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岁月不饶人,不管愿不愿意,时间总会把每个人带入老年人的行列.有些老人由于生理上的衰退性变化以及社会和家庭角色的转变等,容易陷入孤独之中.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关系,加之常常有多种慢性疾病缠身,因此,他们也最害怕孤独.  相似文献   

2.
稻香翁 《现代养生》2012,(11):39-40
俗话说:"四十八眼要花,五十一耳不灵。"人一般从50岁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逐渐下降,年龄越大听力减退越明显。在日常生活中,常见许多老人由于耳聋造成生活中许多不便,有时甚至造成误会,由于耳聋者与人交流存在障碍,便使许多老人晚年生活更孤独。据世界卫生组织早老性痴呆症的科学家警告,早老性痴呆症将成为人类社会的流行病,该病的最大威胁来自衰老。信息输入的减少是导致老年人迅速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听力障碍致使与社会交往更加困难。衰老以及听力障碍,严重威胁老人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李挺 《药物与人》2005,(4):26-27
目前,我国有1.3亿老年人,其中60岁以上丧偶的老年人有4500万,而且这个数字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不断增大。由于各种原因,老年人的情感生活不尽如人意,一些老年人为避免家庭冲突,隐忍自己的感情,一个人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虽子孙满堂,但晚景凄凉。让老年人度过幸福的晚年,不仅要让他们吃好穿好,还应该让他们愉快起来,其中老人的情感世界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一个个年轻人背井离乡,到陌生的城市“寻梦”;他们身后留下了一个个孤独的身影在村口守望。这些孤独身影,就是他们留守家园年迈体弱的双亲。留守老人们在农村是怎么生活的呢?谁来关怀、呵护这些老人?  相似文献   

5.
李国民 《长寿》2007,(11):24-24
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不同于孤独生活本身,专家在调查后发现,40%的城市老人有孤独、压抑、心事无处诉说之感。对于老年人的这种心态.有人称之为“老年空巢孤独症”。但是,“空巢”生活情境并不是必然决定了老人的孤独感,这里也有个人心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心灵的问候     
美国纽约某老年保健研究中心做了一项有趣的试验。这个机构从几家医院抽查了4万份55岁以上老人的医疗档案,发现有52%左右的老人实际上并没有病,他们去医院看“病”完全是情绪上的问题。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老人们虽然衣食不愁,但他们却往往与孤独相伴。由于子女自立后与父母分  相似文献   

7.
阴谋与爱情     
阴谋与爱情阮青与翠珍恋爱两年,打算今年秋后完婚。可是阮青突然告诉翠珍说其父不同意他们的婚事,理由是两人属相相克。一晃儿就是两个月,他们想出种种办法,仍打动不了老人的心。他们绝望了。季节已是盛夏,可他们却觉得处境孤独,心里很冷。在一个黄昏的树荫下,他们...  相似文献   

8.
很多老人都有听力下降的烦恼,听力障碍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危害很大,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家庭和睦,也妨碍了与社会正常的联络沟通,由此造成的交流障碍,会使他们感到自卑和孤独,明显降低生活质量。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老人听力?老年人保护听力健康有哪些注意事项?请听相关医学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八旬老太,经常把家事向外人唠叨不绝,儿孙们便逐个与邻居打招呼,要他们不与老太太闲谈。此后,老太太只好终日独守家门、长吁短叹。后辈们哪里知道,这唠叨、闲聊正是老年人所特有的保健方式,阻断了老人的这些活  相似文献   

10.
塞冬 《家庭医学》2006,(7):37-37
毒品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不仅危害了吸毒的身体健康,并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灾难。当他们的经济能力不能保证自己购买到毒品时,往往不惜采取一些代价去解决,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丧偶、离异或者是终身未婚的老年人来说,除了个别情况外,一般地我们提倡他们再婚(当然,终身未婚者叫“结婚”。这里为了叙述的简洁方便,也因为终身未婚者毕竟是极少数,所以,我们在文章中统称“再婚”)。据有关资料记载,老人再婚以后生活会有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感到孤独,觉得生活更有意义。这说明再婚可以解决独身老年人在生活、情感上的痛苦与无助。  相似文献   

12.
肖雪  黄烨 《健康世界》2006,(1):54-55
父母逐渐老了,你不但担心他们生病,还要关注他们是不是快乐,就像操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可老人身心的脆弱,让他们越求越害怕孤单,也越来越依赖孩子的陪伴和照顾,甚至还不自觉地干涉你的生活,这无疑给你增添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如何帮助他们走过孤独,克服依赖心理,享受晚霞的美丽,是你迫切需要解决的家庭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长寿》2000,(1)
题记: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机。时下,在一些大中城市的社区服务中,出现了一种独特的“陪老”服务。与照顾起居的保姆式服务不同,这种陪护,主要是给老人精神安慰。这些精神“护士”大多数是年轻人,有大学生,也有下岗职工,他们性情好,文化修养高,善解人意,能说会道,为老人排遣了孤独和寂寞。  相似文献   

14.
祁胜 《长寿》2006,(1):25-25
单身老人,由于长期与群体隔绝,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苦闷感。单身老人的这种孤独、苦闷感,对环境和自己身体各方面变化的不适应感,可以通过心理调整来消除。  相似文献   

15.
老人和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他们似乎更容易遭受疾病的侵袭,因此,这类人如何安全过冬成了人们所关注的话题。本期,就请几位专家来给大家支招。  相似文献   

16.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老人来说,书还是延年益寿的良药,中国自古就有“读书有味忘身老”、“病需书卷做良医”之说。老人读书,可以忘却忧虑和烦恼,摆脱孤独与寂寞,能够平静地沉浸在满足、幸福、快乐、静谧的意念和氛围之中,调节心理、舒心养性、达到益智健体的目的。老人聚精会神地读  相似文献   

17.
胡萍 《自我保健》2008,(5):50-51
近日,年近六十的李大爷突然发现眼前的报纸看起来模糊了,甚至有字体和图像扭曲变形的现象。经医生检查后被诊断为白内障,可实施白内障手术后,双眼还是看不清楚。多方求诊,才发现老人看不见的祸首不是白内障,而是老年性黄斑变性,经重新治疗后,老人终于重见光明。  相似文献   

18.
《慢性病学杂志》2013,(6):460-462
目的了解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地区八里桥社区60岁以上老人105人,通过UCLA孤独量表和自制影响因素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AS9.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60岁以上老人105人,不同性别的老年人UCLA孤独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婚姻状况的老年人UCLA孤独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女探望时间间隔不同的老年人UCLA孤独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加社区活动不同的老年人UCLA孤独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位老人干预前后UCLA孤独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的孤独感受多重因素影响,多数老人或多或少感觉孤独,通过采取讲座、社区活动等方式进行干预后,孤独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中年男人是社会和家庭的顶梁柱,社会责任、工作责任、家庭责任令他们一再自我加压。除了工作上的压力,中年男子在家里身兼儿子、父亲、丈夫多种角色,每种角色对他们来说,都代表着一种责任和义务,而男人常不愿家人为他分担忧愁。心理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使他们背上了“压力锅”,又不能有效地释放,精神上感到孤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说,从世界各国大量的统计资料看,43岁到45岁之间的男人在生理上  相似文献   

20.
看到一则报道说是孤独的老人寿命减少6年,这是真的吗?该怎样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武女士孤独可能让老人寿命减少6年。这不是耸人听闻,加州大学进行的研究,针对1600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长达6年的追踪调查,发现经常感到孤独的老人,寿命减少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