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 为建立一种生理性预防胆肠返流的装置,应用遥回盲部间置重建胆道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利用回盲瓣的生理功能防止胆肠返流。方法 切除胆总管囊肿之后,游离回盲部,两部切断形成一个带血管的回盲段,向上翻转间置于肝管十二指肠之间,以重建胆道。结果 临床应用8例病人,术后经钡餐、B超检查及3 ̄8年随访,防返流效果良好,无痛及胆道感染表现。结论 回盲部间置重建胆道防返流效果可靠,安全可行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回盲部间置重建胆道治疗胆总管囊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生理性预防胆肠返充的装置。应用回盲部间置重建胆道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利用回盲瓣的生理功能防止胆肠返流。方法 切除胆总管囊肿之后,游离回盲部,两端切断形成一个带血管蒂的回盲段,向上翻转间置于肝管与十二指肠之间,以重建胆道。结果 临床应用8例病人,术后经钡餐、B超检查及3~8年随访,防返流效果良好,无腹痛及胆道感染表现。结论 回盲部间置重建胆道防返流效果可靠,安全可行,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为寻求一种良好抗返流的肝肠吻合的方式,在动物试验(狗)的基础上,对4例成人胆总管囊肿行连同囊肿在内的胆总管切除,并行带蒂回盲段间置、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随访5个月至4年,经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无一例间置肠管内返流,而且病人症状全消。提出该术式提供了抗返流的生理性瓣膜,是胆肠吻合中有效的抗返流的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4.
回盲肠间置代胃术在胃肠道重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回盲肠间置代胃术应用于胃肠道重建术中的临床前景做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内镜检查、食管压力测定、24h食管pH监测、胃液总胆汁酸含量测定、上消化道餐透视和生存质量测定等多项指标检测方法,对8例回盲肠代胃术患作胃功能监测,并与同期15例空肠代胃术患或15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回盲肠间置人胃术的回盲瓣有良好的抗胃食管反流作用。结肠有充分的容量,是一个良好的贮存袋。保留的幽门具有良好的抗碱性反流和防止胃排空过快作用。患术后生存质量满意。结论 回盲肠间置代胃术是理想的、接近生理状态的胃肠道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重建回盲肠间置代胃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回盲肠间置代胃术在胃肠道重建中的远近期疗效.方法对26例行胃肠道重建回盲肠间置代胃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重点对术后代胃的容量、排空时间、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等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代胃容量为300~450ml,排空时间为(178.57±59.44)min,回盲瓣有较好的抗食管反流的作用,可有效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术后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生活质量满意.结论回盲肠间置代胃术是理想的、接近生理状态的胃肠道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6.
输尿管回肠吻合术在可控性尿流改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输尿管回肠吻合术在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后抗返流及防止上尿路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行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和新膀胱术的患者10例,采用带回盲瓣的回肠段作为可控性膀胱的输入襻,双侧输尿管黏膜下隧道法与回肠吻合,随访观察患者术后输尿管返流及上尿路感染情况等。结果 10例手术顺利,术后随访6~36个月,均未发生输尿管返流或上尿路感染,1例发生单侧肾积水,为吻合口狭窄所致。结论 黏膜下隧道法输尿管回肠吻合术预防去带盲升结肠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返流及上尿路感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回盲瓣重建术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设计了一种保留血供的短长度回-结肠顺向套叠乳头人工回盲瓣,动物实验(流体测压、肠道菌群、组织学)结果显示,该人工回盲瓣术后结构完整,血供良好,无明显萎缩退化,均维持有良好、持久的节制小肠排空和阻止结肠逆流的功能。临床应用7例,均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回盲部和右半结肠切除后对人体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回盲瓣的抗返流作用,将回盲部和右半结肠肠段作为修复和重建食管、膀胱的替代组织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由于肠套叠、肠坏死、回盲部重复畸形或肠闭锁等原因而切除回盲部和右半结肠者,在临床上也不少见。因此人体失去回盲部和右半结肠后对营养、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临床需要研究的课题。回盲部具有重要的消化生理功能。回肠尤其是末端回肠是胆盐主动重吸收及内因子维生素B12复合物吸收的主要部位,也是随胆汁排泄的羟化维生素D代谢产物的重吸收部位。回盲瓣在维持消化道功能的完整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回肠纵行折叠抗返流方法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狗在体回肠制作了不同长度回肠纵行折叠和回肠套叠5cm乳头瓣抗返流措施的动物模型,用顺流压、返流压综合评价抗返流效果。结果回肠纵行折叠6cm的顺流压为2.38±1.33kPa,返流压为4.05±2.12kPa,是尿流改道术中最佳抗返流长度;回肠套叠5cm乳头瓣的顺流压为3.92±1.00kPa,返流压大于9.18kPa,其抗逆流作用强但顺流压较高。随访临床应用回肠纵行折叠抗返流的40例患者,术后血BUV,Cr和血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IVU除一例双肾积水外,尿液流入膀胱通畅,膀胱造影无返流。  相似文献   

10.
可控性回盲结肠代膀胱术1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报告1992年5月~1996年7月施行可控性回盲结肠代膀胱术10例,随访4个月~4年6个月,除1例无尿毒症外,9例健在,均恢复正常社交活动甚至劳动,患者对可控性回盲结肠膀胱均满意,无一例出现输尿管返流及尿失禁,表明该术式具有可靠的抗输尿管返流,抗尿失禁的作用,有贮尿囊容量大,内压低,插管导尿管顺利等优点,完全满足患者生活方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孙铮  郭桂华 《护理学杂志》1999,14(3):149-150
因胆总管囊肿有潜在的恶变性[1],故囊肿切除胆道重建已为学者们所共识。预防胆肠返流是决定远期疗效的关键,应用回盲部间置重建胆道,虽国内外曾有报道[2,3],但所用回盲部的下端系与空肠吻合,我院外科1990年6月至1995年7月对8例病人行胆总管囊肿切...  相似文献   

12.
防返流矩形瓣原为Roux-Y胆肠吻合设计。Y的两升支并拢缝合前,先切除胆道支邻侧的浆肌层,则使缝合后的共同肠壁被压迫偏向胆道侧而形成矩形瓣。不但能防止肠膨胀引起的返流,也能防止肠蠕动引起的返流。此瓣原为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及胆道闭锁,现在也用于其它防返流手术,如胃食管返流的Nissen胃底折迭术,结肠代食道,肠梗阻短路侧吻合,及可控性回肠造口。详细介绍了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13.
1987~1988年,采用人工小肠套迭为4例病人重建回盲瓣。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16~59岁。结肠癌1例,回盲部淋巴肉瘤1例,绞窄性肠梗阻2例。行右半结肠切除2例,回盲部及小肠广泛切除2例。术后随访7月~2年,结果满意,病人无不适感,每日排1~2次成形大便。钡灌肠见钡剂完全停留于套迭头部,无返流;钡餐检查近端肠管无扩张等梗阻征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胆总管囊肿采用囊肿切除,空肠间置加矩形瓣术式远期疗效作一评价。方法 对我院17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采用囊肿切除,空肠间置加矩形瓣术后不同时期进行随访。复查重点:(1)上消化道造影,观察有无返流及返流程度。(2)因保守治疗无效,被迫再次手术。结果 随访142例,占79.8%。综合评价结果:症状消失21例,占4.8%;轻度异常26例,占8.3%;中度异常51例,占35.9%;严重异常28例,占9.0%;再手术16例,占11.3%/。结论 该术式的优点:近1-2年内有一定的抗返流作用,切除囊肿,预防癌变,重建胆道,合乎生理要求;不足之处:远期无抗返流作用,可发生胆道逆行感染、胆道梗阻、甚至穿孔、发生结石的患儿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指导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疗效。方法 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63例69条肢体采用股浅静脉戴戒术,术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静脉返流,瓣环扩大及判定瓣膜的功能.指导最佳环缩位置及程度,并于术中判断瓣环及瓣膜修复情况。结果 全组病例均于术中证实,瓣环环缩适当,瓣膜开闭良好,静脉返流完全控制。结论 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使股浅静脉戴戒术更精确有效,避免了盲目环缩的位置不当、环缩程度不够、返流控制不完善等弊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改良的间置空肠胆肠吻合术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采用间置空肠套迭、人工乳头成形、胆肠吻合术治疗8例多发性胆管结石患者,结果 术后全部病例T管内无食糜返流。术后3 ̄6个月行钡餐检查,均无钡剂返流至套迭以上或近端间置  相似文献   

17.
胆肠吻合术后肝内胆管结石、狭窄的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Yang YL  Tan WX  Feng ZY  Fu WL  Guo HW  Lang GL  Xi LG  Wang XG  Mao W  Lü WC  Wang XL  Wu SD  Yu H  Tian Z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3):1604-1606
目的 探索利用胆道镜技术解决胆肠吻合治疗术后肝内胆管狭窄、结石复发的策略,探讨胆肠吻合术、胆肠吻合输出肠袢防胆肠返流人工瓣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总结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的47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资料,患者全部采取输出肠袢人工防返流瓣。其中19例在空肠输入出袢处放置银夹标志。术后观察胆肠返流、复发、吻合口狭窄及其处理情况。结果 术后32例发生胆肠返流(32/47,68.1%),说明Roux—en—Y吻合术式中的人工瓣并没有很好的防返流作用;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复发通过金属标记物穿刺置管建立窦道,避免了再手术。6例胆肠吻合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5例通过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进行取石和吻合口狭窄扩张处理获得成功,1例死亡。结论 胆肠吻合术的银夹标志应用为胆道镜的治疗提供了简捷进入胆道内的路径,使复发的狭窄、结石治疗简捷化和安全化,充分发挥了胆道镜技术治疗肝胆管狭窄及残余结石的作用;PTCS微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保留回盲瓣在末端回肠超短距离吻合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6例保留回盲瓣末段回肠超短距离吻合的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例患者均痊愈,其中1例患者(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术中谨慎操作,保证末端回肠的血供及充分的回肠、结肠减压,术后积极抗感染、抑制肠液分泌及营养支持治疗,行保留回盲瓣的末端回肠超短距离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近回盲瓣回肠端端吻合术应用于新生儿和婴儿急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3-2006年行近回盲瓣回肠(末端回肠距回盲瓣10 cm以内)端端吻合术的15例新生儿和婴儿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5例中回肠吻合口距回盲瓣均在10 cm以内,其中5 cm以内9例.1例残留小肠约40 cm者术后当日即自动出院,另14例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0.5 d.仅1例发生切口感染,未发生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结论对新生儿和婴儿具有重要功能的尚未被病变累及的回盲部可采用近回盲瓣回肠端端吻合术,辅助肠减压手术多无必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肝门部胆管癌高位切除并回盲部间置-肝门回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充分的术前准备,行肝门部胆管癌高位切除并回盲部间置-肝门回肠吻合术,术后给予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随访3个月,总结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 IV型,术中均未输血,术后胆管支架管造影示回肠肠袢及肝内无明显气体。钡餐透视提示钡剂进入盲肠,未反流入回肠袢;口服钡剂后9h透视提示盲肠肠袢和吻合部位空肠内钡剂排出,盲肠袋黏膜皱襞有少量钡剂残留,钡剂通过回肠一结肠吻合口时无延迟及明显过快,无明显钡剂反流。2例患者随访3个月,无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结论:肝门部胆管癌行高位切除、回盲部间置、肝门回肠吻合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