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观察支架术后双抗血小板治疗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血小板聚集率、血栓事件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患者都是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这段期间在我院和烟台毓璜顶医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冠心病老年病患,选取在此期间收治的120例冠心病病患者进行探究。将患者随机组合后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的双抗血小板治疗方法为口服阿司匹林片与氯吡格雷片,观察组60例病患采用双抗治疗的方法为口服阿司匹林片与替格瑞洛片。两组患者均采用进口支架。观察病患血小板聚集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及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双抗治疗的60例病患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的血小板聚集率,P0.05。治疗期间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事件,凝血三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六个月内的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观察组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结论支架术后采用双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病人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血栓事件发生也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随访各时间点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和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6、12个月,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1、6、12个月,两组PLT、TT、APTT、P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MACE发生率,优于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对老年持续性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以80例老年持续性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华法林钠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达比加群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凝血指标、缺血性事件及出血性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PLT、F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无变化,凝血酶时间(TT)水平较前延长(P<0.05)。观察组缺血性事件发生率为7.5%(3/40),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10.00%(4/40)(P>0.05)。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5.0%(2/40),低于对照组22.5%(9/40)(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治疗老年持续性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凝效果与传统口服抗凝药华法林相似,且出血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辅助应用替格瑞洛在治疗老年冠心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将入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每组60例。两组病人PCI术后均口服阿司匹林;对照组给予替格瑞洛180 mg/d,分2次口服;低剂量组给予替格瑞洛90 mg/d,分2次口服。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凝血功能状态、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低剂量组治疗后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水平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病人发生出血事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90 mg/d替格瑞洛口服辅助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可有效预防出血事件发生,且未增加MACE风险,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VC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住院治疗并诊断为老年非房颤性房颤患者共90例,根据病情予以抗凝治疗,分为2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华法林口服抗凝,观察组予以利伐沙班口服抗凝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指标结果变化情况;比较2组出血事件(包括皮肤黏膜出血、黑便血尿、呕血、内脏及颅脑出血)和栓塞事件(包括心脏附壁血栓、脑栓塞、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INR、TT、D-D、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INR、TT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D-D、FBG改变不大;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栓塞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行PCI术的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与达比加群联合PCI术后双抗的效果。方法:掷币法将85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分为两组,均行PCI术,并接受常规抗凝和抗血小板标准双联等治疗,试验组43例加用达比加群,对照组42例予华法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半年末凝血功能水平、出血和栓塞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半年末PT水平及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TT、APTT、FIB水平及体循环动脉栓塞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房颤患者行PCI术后使用达比加群联合PCI术后双抗进行治疗,抗凝效果较联合华法林良好,且出血风险较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4,(8):969-970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ACS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PCI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华法林组57例在给予PCI术后标准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基础上,给予华法林(INR值维持在2.02.5之间),对照组63例给予PCI术后标准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观察PCI术后6月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体循环栓塞及出血风险。结果:两组均无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华法林组较对照组体循环栓塞风险无统计学差别(P>0.05),但出血风险明显升高(P>0.05)。结论: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治疗未明显降低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体循环栓塞的风险,但却增加其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双抗组60例和单抗组6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和对症处理,双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单抗组单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治疗前与治疗后15 d分别检测两组血小板参数和凝血等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聚集率(PA)、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PLT、PA、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双抗组PA降低比单抗组更明显(P<0.05),两组PLT、P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分析双联抗血小板对高龄冠心病患者长期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民权县人民医院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6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并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对服药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APTT)和出血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1 a,相对于服药前患者血小板计数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显著改善,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患者凝血3项以及出血率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双联抗血小板对高龄冠心病患者进行长期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输出量(CO)、心脏每搏量(SV)]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CO、S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APTT、TT、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其效果优于单纯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8):106-109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抗血小板治疗冠心病对患者心血管事件(main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的预防作用,为今后冠心病心血管事件减少提供参考。方法将240例符合本研究各项条件的冠心病行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按双盲法分为三组。联合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氯吡格雷组仅使用氯吡格雷治疗,阿司匹林组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三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聚集率;对比三组治疗6个月、12个月时患者发生MACE情况;对比三组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率、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较另两组短,血小板聚集率较另两组低(P均0.05);治疗6个月时、12个月时联合组MACR总发生率均较另两组低(P均0.05);联合组使用质子泵抑制率最高(22.50%),用药不良反应率与其他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显著改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和血小板聚集率;(2)短期及远期治疗中,联合用药引起的心血管事件较少,与单独用药比较有显著差异;(3)联合用药增加了患者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率,不会增加用药不良反应。总体而言联合用药疗效更好,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用药安全,故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治疗冠心病房颤PCI术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62例冠心病PCI术后1周的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n=32)应用阿司匹林(100 mg/d)联合氯吡格雷(75mg/ d)抗栓治疗,对照组(n=30)应用氯吡格雷(75mg/d)联合苄丙酮香豆素抗凝治疗,两组均给予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处理。观察12个月内出现的不良事件及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无死亡事件、血栓栓塞事件、心房附壁血栓形成,两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正常,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大出血情况,对照组局部出血发生率明显多于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PCI术后的房颤患者(CHADS_2评分为1~3分),12个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效果与氯吡格雷联合苄丙酮香豆素的相似,而氯吡格雷联合苄丙酮香豆素抗凝的出血风险增加,提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治疗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PCI术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率、冠状微循环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再狭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较治疗前升高,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MPAR)均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PT和APTT高于对照组,FIB和MPA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冠脉血流储备指数(CFR)、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水平均较术后即刻升高,且观察组CFR明显高于对照组,IM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个月、6个月及术后1年,两组LVEF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2%(7/46),与对照组的10.87%(5/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8.70%(4/46)和6.52%(3/4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8%(16/46)和21.74%(1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采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冠脉微循环功能和心功能,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和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及经济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进口氯吡格雷,研究组采取国产氯吡格雷,两组均服用12个月。统计两组入院时及治疗1个疗程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12个月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治疗费用。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药物治疗效果相近;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13%)与对照组(10.26%、5.1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均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不良反应及不良心血管事件较少,但国产氯吡格雷治疗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质患者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B型尿钠肽(BNP)的影响,探讨其对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质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片,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中医体质护理,4周为一疗程,共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DD、PT、APTT、TT、FBG、BN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DD、PT、APTT、TT、FBG、B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试验组PT、APTT、FBG、TT、DD及BN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体质护理可有效延长PT、APTT、TT和FBG,并降低DD及BNP,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质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相似文献   

16.
李武军 《海南医学》2013,24(16):2362-2364
目的 评价替罗非班对非血运重建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4例老年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行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抗血小板效果、肌钙蛋白(cTnT)变化、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和cTn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如死亡、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和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出血和血小板减少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能强化ACS标准治疗的抗凝、抗血小板效果,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并发症,改善心肌细胞的损伤,疗效安全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对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00例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单药组,各100例。单药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与利伐沙班治疗,联合组另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房颤发作情况及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统计治疗期间出血及血栓栓塞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房颤发作频率及发作时的ST段压低程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房颤发作频率及发作时的ST段压低程度均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单药组(P0.05);两组疗效等级分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治疗后PT、APTT、TT均明显长于治疗前(P0.05),FIB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PT、APTT、TT均明显长于单药组(P0.05),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治疗后出血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血栓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可明显改善房颤发作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延长血浆PT、APTT、TT,提升FIB水平,并可明显降低血栓栓塞发生率,且未明显增加出血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武军 《海南医学》2013,(16):2362-2365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对非血运重建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4例老年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行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抗血小板效果、肌钙蛋白(cTnT)变化、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和cTn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如死亡、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和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出血和血小板减少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强化ACS标准治疗的抗凝、抗血小板效果,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并发症,改善心肌细胞的损伤,疗效安全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支架术后双抗血小板治疗1年与2年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栓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3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150例。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随访成功率为100%。A组给予支架术后双抗血小板治疗1年,B组给予支架术后双抗血小板治疗2年,其中A组根据植入支架不同分为A_1组(Excel国产支架)与A_2组(XinCEV均衡进口支架),每组75例。其中B组根据植入支架不同分为B_1(Excel国产支架)与B_2组(XinCEV均衡进口支架)。比较A、B组主要心血管(MACE)事件发生率,血小板聚集率及心源性猝死、心梗、靶血管再次PCI及出血事件。比较A1组与B1组MACE事件及A_2组与B_2组MACE事件。结果 A、B组治疗前,随访1、2年后,血小板聚集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MACE事件发生率18.00%高于B组8.67%(P0.05);A、B组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_1组MACE事件发生率24.00%高于B1组9.33%(P0.05)。A_2组与B_2组MACE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术后双抗血小板治疗2年与双抗血小板治疗1年比较,发生出血事件没有增多,可进一步有效降低MACE事件发生率,亚组分析中不同支架双抗血小板治疗1年与2年组比较有差异,本研究中进口支架XinCEV双抗血小板治疗1年与2年组比较无差异,提示此组支架抗栓1年治疗时间已经足够,而国产支架Excel需要更长疗程的双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双抗血小板治疗变替格瑞洛单抗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共收集9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格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均行PCI治疗,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双抗用药1年,观察组双抗6个月后开始慢慢减少阿司匹林应用,3个月后完全变替格瑞洛单抗治疗,共用药1年,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血小板聚集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年PT、aPTT明显延长,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变替格瑞洛单抗用药至1年相比双联1年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方面作用类似,但变替格瑞洛单抗治疗能有效减少出血发生,且不显著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