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帝内经》蕴含的中医药学知识,充分彰显着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崇高理念,运用生命科学知识内涵传承着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优秀品质借助医药学知识得以传扬,儒家思想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实例。而《黄帝内经》构建生命科学体系时所应用的古老十月太阳历法知识,更是帮助人们理解诸如《诗经》《管子·五行》等内容的重要门径。  相似文献   

2.
挖掘、继承老中医经验,作为党和政府中医工作政策之重要内容,指导中医工作已经40余年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老中医经验对中医学术发展,究竟有什么重要意义,鲜有系统探讨者。笔者拟从中医古典文献的实际状况,文人治病对中医学术的负性影响诸方面加以探讨,以期引起同道们的注意,并加强文献临床价值的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一困扰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偏颇不当之处,尚祈同道不吝赐教。1 理论—实践脱节与文字之医理论—实践脱节,即书本上的知识,包括教科书知识,并不能完全指导临床实践。这是中医学术发展未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3.
中医文献医文并茂 ,根据对古医籍文字、文体以及内容分析研究 ,认为必须从医和文两方面入手 ,才能充分发掘中医药这一伟大的文化宝库  相似文献   

4.
医文并茂话中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文献医文并茂,根据对古医籍文字、文体以及内容分析研究,认为必须从医和文两方面入手,才能充分发掘中医药这一伟大的文化宝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围绕“中医现代化”的争论不绝于耳,最初的感觉是这是专家和决策者的事情,与大众无关。随着探讨的深入,发现这个话题其实与大众关系密切。“中医现代化”是一种理想状态,有些像“乌托邦”。在这种状态下,中医西医的优点长处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缺点短处都被消灭,中医与西医的界限也消失,成为统一的医学。反对此举者则列举了诸多理由,指出了“中医现代化”本身存在的“悖论”,指出在相当长的  相似文献   

6.
中医不比西医差——毛泽东与中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存悌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2):761-761
中医、京剧和国画是中国的三大国粹 ,这一点尽人皆知 ,伟人毛泽东却自有另一番见解。195 3年 ,毛泽东在杭州刘庄宾馆小憩时说 :“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 ,第一是中医……”此说似乎不无戏言成份 ,但他把中医摆在“三大贡献”之首 ,表明了其对中医的情结。同年 ,他在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同样指出 :“中国对世界有大贡献的 ,我看中医是一项。”195 4年 6月 ,毛泽东果决指示 :“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于是在全国范围内调集名医 ,蒲辅周、冉雪峰、岳美中等群贤毕至 ,并于同年 12月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 ,毛泽东还接见了第一任院长鲁之俊。毛…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疾病诊治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人稍有不适,都习惯到医院进行多方面的理化检查,望有一个明确的诊断,好进行有目的的治疗,其中尚有相当多的西医诊断的疾病(简称西病,下同)必须赖以中医来治疗,即所谓“西医的诊断、中医的治疗”,这在现阶段来说确实是一个中西结合的很好的诊治方法,然而对西病,中医如何能做到有效的治疗,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问题,近年来学习了秦伯未所著的“谦斋医学讲稿”中关于运用中医理法治疗西病的有关内容,临床运用颇有心得,谨结合实际病例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8.
医学的核心问题是临床疗效,疗效是硬道理。中医学的高疗效,是其优势所在,也是其生命力所在。而其生命力之根在于学术,学术之本在于临床。因此,如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是中医学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浅谈朝医与中医论伤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是中国医圣张仲景所著,且被后世临床倍加推崇的临床著作.朝医(四象医学)创始人李济马先生的著书<东医寿世保元>里也有关于伤寒论的论述,但朝医与中医伤寒论有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中医的现代发展需要适宜的外部条件,应抛弃不利于中医现代发展的陈旧观念,树立有利于中医发展的新观念;应弘扬和发展中医文化,拓宽中医创新发展的文化基础;应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扶持和引导中医发展;应搞好中医教育,为中医的现代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法在中医用药中的作用。方法:从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是历代中医用药的精华,是保证中医用药安全的措施,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手段,是有助于中医的发展等五个方面论述中医学中的炮制学。结果与结论:说明了中医离不开炮制,中药炮制学在中医学中的运用、地位,中医多学科研究的重要、迫切性。  相似文献   

13.
陈镜合 《新中医》2001,33(9):3-5
列举临床中所接触到的实际病例,通过以“医者德为本”、“术道求岐黄”、“要剑胆琴心”、“互补西中汇”、“怪招药皆兵”的论述,说明现代中医之路是当代中医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14.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给西方医学带来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中医领域。近几十年来国内关于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中医教学实践的讨论层出不穷,他们各自阐述着自己的观点。但是考虑到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与古代社会的差异,中医学循证已成大趋势。回顾这些年来中医循证之路,群策群力,却收效甚微。中医学本身就存在着“循证基因”,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基因的作用发挥出来。中医循证的教学应该侧重于循证理念,而临床实践则应该侧重于辨证论治与循证医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口服中药治疗痛经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收集国内外发表的关于比较中医药口服和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痛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参照Jadad评分标准,数据采用RevMan4.2.2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8个中医药治疗痛经的随机对照试验共1800例,口服中药治疗痛经与非甾体类消炎药比较更有效,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多采用理气活血、散寒止痛之品,对照组采用西医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双氯芬酸、布洛芬、吲哚美辛、去痛片等,疼痛缓解人数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052/1116(94.27%)、536/684(78.36%),异质性检验P<0.05,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关于中医药治疗的不良反应未提及的有13篇文献,无不良反应的有4篇文献,仅有1篇文献表述治疗组有轻泻的不良反应。纳入文献的质量普遍较低。结论现有临床资料显示出中医药治疗痛经比非甾体类消炎药更有效的倾向,且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但由于存在发表偏倚和普遍低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结论的可信度降低,有待设计严格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6.
转化医学是将基础生物医药的成果和技术快速转化并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基础与临床双向互动(BtoB)的一门新学科。中药是我国的特色、优势产业,正处于从传统中药经过中药现代化到创新中药的发展阶段,继承与创新、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是创新中药的核心思想。这与转化医学BtoB的研究模式关系十分密切。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医药理论指导的优势和中药整体调节的特色,探求还原与整合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中药新药创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原与中医药文化相伴而生、相向而行、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中原是中医药文化的故乡,源于中原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和重要符号,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其依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中原文化而形成,是中医药文化的根基和主体,在中国医学史上占居非常重要的位置。厘清中原与中医药文化的源流脉络,正确评估中原、中原文化对中国医药学的贡献,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是医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如何实现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互补,是摆在中医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提出一系列《中医学》教学改革措施,旨在使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更为合理,以提高八年制临床医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加强对中医知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学习的核心。为解决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药文化集中授课时间短,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中医药文化教学,学员分散且学习时间碎片化等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本文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药文化学习为入口,融入"互联网+"模式,建设一套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药文化学习平台,探索新型学习渠道,提高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药文化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认知疗法在信息加工和认知情绪理论方面的相关性,促使两种疗法均以来访者认知活动为主要操作对象,治疗认知、情绪情感、行为等心理障碍。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虽然西医认知疗法是具有很大发展前景和影响力的心理治疗范式,但仍有必要吸收中医学理论和丰富的认知操作手段中蕴含的有益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