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直接予以行剖宫产,观察组予以剖宫产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两组剖宫产手术时间、子宫切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显著降低(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min及5min Apgar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能够有效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不增加剖宫产手术时间以及子宫切除风险,对新生儿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预后及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12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根据不同的干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组75例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比两组产妇预后、剖宫产术中血液管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围术期成分血输注量少于对照片组(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使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干预效果较好,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产后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中暂时阻断腹主动脉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8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例资料.其中,观察组31例,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术中暂时行腹主动脉阻断;对照组55例,剖宫产术前未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比较两组对象术中、术后情况,相关并发症差异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925.81±513.79)mL,输血量为(412.90±557.82)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345.45±841.31)mL,输血量为(786.36±1061.0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手术时间、胎盘植入率、新生儿体质量及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胎盘植入的病例中,两组对象手术时间及子宫切除率分别为(81.57±20.07)min、14.3%和(112.25±25.80)min、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尤其是合并胎盘植入的对象,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子宫切除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联合宫颈多重缝扎术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产科大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主动脉组(n=41)与髂内动脉组(n=42)。腹主动脉组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髂内动脉采用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两组剖宫产术后均行宫颈多重缝扎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子宫切除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腹主动脉组球囊预置术时间短于髂内动脉组,且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髂内动脉组(P0.05)。两组动脉阻滞时间、术后24 h失血量与剖宫产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腹主动脉组产妇与胎儿透视时间均短于髂内动脉组,且腹主动脉组产妇与胎儿辐射剂量均低于髂内动脉组(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联合宫颈多重缝扎术可更好地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产科大出血,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球囊预置术与产妇和胎儿透视时间,降低产妇和胎儿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X射线透视时间及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分娩的6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资料。其中,32例剖宫产术前行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的患者作为A组,30例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的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球囊预置时间、透视时间、放射剂量和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体温。结果 B组球囊预置时间、透视时间短于A组,而放射剂量少于A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髂动脉球囊预置术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均能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但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能够显著减少X射线透视时间和放射剂量,其在母胎保护方面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球囊植入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回顾性分为两组,球囊植入组(44例)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阻断球囊植入术,剖宫产组(41例)仅行剖宫产术,比较两组产妇出血量、输血率、平均输血量、平均术后恶露量、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并比较两组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Apgar 评分。结果球囊植入组出血量≥3 000 mL患者的比例、输血率、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均少于剖宫产组(P<0.05),两组术后恶露量、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阻断球囊植入术可有效减少术中输血量,降低子宫切除风险,应用于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剖宫产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我院收治的4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者24例,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者1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红细胞悬液量、手术时间、辐射时间、辐射剂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转重症监护室(ICU)率均少于子宫动脉栓塞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子宫切除率、新生儿出生体重、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率及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比较,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具有更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适合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下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麻醉方式。方法选取4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26例)和全身麻醉组(14例)。观察两组产妇术中情况和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和产妇Ⅰ级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值和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适合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下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9.
汤小霞  韦静  姜海燕  王琳 《浙江医学》2020,42(2):157-160
目的探讨广泛前壁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行剖宫产时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机与子宫切口的选择。方法选取24例实施腹主动脉球囊预置下剖宫产术的广泛前壁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择期剖宫产,术前超声及磁共振评估胎盘植入子宫肌层但未穿透浆膜层。根据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机与子宫切口的不同分为两组,胎儿娩出前球囊阻断加子宫下段横切口组(A组)11例,子宫底部横切口娩出胎儿后球囊阻断组(B组)13例。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母体及新生儿的情况。结果A组腹壁切口长度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动脉栓塞率、子宫切除率、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体重、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新生儿转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广泛前壁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行剖宫产时,在切开子宫前用球囊阻断腹主动脉并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适时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7月于南通市第一人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分娩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28例。根据产妇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其中14例产妇选择剖宫产术前适时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球囊阻断术组),14例产妇要求直接剖宫产术(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共输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差值、分娩孕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术后D-二聚体水平、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球囊阻断术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总共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差值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孕周、术后APTT、术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阻断术组产妇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适时地在剖宫产术前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可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总共输血量及子宫切除率,改善妊娠结局,但球囊释放后仍有产后出血的风险,需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介入治疗来进一步改善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和比较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与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PPP)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佳木斯妇幼保健院产科因PPP伴胎盘植入住院分娩产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剖宫产术中介入术式不同将其分为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组(腹主动脉组)和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组(髂内动脉组),每组46例。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差异]、子宫切除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产后发热、穿刺部位出血、切口感染、失血性休克(HS)、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新生儿情况(出生体重、窒息发生率及出生后5、10 min的Apgar评分)、球囊预置术相关指标(球囊预置时间、胎儿透视时间、曝光时间及辐射剂量)。结果:腹主动脉组手术时间与入住ICU时间均短于髂内动脉组,术中出血量与术中输血量均少于髂内动脉组,手术前后Hb差异低于髂内动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产后发热、穿刺部位出血、切口感染、HS和DIC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窒息发生率(均为轻度窒息)及出生后5、10 min的Apg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主动脉组球囊预置时间、曝光时间、胎儿透视时间均短于髂内动脉组,辐射剂量低于髂内动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与输血量方面均优于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还能显著提高止血效果,两种手术的子宫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性不大,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因此,在PPP伴胎盘植入治疗时,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较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具有更加出色的应用优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郭若楠  王英兰 《黑龙江医学》2021,45(21):2269-2271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滞治疗不同类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9年12月期间住院接受治疗的15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资料,其中胎盘植入123例,穿透性胎盘植入33例.根据术中是否进行了腹主动脉球囊阻滞分为球囊组(n=69)和对照组(n=87).统计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胎盘植入球囊组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1200 ml,较对照组的1500 ml有所减少(P<0.05);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球囊组较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00ml,3500ml,P<0.05).两组患者子宫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休克、膀胱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及新生儿轻度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滞术可明显降低两种不同植入程度的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对子宫切除率无影响,对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前置胎盘患者,根据剖宫产术前是否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剖宫产手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在剖宫产术中暂时阻断下腹主动脉血流。对照组患者剖宫产术前未行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新生儿Apgar 1 min及5 min评分及两组患者手术前24 h和手术后24 h的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子宫切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 1 min和5 mi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Hb、PLT指标均有所下降,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的血气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置胎盘患者行剖宫产术时实施B超引导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可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母婴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预置腹主动脉球囊在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4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4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剖宫产,观察组术前预置腹主动脉球囊。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转ICU监护、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术后感染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转ICU监护比例、子宫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预置腹主动脉球囊有助于减少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出血量和输血量,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57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术的患者为研究组(n=22),未行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术的患者为对照组(n=35).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  相似文献   

16.
杨剑芬  戴银芝 《安徽医学》2017,38(9):1208-1210
目的 探讨建立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全程护理管理。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合肥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2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所有产妇均行剖宫产术,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配合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全程护理管理。结果 20例产妇母婴平安。16例保留子宫,4例行子宫切除。产妇术中出血量为500~4 000 mL,平均(1 547.50±993.92)mL。3例产妇穿刺侧右下肢麻木,1例产妇右下肢无力,3~5 d症状缓解。无1例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腹主动脉球囊预置后剖宫产术,结合针对性的全程护理管理对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60-63
目的评估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技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合并胎盘植入(植入组),18例未见胎盘植入(未植入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植入组的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产后出血例数显著高于未植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产妇子宫切除。早产在植入组与未植入组的发生率分别为83.9%、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4)。结论双侧髂内动球囊封堵技术能有效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术中出血、输血量和子宫切除率。对于合并胎盘植入的患者,预置球囊后仍有出血风险,必要时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6年3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产科收治的14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术前预置腹主动脉球囊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的111例患者为观察组,未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的凶险前置胎盘患者29例为对照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及术后感染、新生儿窒息率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 139.19±1 533.748)mL、(3 968.97±3 103.811)mL;输血量分别为(1 713.06±1 391.495)mL和(3 237.93±2 461.18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 P=0.003);观察组与对照组子宫切除率分别为18.01%(20/111)、79.31%(2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子宫切除率明显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 P=0.634)。 结论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可有效控制植入性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术中出血及输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15例行剖宫产手术,术前将球囊放置于腹主动脉,术中胎头娩出后充盈球囊阻断腹主动脉再行胎盘剥离及胎盘剥离面缝合。观察胎儿接受射线量、术中出血量、子宫是否保留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放置球囊过程中胎儿接受射线剂量为(3.0±1.8)mGy,在球囊间断阻断腹主动脉、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辅助下,15例全部保留子宫,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为(600±235)ml。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球囊阻断腹主动脉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保留子宫,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前低位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于剖宫产术前在彩超的引导下行低位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治疗的19例凶险性前置胎并发胎盘植入患者,分析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 19例患者术中出血量均有效减少,未出现子宫切除,手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手术前低位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的顺利实施,需要配合完善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