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蛋白尿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机制及防治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不同病因的慢性肾脏病进展到终末期肾病(ESRD)的共同病变过程。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表明,各种肾脏疾病进行性肾功能恶化主要取决于肾间质损伤的严重程度。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的共同临床表现,长期蛋白尿不仅引起肾小球硬化,而且可以直接导致肾小管间质损伤,后者与肾小球疾病进展的关系更为密切。我们的研究发现,在血压、肾功能均正常且其他各项临床指标相近的条件下,显著蛋白尿IgA肾病患者的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更为严重,蛋白尿可作为独立的致病因子,直接造成IgA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因此,研究肾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延缓ESRD的进程意义重大。本文重点阐述蛋白尿致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机制及防治现况。  相似文献   

2.
肾小球硬化与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组织细胞凋亡是肾小球硬化进展的重要方面,是肾功能丧失的基础。干预肾组织细胞凋亡可望在肾小球硬化的防治中起重要作用。肾小球硬化时导致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细胞内信号网络也是复杂的。本文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1肾小球疾病与肾血流动力学改变 大多数肾小球疾病是由免疫反应介导的,在免疫介导的肾炎动物模型和病人,虽然起初的免疫因素早已终止,但因其有效肾单位的减少及残存的肾单位和已有不同程度损伤的肾小球发生肾血流动力学改变。残存的肾小球团已有不同程度的受损,滤过系数(Kf)下降,为了维持正常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主要通过增加出球小动脉的收缩来增加毛细血管跨膜压[1],从而导致受损肾单位的高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肾小球的进行性损害。 轻度到中度的单纯高血压,由于入球小动脉收缩能有效地防止全身性高血压对肾血流…  相似文献   

4.
血液动力学变化在肾小球硬化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D大鼠作一侧肾切除术加重复阿霉素注射,首次阿霉素注射后2月,60%肾小球产生节段性硬化,3月几乎全部肾小球呈节段性硬化伴少数球性硬化。实验大鼠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表现为典型的肾病综合征,后期血肌酐升高。该实验模型周期短、病变稳定、死亡率低,为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加速性肾小球硬化实验模型。病理特征除有系膜增殖和肾小球硬化的一般改变外,尚有肾小球增大、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典型的微血管瘤,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和肾小动脉壁增厚,显示微血管病变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在肾小球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也进一步支持高灌注、高滤过、高血压和高代谢导致进行性肾小球硬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糖肾保煎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反应和血浆血栓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分别给予糖肾保煎剂(中药组)、瑞泰(西药组)治疗8周.检测糖肾保煎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反应和血浆血栓素水平影响.结果:中药组能减少UAlb;提高肾皮质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使血浆TXB2明显降低,6-Keto-PGF1α升高;减小肾小球平均截面面积(MGA).结论:肾组织内的氧化损伤及肾小球内微循环及血液动力学异常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糖肾保煎剂能减少糖尿病大鼠24 h尿白蛋白排泄,改善肾组织氧化损伤及血液动力学异常,减轻肾脏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6.
肾组织细胞凋亡是肾小球硬化进展的重要方面 ,是肾功能丧失的基础。干预肾组织细胞凋亡可望在肾小球硬化的防治中起重要作用。肾小球硬化时导致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细胞内信号网络也是复杂的。本文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NO)是短暂的信息分子,参加神经传递、免疫反应和血压自身调节。NO调节肾血液动力学,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阻止血小板粘连和聚集。本文综述了NO在肾小球硬化(GS)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动物肾实质大量减少可引起进行性氮血症、蛋白尿和肾小球硬化症,肾脏广泛部分切除后,仍有功能的肾单位中单个肾单位肾小球滤过率(GFR)因肾小球毛细血管静脉压升高和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流率的加大而增加,这些生理性改变将导致肾小球的病变,其中包括内皮和上皮细胞的损伤以及肾小球系膜  相似文献   

9.
环孢素A(CsA)肾毒性反应可导致药物性肾病,其机理可能为CsA引起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肾小球微血栓形成和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等。研究发现,一氧化氮(NO)具有调节肾血液动力学,阻止血小板粘连和聚集,防止微血栓形成和减少系膜胞外基质蛋白产生和聚集,防止系膜细胞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银杏叶防治大鼠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目的探讨银杏叶对进行性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通过检测肾小球硬化指数、单位干重肾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以及肾小管-间质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数三项指标以观察药物的作用。结果银杏叶预防治疗组的肾小球硬化指数和肾小管-间质PCNA+细胞数均明显低于未治疗的硬化组,治疗组单位干重肾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硬化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银杏叶预防性治疗可以明显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损害,但不能完全防止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蛋白尿和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关系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尿不仅是肾脏疾病的结果,而且在肾脏慢性病变的进行性发展中独立地起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包括:①尿蛋白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直接毒性;②尿蛋白本身或通过其诱导巨噬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趋化物质,使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继发肾组织损伤;③尿蛋白刺激系膜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促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蛋白,导致基质蛋白的大量沉积和肾间质纤维化。本文综述了蛋白尿在慢性肾脏病变进行性发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肾间质性损伤在肾脏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肾间质性损伤在肾脏疾病中的意义杜学海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可为原发性,例如感染、药物或其它免疫介导性疾病,但是,它也常常是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梗阻性肾病、返流性肾病和肾囊肿等疾病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病理改变。在肾小球肾炎时,过去大家曾经错误地过多地重视了肾小球的...  相似文献   

13.
肾小管间质病变与进行性肾小球损伤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肾小管间质病变与进行性肾小球损伤章友康,王海燕近年来,无论人类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还是实验性肾炎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肾小管间质病变较肾小球病变更密切相关于肾功能损伤和预后。目前,肾小管间质病变在进行性肾小球损伤中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  相似文献   

14.
肾纤维化的分子病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肾纤维化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如炎症、损伤等作用下,间质细胞及细胞间质增多,尤其是基质蛋白合成增加,基质降解受抑制造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大量堆积导致的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的纤维化.它的主要病理形态特点为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内血管硬化.几乎所有慢性进行性肾脏疾病都是纤维化破坏过程的结果,深入研究肾纤维化的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肾间质纤维化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研究表明,各种肾脏疾病进行性肾功能恶化主要取决于肾间质损伤的严重程度。目前,对于肾间质纤维化的具体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其主要机制有: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的转分化作用;主要效应细胞的激活;局部缺血、缺氧。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环节,也是肾移植手术中影响移植肾早期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200/0.5中分子羟乙基淀粉(HES)溶液扩容半衰期长,可快速补充血容量,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HES还可抑制白细胞产生抗炎作用。有关HES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拟评价HES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氟伐他汀对肾衰大鼠肾脏纤维化病变进展影响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丙戊二酸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Fluvastatin)在慢性进展性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圣贤有血管损伤、肾脏细胞外基质产生和降解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切除SD大鼠制备肾小球硬化及慢性肾衰实验动物模型,予氟伐他汀治疗后分别于治疗开始、治疗后第4周、第8周时间点观察大鼠血脂、尿蛋白、肾功能及血压变化,并评价该药对肾小球及小管间质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干预作用。结果:氟伐他汀可降血压、减少蛋白尿、降低血脂、改善肾功能、防止和逆转肾血管硬化、狭窄。并通过影响PAI-1uPA等因子的表达而阻抑肾脏细胞外基质的产生,促进其降解。结论:提示氟伐他汀具有防治或改善慢性进行性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剂量异丙酚对高血压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丙酚静脉麻醉引起血液动力学剧烈波动,使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这在高血压病人中表现更为明显。但异丙酚能否引起或加重肾功能损害,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观察两种剂量异丙酚对高血压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γ-干扰素(IFN-γ)对肾小球肾炎发病机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引起诸多研究者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本文综述了IFN-γ对肾小球肾炎的双重作用:即抗肾小球肾炎方面的保护作用及促肾小球肾炎方面的损伤作用。前者包括:IFN-γ抑制TH2细胞活化而减轻肾脏的过敏性损伤,抑制系膜细胞增殖而延缓肾小球硬化。后者包括:IFN-γ充当一个趋化因子;促进淋巴细胞向肾间质聚集;促进肾内单核细胞增殖、活化和NO合成;增加肾固有细胞MHC抗原表达,促进免疫复合物及补体的沉积;对肾小球系膜组织的作用。最后,对IFN-γ在肾小球肾炎中的治疗价值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20.
γ—干扰素与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γ-干扰素(INF-γ)对肾小球肾炎发病机理直到什么样的作用引起诸多研究者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本文综述了INF-γ对肾小球肾炎的双重作用:即抗肾小球肾炎方面的保护作用及促肾小球肾炎方面的损伤作用。前者包括:INF-γ抑制TH2细胞活化而减轻肾脏的过敏性损伤,抑制系膜细胞增殖而延缓肾小球硬化。后者包括:IFN-γ充当一个趋化因子;促进淋巴细胞向肾间质聚集;促进肾内单核细胞增殖、活化和NO合成;增加肾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