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进行脓毒血症治疗的成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CB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L-6、IL-10、TNF-α、CRP、PCT、W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IL-6、TNF-α、CRP、PCT、WBC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_4~+T、CD_8~+T、CD_4~+/CD_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_4~+T、CD_4~+/CD_8~+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_8~+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P对于严重脓毒症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降低血液中炎性反应因子,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因此,对于严重的脓毒症患者应尽早给予CBP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饮食指导、美沙拉嗪、维生素C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T0)、治疗1个月(T1)、3个月(T2)后炎症因子IL-6、CRP、TNF-α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两组T1血清IL-6、CRP及TNF-α水平低于T0,T2血清IL-6、CRP及TNF-α水平低于T0、T1,各时间点血清IL-6、CRP及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时血清IL-6、CRP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T2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血CD_3~+,、CD_4~+、CD_4~+/CD_8~+水平高于T0,T2血CD_3~+,、CD_4~+、CD_4~+/CD_8~+水平高于T0、T1,两组T1血CD_8~+水平低于T0,T2血CD_8~+低于T0、T1,各时间点血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时血CD_3~+,、CD_4~+、CD_4~+/CD_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T2时,CD_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T2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助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收治的118例脓毒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WBC、HR)、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IL-10)水平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OFA评分[(6.72±1.25)分]、APACHEⅡ评分[(11.19±2.09)分]、WBC[(7.82±1.32)×109/L]及HR[(83.29±15.35)次/min]均明显降低(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及CD4+/CD8+)显著改善(均P<0.05),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除CD8+无显著变化外,CD4+、CD4+/CD8+均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体液免疫无明显变化(均P>0.05)。治疗后,2组促炎因子(CRP、TNF-α)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抑炎因子(IL-10)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明显增强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状态,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20,(1):56-59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辅助治疗对重症肺炎伴发心力衰竭患儿炎症细胞及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肺炎伴发心力衰竭患儿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积极抗感染、利尿、抗血管、强心等对症治疗,观察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辅助治疗(静滴,1次/d,50~100 mg/次,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左心射血分数(LVE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CD_3~+、CD_4~+、CD_8~+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82,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儿cTnI、BNP、CK-MB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TNF-α、CRP、IL-6、IL-8水平上均具有显著的主效应(均P<0.05),治疗方法与时间在TNF-α、CRP、IL-6、IL-8水平上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CD_3~+、CD_4~+、CD_4~+/CD_8~+水平上具有显著的主效应(P<0.05),治疗方法与时间在CD_3~+、CD_4~+、CD_4~+/CD_8~+上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患儿治疗后LVEF水平与TNF-α、CRP、IL-6、IL-8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487,r=-0.518,r=-0.325,r=-0.416,均P<0.05),与CD_3~+、CD_4~+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263,r=0.297,均P<0.05)。结论: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患儿使用左卡尼汀辅助治疗,可明显减轻患儿机体炎性反应、提高免疫系统功能,这可能成为左卡尼汀促进心功能改善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重症感染所致急性肾衰(ARF)患者肾功能、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开封市中医院收治的重症感染所致ARF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间接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予以CBP。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及胆碱酯酶(CHE)],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及CD4~+/CD8~+)。同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Cr和BUN降低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cr和CHE升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IL-6、IL-8、TNF-α及PCT降低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3~+、CD4~+水平及CD4~+/CD8~+数值提高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降低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能够减轻感染所致ARF患者肾脏功能损伤,同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并调节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甘草锌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慢性腹泻(CD)的应用效果以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儿科126例C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两组均予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加服甘草锌颗粒。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锌水平、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_3~+ CD_4~+ CD_8~+和CD_4~+/CD_8~+)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锌、CD_3~+、CD_4~+和CD_4~+/CD_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_8~+和炎性因子(IL-6、IL-10、CRP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锌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够显著提高小儿慢性腹泻临床疗效,增加血锌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2):17-20
目的观察分析尿胰蛋白酶抑制剂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严重脓毒症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尿胰蛋白酶抑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TNF-α、IL-8、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8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MSE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评分显著升高(P0.05),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胰蛋白酶抑制剂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认知功能,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喘可治注射液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1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使用喘可治注射液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照组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肺功能变化、炎性指标(CRP、IL-8、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88.1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7,P>0.05);治疗前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比重(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量比重(FEV_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t_观=9.99、6.46、8.40,t_对=5.15、3.52、5.44,P<0.05),且观察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t=3.79、2.34、2.46,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P<0.05,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CD_3~+、CD_4~+、CD_4~+/CD_8~+水平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喘可治注射液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效果确切,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衰方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微炎症状态影响及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纠正肾脏微循环,治疗原发疾病等治疗;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肾衰方"治疗,以"补脾益肾、祛瘀解毒"为治则,持续治疗4周为1疗程,共2疗程。治疗前、治疗4周时及治疗8周时收集血液标本,测定肾功能保护(CCR、BUN、Scr、β2-MG)、微炎症状态(CRP、IL-6、TNF-α)和免疫功能(CD_4~+、CD_8~+、CD_4~+/CD_8~+)指标,同时对2组间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4周、治疗8周时CCR升高,BUN、Scr、β2-MG降低,CRP、IL-6、TNF-α降低,CD_4~+、CD_8~+、CD_4~+/CD_8~+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4周、治疗8周时CCR较高,BUN、Scr、β2-MG较低,CRP、IL-6、TNF-α较低,CD_4~+、CD_8~+、CD_4~+/CD_8~+较高(P0.05)。对照组有效率74.36%,低于研究组92.31%(P0.05)。结论肾衰方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起到抑制微炎症状态和肾功能保护的作用,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脾多肽联合肠内营养治疗脓毒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ICU 2015年6月-2017年6月脓毒症患者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脾多肽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补液、机械通气、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常规治疗及标准肠内营养支持,脾多肽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脾多肽,比较两组治疗后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营养指标(血浆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较治疗前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PC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除了CD8~+外其他指标脾多肽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PA、ALB在治疗后2周脾多肽组较对照组更明显提高(P0.05)。结论:脾多肽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可提高患者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营养消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