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性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NO、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ADL评分、NO、VEGF水平上升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修复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升高机体NO、VEGF水平,改善脑组织的血供,减轻脑组织损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疗程均为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的74.1%(P〈0.01);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接近,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由我院确诊并收治的12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4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42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组应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RP(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同时可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患者。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14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患者.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14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建国 《基层医学论坛》2016,(13):1778-1779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高于对照组(63.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疗效.方法 选择96例急性后循环脑梗(PO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8例,分别采用奥扎格雷钠等常规治疗方法及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官威  李金英 《吉林医学》2010,31(20):3217-3217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进展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血栓通改善循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73.3%。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54例),对照组行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行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朱风俊   《中国医学工程》2013,(8):22-22,24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ACI临床实例116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常规组进行依达拉奉治疗,联合组进行依达拉奉+尤瑞克林治疗,2周后比较其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和NIHSS水平较治疗前均分别显著下降(P<0.01)、明显下降(P<0.05),且联合组下降更为明显。临床疗效上,联合组痊愈率39.7%、总有效率96.6%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无效率3.4%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3.8%(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ACI抗炎效果突出,能显著降低渗出和脑水肿程度,保护大脑功能,促进脑部神经功能的恢复,预后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取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和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两组治疗1周、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组间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进步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3.
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依迭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和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依达拉奉注射液和尤瑞克林注射液。2组疗程均为14d。14d后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63.3%。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  相似文献   

14.
刘冬菊 《吉林医学》2014,(35):7831-7831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在63例急性脑梗死中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与观察组(63例)。给予对照组尤瑞克林治疗,给予观察组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NIHSS评分情况及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6.7±1.1)分,显著地低于对照组的(9.8±2.1)分(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P<0.05)。结论:联合用药能够显著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改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40例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并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实验组40例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3组治疗后7 d、14 d、28d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后各时段NIHSS评分明显低于依达拉奉治疗组与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组在治疗后各时段明NIHSS评分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可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给予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丁苯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33.3%(P<0.05);治疗组NIHSS评分减分幅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改善神经功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丹参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上给予丹参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6%,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塞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70例病情进行性加重且发病时间在6 h~72 h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奥扎格雷钠等常规治疗方法及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治疗14 d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评定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1.43%,观察组有效率为65.71%,两组比较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于治疗前后2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对照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62.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能够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86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录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5):1852-185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疏血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采用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76.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疏血通能显著减轻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