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耿洪英  刘东 《当代医学》2009,15(33):58-59
肩痛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肩痛的发生严重的干扰了康复训练活动与休息,对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均有不利影响,也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针对肩痛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28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杨敏 《医学综述》2013,19(5):953-955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肩托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肩痛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康复训练,治疗组联合肩托,对比两组数字评价量表(NRS)疼痛评分和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肩功能优良率、NRS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肩托治疗脑卒中偏瘫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肩部疼痛。  相似文献   

3.
许燕飞  翟春苗  陈志芬 《浙江医学》2017,39(24):2288-2289,2304
目的观察超声导入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伴偏瘫肩痛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超声导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和4周后FMA量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治疗2周和4周后FMA量表、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导入结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下肢功能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3年12月治疗的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对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下肢功能的临床疗效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接受8周的康复训练之后,患者的痉挛症状都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且Ashworth痉挛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康复训练能够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痉挛症状,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有效提高了了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率,降低了脑卒中偏瘫患者和患者家属所要承受的痛苦和生活压力,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6例早期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和超声波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行综合性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后肩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探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牛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观察组52例、对照组52例.2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患者自我随意的锻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的肢体康复训练.结果:经早期康复训练的患者肢体肌力恢复的进展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减轻患者偏瘫肢体的致残程度,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其中康复组70例,对照组6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发病性质、发病时间、严重程度、合并症状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除同时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外,康复组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系统的康复训练。两组在出院时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康复训练组Barthel指数评分>60分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单因素方差分析证明两组患者在运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有效降低卒中后的致残率,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偏瘫患者并发肩痛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护理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肩痛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解剖因素、年龄因素、肌张力异常、粘连性关节囊炎、肩袖撕裂、肩关节半脱位及肩手综合征、患肢体位及处理不当、臂丛神经及周围神经损伤等是引起肩痛的常见原因.结果 早期为患者进行体位疗法及被动运动,搬运和转移病人时注重保护上肢,护理活动中避免引起肩痛的不适当运动,对家属及陪护进行健康指导等措施,可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发生.结论 尽早给予康复干预,做好康复护理及开展健康教育是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生肩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致下肢功能障碍患者早期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到2013年10月收的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康复组,每组各38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康复组的有效率及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恢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对6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发病1周内)康复训练,建立协调的运动模式.结果 67例偏瘫患者肢体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通过偏瘫肢体康复运动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加强心理支持,能促进患者肌力恢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鉴栩  张艳玲  赵敏 《吉林医学》2011,(34):7301-7302
目的:对应用综合康复手段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首先是针对肩关节局部的治疗,如体位的摆放、肩关节的支撑、保持上肢关节活动度,并实施针刺、理疗、按摩等辅助疗法,然后是针对神经损害和异常运动模式的治疗,这包括PNF、Bobath、关节松动技术等。结果:这种以上肢功能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技术,不仅有利于预防肩痛的发生和治疗肩痛,对上肢功能及手功能的恢复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结论:上肢功能综合康复手段可有效治疗肩痛,有利于偏瘫患者肩痛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浮针灌注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12月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浮针组和综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摆放、预防二次损伤、主动或助动的功能锻炼、低频电刺激、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模...  相似文献   

13.
偏瘫肩痛在脑卒中患者中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偏瘫肩痛使上肢肩关节功能障碍加重,给患肢的康复带来困难,积极治疗偏瘫肩痛,对上肢功能的恢复、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我科2004年10月~2007年9月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偏瘫肩痛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脑卒中致偏瘫肩痛患者共35例,年龄45~78(56·75±12·58)岁,病程14~75(28·00±15·63)天。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脑梗死28例,脑出血7例;右侧瘫19例。1·2治疗方法1·2·1良肢体位摆放仰卧位时患侧肩胛骨下垫枕,使其处于前伸位,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和手指…  相似文献   

14.
刘爱君  胡雪 《中外医疗》2010,29(34):52-53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对肢体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46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康复组增设康复护理。分别于入院24h内及出院前24h对患者肌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出院时2组患者肌力较入院时均有所提高(P〈0.01),但治疗后康复组肌力恢复较好。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可促进其肢体肌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将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按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行常规随意自我锻炼.经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的比较.结果 经康复护理训练后,两组病人下肢活动能力的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上肢活动及步行能力的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可使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机能得到最大可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肩痛是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常见的继发症。据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5%~84%。肩痛不仅延缓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而且阻碍了整体康复进程。但是早期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可以防治肩痛。进而为上肢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能力的改善创造条件。本文采用按摩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偏瘫肩痛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偏瘫肩痛患者采用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四个疗程后观察肩痛程度及上肢功能的变化。结果:肩痛程度明显减轻,上肢功能达Ⅳ级及以上由12%提高到64%。结论: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偏瘫肩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立平  赵雅君 《当代医学》2010,16(26):110-111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使疗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时间先后接受康复训练,将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前即开始康复训练,对照组是在发病3个月后来院进行训练康复治疗的患者。结果观察组经有效的康复训练,运用康复治疗仪,避免肢体失用萎缩,关节僵硬、粘连畸形等并发症,总有效率达95%,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接受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肢体功能恢复,减轻后遗症,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探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观察组52例、对照组52例。2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患者自我随意的锻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的肢体康复训练。结果:经早期康复训练的患者肢体肌力恢复的进展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减轻患者偏瘫肢体的致残程度,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肩痛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伴有肩关节半脱位和(或)肩手综合征。脑卒中发病后早期约有85%的患者有上肢运动障碍。由于肩痛的存在,对患者的情绪及心理有较严重的影响,患者常因疼痛而拒绝治疗,延迟了上肢功能的恢复。因此,肩痛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康复预后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