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刚  荆晶 《亚太传统医药》2009,5(10):149-150
目的:分析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型分类情况及与病情、病期的关系,分析其病机特点,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方法:对就诊于七仙银屑病研究院专科门诊的银屑患者200例,认真填写病历调查表和知情记录,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诱因、症舌脉体征、并发症及皮损分布范围、皮损形态特征。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证型分类比例依次是血瘀型(58.5%)、肾阳虚型(20.0%)、肝肾亏虚型(10.5%)、血燥型(6.0%)和寒湿型(5.0%)。早期进展期与中晚期均以血瘀型为主(分别占68%、52%),但中晚期、消退期患者虚证(肾阳虚型、肾阴虚型、肝肾亏虚型)较突出(占42.4%),与早期患者(26.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期患者以邪实证型(主要为血瘀型)突出,缓解期以肾虚证型(肾阳虚、肾阴虚、肝肾亏虚)为主,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瘀型和肾阳虚型是银屑最常见证型,活动期或早期患者以标实为主,而缓解期或中晚期患者肾虚证逐渐渐明显。提示瘀血阻碍经络气血是银屑病病情活动的主要原因,随着病情的缓解或病变的进展,肾虚表现逐渐突出,而肾阳虚伴随着病变的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分布及与病情、病期的关系,总结其病机特点,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方法对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专科门诊和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99例,认真填写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诱因、症状、体征、腰椎及骶髂关节X线照片等。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是湿热型(58.3%)、肾阴虚型(20.1%)、肝肾亏虚型(10.6%)、肾阳虚型(6.0%)和寒湿型(5.0%),早期与中晚期AS患者均以湿热型为主(分别占68%、52.4%),但中晚期患者本虚证(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肝肾亏虚型)较突出(占42.7%),与早期患者比较(26.7%)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期患者以邪实证型(主要为湿热型)突出,缓解期以肾虚证型(肾阴虚、肾阳虚、肝肾亏虚)为主,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湿热型和肾阴虚型是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证型,活动期或早期患者以标实证为主,而缓解期或中晚期患者肾虚证渐明显。提示湿热壅滞督脉是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的主要原因,随着病情的缓解或病变的进展,肾虚表现逐渐突出,以肾阴虚和肝肾亏虚为主。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丽萍  刘实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601-2602
骨质疏松症以肾虚为本,由于患者体质差异,阴阳盛衰、气化代谢特点不同而呈现出肾虚为主的基本证候:肾精气亏虚、肾阴虚、肾阳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以及瘀血阻络等证。随病情发展,骨质疏松症后期各证均转为肾虚血瘀的本虚标实证。  相似文献   

4.
成玉斌  罗仁等 《新中医》2003,35(1):36-37
目的:探讨I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GT1R)基因多态性与肾虚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将240例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和非DN组,进一步分为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及非肾虚证,用PCR-RFLP方法检测AGT1B基因型。结果:2组肾阳虚、肾阴虚型AGT1R-A1166C的AC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的携带率明显高于非肾虚型,非DN组非肾虚型AC型占3.4%,而DN组肾阳虚型为8.4%、肾阴虚型为10.8%(均P<0.05);非DN组非肾虚型C等位基因占1.7%,而DN组肾阳虚型为4.2%、肾阴虚型为5.4%(均P<0.05);但肾阳虚型与肾阴虚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1166-C多态与肾虚型DN的发生显著相关,提示AGT1R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可能是DN患者肾虚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证候特点分析--附624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证候类型及其诊断要点,收集624例确认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四诊资料,采用症状计量辨证法辨析基本证候,聚类分析法归纳证候类型,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各证候的辨证要点.结果显示624例膝关节炎患者的基本证候分别为:肾阳虚证508例(81.4%),血瘀证464例(74.4%),寒湿证340例(54.4%),肝阴虚证292例(46.8%),脾虚证212例(34.0%),肾阴虚证120例(19.2%),痰证48例(7.7%),湿热证40例(6.4%),风证4例(0.6%).证候类型的聚类分析结果为肾阳虚血瘀寒湿证276例(44.2%),肝阴虚肾阳虚血瘀证156例(25.0%),肝脾肾虚血瘀证104例(16.7%),肝肾阴虚血瘀证88例(14.1%),并归纳出各证型的辨证要点.表明肾阳虚证、血瘀证、寒湿证、肝阴虚证、脾虚证、肾阴虚证、痰证、湿热证、风证等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基本证候单位,肾虚寒湿瘀滞证、肝肾亏虚血瘀证、肝脾两虚肾虚血瘀证、肝肾阴虚血瘀证等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常见中医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52例EMs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分析其年龄、病变程度、流产次数,及对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结果152例EMs患者证型分布为气滞血瘀型(43.4%)、肾虚血瘀型(27.1%)、湿热血瘀型(16.4%)、寒凝血瘀型(13.1%);22岁-28岁、29岁-35岁和36岁-42岁3个年龄段均以气滞血瘀型最多(P〈0.05);病情轻度者气滞血瘀型居多,病情重度者肾虚血瘀型居多(P〈0.05);从未流产患者气滞血瘀型较多,流产3次以上者肾虚血瘀型较多(P〈0.05)。结论EMs证型出现频率由高至低为气滞血瘀型、肾虚血瘀型、湿热血瘀型、寒凝血瘀型;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病变程度、流产次数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银屑解毒散治疗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湿热血瘀证临床疗效及药理机制。方法:随机选出40例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给予银屑解毒散每次6g/袋,每日三次口服,4周为一疗程,连续2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皮损程度指数(PASI)和面积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愈显率80%。结论:银屑解毒散治疗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461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老年男子症状量表(AMS)评分,同时测定血清中总睾酮(TT)水平。结果在461例患者中,以肝肾阴虚型占比最高(34.49%),其余依次为肾阳亏虚型、肾虚肝郁型、心脾两虚型和其他型。肝肾阴虚型血管舒缩症状积分高于其他证型,而体能症状积分低于其他证型(P<0.05);肾阳亏虚型性功能症状积分高于其他证型,而血管舒缩症状积分低于其他证型(P<0.05);肾虚肝郁型精神心理症状积分高于其他证型(P<0.05)。肾阳亏虚型、心脾两虚型血清总睾酮(TT)水平低于肝肾阴虚型、肾虚肝郁型(P<0.05)。结论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肾阳亏虚为主,各证型临床症状和睾酮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肝肾阴虚型以血管舒缩症状为主,肾阳亏虚型以性功能症状为主,肾虚肝郁型以精神心理症状为主,心脾两虚型体能症状较其他证型有更为严重的趋势;肾阳亏虚型、心脾两虚型血清总睾酮(TT)水平低于肝肾阴虚型和肾虚肝郁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药预防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定骨质疏松症研究调查表,收集1419例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临床资料,对不同年龄段(41~59岁、60~69岁、70~85岁)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虚证辨证分为肝虚、心虚、脾虚、肺虚、肾虚、气虚、血虚证,常见证型为肾虚血瘀、肝肾阴虚、肾阳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肾阴虚证。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体重指数(BMI)、骨密度(包括腰椎、大转子、股骨颈)及主要症状、虚证、常见证型的分布情况。结果 41~59岁患者549例,60~69岁患者679例,70~85岁患者191例,各组患者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41~59岁比较,60~69岁患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降低,70~85岁患者大转子、股骨颈骨密度亦降低(P 0. 05)。与60~69岁比较,70~85岁患者大转子、股骨颈骨密度降低(P 0. 05)。在3个年龄段中,排名第一位的症状均为健忘。肾虚、肝虚在3个年龄段的比例均位列前二,且心虚、脾虚比例也较高,气虚、血虚比例较低。随着年龄增长,肝肾阴虚证、肾阴虚证的比例不断下降,肾虚血瘀证、肾阳虚证的比例不断上升。结论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在不同年龄段均以肾虚、肝虚为主,随着年龄增长肾虚血瘀证、肾阳虚证明显,总体证型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122例卵巢早衰患者中医证候分析及致病因素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中医证候及分布规律、卵巢早衰发病原因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对122例卵巢早衰患者进行病情、病因调查及中医辨证。结果卵巢早衰中医症状临床呈多样趋势。122例卵巢早衰患者中,肝郁。肾虚证33.61%,肝。肾阴虚证18.03%,脾肾阳虚证15.57%,热盛伤津证15.57%,肾虚血瘀证8.20%。肝郁脾虚证7.38%。在68.03%卵巢早衰患者病史中可找到现代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因情致因素致病者占31.15%。因药物、疾病因素致病者占31.97%;因情志及药物、疾病双重因素致病者占4.92%。因情志因素致病组。以肝郁肾虚证比例最高(P〈0.05);因药物、疾病因素致病组,以热盛伤津证、肝郁肾虚证所占比例较高(P〈0.05);无诱因致病组37例,以肝肾阴虚、肝郁肾虚、脾肾阳虚三证为主,3组比较,P〉0.05。结论肝郁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热盛伤津为卵巢早衰常见证候;除患者个体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未盛、冲任气血不充或由遗传因素致卵巢早衰外。现代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因素对卵巢早衰发病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主要预后指标的关系进行调查,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中心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016例IgA肾病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探索IgA肾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 出现概率在10%以上的中医症状包括阴虚、气虚、阳虚、湿热及血瘀症状;其中气阴两虚证最多(41.4%),脾肾阳虚证最少(8.1%);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肺气虚证患者比例下降,而脾肾阳虚证患者比例上升;兼证中湿热(31.6%)和血瘀(28.9%)最为常见。脾肺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证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低于脾肾阳虚证(P〈0.05);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证血压水平显著低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P〈0.05)。结论 气虚、阴虚是IgA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证型与尿蛋白、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预后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吴继萍  石朝玉  冯妮  李晓晨 《光明中医》2010,25(10):1755-1757
对10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型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设计表格观察纳入病例的分布情况,发现乳腺癌患者主要涉及脾肾肝三个脏器,中医辨证本虚多见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亏虚四种证型,其主要集中在脾肾气虚与气阴亏虚两个证型,在本虚的基础上兼夹有血瘀、气滞、痰湿、热毒;肝脾肾正气不足是本病主要发病的内在因素。分析认为辨证分型能够较好的反映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其演变规律。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进展的相关性,以此推断病情与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研究105例女性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四型,表实分为血瘀、气滞、痰湿、热毒。观察以上各证型与年龄,病程,有无放化疗,转移(淋巴、血行、骨转移),有无内分泌治疗,临床进展等的关系。结果 :显示105例女性患者中以脾肾气虚、气阴亏虚最为多见,兼以进行内分泌治疗为最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亏虚四种证型进行比较,显示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常见气阴两虚型,晚期患者气阴两虚常合并热毒证。结论 105例入组患者出现远处转移的共计31例,集中分布在气阴两虚型,显示其病机演变规律为气虚到气阴两虚,且随阴虚证的加重病情逐渐进展。分析认为辨证分型能够较好的反应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其演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学改变与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血瘀证、寒湿证、湿热证和肝肾亏虚证,进行腰椎CT扫描,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瘀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以后侧型为主,寒湿型和湿热型以中央型和后侧型为主,肝肾亏虚型以后侧型为主;椎间盘突出数量、椎间盘变性程度和腰椎椎体、附件变化以肝肾亏虚型患者最重,寒湿型、湿热型次之,血瘀型患者最轻。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学改变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借助CT检查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金洪元教授指出:狼疮性肾炎初期或活动期应以标实为主,多以热毒和血瘀等邪盛为主要表现,临床上将其辨证为热毒壅盛型,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佐以补肾健脾养阴为辅.在缓解期则以正虚为主,多以肾虚和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表现,根据症状的不同,将其辨证分为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阴虚内热型,治宜补益肝肾,滋阴降火为主.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证型特点,并反推其病机特点。方法:对12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的证型进行分类整理与统计分析。结果:基本证型和复合证型各有15种;30种证型中占比例较高的前5种依次是:气滞血瘀证,肝肾亏虚证,肝肾亏虚并寒湿阻络证,寒湿阻络证,气滞血瘀肝肾亏虚证。所统计的4种证类按占比例高低排列依次是:肝肾亏虚证类,气滞血瘀证类,风寒湿热证类,气血亏虚证类。结论:气滞血瘀证(或证类)与肝肾亏虚证(或证类)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两种最常见的证型(或证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是肝肾亏虚,气滞血瘀以及风寒湿热阻络,其核心是经气不利。  相似文献   

16.
87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医证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琨  李达  张宏业 《新中医》2007,39(8):57-58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其证型分布规律,以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方法:对8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诱因、症状、舌脉体征等,综合临床资料,进行证型分布分析。结果:87例MM患者常见中医证型分布按比例依次为肾虚血瘀型52例(59.8%)、肾虚湿热型9例(10.3%)、脾肾阳虚型8例(9.2%)、肝肾阴虚型8例(9.2%)、痰毒瘀阻型8例(9.2%)、气血亏虚型2例(2.3%)。结论:肾虚为本病虚损的根本,血瘀为本病的主要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肾虚血瘀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基本证型,治疗宜以补肾化瘀为大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王祖龙教授治疗弱精子症的辨证规律,为弱精子症辨证提供临床数据。方法:收集王祖龙教授在男科门诊辨治弱精子症患者486例,采用频数、频率和指标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型。结果:34种症状出现频率10%,聚类分析法将症状分为肾虚湿热型、肾虚血瘀型、脾肾两虚型、肝郁肾虚型、肾阳亏虚型、肝肾阴虚型6大证型。结论:肾虚湿热型、肾虚血瘀型、脾肾两虚型、肝郁肾虚型、肾阳亏虚型、肝肾阴虚型6大证型是王祖龙教授门诊常见的弱精子症证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肾阴虚型与非肝肾阴虚型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optica,NMO)患者临床特点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NMO患者的中医证型及临床特点,并根据中医证型的不同将其分为肝肾阴虚组和非肝肾阴虚组。将两组性别比例、发病年龄、年复发率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肝肾阴虚组NMO患者49例,非肝肾阴虚组24例。肝肾阴虚组患者均兼夹痰热瘀,非肝肾阴虚组证型以气虚、气血亏虚、痰瘀为主。与非肝肾阴虚组相比,肝肾阴虚组患者女性多,年复发率较高(P〈0.05),首次发病累及视力或视力、脊髓同时受累者居多(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NMO患者临床特点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59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多发性硬化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免疫学功能差异。方法 对59例多发性硬化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分为肝肾阴虚型(40例)及阴阳两虚型(19例),并比较两证型患者之间发病年龄、复发次数、病程长短、核磁共振、诱发电位以及免疫学差异。结果 阴阳两虚型患者发病年龄显著晚于肝肾阴虚型(P〈0.01);阴阳两虚型患者(12例)脑脊液白蛋白水平高于肝肾阴虚型患者(26例,P〈0.05);肝肾阴虚型患者的发病次数和阴阳两虚型的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血脑屏障指数有升高趋势(P值分别为0、056,0.074,0.093)。结论 多发性硬化患者肝肾阴虚型与阴阳两虚型两型之间可能存在免疫学差异.  相似文献   

20.
高频超声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高频超声技术研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厚度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探求无创、有效的评价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方法:将8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血热证组、血燥证组、血瘀证组,应用高频超声检测各组患者靶皮损及周围正常皮肤的表皮及真皮厚度.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区表皮和真皮均较周围正常皮肤增厚.真皮增厚尤为明显;血瘀证组的皮损区真皮厚度指数大于血热证组及血燥证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瘀证患者的皮损区皮肤增厚程度较血热证及血燥证明显.应用高频超声检测银屑病皮损厚度可能成为血瘀证银屑病患者与非血瘀证银屑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