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背景:目前冠状动脉支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生物相容性的全降解生物材料及药物控释体系。 目的:评价2种新型生物全降解药物支架置入小型猪冠状动脉后的安全性。 方法:普通生物全降解支架为在聚左旋乳酸本体中融入抗增殖药物紫杉醇,新型生物全降解支架为在聚左旋乳酸及紫杉醇的基础上融入一种新型纳米材料无定形磷酸钙。①将普通生物全降解支架和新型生物全降解支架各5枚在冠状动脉造影下分别随机置入小型猪的冠状动脉,每种支架5头。于置入前和置入后28 d行血生化及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术后28 d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支架置入段管腔通畅情况。②在微创显微镜辅助下于兔右髂外动脉分别置入普通生物全降解支架和新型生物全降解支架管状半成品(材料成分与上述支架一致),每种支架7只,在术前和术后28 d检测血尿素氮及肌酐水平。 结果与结论:置入后28 d两组猪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与置入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但尿素氮、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置入前(P〈0.05);两组支架置入段血管均血流通畅、无血栓迹象和狭窄形成。支架置入前后两组兔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无明显变化。表明新型生物全降解药物支架置入健康小型猪冠状动脉后是相对安全的,并且支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新型三维生物支架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e),PLGA]/甲壳胺无纺布的生物安全性及组织相容性.方法:将PLGA/甲壳胺无纺布三维生物支架植入兔皮下,分别于术后2、4、8、12周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测,观察切口局部情况及心、肝、肾组织学变化,植入支架局部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不同时间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测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心、肝、肾组织学检查观察均未见病理性改变.体内植入大体观察及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其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结论:PLGA/甲壳胺无纺布新型三维生物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及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张亮  靳安民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2):3342-3343,I002
目的:观察新型骨支架材料20%β-TCP/PDLLA支架亲水性、组织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方法:体外滴水法观察比较支架材料20%β-TCP/PDLLA及PDLLA亲水性;体内研究,将材料植入大鼠体内,2,4,8,12周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Ca^2 、P、ALP检测。观察伤口局部情况及心肝肾组织学变化,植入材料局部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β-TCP/PDLLA支架亲水性明显高于PDLLA支架,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Ca、P、ALP检测两种材料无明显差异,心肝肾组织学检查观察均未见病理性改变。植入体内β-TCP/PDLLA支架组织学检查巨噬细胞2周时最高且多于PDLLA支架组,而后逐渐下降,12周时两组相当,均基本消失。结论:新型骨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背景:以Ⅰ型胶原蛋白改性多孔硫酸钙生物支架在体内的降解过程尚不明确,其降解产物对人成骨细胞的影响国内外也缺少相关研究。目的:观察人成骨细胞与硫酸钙/胶原膜复合型多孔生物支架降解产物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第2代人成骨细胞分别置于硫酸钙/胶原膜复合型多孔生物支架降解产物浸提液及含体积分数10%新生牛血清DMEM培养液中培养,培养第1,3,5,7天以MTT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曲线,联合会推荐法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考马氏亮蓝微板法测定总蛋白。结果与结论:在硫酸钙/胶原膜复合型多孔生物支架降解产物浸提液中培养人成骨细胞的增殖速度略高于在含体积分数10%新生牛血清DMEM培养液中培养的细胞,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总蛋白合成及碱性磷酸酶/总蛋白都随时间递增而增加,两组不同时间点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硫酸钙/胶原膜复合型多孔生物支架降解产物既不影响人成骨细胞的增殖生长,也不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型骨支架材料20%β-TCP/PDLLA支架亲水性、组织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方法体外滴水法观察比较支架材料20%β-TCP/PDLLA及PDLLA亲水性;体内研究,将材料植入大鼠体内,2,4,8,12周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Ca2+、P、ALP检测;观察伤口局部情况及心肝肾组织学变化,植入材料局部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β-TCP/PDLLA支架亲水性明显高于PDLLA支架,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Ca、P、ALP检测两种材料无明显差异,心肝肾组织学检查观察均未见病理性改变。植入体内β-TCP/PDLLA支架组织学检查巨噬细胞2周时最高且多于PDLLA支架组,而后逐渐下降,12周时两组相当,均基本消失。结论新型骨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的材料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及其置入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情况.方法:由第一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09)中进行文献检索,语言设定为中文;在Medline数据库(Pubmed:2000/2009)中进行文献检索,语言设定为英文.检索词为"冠状动脉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并发症".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最后共纳入16篇文章.结果:支架材料的选择在减少机体炎症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减少支架置入后血管内再狭窄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人体医用材料,对支架各方面性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可靠的扩张性和力学持久性、良好的柔韧性和几何稳定性、尽可能小的外径,优异的血液相容性和耐蚀性,而支架上述特性都依赖于材料的力学和物理特性.结论:药物涂层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降低了支架置入后血管内再狭窄率,具备优良特性的生物可降解支架也日益受到重视.在置入心血管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时,除提高血管开通的成功率外,还应密切注意并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类冠状动脉支架生物相容性与置入后血管再狭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冠状动脉支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可明显改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引起的急性闭塞并发症以及血管再狭窄.但支架置入同样面临冉狭窄的问题,尤其足复杂病变更易形成再狭窄.研究证实,血栓、炎症和平滑肌增生是支架再狭窄的3个重要阶段,其中血管内膜增生是再狭窄的最主要机制.文章通过检索文献总结了金属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置入后再狭窄,分析了支架置入对侧支循环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并探讨了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猪源性异种骨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异种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经过适当处理既能保留骨诱导作用,并作为骨支架使其具有骨传导作用。检测猪源性骨支架材料与人源性骨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有无明显差异,为猪源性骨支架材料取代人源性骨支架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03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系实验室(广东省组织构建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人源性、猪源性骨支架材料(为课题组前期制备);脂肪源间充质细胞(前期培养)。②实验方法及评估: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提取人源性、猪源性骨支架材料浸提液,用此浸提液培养脂肪源间充质细胞,并用无浸提液的DMEM培养基做对照,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长周期;人源性、猪源性骨支架材料皮下植入试验:于8只新西兰大白兔皮下,脊柱左侧植入异种骨支架材料,右侧植入同种异体骨支架材料。分别于4,8,12,16周将植入材料连同周围组织取出,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及电镜观察。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结果:①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在同一时间点,浸提液组、正常培养组细胞生长状况均良好,未见明显细胞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3组细胞G1、G2、S期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皮下植入实验结果:组织切片光镜及电镜观察,4周两种植入材料周围均见结缔组织包绕,有大量巨噬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材料表面光滑,与结缔组织界限清楚;8周时炎症反应减轻,可见部分材料开始降解,材料表面稍显粗糙,有少量结缔组织长入材料内部;12周炎症反应基本消失、材料降解明显、异位成骨趋势明显,材料表面更加粗糙,周围有大量结缔组织长入材料;16周均无炎症反应,两种材料大部分降解,并且猪源性骨支架材料降解更为迅速,均有新骨形成,材料表面粗糙程度较12周时为甚,骨支架材料基本消失。结论:猪源性异种骨支架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人源性异种骨支架材料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近年输尿管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与输尿管支架材料有关的文章,检索时限1998-01/2010-04.检索关键词:输尿管;支架材料;双J管.纳入标准:①输尿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有关的文章.②输尿管支架的应用效果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较陈旧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保留相关文献28篇.结果:目前应用于输尿管支架的生物材料,最常见的是人工合成多聚物,但并发症较多,生物相容性较差.金属输尿管支架具有价格较贵、置入后不易取出,容易出现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可降解材料支架能够有效的保持输尿管引流通畅,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好,生物相容性较好,目前该领域尚处在基础研究阶段.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情的选择合适的支架材料进行置入治疗.支架置入时操作应严格,出现并发症时进行积极对症治疗,可有效防治并发症.结论:各种输尿管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均有待提高;输尿管内支架操作简便,作用显著,患者耐受良好,但是必需了解及注意预防支架置入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的出现尽管只有20年左右的时间,但发展迅速,已成为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和发展趋势。多数组织工程生物材料在动物实验已体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由于神经系统独特性,实际应用于临床还需要大量深入研究。总之,具有良好生物相性和安全性的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材料仍是当前和今后研究方向。文章回顾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的应用历史及现状,从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方面对现有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材料进行评价,为提高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材料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Drug eluting stents (DES) are unique in allowing sustained release for weeks after a single short intervention. The challenge with DES still remaining is the combination of a biocompatible drug-eluting matrix including an antiproliferative drug showing efficacy and safety in restenosis prevention. The aim of the present animal studies was to evaluate the novel paclitaxel coated Coroflex® Please stent in the porcine coronary model.

Methods and results

Stents were implanted into LAD and CX arteries of 49 domestic pigs. After 5 days, 4 weeks, 3 months, or 6 months, the animals underwent control angiography including dissection of the stented coronary arteries for histology. After 5 days, 3 and 6 months the Coroflex® Please stent was compared with its uncoated counterpart and a paclitaxel free but polymer coated version. After 28 days, an additional group received the Taxus® Express2 stent. After 5 days, healing with the paclitaxel coated stent was comparable to the uncoated bare metal stent as reflected in a similar neointimal proliferation. Compared to the Taxus® stent, the new Coroflex® Please stent showed a similar neointimal proliferation after 4 weeks. Inflammatory reaction was comparable among the bare stent and polymer coated stent groups. Paclitaxel coating was associated with a slightly increased inflammatory reaction with both DES. After 3 and 6 months, all groups showed a similar neointimal proliferation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

Conclusion

The present porcine studies demonstrate excellent safety of the new paclitaxel coated Coroflex® stent in the porcine coronary stent model.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42例冠心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病人的护理,认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侧肢体制动,加强拔管护理和生活护理可以促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病人的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疾病危害儿童健康。MR无创、无电离辐射,具有软组织对比较好、可多平面三维成像等特点,用于儿童群体具有一定潜力。呼吸门控和运动校正、心电门控、设备和扫描序列等方面的优化和改进在缩短扫描时间的同时提高了空间分辨率,使MR血管成像(MRA)用于检查儿童先天和后天冠状动脉异常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对冠状动脉MRA用于儿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介入专科护理在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3例在本院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专科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精心专科护理,73例患者共置入143个支架,全部置入成功,成功率为100%。心电图ST段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一段时间后均恢复正常。经过6个月随访,患者均未突发心脏疾病,且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高风险、高难度的支架置入术中,介入专科护理能够提高置入术的成功率,并且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64 MSCT对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评价的准确性以及与支架材料的关系。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42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共89个支架,其中不锈钢支架32个,镍钛合金支架57个)进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观察支架的通畅性以及与支架材料的关系。并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结果:32个不锈钢支架中,CAG显示正常23个(包括支架内再狭窄<50%),支架内再狭窄(ISR)9个(ISR≥50%);57个镍钛合金支架中,CAG显示正常47个(包括ISR<50%),狭窄10个(ISR≥50%)。与CAG对照,MSCT正确诊断不锈钢支架狭窄4个(ISR≥50%),正常(包括ISR<50%)18个,不能评价1个。镍钛合金支架狭窄9个(ISR≥50%),正常(包括ISR<50%)45个。MSCT对不锈钢支架和镍钛合金支架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4%,81.8%,50%,78%和90%,95.7%,81.8%,97.8%。MSCT对不同材料支架通畅性评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4 MSCT冠脉成像是评价镍钛合金冠脉支架通畅性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但对不锈钢支架评价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陈曦  江珊 《临床荟萃》2022,37(1):26-29
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neutrophil percentage-to-albumin rato,NPA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于锦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患者406例,根据CAG结果将其分为冠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99Tc^m-MIBI运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MPI)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冠心病(CA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2例临床疑诊CAD患者的MPI及CA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PI的灵敏度分别为83.9%,特异性分别为69.1%,二者符合率为94.7%。结论MPI能为CAD诊断提供有临床价值的信息,大部分MPI正常患者无需再行CAG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双源 CT(D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评估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一致性及前者取代后者的可行性。方法137例患者193枚支架均行 CAG 检查及 DSCT 检查判断是否存在支架内再狭窄(ISR),以 CAG 结果为金标准,比较 DSCT 评估支架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137例患者193枚支架,CAG 评估为 ISR 共计61枚,DSCT 正确判断57枚,其敏感性89.4%、特异性88.5%、阳性预测值80.3%、阴性预测值96.7%、准确性90.7%;在 P <0.05水准上检验得 Kappa 值为0.5463,DSCT 评估与 CAG 评估 ISR 有较好的一致性;146枚直径≥3.0 mm 支架,CAG 判断46枚 ISR,DSCT 准确判断44枚,其敏感性95.6%、特异性90%、阳性预测值81.5%、阴性预测值97.8%、准确性91.8%;直径<3.0 mm 的47枚支架,CAG 判断15枚 ISR,DSCT 正确判断13枚,其敏感性86.7%、特异性87.5%、阳性预测值76.5%、阴性预测值93.3%、准确性87.2%。结论DSCT评估 ISR 与 CAG 相比有很好的一致性,但受支架置入部位及大小影响判断,易出现误判及判断 ISR 程度较重,但在大寸径的支架通畅情况的评估基本可以取代 C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