致残率,但特异性不高,剖宫产率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助产咨询门诊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0月在该院已建卡按期产检并愿意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低危孕妇为100例为实验组;回顾性选择2010年9月~2011年10月在该院已建卡按期产检并在该院住院分娩的低危孕妇为10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为初产妇。实验组除接受常规产检和孕妇学校公益课外,还愿意接受助产士门诊个性化咨询,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定期产检和孕妇学校公益课,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及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社会因素至剖宫产率、新生儿体质量、顺产产后2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三个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助产咨询门诊可增强孕妇孕期保健意识,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改善产科助产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单胎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PCAA)孕妇母婴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54例单胎PCAA患者(PCAA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62例产检健康的单胎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情况及母婴不良结局情况;根据PCAA孕妇不良结局分为结局不良组、非结局不良组,比较不同结局组孕妇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54例PCAA孕妇中,有35例(64.81%)接受孕期输血治疗;胎死宫内2例,52例患者活产分娩中新生儿死亡2例,存活新生儿出生体重1 520~3 780 (2 741.56±598.47) g。PCAA组孕妇分娩孕周小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大于对照组(P<0.05);PCAA组重度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早产发生率(12.96%、16.67%、11.11%、25.93%)高于对照组(1.61%、3.23%、1.61%、8.06%)(P<0.05)。PCAA孕妇共22例(40.74%)发生不良结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1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帆状胎盘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帆状胎盘待产妇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时期的非帆状胎盘待产妇46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为54.35%,产钳助产率为19.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帆状胎盘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较大,应该做出早期诊断、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