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肝癌的血供特点及确立个体化介入治疗模式的价值.方法 对315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癌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及超声造影(CEUS)行血供灌注特征分析并分型,采用不同介入治疗技术建立合理有效的个体化联合治疗模式,并采用CEUS、增强CT(CE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CDUS及CEUS可判定肝癌血供特征并分型.根据CDUS及CEUS确定的肝癌血供特征建立个体化介入治疗模式并评估疗效:①肿瘤直径≤3 cm单发小肝癌组,直接行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术(PEI)、射频消融术(RF)或微波消融术(PMCT)治疗模式,肿瘤坏死率95.0%~97.9%,1、3年生存率分别为98.0%、87.8%.②肿瘤直径≤5 cm病灶≤3个肝癌组,行多点、多面RF/PMCT+PEI联合治疗模式,肿瘤坏死率93.7%~94.8%,1、3年生存率分别为89.8%、81.4%.③肿瘤直径>5 cm以肝动脉为主多血供肝癌组,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PEI+RF/PMCT联合治疗模式,肿瘤坏死率71.4%~73.8%,1、3年生存率分别为66.2%、47.6%.④肿瘤直径>5 cm双重血供肝癌或合并门静脉癌栓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增加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化疗术(SPVE)治疗模式,肿瘤坏死率53.3%~55.6%,1、3年生存率分别为64.7%、40.0%.结论 根据CDUS和CEUS确定肝癌血供特征并建立个体化联合介入治疗模式,对非手术治疗肝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经皮经肝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化疗 (SPVE)联合肝动脉栓塞 (TA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彩超引导 65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在TAE基础上行SPVE术 ,同时观察本组与单纯TAE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肿瘤血供变化、声像图特征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①本组肿瘤血供消失和减少率 92 .3 % ,其中动脉血流消失和减少率 89.2 % ,门静脉血流消失和减少率 86.2 % ,对照组肿瘤动脉血流减少和消失率 63 .0 % ,瘤周和瘤内门静脉血流明显增加率 87.4% (P <0 .0 0 5 )。②随访结果表明 ,栓塞化疗后肿瘤动、静脉血供情况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观察肿瘤血供变化比肿瘤体积的变化更为准确。结论 彩超为观察肝癌血供状态提供重要依据 ,对指导治疗和判定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彩超导向射频毁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彩超导向多电极射频毁损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超引导103例肝癌患者行多电极射频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血供变化、声像图特征等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术后1-2周瘤周及瘤内血流信号完全消失或减少率95.1%,其中完全消失达69.9%;AFP转阴率87.5%;3个月复查彩超或CT显示56例(86.4%)患者肿瘤体积缩小25%以上。随访结果:存活率>4个月96.1%,>1年92%,>1年半86%。结论:彩超引导射频毁损技术是一种有效治疗肝癌的新方法。彩超为观察术前后肝癌血供状态、声像图变化提供主要依据,对指导治疗和判定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经皮肝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化疗(SPVE)联合肝动脉栓塞(TA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彩超引导65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在TAE基础上行SPVE术,同时一组与单纯TAE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肿瘤血供变化、声像图特征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①本组肿瘤血供本组与单纯TAE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肿瘤血供消失和率92.3%,其中动脉血流消失和减少率89.2%,门静脉血流消失和减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前后门静脉作为肿瘤引流血管及供血血管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HCC患者42例,行2次TACE治疗,分别于2次TACE术前及术后7d行彩超检查,分析不同时间段肿瘤血供方式的变化。结果:首次TACE术前肝癌均有动脉参与供血,以动脉供血并门静脉引流者所占比例最大占50%,其次是单纯动脉供血方式占35.7%,动脉与门静脉双重供血者较少占14.3%,但无单纯门静脉供血者;而TACE术后7d出现5例完全由门静脉供血的肿瘤,占11.9%;双重供血的肿瘤数也显著增加,占47.6%;单纯动脉供血及动脉供血门静脉引流的肿瘤数则显著减少,分别占19.0%、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次TACE前后肝癌血供的变化趋势与首次TACE相似,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TACE治疗后部分肿瘤内门静脉由TACE术前的引流血管转变为术后的供血血管,门静脉作为HCC供血血管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多方法联合动脉栓塞(TAE)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198例肝癌患者行多电极射频治疗加无水酒精瘤内注射联合TAE治疗,同时观察治疗组与单纯TAE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肿瘤血供变化,声像图特征等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组术后瘤周及瘤内血流信号完全消失和减少率92.93%;肿瘤缩小率91.93%,AFP转阴率82.54%,术后随访年,2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7.31%、78.68%,远高于单纯TAE组的59.46%和31.53%。结论:超声引导多方法联合TAE技术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超声为观察治疗前后肝癌血供状态,声像图变化及与临床疗效关系提供主要依据,对指导治疗,判定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导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肝癌破裂后腹腔转移瘤的治疗价值。方法:对31例肝癌破裂后腹腔转移的患者进行TACE治疗,分析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中位生存期等。结果:患者在TACE术后均出现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常规毒性判定标准3.0版(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v3.0,CTCAE v3.0)评价,均未出现Ⅳ级不良反应。TACE总有效率为74.2%。第一次TA-CE治疗至研究终点的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结论:TACE治疗肝癌破裂后腹腔转移瘤是安全有效的。在TACE术中,仔细寻找肿瘤供血动脉并应用超选择插管技术对肿瘤病灶进行化疗栓塞是提高TACE治疗效果、减轻栓塞不良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在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精选8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予以TACE治疗,利用MSCT在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前进行平扫与多期增强扫描检查,TACE治疗后1个月采用MSCT进行复查,比较治疗前后血供变化与碘油沉积情况,对比不同分型肝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门静脉供血率48.80%显著高于治疗前8.97%(P0.05),肝动脉供血率治疗后51.19%低于治疗前91.02%(P0.05);治疗后完全型占77.90%较治疗前29.06%显著提高,而缺损型治疗后19.76%显著低于治疗前55.81%(P0.05);结节型CR率76.19%与肿块型29.23%相比显著高(P0.05)。结论: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应用MSCT进行疗效评估,能够有效对治疗后患者的血供变化、病灶情况等进行显示,从而为临床医师疗效判定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肝癌经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疗效的敏感性。方法选取我院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均为单发病灶,动态观察超声造影各时相病灶血供特点,比较TACE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肝癌患者的超声造影特点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及病理随访结果,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判断。结果 TACE治疗前所有病灶超声造影均提示血供丰富,增强模式均为"快进快出"型;治疗后1个月超声造影评估残存病灶血供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3。结论超声造影能敏感显示治疗前后病灶血供情况,在随访肝癌TACE后肝动脉栓塞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外动脉供血情况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在我院行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发现肝外动脉供血并进行化疗栓塞的1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外动脉供血情况,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同期有5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多次TACE治疗,其中129例患者先后在第1~7次TACE术中发现肝外动脉供血并进行插管化疗栓塞。129例患者中共见158支肝外供血动脉,分别是膈下动脉69支、肠系膜上动脉45支、胃左动脉30支、胃十二指肠12支及右肾上腺动脉2支。首次行肝外供血动脉化疗栓塞后完全缓解7例(13.2%),部分缓解82例(63.6%),疾病稳定24例(18.6%),疾病进展6例(4.7%),缓解率为76.7%。在多次TACE治疗后肿瘤进展的28例患者中,缓解率为75.0%。随访3~19个月,生存时间1年以上者96例(74.4%)。结论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血供较为常见和多变,对原发性肝癌肝外供血动脉进行化疗栓塞能有效提高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疗效的价值。方法:对51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术后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二维超声观察肿瘤大小及内部回声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肿瘤血供情况及脉冲多普勒(PW)记录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TACE术后大多数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肿瘤血供明显减少(P<0.001),其血供减少程度与肿瘤缩小程度呈正相关(r=0.757,P<0.001)。肝动脉峰值流速明显下降,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快(P<0.001)。结论:多普勒超声能客观判断肿瘤大小及血流灌注状态,是目前检验肝癌TACE术后效果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彩色多普勒在门静脉穿刺注药治疗肝癌中的应用价值。对15例原发性肝癌和1例继发性肝癌患者门静脉穿刺注药前后及注药过程中彩色多普勒的应用表明;注药前彩色多普勒对肝肿瘤病灶及门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查有助于本治疗适应证的选择;注药过程中的彩色多普勒应用,有助于提高静脉穿刺注药的准确性和观察药液在肝内的弥散;注药后彩色多普勒检查及其穿刺活检有助于对肝癌疗效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的门静脉穿刺导向化疗,作为肝癌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能手术伴有门静脉癌栓(PVTT)的原发性肝癌(PHC)安全而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05年3月~2008年4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共38例,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1~2次后,再以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给予残留病灶及门静脉癌栓放疗,3~6 Gy/次,每周3次,DT40~55 Gy;放疗期间同步口服希罗达化疗,每3周1个疗程,共1~2个疗程。结果原发灶肿瘤近期有效率69.7%,1年生存率72.7%,2年生存率57.6%。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卡氏评分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口服希罗达联合TACE、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具有疗效好,损伤小且易耐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适合指导介入治疗的肝细胞肝癌门静脉癌栓介入分型。方法:根据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动态增强CT或MR影像学表现,将门静脉癌栓分为Ⅰ~Ⅴ共5型,包括Ⅰ型、Ⅱa型/Ⅱb型、Ⅲa型/Ⅲb型/Ⅲc型、Ⅳa型/Ⅳb型、Ⅴ型,其中将Ⅰ~Ⅳ型同时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归为Ⅴ型。观察不同分型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放射性碘-125粒子条植入治疗的效果。结果:117例入选患者介入分型为Ⅰ型占10.2%(12/117)、Ⅱ型占17.1%(20/117)、Ⅲ型占53%(62/117)、Ⅳ型占19.6%(23/117)、Ⅴ型占16.2%(19/117)。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术后即刻造影显示,68例(93.1%)患者门静脉灌注明显改善。术后1~3个月增强MR/CT随访显示,植入碘-125粒子部位的癌栓均较术前明显萎缩,有效控制。结论: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介入分型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的介入治疗策略,使患者获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研究原发性肝癌(HC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无碘油沉积区的血液供应,以判断TACE后疗效,并对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 19例HCC患者(24个病灶),接受25次TACE后行MS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根据动态增强表现将无碘油沉积区的血液供应分为四种类型:动脉供血型、门静脉供血型、双重供血型及少血供型.结果 19例患者(24个病灶),经过25次TACE后无碘油沉积区的血供情况为:动脉供血型11个病灶(45.83%),双重供血型11个病灶(45.83%),乏血供型2个病灶(8.33%);动脉期MSCTA中22个富血供型病灶中有18个病灶有明显的肿瘤供血动脉(81.8%),19例患者中发现寄生动脉5例,右膈动脉3例,胰十二指肠动脉1例,胸廓内1例.结论 MSCT三期扫描及动脉期MSCTA可以很好地评价无碘油沉积区肿瘤病灶的供血情况,对判断TACE后疗效及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血供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血供。方法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3 1例 ,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观察其血供 ,化疗检塞术后 4周行碘油CT复查。结果 本组 3 1例中 2 8例为单纯肝动脉供血 ,3例为肝动脉和侧支动脉供血 ,未见门脉供血。单层动态扫描时间 密度曲线显示 :癌组织在CTHA显著强化 (P <0 .0 5 ) ,在CTAP无显著强化 (P >0 .0 5 ) ;单层动态扫描与术后碘油CT的肿瘤最大截面积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晚期肝癌以肝动脉供血占绝对优势 ,部分可见侧支动脉供血 ,未见门脉血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2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纯行TACE,B组行TACE联合3DCRT,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毒性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原发肿瘤有效率为55.6%(20/36),门静脉癌栓(PVTT)消失率为25.0%,1、2年生存率分别为27.8%(10/36)、13.9%(5/36),B组原发肿瘤有效率为77.8%(28/36),PVTT消失率为50.0%(18/36),1、2年生存率分别为52.8%(19/36)、44.4%(1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放射性肝脏毒性反应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3DCRT治疗PHC并PVTT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是PHC并PVTT治疗有效可行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在经皮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术(TACE)后的作用。方法实时超声造影检查选择TACE术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1例,共30个肿瘤病灶。结果TACE术后超声造影检查对肿瘤内残存血供的检出率优于能量多勒血流显像;超声造影表现:栓塞完全的病灶在造影的各个时相均表现为“缺损区”,检测到血流的16个病灶有3种形态学表现;通过造影后的表现还可明确提示肿块栓塞后无血供的范围,TACE术后有无门脉内癌栓形成以及肝内有无微小新病灶形成。结论超声造影可作为TACE治疗后常规检查手段以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肝肿瘤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简称介入)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原发性肝癌和3例肝转移癌介入治疗后进行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比较两种影像技术在注射造影剂后的表现。结果超声造影和增强CT均显示肿瘤数目较彩超增多,直径较彩超增大,动脉期快速树枝状增强相同,超声造影动脉期环状增强9例,增强CT动脉期环状增强7例,余基本一致,超声造影和增强CT不同时相的增强情况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肿瘤内血流的检测是评估疗效的手段,超声造影和增强CT都能敏感地显示肝肿瘤介入后的血供特征,超声造影具有实时性、无创性、无放射性,对肝肿瘤介入后的疗效评估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