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艳萍  贾英杰 《天津中医药》2014,31(12):723-726
[目的]观察芬太尼联合软坚止痛膏外用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重度癌痛患者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软坚止痛膏外敷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比较两组疼痛缓解程度、芬太尼透皮贴剂用量、爆发痛次数、解救爆发痛的吗啡用量、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评分)等。[结果]治疗第1、2个疗程,两组癌痛缓解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芬太尼透皮贴剂增加量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Karnofsky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对照组癌痛爆发次数与解救爆发痛吗啡用量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没有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两组癌痛爆发次数及即释吗啡用量较治疗前均增加(P0.05),但治疗组癌痛爆发次数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软坚止痛膏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减少芬太尼透皮贴剂用量,减少爆发痛次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止痛贴治疗及联合吗啡治疗癌症疼痛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骨转移癌痛、肝癌疼痛(瘀血阻络证)患者84例,采用分层区组随机的方法,记录用药前后NRS(静止、运动)评分及主诉疼痛的程度、有痛时间和睡眠时间的累积、即释吗啡的使用总量、爆发痛的发作次数、疼痛影响评估积分、中医证候、治疗满意度、镇痛满意度。结果:轻度癌痛用中药止痛贴7天后,试验组在NRS评分(静止、运动)、主诉疼痛的程度、睡眠时间、有痛时间,中医证候的积分、疼痛影响的评估积分、镇痛及治疗满意度方面,两组的前后差值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中重度癌痛用中药止痛贴7天后,除睡眠时间、爆发痛次数、即释吗啡用量、治疗满意度方面,两组的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其它指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止痛贴外用能缓解轻度癌痛,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提高患者的镇痛和治疗满意度;对中重度癌痛的治疗由于并用吗啡同时治疗,因此NRS评分等疼痛各项指标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体相似,但中药止痛贴在减少爆发痛次数、减少即释吗啡的用量、提高治疗满意度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用中药癌痛消联合热疗及吗啡缓释片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2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吗啡缓释片及肿瘤深部热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癌痛消外敷治疗。观察每天吗啡缓释片用药剂量情况、骨转移癌痛每天爆发痛次数、每天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评分)。结果:随着病情进展,2组每天吗啡缓释片使用量均逐步增加,治疗第7、14天,治疗组当天吗啡缓释片递增量均比对照组少,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第7天,骨转移癌痛爆发痛次数治疗组没有变化,对照组明显增加,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第14天,2组骨转移癌痛爆发痛次数均明显增加,但治疗组当天骨转移癌痛爆发痛次数增加较对照组少,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第7、14天,治疗组Karnofsky评分有所增加,对照组Karnofsky评分有所减少,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外用中药癌痛消联合热疗及吗啡缓释片治疗骨转移癌痛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减少吗啡缓释片使用的递增量,减少骨转移癌痛爆发痛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王灿 《新中医》2019,51(10):242-244
目的:分析电针联合氢吗啡酮对瘀血停滞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氢吗啡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氢吗啡酮联合电针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后爆发痛发作次数、NRS评分、KPS评分、不良反应,以及氢吗啡酮平均每天使用量。结果:观察组止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爆发痛发作次数、NRS评分、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爆发痛发作次数、NRS评分降低,KP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爆发痛发作次数、NRS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35.0%(P 0.05)。观察组氢吗啡酮平均每天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瘀血停滞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采用电针联合氢吗啡酮治疗,止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乌香痛消膏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乌香痛消膏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对照组60例予安慰剂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共治疗7 d。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镇痛起效与缓解持续时间、首日与全程等效吗啡消耗量。结果 2组治疗后NRS评分均降低,组内配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间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缓解持续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首日吗啡消耗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吗啡消耗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香痛消膏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可以明显缓解疼痛程度,延长镇痛缓解持续时间,减少爆发痛的发生次数,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消耗量,减轻毒副反应,提高镇痛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对癌性疼痛患者疼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柳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三阶梯止痛疗法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疼痛分级情况变化、治疗后1 d、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2组患者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情况、镇痛起效时间、疼痛缓解持续时间、治疗前后爆发痛发作次数变化、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评分表(ECOG)变化、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分级情况、爆发痛发作次数、ECO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分级情况、爆发痛发作次数、ECOG评分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分级情况、爆发痛发作次数、ECOG评分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镇痛起效时间、疼痛缓解持续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1例便秘,1例恶心;观察组出现1例嗜睡,1例便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可减轻癌性疼痛患者疼痛,提升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肾骨康方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躯体痛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第1周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每12 h口服1次;第2周治疗组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加益肾骨康方,对照组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加中药安慰剂,每日1剂,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爆发痛次数、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量,治疗1、2周后判定临床疗效,治疗期间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00%,显效率为70.00%,对照组分别为88.00%、4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2周后NRS评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较本组治疗1周后爆发痛次数降低(P0.01);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骨康方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可减轻中重度癌性躯体痛肾虚血瘀证患者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外用癌痛消联合肿瘤深部热疗治疗急症骨转移癌爆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急症骨转移癌症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急症骨转移癌爆发痛方式的不同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安慰剂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予癌痛消外敷治疗;安慰剂组予肿瘤深部热疗及安慰剂疼痛贴;治疗组予肿瘤深部热疗及外用癌痛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状态评分(KPS)、疼痛强度评分(NRS)、爆发痛次数;比较3组患者镇痛效果有效率的比较;3组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病率的比较.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的KPS、NRS、爆发痛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KPS、NRS、爆发痛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急症骨转移癌爆发痛的镇痛效果的有效率、常见并发症的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外用癌痛消联合肿瘤深部热疗治疗急症骨转移癌爆发痛,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病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赵佳丽  徐海虹  余旭彪 《新中医》2023,55(18):151-155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纳 入60 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 例。2 组均采用腹腔镜结直 肠癌根治术治疗,并在术后6~12 h 进行康复训练,试验组于术前1 d 即加用针刺治疗。2 组均治疗2 周,进 行为期14 d 的随访。记录术后患者的首次肠鸣音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手术前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 法(VAS) 评估患者的腹部疼痛情况;记录术后3 d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于术前及出院后14 d 通过随访患者, 评定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 评分。结果:术后,试验组首次肠鸣音发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 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P<0.05)。2 组术后第1 天和术后第3 天的腹部疼痛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2 组术后第3 天的VAS 评分均低于术后第1 天(P<0.05);试验组术后第1 天及术后第3 天的腹部疼 痛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14 d 后,试验组GSRS 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试验组GSR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 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疗法结 合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效缓解疼痛及胃肠道不适,且不会增 加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饶爱华  许建新  王燕山 《新中医》2015,47(4):231-232
目的:观察外用中药癌痛消治疗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癌性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法"为治疗方案,采用吗啡缓释片进行镇痛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吗啡缓释片三阶梯止痛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中药癌痛消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第7、14天吗啡缓释片用药剂量及每天癌痛发作次数,并以Karnofsky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第7、14天,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Karnofsk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吗啡缓释片使用剂量、癌痛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中药癌痛消治疗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