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2.
3.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5(IL-15)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7例重型乙型肝炎、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IL-15水平,并同期检测患者肝功能、PT和HBV DNA等指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血清IL-15(5.9±2.0 pg/mL)相比,慢性肝炎组(9.7±2.7)pg/mL和重型肝炎组(18.3±7.3)均差异有显著性,尤其以重型肝炎患者升高为甚(P<0.01);重型肝炎患者血清IL-15与TBIL呈正相关(r=0.591,P<0.01).此外,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HBV-DNA低载量组与中高载量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IL-15可能参与宿主的抗病毒应答及乙型肝炎的发病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脏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5.
刘德永 《吉林医学》2010,31(28):4881-4882
目的:本实验通过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6的变化规律,旨在探索IL-16与肝脏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本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7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2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16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IL-16水平分别为(1.957±0.402),(1.212±0.31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HBV-DNA含量将患者分为;<105拷贝/ml为低病毒载量组;105~106拷贝/ml为中病毒载量组;≥107拷贝/ml为高病毒载量组。各组血清IL-16的水平分别为(3.175±2.376),(2.951±2.208),(2.256±1.203)ng/ml;各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6参与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损伤过程,而与病毒的复制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5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5的含量。结果:各组肝炎患者IL-15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以慢性重度肝炎组水平最高。根据谷丙转氨酶的值分组,谷丙转氨酶值最高一组患者血清中IL-15的含量较其它两组均高。根据HBV DNA含量分组,各组血清IL-15的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IL-15可能参与了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脏炎性损伤过程,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7.
8.
从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水平,同时测定谷丙转氨酶(GPT)和IgG含量,结果显示重症肝炎(S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和肝炎后肝硬化(HC)患者IL—6、TNF—α活性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C)(P<0.01),以SH为最高,SH>CAH>HC,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患者无明显变化(P>0.05)。另外,在SH、CAH组中,IL—6活性水平与TNF—α活性水平,以及IL—6、TNF—α活性水平与血清IgG、GPT含量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单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2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8,IL-10水平,并以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IL-10低于正常人P<0.005。血清胆红素含量愈高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愈低,血清IL-8水平愈高P<0.05而IL-10则愈低P<0.01。重型乙型肝炎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组,重叠肝炎病毒感染组血清IL-8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IL-10则明显降低P<0.01。死亡病例比生存者血清IL-8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IL-10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检测血清IL-8水平对评估重型乙型肝炎病情严重性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九平  刘俊彬 《医学争鸣》1997,18(2):153-155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膜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与乙肝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APAAP技术检测92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mIL-2R。结果:慢性乙肝患者CD4^+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CD8^+细胞数显著上升(P〈0.05或P〈0.01),以致CD4^+/CD8^+比值下降;mIL-2R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P  相似文献   

11.
抑毒调平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中草药制剂抑毒调平液改善肝功能和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 (中度 )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 (每组 30例 ) ,分别口服抑毒调平液和安慰剂。收集治疗前、治疗后及停药 3月末空腹血清标本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 -M)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多聚酶链反应 (PCR)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HBVDNA定性检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肝功和HBeAg、HBVDNA阴转率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抑毒调平液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的肝功能 ,有确切的抗HBV作用 ;有明显的后效应  相似文献   

12.
研究乙肝病毒(HBV)多聚酶YMDD变异后HBVDNA复现对慢性HBV感染患者临床经过的影响。方法用mpPCR-RFLP技术检测24例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HBVDNA复现的患者血清,对YMDD变异者的系列临床资料,应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出YMDD变异18例;YMDD变异后转氨酶水平较HBVDNA转阴时有显著升高,并反跳至治疗前水平。结论出现YMDD变异后,部分病例可有类似肝炎发作、甚至肝脏失代偿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定量PCR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 HBV DNA含量与乙肝标志物 (HBVM)和肝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和酶标法 (EL ISA)检测 2 0 7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血清 HBV 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HBVM)。结果 :HBs Ag(+) ,HBe Ag(+) ,抗 - HBc(+)患者血清 HBV DNA含量 (10 7.4 0 70± 2 .3830 拷贝 / m l)显著高于 HBs Ag(+) ,抗 - HBe(+) ,抗 - HBc(+)患者的含量 (10 5.1 2 51± 3.4 797拷贝 / ml) (P <0 .0 0 1) ;不同临床类型 HBV感染者 HBV DNA含量 :慢性肝炎轻、中、重度 ,肝炎后肝硬化 ,慢性重症肝炎 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HBV DNA含量与 HBe Ag密切相关 ;HBV DNA复制水平与慢性肝病的病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69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17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3例,肝炎后肝硬化12例,重症乙肝17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HBVDNA存在状态。结果显示,PBMC中HBV-DNA总阳性率为46%,而各型乙肝间PBMC中HBVD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HBV对PBMC的感染,似与乙型肝炎的临床类型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慢性乙肝患者e抗原血清转换中HBV -DNA前C基因及C基因启动子变异的关系。方法 :HBV -DNA阳性且e抗原 /或e抗体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 30例 ,以PCR结合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前C基因 (nt 1896、nt 1899)及其基本核心启动子 (BCP ,nt 176 2、nt 176 4)变异。结果 :不论前C基因还是BCP变异 ,均与e抗原血清转换相关 (P <0 .0 5 ) ;不论e抗体阳性组还是e抗原阳性组 ,BCP变异均高于前C基因变异 (P <0 .0 5 ) ,但二者均不相关 (P >0 .0 5 )。结论 :乙肝病毒C基因启动子与前C基因的变异是随机的 ,都可下调HBeAg的表达 ,前者更易于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6.
17.
观察了3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PHA 刺激下产生白细胞介素2(IL_2)能力。发现乙肝IL_2水平明显下降,尤以慢性活动性肝炎为著,同时还发现患者对HBsAg 应答产生IL_2能力下降。提示免疫调节功能的紊乱可能在乙肝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辅助性T 细胞功能下降,IL_2水平低下可能易使乙肝向慢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G显带方法对9名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患者的染色体进行分析,发现其染色体数目畸变率和结构畸变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结构畸变中的断裂点分布是非随机的,其中9号和11号染色体断裂点明显高于预期值,主要集中在9q11和11q13,而这些位点恰好和染色体脆性部位及癌基因座位有关。表明人体在乙型肝炎病毒(HBV)长期慢性感染下,可以产生各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而某些特定类型的染色体畸变可能是导致乙肝向肝癌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应用斑点杂交方法对36例HBsAg阴性的各种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HBV-DNA的检测,33例获得阳性结果。目前认为血清和肝组织HBV-DNA的检测是判断HBV感染和复制的特异和敏感方法,对于HBV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