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伟毅  曹学伟  薛文武  吕燃  李想 《广东医学》2012,33(13):1919-192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Arthrex线增强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将46例经关节镜下确诊为ACL断裂患者,分为Arthrex线增强组(A组)22例和无增强组(B组)24例,应用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标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进行评价,同时应用稳定性检查:前抽屉试验(ADT)、Lachman征进行辅助评价.结果 应用Arthrex线增强术治疗ACL断裂的A组患者术后ADT、Lachman征阳性率明显低于B组(P<0.05).参照Lysholm临床疗效评分,两组术后1年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优良率(90.9%)明显高于B组(79.2%).结论 关节镜下ACL重建使用Arthrex线增强能够在重建韧带塑形改建期内提供有效的前向初步稳定性,从而避免重建韧带遭受过度张力而被延长,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保护重建之韧带,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与双束重建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方法根据Meta分析方法的要求,收集全部随机或者半随机对照实验,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同时提取有关数据,借助于Cochrane协作网所提供的Review Manager 4.2来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与双束重建的客观IKDC评分是A级所占比例、KT测量值以及轴移试验阴性比例实施Meta分析。结果经Meta分析显示,双束重建组的客观IKDC评分是A级所占比例、KT测量值以及轴移试验阴性比例均比单束重建组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膝关节稳定的恢复上和手术后体征的改善上,相对于单束重建而言,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所具优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膝关节镜下单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全面检索发表的有关膝关节镜下经胫骨骨道单束、双束重建PCL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ms,RCT)与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CT).由2名研究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4篇RCT,4篇回顾性对照研究,共计323例PCL损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膝关节镜下单束和双束重建PCL在Lysholm评分{MD=-3.51,95% CI[-4.54,-2.48],P<0.01}、Tegner评分{MD=-0.52,95% CI[-0.89,-0.14],P=0.007}、IKDC正常与接近正常评分{ OR=0.40,95% CI(0.19,0.84),P=0.01}、IKDC不正常与严重不正常评分{OR=2.48,95% CI(1.20,5.15),P=0.01}、膝关节屈曲90°时的后向稳定性评分{MD=0.92,95% CI(0.18,1.56),P=0.01}方面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在膝关节屈曲30°时的后向稳定性评分{MD=0.63,95% CI(-1.63,2.61),P=0.5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 =0.60,95%CI(0.22,1.62),P=0.32}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关节镜下经胫骨骨道PCL的单束重建优于双束重建,且手术难度较小、损伤较小、骨道位置较易控制,但膝关节屈曲90°时的后向稳定性较双束重建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八股胭绳肌腱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对49例ACL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8股胭绳肌腱双束双隧道重建ACL。取半腱肌腱折叠为4股重建前内侧束,取股薄肌腱折叠为4股重建后外侧柬,做胫骨、股骨双隧道,股骨端采用缝合钢板悬吊固定,胫骨端采用缝合纽扣固定肌腱;或者取一侧的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折叠为4股重建前内侧束,另一侧的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折叠为4股重建后外侧束,股骨端用微创钢板(Endbutton)固定,胫骨端用界面螺钉固定。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接受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除1例取腱处感染外,其余48例功能康复满意。49例患者中轴移试验I度阳性3例,Lachman试验I度阳性3例,屈膝90。前抽屉试验I度阳性2例,证实膝关节稳定性良好;Lysholm评分从术前平均(50±7)分提高到术后(9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八股胭绳肌腱双束重建ACL术后膝关节可获得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束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9月23例ACL损伤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21-53岁,平均32岁;受伤到手术时间为5-40周,平均13周。采用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取自体半腱肌腱和或股薄肌腱重建ACL。结果23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8个月(6-3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21例患者(91.3%)Lachmen实验均为阴性。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IKDC主观评分明显改善,轴移实验检查均为阴性,膝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关节镜下单束自体肌腱重建ACL,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与单束重建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对前交叉韧带股骨双隧道胫骨单隧道双束重建术做一客观评价.方法 对30名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韧带重建手术,根据病人的病情、医生建议和患者意愿,分成2组,单束重建组(A组)和双束重建组(B组)各15例.分别记录各组病人入院时、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9个月时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时、6个月时、9个月时两组患者的IKDC评分(P值分别为0.458,0.387,0.265)和Lysholm评分(P值分别为0.857,0.938,0.587)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相对于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术在提高膝关节IKDC评分、Lysholm评分结果上没有优势.双束重建术与单束重建术都能良好地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赵小泉  蒙剑德  陈璞 《中国现代医生》2014,(12):136-138,141
目的 探讨膝前交叉韧带(ACL)发生损伤后采用关节镜下双束重建与传统单束重建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抽选我院2008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131例膝ACL损伤患者,根据术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65例,采用关节镜下ACL单束重建)和观察组(n=66例,采用关节镜下ACL双束重建),观察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稳定性评分、Tegner体育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前IKDC、Lysholm以及Tegne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IKDC、Lysholm以及Tegn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KT-1000测定观察组患者术后关节屈膝90.的移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屈膝90.关节活动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RI及X线复查安全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双束重建比单束重建更能满足膝关节生物力学平衡,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解剖单束保残重建和ACL解剖双束重建治疗ACL损伤的手术效果。 方法随访2021年1月—2022年4月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200名,其中保残单束组100名,解剖双束组100名,进行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的评估,随访1年。 结果ACL保残单束组和解剖双束组在术后1年的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膝关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解剖双束组在术后恢复对抗性运动的比例较高(P=0.041)。 结论ACL解剖单束保残重建和ACL解剖双束重建在术后恢复日常生活的差异不明显,若进行激烈的对抗性运动,则ACL解剖双束重建可能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对12例膝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采用关节镜下骨-骸腱-骨(BPTB)重建ACL,挤压螺钉固定。术后获随访3~48个月,平均23.17个月。结果:术后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均转阴。膝关节功能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评定,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关节镜下BPTB重建ACL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部分束损伤关节镜下选择性重建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31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部分束损伤患者于关节镜下选择性重建,对效果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随访6~3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Tegner运动评分、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IKDC2000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自体移植患者与异体移植患者治疗后Lysholm、Tegner、IKDC2000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种移植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2.6±7.4)min,术后3例出现膝关节积液,发生率为9.68%。患侧术膝活动度均>135°;实验室及影像检查均无异常。结论关节镜下选择性重建的优点是既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未断裂韧带的功能,又可对部分束损伤韧带进行重建,从而达到功能恢复完全、恢复时间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克飞 《中外医疗》2013,32(13):60-6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27例,根据术式分为两组,关节镜下单束重建患者63例为对照组,关节镜下双束重建患者64例为观察组,随访1年,分析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结果随访时,观察组与对照组IKDC评分均显著上升,观察组IKD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Lysholm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Tegner评分均显著上升,观察组Tegn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束重建与单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均是治疗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双束重建生物性能和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2.
人体前交叉韧带分为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有的还认为有中间束存在。目前国内对前交叉韧带重建以单股功能重建为主。我们最近开展了10余例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病例,它的优点在于胫骨和股骨双骨道的方法最接近正常前交叉韧带,近似前交叉韧带的解剖重建,从近期效果来看基本解决了单股重建前交叉韧带将近1/5的患者残留轻度的旋转不稳定和15%左右的患者Pivot—Shift试验阳性。鉴于双束解剖重建成为目前的研究方向,此项技术还不被大多数人所熟知,现将我们的一点经验和手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自体骨-1/3髌腱-骨(B-PT-B)、自体腘绳肌腱(ST/G)、同种异体跟腱和LARS韧带进行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比较不同移植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种不同移植物分别对111例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积极康复训练。结果各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在术后3、6、12、18个月均较术前改善,异体跟腱组在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均低于其余3组患者(P<0.05),术后12、18个月与自体B-PT-B、ST/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3、6、12、18个月,LARS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结论4种不同移植物均能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近期LARS韧带改善优于自体B-PT-B、ST/G和异体跟腱。  相似文献   

14.
自1998年3月-2003年2月,收治2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负重训练时间对关节镜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关节镜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术后3 d进行负重训练,B组术后5 d进行负重训练,C组术后7 d负重训练.比较三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胭绳肌腱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关节镜对2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进行双柬重建术。术前及术后随访时行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抽移试验检查,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比较术前与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膝关节IKDC评分。结果术前Lachman试验阳性24例(92.3%),前抽屉实验阳性20例(76.9%),抽移试验阳性19例(73.1%)。术后所有患者I。achman试验、前抽屉实验、抽移试验均为阴性。术后与术前相比阳性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I。ysholm评分(66.1±6.3)、Tegner评分(3.8±1.9)、膝关节IKDC评分(67.3±6.4)。术后Lysholm评分(95.1±2.3)、Tegner评分(6.6±1.5)、膝关节IKDC评分(92.5±3.1),术后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胭绳肌腱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能更好地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湖南医学》2002,19(1):1-3
  相似文献   

18.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主要的稳定因素 ,其损伤后形成瘢痕或体部撕裂不能自行愈合 ,故需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 (ACL)。采用关节镜下ACL重建与开放手术相比明显减少了手术的创伤、关节粘连、感染等并发症 ,有利于关节早期活动。近 2年来我院在关节镜下行髌韧带重建ACL 1 2例 ,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2例ACL重建手术中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1 9~ 5 8岁 ,平均 3 8岁 ,均为ACL撕裂 ,术后患者症状均有缓解 ,关节稳定性良好。2 手术配合器械准备 将 3 0°关节镜头、光导纤维、电钻、电缆、摄像头、电动刨削…  相似文献   

19.
刘伟  黄彰  谢杰  刘飞 《河北医学》2012,18(3):386-388
目的 探讨关节镜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于我院诊治的23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进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患者膝关节功能状况.结果 术前23例患者Lysholm评分平均为(54.5±5.3)分,术后24个月后Lysholm评分为(89.4±6.3).术前及随访后患者Lysholm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其中膝关节功能优者15例,良者6例,患者膝关节优良率为91.3%.结论 关节镜下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对34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手术重建(髌韧带中1/3取材)。其中单纯ACL损伤26例行镜下ACL重建;ACL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8例行镜下ACL重建 MCL修补。术后平均随访2年,按Lysholm评分,两组分别取得88.5%和87.5%的满意率。提示应用微创技术关节镜下取髌韧带中1/3行ACL重建是治疗ACL损伤的有效方法。在手术时间、适应证选择上掌握原则,把握髁间窝成形术的技术要点。解剖位固定。恰当的康复功能训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