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412-1413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系统性健康教育指导,观察两组宣教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在呼吸内科日常护理过程中应通过多途径全面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使其保持健康态度以及良好的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消化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即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健康教育组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宣教,而对照组未做健康宣教,患者出院一个月后,分别采用GLQZ生活质量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健康教育组生活质量平均分为106分,对照组为83.15分,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经过护理人员全面系统的健康宣教,患者出院一个月后,分别采用GLQZ生活质量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健康教育组生活质量平均分为106分,对照组为83.15分,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经过护理人员全面系统的健康宣教,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系统化健康教育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服药依从性,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10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开展多种形势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4.2%,对照组为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33,19〈0.01);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73.1%比13.5%,X^2=37.64,P〈0.01),两组患者SF-36量表得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改善。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能增加患者对药物维持治疗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全身多系统受累的慢性进行性、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无论是疾病本身还是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带来的副作用均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SLE患者进行系统化、连续性、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倡导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健康行为,改善了患者近中期的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肥胖相关性肾病(ORG)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门诊ORG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门诊护理宣教,在门诊随访半年后,向患者发放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以了解其生活质量。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未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的患者。结论实验组ORG患者进行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运动、药物、心理等方面,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其中以中老年人多见。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同时,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对该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2007年6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256例冠心病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探讨健康教育对住院冠心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推动健康教育在冠心患者中的应用,以降低病死率,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效果.方法 284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进行系统的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教育,150例未能经过系统教育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实验组受教育一年前后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对照组的随机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教育前与教育后的血糖及血红蛋白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教育前与对照组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教育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患者用药量减少.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使病人更好地控制血糖,推迟糖尿病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石家庄市中心医院2010-12-2011-05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1例分为实验组21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另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21例患者门诊复查平均次数为(5.6±2.1)次,明显较对照组高(t=5.89,P<0.01);实验组患者认为自己生活质量良好者16例,占76.2%,较对照组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6,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门诊复查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11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59例,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教育组同时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利用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QOL进行评定。结果:教育组2次WHOQOL-BREF评分分别为(50.65±12.30)(、80.75±12.85),对照组为(51.25±11.23)(、70.25±12.12);治疗后WHO-QOL-BREF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有提高(均P<0.05);2组间比较教育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鲁萍 《现代护理》2007,13(9):2372-2374
目的评估健康教育对住院高血压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临床疗效的影响,为高血压痛的临床护理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986例确诊的住院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各493例,2组患者的药物治疗及一般护理方法相同,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非干预组只接受药物治疗及一般卫生宣教;2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均接受生活质量量表(SF-36健康量表)问卷调查和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同时记录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非干预组患者(P〈0.05),保健知识得分[干预组(7.98±1.94),非干预组(5.12±1.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健康教育前后保健知识得分[前(4.89±1.72),后(7.98±1.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出院时血压均下降,但干预组血压下降效果显著(P〈0.01)。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住院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协助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仅做常规的治疗护理,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GLQZ生活质量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经过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维持与对照组相比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进行为期2年的系统健康教育,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183;QOL-100)评价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再入院率和入组后第1、2年末SANS、MRS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而WHO&#183;QOL-100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对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病人同时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在病人开始治疗及治疗后1年,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分别对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 1年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内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刚开始实施健康教育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两种健康教育方法对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100例住院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心绞痛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自行设计的“心绞痛患者生活行为认知调查表”调查后予以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种健康教育方法对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提高(P〈0.05),但在活动受限程度、疾病认识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期对心绞痛患者进行生活行为认知调查后,再实施针对性、系统性健康教育更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149例患者,患者入院后由责任医师和护士对其和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教育,每周评价1次,使患者能够正确的认识这种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心理障碍减少,健康信念增强,生活满意度提高。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进行为期2年的系统健康教育,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价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再入院率和入组后第1、2年末SANS、MRS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而WHO.QOL-100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对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3年4月~2005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肿瘤患者72例,男44例,女28例;年龄28~75岁,平均51.5岁;病程1~15d;乳腺癌24例,直肠癌10例,胃癌14例,食管癌8例,其他16例。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患者均采用环磷酰胺、氟尿嘧腚、顺铂、泰素等药物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同时配合健康教育:①心理指导,鼓励患者表达情感,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满足其心理需要,建立适应患者康复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并让其学会减轻化疗副作用的自我调整方法如听音乐等。  相似文献   

19.
吴永珍 《当代护士》2014,(3):128-129
总结了对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从患者的个体、家庭、社会三方面入手,以生活质量为契机来分析其幸福感。认为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疾病知识增加,生活质量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能积极有效地配合治疗;同时护理工作者自身的素质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武警总医院干部病房二科治疗的68例COPD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出院后仅随访时进行健康教育;而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即患者出院后实施心理疏导、呼吸功能训练、生活行为指导,并进行延续性健康教育(如上门和电话随访)。出院前3d及出院12个月时,分别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出院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增强;抑郁及焦虑症状有明显改善,与出院前3d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12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及焦虑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性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