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生存质量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于2007年6月到10月期间在山西省人民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院内常规治疗下,对干预组进行团体训练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后测查干预前后和两组间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BG)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干预组组间比较FBG差异无显著性(P>0.05),2hPBG差异有显著性(P<0.05);DSQL评分干预组治疗前后在心理维度、社会维度评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住院期间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改善餐后2h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对改善医患关系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抑郁的患者70例,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的HAMD量表评分、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DSQL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各项数值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红旗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3014-301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淮阳县人民医院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胰岛素泵组和联合组,各61例。胰岛素泵组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联合组接受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评分。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3.44%(57/61)]高于胰岛素泵组[80.33%(49/61)](P<0.05)。治疗后联合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胰岛素泵组低(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DSQL评分高于胰岛素泵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糖尿病健康教育在提高 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将糖尿病患者 98例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健康教育组 (教育组 ) 4 7例 ,在不改变降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接受 8周糖尿病健康教育 ;对照组 5 1例 ,不改变降糖药物治疗 ,也不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前后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 教育组在接受 8周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较前明显下降 ,生存质量评分显著提高 (P<0 .0 5 )。结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有提高 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燕芬 《中国医药导刊》2012,(11):1987-198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同时接受降血糖治疗以及康复护理,对照组同时接受降血糖治疗以及用药护理。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分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案可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降血糖效果的影响.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分别测定治疗3个月、6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观察组各代谢指标下降程度比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促进2型糖尿病患血糖下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用密西根糖尿病管理评定量表(DCP)、密西根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和中国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对214例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处于较高水平的因子有:自我管理能力、药物治疗问题、运动锻炼问题、对疾病的态度、自我管理坚持性及自我管理重要性认识;而较低水平的因子有:饮食依从性、血糖或尿糖检测问题、病情控制问题、糖尿病知识的理解自评及得分.(2)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DSQL均值为(54.75±13.05)分,处于中等水平.(3)除血糖或尿糖检测问题因子外,自我管理水平的各个因子与生存质量的DSQL评分存在相关性(r=0.174~0.641,P<0.05),表现为患者在上述因子的自我管理水平越高,其生存质量水平越高.结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普遍与生存质量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阮萍  雍军光  阎黎  廖志红 《广西医学》2005,27(8):1168-1170
目的研制糖尿病特异性量表(DSQL),分析考察DSQL、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生命质量量表SF-36之间的关系,检验DSQL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为完善和推广应用DSQL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糖尿病特异性量表(DSQL)对5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教育前、教育后1个月后和6个月后共3次)。结果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与生理、心理/精神、治疗、社会多种因素有关。结论全面开展糖尿病双向教育,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更好的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社区的42例糖尿病患者建立档案、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示范教育、观看电视光盘、发放糖尿病知识手册等.比较教育前后患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6个月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经健康教育后患者知识掌握程度有显著性提高,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下降(p<0.05).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使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友会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资料和方法:76例新发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按糖尿病病友会模式和常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实验前进行糖尿病知识积分调查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实验后6个月进行糖尿病知识积分调查和遵医性调查,同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结果:患者实验后遵医性、糖尿病知识积分提高;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P0.05)。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后遵医性、糖尿病知识积分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的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糖尿病病友会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新发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和行为遵医性,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饮食干预治疗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96例社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人,对照组患者给予降糖药物及健康教育治疗,观察组给予降糖药物+健康教育+饮食干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GHbA1)的变化情况.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治疗后的变化溶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经T检验,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时采取给予饮食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浓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顾红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056-3057
目的观察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干预对象,通过1年的社区健康教育,观察患者餐前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社区综合心理干预,研究和评价干预措施对心理健康状况、生存质量及血糖指标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在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纳入慢性病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慢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家庭医生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对干预组的研究对象进行定期的社区综合心理干预,包括每2周1次群组干预、每月1次个体干预。2组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后测评症状自评量表和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检测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取得的数据资料采用Stata SE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同组比较:干预组SCL-90中除人际关系因子外其他各因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SCL-90中仅躯体化和恐怖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DSQL除治疗维度外其他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DSQL各维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比较:SCL-90除强迫、人际关系和精神病性外,其余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SQL除生理维度外,其余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糖指标中餐后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家庭医生社区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血糖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辨证施膳模式对消渴病(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00例消渴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电话随访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辨证施膳模式。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出院时)和干预后(出院后3个月)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血糖指标方面:干预3个月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生活质量方面:干预3个月后,2组患者的DSQL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DSQL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辨证施膳模式是对传统护理模式的信息化改革,该辨证施膳模式在出院后的消渴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使患者血糖长期稳定达标,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可实现及时、便捷、准确、优质、专业的智慧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家庭医生团队式服务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6月于本院住院后出院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家庭医生团队式服务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及生活质量表(DSQL)评分,并比较两组干预后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干预前,试验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无漏服药、每周测量血糖≥1次,关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人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DSQL各维度评分均降低,试验组DSQL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家庭医生团队式服务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理想,能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情况,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6.
成爱丽 《吉林医学》2012,33(11):2428-2429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76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从入院时到出院后的全过程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结果: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后患者空腹血糖控制较为理想,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减少和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校教职工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80例糖尿病患者在给予降糖药物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和用药护理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发现干预后患者在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均有明显的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与空腹、餐后2h血糖的关系及其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160例糖尿病患者、10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餐后2h血糖及HbA1c检测,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及统计学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HbA1c与空腹及餐后2h血糖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合并症组的HbA1c与空腹(r=0.34、r=0.37)、餐后2h血糖(r=0.67、r=0.70)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HbA1c数据客观稳定,对临床诊断糖尿病、控制并发症、制定治疗方案、强化血糖达标及高危人群的筛查,具有重要价值,与空腹及餐后血糖联合检测能更好反映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用密西根糖尿病管理评定量表(DCP)、密西根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和中国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对214例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处于较高水平的因子有:自我管理能力、药物治疗问题、运动锻炼问题、对疾病的态度、自我管理坚持性及自我管理重要性认识;而较低水平的因子有:饮食依从性、血糖或尿糖检测问题、病情控制问题、糖尿病知识的理解自评及得分。(2)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DSQL均值为(54.75±13.05)分,处于中等水平。(3)除血糖或尿糖检测问题因子外,自我管理水平的各个因子与生存质量的DSQL评分存在相关性(r=0.174~0.641,P<0.05),表现为患者在上述因子的自我管理水平越高,其生存质量水平越高。结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普遍与生存质量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68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多种形式的糖尿病教育,分析教育前后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教育前后糖代谢控制情况.结果:糖尿病教育可以提高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教育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教育前(P<0.05).结论:糖尿病教育能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提高血糖控制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