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原发性主动脉消化道瘘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主动脉消化道瘘的诊治经验.方法总结1例原发性主动脉消化道瘘的诊治体会,以及国内13例文献报道.结果14例原发性主动脉消化道瘘,其中胸主动脉食管瘘3例,腹主动脉消化道瘘11例(十二指肠4例,空肠6例,结肠1例).7例(50%)表现为典型三联征.诊断手段包括:超声、CT、MRI、主动脉造影和内镜检查.2例(14.3%)获得术前确诊.8例行手术治疗,4例手术成功,死亡率达71.4%(10/14).结论原发性主动脉消化道瘘罕见,死亡率高,主动脉瘤病人的消化道出血应和主动脉消化道瘘鉴别诊断,及时诊断和快速外科治疗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燕丽  钱汝伟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6):1104-1105
1990年~2002年,我院共收治肠外瘘患者10例,经精心治疗护理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0年~2002年,我院共收治肠外瘘患者10例,经精心治疗护理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4例,23~70岁,平均42.6岁。其中胃癌切除术后食道空肠(胃)吻合口瘘3例,大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2例,阑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盲肠瘘2例,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后小肠瘘3例。均行局部瘘口的引流、控制感染及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等非手术治疗。9例自行愈合,3周~3个月,平均6周。1例小肠唇状瘘患者经非手术治疗不能自愈,行肠切除吻合术治愈。全组均获随访,1~5年,平均2年,未发生与肠外瘘相关的并发症。2护理2.1心理护理肠瘘患者的病情变…  相似文献   

4.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及危重症,并且肠外瘘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以纠正内环境失衡、加强营养与控制感染为主。本文通过对12例肠外瘘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总结,观察其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肝破裂修补术后胆汁外瘘1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5年9月至2006年10月共施行肝破裂修补术264例,发生胆汁外瘘14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肠外瘘是指肠与腹腔或腹壁外有不正常的通道,它常继发于手术、损伤、炎症、感染等,治疗较为困难.我们自 1996年~ 2003年共收治 18例肠外瘘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外瘘封堵治疗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临床上消化道外瘘的封堵治疗探索新方法。方法:对10例消化道外瘘患者,经早期阶段的全身及局部治疗,在全身情况稳定、瘘管局部感染控制的基础上,通过X线造影定位,将双腔气囊导尿管经外瘘口和瘘管置入消化道内,把充入适量生理盐水的双腔气囊导尿管作为封堵材料封堵内瘘口,两件式肛门袋作为外固定架,固定调整适度的双腔气囊导尿管。待瘘管渐缩小后,残留的小瘘管再行医用生物蛋白胶封堵。结果:10例均顺利放置双腔导尿管,封堵3d后,放松调整尿管牵拉强度时,均未见血性渗液,瘘口逐渐缩小,尿管周围漏液逐渐减少。7例封堵7~10d后,逐渐缩小气囊并最后拔出尿管,残留的小瘘管行医用生物蛋白胶封堵,2~3d后瘘自行愈合,一次封堵成功;3例一次封堵后5~7d,瘘口破溃复发瘘,经二次封堵,瘘均自行愈合。6例获术后随访1~12个月,饮食及大便均正常,瘘无复发。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加两件式肛门袋,配合生物蛋白胶进行消化道外瘘的封堵,方法简单、效果确切、可明显缩短病程、大大降低医疗费用、为促进消化道外瘘尽快自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消化道瘘是腹部外科严重疾病之一,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有报道单独采用肠外营养(PN)治疗,管状瘘的自愈率为48.1%,合用生长抑素上升为88.2%,再加用生长激素则可取得更好的疗效[1]。我院2001年6月~2006年9月采用上述“三联”疗法治疗33例消化道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中,男性25例,女性8例,年龄40.9±20.1岁。其中腹外伤造成的胃、肠、胰瘘19例,胃、肠穿孔术后肠瘘共6例,胃、结肠癌术后和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术后胆肠瘘共6例,胆石症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瘘2例。1.2治疗方法(1)纠正水、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留置多条腹腔引流管冲洗治疗消化道瘘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消化道瘘患者多条腹腔引流管冲洗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21例患者消化道瘘均治愈,其中2例出现腹腔出血、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无腹腔感染、皮肤破溃感染及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冲洗时间20~130 d,平均45 d。结论:引流管冲洗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治疗及预后,妥善连接、固定引流管,清晰标识,调节适当压力和速度,注意病情观察及时处理引流中的问题,对患者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肠外瘘是因各种病因所形成的一段肠管与体表之间的病理性通道,多继发于创伤、炎症及良、恶性肿瘤。临床上能造成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及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对治疗护理要求较高。现将我科收治的6例胸外瘘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28~75岁。疾病、手术名称、肠外瘘发生时间及预后见附表。2外瘘口的表现形式因手术后切口感染、裂开;6例均采用腹腔开放疗法,表面用纱布敷料覆盖。优点为便于术后主动引流,有效减轻腹内压,从而减轻对呼吸功能及腹腔内循环功能的影响。3护理体会3.1重视心理护理胸外疾时,…  相似文献   

11.
陈晶 《当代护士》1999,(10):30-30
肠外瘘是外科常见病之一,多年来一直属于治疗棘手、费用昂贵、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的疾病,近年来.由于治疗护理方法的改进,疗效有所提高,尤其是对瘘周皮肤的有效护理,为疾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了保障,促进了疾病的治愈。  相似文献   

12.
13.
经皮内镜消化道造瘘(PEG),是内镜治疗技术的又一进展。此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临床应用范围广。它不仅为腹部手术后早期经肠道营养提供了一条良好的途径,改善了严重高位肠瘘、全胃切除空肠代胃者营养补充问题,亦可经此道回输胆汁,滴注止血药或其它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在病人不能接受胃管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本组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20~60岁。胰腺外瘘因外伤后2例,坏死性胰腺炎坏死组织清除术后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2例,胰管结石切开“T”型管引流1例,胰腺假性囊肿外引流2例。采用全身和局部治疗,包括禁食,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全肠外营养(TPN),抗感染,局部引流冲洗,静脉点滴甲氰咪胍0.6g,qd,皮下注射善得定0.1mg.q8h,8~20天为1疗程。结果9例中,8例经传统方法和善得定等综合治疗后,胰液量显著减少,经2~3周后胰瘘愈合;1例胰管结石手术后,经综合治疗,胰瘘的引流量虽明显减少,但不能自愈,1年后胰管造影显示主胰管有梗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外瘘非手术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1995年-2002年对12例肠外瘘患者。均采用局部和全身治疗方法,使瘘口自然封闭愈合。结果: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1例瘘口周围皮肤广泛糜烂并感染,1例窦道出血。但均治愈。随访0.5-1年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肠外瘘是腹部手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积极有效的腹腔引流、防止腹腔感染,预防低蛋白血症及败血症。是肠外瘘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肠外瘘是普外科中危重病症之一 ,创伤、腹腔感染、胃肠手术后愈合不良及Crohn病等是其主要原因。肠外瘘病情复杂、病程长、严重者可致死亡 ,我院自 1 997年 5月至 2 0 0 2年 3月共收治肠外瘘病人2 3例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3例病人中 ,男 1 6例 ,女 7例 ,年龄 1 9~62岁 ,平均 3 6岁。腹部创伤术后致小肠瘘 4例、小肠吻合口瘘 6例 ,乙状结肠瘘 1例 ,肠梗阻术后并发小肠瘘 3例、小肠吻合口瘘 2例 ,晚期结肠癌并肠梗阻行捷径手术致小肠吻合口瘘 1例 ,回结肠吻合口瘘 1例 ,胃癌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 2例 ,胆道手术意外损伤致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7.
消化道高位瘘是指空肠以上的消化道瘘,是腹部外科较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其临床特点是:原发病多较严重,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营养问题不易解决,病程较长,对治疗及护理的要求高,难度大。本文叙述了近几年我院外科9例消化道高位瘘病人,其中6例为其它医院转来,3例为我院病人术后并发症。现结合护理体会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胆囊内瘘是胆囊疾病的一种少见并发症,胆囊结石是其主要原因.多见于有长时间胆道病史是其主要原因.多见于有长时间胆道病史的老年患者,约见于1.5%的胆囊手术患者[1],多于术中发现.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对全胃切除术后碱性返流性食道炎的认识提高,在消化道的重建中做了较多改进。作者等1994年5月至1997年5月对14例全胃切除术患者,采用改进的R型重建术,经临床观察,抗返流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4例中男性...  相似文献   

20.
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重症疾病,如治疗、护理不及时、不得当,往往会导致出血性休克而致死亡,笔者在长时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