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胆囊病变所致的胆囊壁增厚患者临床应用超声显像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选择非胆囊病变所致的胆囊壁增厚患者20例,临床给予患者超声显像方法,检测患者的胆囊壁的厚度,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引起患者胆囊壁增厚的原因具有很多种,胆囊本身疾病和非胆囊病变均会引起胆囊壁增厚。结论:非胆囊病变所致的胆囊壁增厚患者临床应用超声显像检查具有无创伤、准确率高的特点,为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引起胆囊壁增厚的原因很多 ,除了胆囊本身的病变以外 ,还有许多非胆囊性病变 ,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慢性心功能不全、多发性骨髓瘤等 ,这些疾病都可以引起腹水。我们对 80例腹水患者胆囊壁声像图改变进行了分析 ,发现良性腹水患者胆囊壁多增厚呈双层 ;恶性腹水患者胆囊壁往往  相似文献   

3.
我院B超室对在1994年1月~1996年12月传染科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均选择临床上没有胆囊炎史及细菌炎症改变而确诊为肝炎的病例218例。其中男195例,女23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80岁。1资料及分析1.1胆囊壁增厚与肝炎的关系重症肝炎胆囊壁增厚发病率最高,急性黄疸型肝炎B超检查人员110例,胆囊壁增厚39例,占35.4%;重症肝炎B超检查7例,胆囊壁增厚有6例,占85.7%;其他类型急性无黄疸型39例,胆囊壁增厚有6例,占15.4%;慢性迁延性62例,有27例发现胆囊壁增厚,占43.5%。这说明各种肝炎均可引起胆囊壁增厚。1.2胆囊壁增厚与转氨酶测值的关系全组成人1…  相似文献   

4.
我院B超室对在1994年1月~1996年12月传染科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均选择为肝炎但临床上没有胆囊炎史及细菌炎症改变的确218例。男195例,女23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80岁。1资料及分析1.1胆囊壁增厚与肝炎的关系重症肝炎胆囊壁增厚发病率最高,急性黄胆肝炎B超检查人员110例,胆囊壁增厚39例,占35.4%;重症肝炎B超检查7例,胆囊壁增厚有6例,占85.7%;其他类型急性无黄疸型39例,胆囊壁增厚有6例,占15.4%;慢性迁延性62例,有27例发现胆囊壁增厚,占43.5%。这说明各种肝炎均可引起胆囊壁增厚。1.2胆囊壁增厚与转氨酶测值的关系全组成人192人,儿童14…  相似文献   

5.
肝病患者胆囊壁厚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 《右江医学》2003,31(1):60-60
目的 :探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病人胆囊壁厚度的改变。方法 :应用超声显像仪观察胆囊壁厚度。结果 :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胆囊壁明显增厚 ,脂肪肝一般不增厚 ,肝癌病人大多轻度增厚。结论 :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增厚 ,与病情呈正比 ,随病情好转而恢复 ,为可逆病变 ;肝癌病人胆囊壁多呈轻度改变 ,为不可逆病变  相似文献   

6.
张定伟  王少健  陈方宏 《浙江医学》2019,41(6):603-604,613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MRI影像特征。方法收集25例经病理证实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的术前MRI影像,观察胆囊壁增厚、胆囊壁内结节、黏膜是否有溃疡及是否有结石等征象。结果25例患者中胆囊壁增厚24例,占96.0%,其中胆囊壁弥漫性增厚22例,占91.7%,局限性性增厚2例,占8.3%。胆囊结石19例,占76.0%。胆囊壁的黏膜层连续15例,胆囊壁不连续伴溃疡形成10例。胆囊壁T2WI高信号结节8例,表现为胆囊壁内大小不一的长T1、长T2信号。结论MRI对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术前诊断有很大的价值,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胆囊壁内结节、胆囊结石及胆囊黏膜溃疡等是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常见影像征象。  相似文献   

7.
任明清 《当代医学》2011,17(31):53-54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胆囊壁增厚的声像图特征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显像观察胆囊的声像图改变并测量胆囊壁的厚度,对相关部位进行全面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及相关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胆囊壁增厚的原因很多,可由胆囊本身疾病和非胆囊本身疾病引起。结论超声对胆囊壁增厚原因的判断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囊在肝硬化腹水时超声的特征性变化。方法:对86例肝硬化合并腹水的胆囊进行超声观察。结果:肝硬化并少量腹水26例(30.2%),胆囊壁呈轻度增厚;合并中等量腹水29例(33.7%),胆囊壁呈中度增厚;合并大量腹水31例(36.0%),胆囊壁呈重度增厚。经治疗后82例胆囊恢复正常,仅4例胆囊壁厚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胆囊声像图改变对判断肝硬化实质病变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红 《九江医学》1995,10(3):150-152
对1000例异常胆囊声像图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其中细菌性胆囊炎占9%,胆囊结石和胆道蛔虫占38%,53%由其他不同原因造成,作者认为胆囊壁毛糙、增厚或双层征,胆囊增大及胆汁回声改变不是胆囊炎固有的表现;B超见胆囊壁改变而笼统诊断为“胆囊炎”临床则按细菌性胆囊炎治疗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黄疸型肝炎时胆囊形态改变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98例临床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胆囊在急性期和治愈期进行了超声观察和肝功能检查.结果:本组98例,胆囊壁有改变者95例,占总数的96.94%.声像图以胆囊变化为主,表现为胆囊壁增厚,胆囊腔缩小,肝功能恢复正常后胆囊恢复正常或透声性明显好转.结论:胆囊壁改变是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一种肝外表现,超声观察胆囊壁改变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活熊胆囊造口术后胆汁引流不畅的原因有引流管滑脱、引流管胆泥阻塞、引流管联接处脱离等。常见病变有胆囊壁增厚,胆囊萎缩,胆囊管闭塞,胆色素类结石形成,胆囊底切口周围息肉性病变向腔内生长,胆液混浊和胆囊积脓等。讨论了合理的再度手术方式,提出了适宜的引流管。术后再引流2/3例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螺旋CT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和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原发性胆囊癌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探讨螺旋CT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以及指导手术的价值,并分析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CT表现。结果:根据CT表现分为:肿块型12例(48%),结节型8例(32%),壁厚型5例(20%)。常伴有胆囊结石,易发生肝浸润转移及胰头周围淋巴结转移。原发性胆囊癌术前用CT检查正确诊断22例,占88%。结论:原发性胆囊癌的CT检查直接征象有肿块型、腔内结节型和壁厚型。掌握原发性胆囊癌的特征性CT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误诊的主要原因是癌变的肝硬化结节侵及胆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对胆囊形态的影响或胆囊疾病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影响。[方法]各选择120例胃镜诊断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及B超示“胆囊异常”人群,转换方法后分别观察其胆囊、胃十二指肠状态。[结果]胃十二指肠疾病合并胆囊异常65%,胆囊异常伴60%胃十二指肠疾病。[结论]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可引起胆囊异常改变,同时胆囊疾病可引起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超声观察到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胆运壁厚度与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作了超声检查,观察有否胆囊壁增厚,同时查血清ALT。结果5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有44例ALT>70U、胆囊壁厚度>4mm与60例ALT<25U、胆囊壁厚度<3mm的健康体检者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壁厚度与其血清ALT呈正相关关系,在疾病的诊断和恢复期的判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癌的声像图特点。 方法 对 12 8例胃癌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胃癌的声像有胃壁增厚、胃壁肿块、胃功能失常及转移征象四种表现 ;超声对癌肿浸润胃壁深度的判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为 75 %。 结论 超声对胃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玲  王萍* 《中国病案》2012,(9):76-79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点,通过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分析,评价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超声图像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本组8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中,胆固醇性息肉58例,炎性息肉4例,腺瘤样增生2例,单纯性腺瘤3例,乳头状腺瘤4例,胆囊腺肌性增生2例,粘膜息肉样变3例,腺瘤并局部不典型增生及癌变4例。在病理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合并慢性胆囊炎64例,合并胆囊结石29例。术后胆囊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7.5%。结论应用超声图像分析息肉大小、数目、蒂及基底宽窄、增长速度、局部胆囊壁改变及血流等情况,诊断及鉴别诊断灵敏而准确,并且方便对病人的动态观察及随访,对胆囊癌前病变及早期胆囊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胆囊癌12例CT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忠嘉  张长淮 《北京医学》1994,16(5):273-276
作者总结了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经CT及其他影像诊断的结果。讨论了有关检查方法、鉴别诊断和CT分型问题。CT回顾性诊断正确率为75%。胆囊癌CT表现为胆囊被肿瘤取代、囊内结节或囊壁不均匀增厚。CT并能发现邻近肝内病灶、胆道梗阻、肝门、胰头区淋巴结转移及肝十二指肠韧带浸润。胆囊癌首选方法是B超、CT,可疑病例配合ERCP。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误诊原因并讨论防止临床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术前误诊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104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术前误诊为良性疾病(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68例(65.4%),误诊为恶性疾病(肝癌、胰腺癌和胆管癌)36例(34.6%),误诊为良性疾病和恶性疾病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50~59岁与60~69岁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49岁(11.5%)与≥50岁(88.5%)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囊壁厚度≤0.9 cm(25.0%)与≥1.0 cm(75.0%)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诊断胆囊结石或急性胆囊炎时应排除原发性胆囊癌,以降低原发性胆囊癌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1例胆囊癌病例CT表现,术前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本组21例胆囊癌CT表现特征可归纳为4型:①腔内肿块型4例,占20.5%。②胆囊壁局限或弥漫性增厚型4例,占20.5%。③肿块充满型5例,占24.5%。④胆囊周围浸润型8例,占41.5%。结论螺旋CT对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帅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0):348-350
目的通过B超和临床对胆囊结石诊断与病理金标准相符率的对照比较,分析B超诊断胆囊结石的准确率。方法1021例胆囊结石手术适应证患者进行B超胆囊结石的分型及B超、临床诊断与病理检查的相符率比较。结果B超检查的单发型结石、多发型结石、泥沙样结石、充满型结石、胆囊壁内结石的构成比分别为30.95%,58.28%,6.27%,3.04%,1.47%.胆固醇型的胆囊结石B超诊断准确率为87.12%,与手术时临床病理诊断的88.26%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胆色素型、混合型胆囊结石超声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2.86%与51.50%,与临床病理诊断的82.72%和81.87%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B超对胆固醇型的胆囊结石诊断准确率比较高,且能分辨各种结石类型,并对胆石的成分进行分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