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皮肤和皮下脂肪“U”字缝合对预防腹部手术下腹部纵切口因脂肪液化而裂开的效果。方法 :将 12 0例皮下脂肪组织厚达 5 cm以上的切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6 0例 ,采用“U”字缝合皮肤和皮下组织 ;对照组 6 0例 ,采用传统缝合法。结果 :观察组切口一期愈合率 96 .6 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8.33% ( P<0 .0 1)。观察组脂肪液化切口裂开 3.33% ,显著低于对照组 16 .6 7% ( P<0 .0 5 )。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日显著少于对照组 ( P<0 .0 1)。切口部分裂开者采用“U”字二期缝合 ,其愈合率达 10 0 .0 0 %。结论 :对脂肪组织厚达 5 cm以上者采用“U”字缝合皮肤和皮下组织 ,对预防腹部手术纵切口裂开是一种简单、省时、易行、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喻茂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5):5649-5650
目的:探讨清理创面局部换药敷白糖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42例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积极清创2次缝合,实验组换药时在切口内撒入少许白砂糖,用蝶形胶布固定,2~3天换药1次。比较两种疗法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愈合效果。结果:实验组腹部切口的愈合时间(9.85±2.38)天与对照组(14.22±2.47)天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甲级愈合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清创,在切口内撒入白砂糖,蝶形胶布固定,可以促进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采用下腹部纵切口的腹部手术后,由于皮下脂肪组织厚,切口易发生脂肪液化,而致非感染性裂开,十堰市妇保院自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对152例采用立“8”字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分层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三种方法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为了下一代的生长发育,在孕前、孕期使用了超量的能量和营养,以致于分娩时产妇的脂肪过厚,为此,剖宫产横切口,皮肤及皮下采用了立“8”字缝合,与普通缝合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预防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方法。方法 术中采用减张疏散缝合方法处理 15 8例。结果 治疗组 15 8例 ,其中腰部切口 62例 ,肋弓下切口 5例 ,下腹部正中切口 91例。 15 8例中切口脂肪液化 4例 ,切口感染 3例 ,其他均Ⅰ期愈合。对照组 97例中切口脂肪液化 18例 ,切口感染 4例 ,其他均Ⅰ期愈合。χ2 =19 5 79,P <0 0 0 5。结论 应用减张疏散缝合法预防切口脂肪液化效果令人满意 ,是较为理想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丁桂容 《现代保健》2012,(9):133-134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1月-2011年1月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32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肥胖、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术中机械刺激、自身愈合能力低下者、瘢痕体质及过敏体质者等均为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结论:规范应用电刀、多源频谱仪理疗、提高手术技巧、局部加压包扎等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中药配伍在预防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效果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剖宫产患者60例,其中随机选用30例为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将中药配伍的布袋于术后第一日覆盖于观察组切口上,于术后第六、八、十日对照两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脂肪液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脂肪液化患者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大黄芒硝配伍外敷切口可降低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并能明显缩短脂肪液化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问题,找出脂肪液化的原因、解决办法以及预防措施。结果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通过抗感染治疗,均痊愈出院,出院后并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处脂肪液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肥胖、贫血、咳嗽、糖尿病、手术缝合技术和抗生素使用情况等。针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影响因素,制定出切实、有效的脂肪液化预防、治疗和解决措施,以此降低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本文研究对促进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愈合具体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106例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病人中,肥胖52例,糖尿病14例,贫血12例,咳嗽8例,滞产8例,使用电刀者18例.结论: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糖尿病、贫血、咳嗽、滞产、高频电刀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随着妇女肥胖人群的增加、剖宫产率的增高及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明显增加。脂肪液化是脂肪细胞受损破裂、坏死、液化的过程,脂肪崩解产物脂肪酸刺激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而非细菌感染。但它增加了切口感染的机会,延长切口愈合时间,加重了病人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分析我院53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体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收治的5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类病人均在手术后3~7d发病,通过挤压切口,加压包扎,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TDP照射,引流,换药和II期缝合等措施均达到切口愈合。结论皮下脂肪组织肥厚和手术操作不当可诱发此病,早期发现和及时局部处理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崔秋红  梁丽 《中国保健》2009,(16):760-761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0年1月-2008年12月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52例临床资料。结果:B组术后9—15d愈合,无需二期缝合。A组一般换药3—5d后行二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20d。两组病人无一例发生院内感染。结论: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肥胖、营养不良、是否使用电刀、暴露时间长短、缝合技巧、术后切口观察处理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50例发生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肥胖25例,糖尿病7例,贫血6例,咳嗽4例,滞产4例,使用电刀者4例。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糖尿病、贫血、咳嗽、滞产、高频电刀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67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普外科在1998年1月~2003年6月的腹部手术中共有67例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经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剖宫产率逐年增加,其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切口脂肪液化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有报道剖宫产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为0.34%。切口脂肪液化既延长了切口愈合时间,加重了患者精神及经济负担,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师的工作压力,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41例,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马海燕 《中国保健》2010,(10):45-46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68例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病人中,肥胖30例、糖尿病10例、贫血8例、咳嗽5例、滞产5例、使用电刀者10例。结论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糖尿病、贫血、咳嗽、滞产、高频电刀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李鑫 《现代养生》2014,(10):102-102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对比使用金因肽和仅用碘伏治疗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结论:金因肽治疗切口脂肪液化无明显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的报道,操作方便,疗程缩短,感染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