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郑达理 《大医生》2023,(12):93-95
目的 探讨明胶海绵浸渍血凝酶溶液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汶上县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需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26例,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采取明胶海绵进行常规止血,观察组采取明胶海绵浸渍血凝酶溶液进行止血。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止血效果及术后情况并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腔内残留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均P <0.05),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 <0.05),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脑梗死发生率、6个月内脑积水发生率、6个月内癫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明胶海绵浸渍血凝酶溶液止血措施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止血具有良好的效果,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均较高,患者术后恢复快,安全性较高,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显微镜下双极电凝法应用于腰椎后路手术中神经根周围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46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接受可扩张通道辅助下经椎间孔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其中A组24例应用显微镜辅助下双极电凝法行椎管内静脉丛止血(A组),另外B组22例应用明胶海绵和单极电凝等传统止血方法(B组),记录手术中椎管减压止血的时间、椎管减压止血过程中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前、术后下肢放射麻痛VAS评分,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随访11.3(6~17)个月,两组病例术后下肢放射麻痛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中椎管减压止血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指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腰椎后路手术中在显微镜辅助下应用双极电凝行椎管内神经根周围静脉丛出血止血的方法,效果理想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嵌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嵌夹型脊髓型颈椎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39例为前路组,采用颈椎后路椎管成形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34例为后路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两组在...  相似文献   

4.
经后路腰椎内固定术患者体位的摆放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柱骨折为常见的一种外伤,往往病情重,合并不同程度的截瘫.腰椎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骨折最根本的方法^[1]。该手术人路多以后路为主,体位为俯卧位。术中良好的手术体位既可保持患者脊柱功能位置.确保患者术中的安全,同时又能为术者提供最佳的显露术野,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故经后路腰椎内固定手术的体位摆放和护理是手术室护士需重点掌握的工作内容。本院自2007年1月~2008年3月共为162例患者进行了经后路腰椎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现将患者手术体位的安置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后路小切口开窗减压融合术联合经皮固定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胸腰椎骨折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进行后路小切口开窗减压融合术联合经皮固定术式,对照组进行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式,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脊柱改良情况、疼痛视觉模拟(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疗效(JOA)评分,并记录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VAS、ODI、JO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矢状面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矢状位指数、伤椎楔变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发现并发症情况。结论两种术式均能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但后路小切口开窗减压融合术联合经皮固定术式切口小、出血量小、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且不会增加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Arista AH止血粉与吸收性明胶海绵在肱骨骨折手术中止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76例行肱骨近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进行前瞻随机对照研究,单盲法按数字随机分为Arista AH止血粉组及吸收性明胶海绵组,其中Arista AH止血粉组40例,采用Arista AH止血粉止血;吸收性明胶海绵组36例,采用普通吸收性明胶海绵止血。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以及术后3d引流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rista AH止血粉组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03±19.35)ml和(214±20.4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ista AH止血粉组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组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分别为(2.92±0.44)min和(3.74±1.8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ista AH止血粉组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组两组患者的术后3d平均引流量分别为(65±27.02)ml和(167±35.66)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ista AH止血粉能缩短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的手术止血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3d的引流量,效果优于普通吸收性明胶海绵,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可吸收止血纱布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过程中。因其柔软而自动打卷,术者难以操纵而延误手术时间,我们在使用时用明胶海绵做载体或传载物,给术者操作带来方便,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02年3月~2003年1月手术患者168例,年龄21~78岁,直肠癌根治术5例,肝部分切除术3例,肺叶切除术3例,颈椎前路减压术7例,颅内肿物切除术130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20例。2方法将可吸收止血纱布剪成1cm×1cm或剪成所需大小贴于同样大小明胶海绵上备用,术者用尖镊夹取明胶海绵部分将可吸收止血纱布贴入渗血部位,取出明胶海绵。将可吸收止血纱布贴于明胶海绵上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行后路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术,对照组行后路复位内固定、跨伤椎椎弓根置钉,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手术前后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比、椎管侵占率,并于术后1年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后凸Cobb角、椎管侵占率显著降低,椎体前缘压缩比显著增加(P0.05),手术后各时段实验组后凸Cobb角、侵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椎体前缘压缩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实验组B级所占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E级所占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在伤椎复位、重建椎体高度和矫治后突畸形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背景:脊柱后路手术是胸腰段椎体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传统后路手术显露过程中,大范围椎旁肌的剥离和牵拉,容易发生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目的:比较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的复位情况及稳定性。 方法:对62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系统治疗22例,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系统治疗21例,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系统治疗19例。通过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毕切口内残腔体积、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切口并发症、伤椎高度、Cobb角等各项临床指标,对比3种内固定方案的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毕切口内残腔体积、内固定后引流量比较,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组优于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组及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组(P〈0.05)。3组内固定后3 d椎体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腰痛目测类比评分内固定后1周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3,6个月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组明显低于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组及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组。3组患者均未见切口感染。提示椎旁肌间隙入路显露方式与传统后入路显露方式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GSS内固定系统与AF内固定系统修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效果相近,但GSS内固定系统操作简单,具有省时、出血量少、固定牢靠和复位良好的优点,结合椎旁肌入路,是目前修复胸腰段脊柱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椎旁肌间隙入路有限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37例。参照组行经后入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试验组行椎旁肌间隙入路有限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3 d疼痛评分、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参照组少(P0.05);术后3 d,试验组疼痛评分较参照组低(P0.05);术后3 d,两组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41%(2/37)与参照组的8.11%(3/37)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有限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患者,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何艳新  刘超 《中国临床康复》2012,(12):2180-2182
背景:生物蛋白胶广泛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中对富含小血管创面渗血的处理。目的:通过在肝部分切除中应用组织可吸收性医用生物蛋白胶,分析其对手术时间及肝部分切除后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对42例肝部分切除患者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肝部分切除后,缺损处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封闭,并以明胶海绵剪成多块小片段混合医用生物蛋白胶以覆盖断面来代替常规缝合断面。对照组仅缝合收拢肝组织缺损。结果与结论:实验组使用的生物蛋白胶可迅速附着于创面,实验组患者肝部分切除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及渗血持续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且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在肝部分切除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可以在不增加患者费用及住院时间的同时,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减少肝部分切除后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改良的止血与引流方法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止血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在2010年4月-2012年7月期间对96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研究组)采用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在腋顶区和腋血管周围填塞联合加压包扎并持续负压引流作为术后止血的主要措施,另放置负压引流管(双套管)引流。另选取同期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82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加压包扎并持续负压引流(单管)。观察并对照两组患者的术后止血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2 h内的引流量以及术后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也显著下降,效果令人满意。研究组住院天数、创面一期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的止血与引流方法可以有效促进乳腺癌根治术后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背景:新型止血材料SURGICELTM在其他科室显微手术中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在神经外科中尚无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结果报道。目的:比较明胶海绵和新型止血材料SURGICELTM控制神经外科术中出血及局部渗血的效果。方法:选择苏州市立医院神经外科2008-04/2010-12进行颅脑手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URGICELTM止血组30例和明胶海绵止血组30例。术中各自使用这两种止血材料进行止血。结果与结论:明胶海绵止血组止血失败率为10%(3/30),显著高于SURGICELTM止血组[3%(1/3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URGICELTM止血组止血时间为(2.43±0.75)min,明胶海绵止血组止血时间为(4.23±0.8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均未发生过敏反应和排斥反应。新型止血材料SURGICELTM较传统明胶海绵可以更迅速地控制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出血及局部渗血,止血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背景:尽管温敏性壳聚糖是壳聚糖的一种,但其止血效果、组织相容性及体内代谢吸收情况还需要验证。目的:探讨温敏性壳聚糖止血膜的止血作用、体内降解和组织相容性。方法:取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4组,同时进行两种实验:①制作肝脏创面出血模型,其中3组分别采用温敏性壳聚糖止血膜、纤维素止血棉和明胶海绵止血材料贴敷大鼠肝创面止血,以不做任何处理的为空白对照。记录出血时间及出血量。②在上述3组大鼠的股四头肌内分别再植入对应的止血材料,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1,2,3,4,6周取两处创面行大体观察,术后4周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与结论:温敏性壳聚糖组、纤维素组止血时间和出血量少于空白对照组、明胶海绵组(P 〈0.05)。温敏性壳聚糖止血膜于术后6周完全降解,纤维素止血棉于术后3周完全降解,明胶海绵于术后2周完全降解。温敏性壳聚糖组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结构基本正常,肿胀轻,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轻,电镜显示整个肝细胞外形结构清楚,细胞核无破损,细胞器良好;肌肉纤维结构完整,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轻,电镜显示肌纤维走向整齐,肌细胞核形态正常,细胞器良好。可见温敏性壳聚糖止血膜具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和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15.
背景:腹部切口的愈合除与患者自身情况相关外,还与外科医生的腹部切口缝合技术、缝合方式、缝线选择有着密切相关。 目的:比较可吸收缝线全筋膜间断缝合与丝线间断缝合腹壁切口的效果。 方法:纳入153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男91例,女62例,年龄30-8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n=78)与对照组(n=75),选择腹部正中切口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观察组采用抗菌薇乔可吸收缝线全筋膜间断缝合切口,对照组采用丝线分层间断缝合切口,比较两组切口缝合时间、住院时间与费用、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切口脂肪液化及排异反应情况。 结果与结论: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无切口裂开,未发生排异反应;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10例、切口裂开4例、排异反应5例,两组切口感染、裂开及排异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切口脂肪液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抗菌薇乔可吸收缝线全筋膜间断缝合腹部切口操作简单,可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背景:合并严重软组织并骨缺损的下肢开放性骨折,伤后胫前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骨质、钢板外露等在临床上经常发生,关键在于坚强的骨折固定以及合理应用血供可靠的皮瓣封闭创面。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方法:纳入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24例,根据修复方案分为2组,各12例。负压封闭引流组软组织缺损范围10 cm×15 cm-15 cm×20 cm。经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创面,三通管接生理盐水随时冲洗血块,7-10 d去除负压封闭引流负压,根据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给予二期缝合,行旋髂浅动脉的髂腹股沟游离皮瓣与膝下内侧动静脉吻合移植修复。非负压封闭引流组创面大小10 cm×15 cm-30 cm×20 cm,受伤至入院时间1-24 h。普通清创换药,二期固定或者皮瓣转移。 结果与结论:修复前住院时间及皮瓣面积比较,负压封闭引流组显著优于非负压封闭引流组(P<0.05);2组修复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负压封闭引流组修复治疗后创面感染率为0,非负压封闭引流组治疗8-14 d后创面感染率为75%。2组创面及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顺利成活。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随访过程中非负压封闭引流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长于负压封闭引流组。2组皮瓣与周围皮肤色泽、质地相似,皮瓣受力处无血管危象的发生,无破溃,无臃肿。提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对及时控制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感染,改善创面血运,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及早闭合创面,促进创面及骨折愈合有显著作用,皮瓣质地柔韧,外观良好,活动功能良好,可明显缩短疗程,最大限度恢复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局部有效加压包扎及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跟骨骨折的价值并总结其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1例(96足)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切口行局部有效加压包扎及负压引流,密切观察患肢情况及切口加压包扎与负压引流的有效性,加强引流管、切口护理及术后康复锻炼。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时间12~31 d,平均13.6 d。86例(91足)切口甲级愈合,占94.5%;3例(3足)出现皮缘轻度坏死;2例(2足)出现切口渗液。随访5~32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总体优良率达86.3%。结论:局部有效加压包扎及负压引流技术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效果满意,可减少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而精心的术后护理和合理的康复锻炼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阴囊脓肿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阴囊脓肿切开排脓后4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用于切口排脓,对照组切口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效果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阴囊脓肿,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背景:肥胖可使脊柱尤其是腰椎退化,随着肥胖发病率的增加,肥胖患者发生腰椎外科的手术日益增多,有关的研究表明,肥胖可能增加腰椎融合的并发症,尤其是伤口感染。目的:分析肥胖是否改变接受腰椎融合患者并发症的概率。方法:纳入行腰椎单节段融合的患者(包括正常体质量和肥胖患者)268例为样本,将腰椎融合了分为两种类型:前路腰椎融合和后路腰椎融合,用切除自体的髂前上棘的松质骨行椎间植骨,美敦力枢法模的钛棒固定,探查硬膜前方无碎骨屑后移,切口放置引流,逐层关闭。腰椎融合后预防感染对症治疗,分别就患者的不同并发症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268例中104名为肥胖患者。肥胖患者的并发症包括有心脏、肾、肺、伤口并发症等,以伤口并发症和肺部并发症为主,与正常体质量患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前后路方式之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肥胖增加了腰椎融合手术并发症的风险,但在前后路腰椎不同融合方法中对患者的影响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