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男同性恋者乙肝病毒感染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男同性恋者经性接触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性较高,而许多男同性恋者不了解其危险性。使用乙型肝炎疫苗可预防此等人群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近年来男同性恋者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流行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反应、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乙肝疫苗其实质就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IHBsAg)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液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绝大部分为不含病毒的空壳.因此最早的用做疫苗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都是从高滴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血液中采用超速离心方法提取纯化出来的有一定的生物传染危险性,现在已基本不用。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慢性乙型肝炎有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乙型肝炎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卫生问题。至今,尚无特效药物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和乙型肝炎,因而,研制并应用乙型肝炎疫苗来预防乙型肝炎和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以及乙型肝炎病人有着重大意义。本研究对国内外预防性乙型肝炎疫苗和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但接种后若干年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和感染情况报道尚少。为此,我们对无锡市138名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3~8年的免疫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同人群中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和感染情况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河务局职工乙型肝炎标志物感染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河务局职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V)模式情况.方法 对2007年3月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26名河务局职工血清进行乙型肝炎5项标志物检测,采用ELA法(TMB-立刻知)试剂盒检测.结果 共检测出8种感染模式,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占总检测人数比率为11.4%,其中HBsAg、HBeAg、HBeAb均为阳性者(大三阳)、HBsAg、HBe Ab、HBcAb均为阳性者(小三阳)各5名、各占1.5%.结论 加强乙型肝炎5项标志物的普查和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乙型肝炎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虎 《职业与健康》2001,17(11):92-93
乙型肝炎流行面广,传染性强,病程迁延,易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严重感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对乙型肝炎治疗无特效方法,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率的有效措施。乙型肝炎疫苗问世以来,较多地报道了在婴幼儿中的免疫效果,而在不同人群中的免疫效果报道较少,为了解乙型肝炎疫苗在不同人群中的免疫效果,笔者对1999~2000年在我站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可追踪的受免疫者进行抗-HBs阳转情况观察,现作分析报告。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来自在我站进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部分受  相似文献   

7.
为了预防与消灭乙型肝炎,日本近10年来采取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合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之间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使婴幼儿中乙型肝炎携带者人数大为减少,预期不远的将来可以消除乙型肝炎携带状态。  相似文献   

8.
疫苗按其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可分为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疫苗的最广泛用途是预防 ,即通过对广大人群的普遍接种或对高危人群的选择性接种 ,达到预防特定传染病的目的。治疗性疫苗主要应用于治疗微生物感染患者。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的应用目的是对已经存在HBV感染的机体 ,即慢性乙型肝炎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发挥治疗作用。通过弥补或激发机体免疫反应 ,达到清除病毒的治疗效应。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所致疾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 ,干扰素被认为是对乙肝病毒感染有效的药物 ,但其疗效仍不十…  相似文献   

9.
周超 《职业与健康》2001,17(9):83-84
对新生儿普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已成为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率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重要措施。许多文献对乙型肝炎疫苗效果特别是短期良好效果已有报道。本文就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后随访观察11 a的资料,对乙型肝炎疫苗的长期免疫效果进行评价。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孙铭  栾颖  胡桂华  赵势军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6):1006-1006,1008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程易迁延,慢性化率高,易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沈阳市沈河区疾控中心免疫门诊于2004年1~12月对前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588人做乙肝血清学检测,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临床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甲、乙型肝炎高发区,病毒的感染和疾病的流行已对人群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能够用于预防甲、乙型肝炎,国内外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可与单价疫苗媲美,应用联合疫苗可以减少接种次数、减轻受种者痛苦,降低费用,而且会增加预防接种人群的比例,联合疫苗也是当今疫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口腔科门依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 ,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在我国社会人群为 1 0 %左右。高校学生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为 6 %~ 8% 〔1〕。乙型肝炎病毒经血液、唾液等体液传播。由于口腔科工作的特殊性 ,乙型肝炎对口腔科医务人员的威胁和在口腔科经医源性传播的危险性 ,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使口腔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问题成为普遍关心的问题。1 乙型肝炎在口腔科传播的特点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各种体液排至体外 ,如血液、唾液、汗液、乳汁、精液等。其中含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血液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注射含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血浆 1 0 -7ml…  相似文献   

13.
为了预防与消灭乙型肝炎,日本近10年来采取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合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之间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使婴幼儿中乙型肝炎携带者人数大为减少,预期不远的将来可以消除乙型肝炎携带状态。  相似文献   

14.
了解城乡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 ,为成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的依据 ,2 0 0 3年 3月对新泰市城乡部分 2 0~ 6 9岁 (均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 )人群的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 0 0 3年 3月 ,在新泰市城区随机整群抽取 2个居民区 ,农村随机抽取 3个乡镇中 ,每乡 2个村作为调查点 ,年龄在 2 0~ 6 9岁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者均为调查对象。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调查员经培训合格上岗 ,按统一调查表登记每个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等情况 ,并采肘静脉血分离血清。…  相似文献   

15.
宁夏0~5岁儿童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宁夏儿童乙型肝炎的感染状况,为儿童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接种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的依据,我们于2001年6月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在全区范围内对0~5岁儿童进行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HBVM)阳性率的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不筛查是安全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不筛查是否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从乙型肝炎疫苗的成分、感染和未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结果表明,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不进行筛查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球约有20多亿人感染乙型肝炎(HB)病毒,慢性携带者约有2.8亿人,每年有5000万HB病毒感染者,近200万人死于HB病毒引起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等续发症。HB感染及其续发症仍然是目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HB疫苗的免疫接种是防止HB病毒传播最有效的措施。该疫苗自1979年问世以来,全世界已有上百万人接种HB疫苗,实践证明,HB疫苗使用安全、副作用小,免疫源性好。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HB疫苗的免疫策略和接种对象的选择、接种部位和途径、免疫程序、剂量应用及加强接种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作者现就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国四城市男男同性恋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an,MSM)中,同性性取向者(同性恋)和性取向为异性或双性或未确定者(非同性恋)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梅毒感染状况,探讨MSM同性恋和非同性恋者感染HIV和梅毒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北京、哈尔滨、郑州和成都市为调查现场,通过“滚雪球”的方法在MSM人群中招募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性伴和性行为、HIV和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运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1 693名符合条件的MSM,其中同性恋和非同性恋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7.5%和32.5%.同性恋和非同性恋者HIV感染检出率分别为6.8%、7.1%,梅毒检出率分别为11.6%、13.3%.在同性恋者中,年龄在18 ~24岁及无收入者所占的比例为41.6%和22.1%,均高于非同性恋者(均有P<0.001).同性恋者感染HIV和梅毒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在成都市、在浴池等洗浴场所寻找性伴、男男肛交性角色仅做被插入方者或既做插入方又做被插入方者及感染梅毒者感染HIV的危险性增加,居住在哈尔滨市、在公园公厕寻找性伴、男男肛交性角色为仅做被插入方者或既做插入方又做被插入方者、男男肛交时未坚持使用安全套、HIV感染者和近6个月性伴数≥6个者感染梅毒的危险性增加;非同性恋者感染HIV和梅毒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在成都及感染梅毒者感染HIV的危险性增加,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者感染HIV的危险性降低,男男肛交时未坚持使用安全套及HIV感染者感染梅毒的危险性增加.结论 MSM人群同性恋和非同性恋亚群中HIV和梅毒均呈现高流行状态,两者的社会人口学构成及其HIV及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不尽相同,提示,在MSM人群中控制HIV和梅毒流行需要区别不同亚群的特点开展针对性干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早年都使用血源性乙肝死疫苗。换句话说,就是将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人血浆中的乙肝病毒浓缩后杀死,再将其注入人体,使接种疫苗者产生抗乙肝病毒的抗体,以达到抗御乙肝病毒攻击以致感染的目的。虽说可获满意结果,但仍存在传播其他血源性疾病的危险性。到1986年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获准正式使用,使上述危险因素得以消除,  相似文献   

20.
句容市儿童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质量评价句容市爱卫办胡家辉吴晓军我市自1992年起,按儿童计划免疫管理规程全面实施新生儿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以下简“乙肝疫苗”)接种。全市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86%以上。为进一步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我们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