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脊柱结核发病率约占骨关节结核的50%。胸椎结核仅次于腰椎结核,但较颈椎结核发病率高,达39.6%左右。胸椎结核常导致椎体破坏,造成脊柱后凸畸形、椎管受压,影响脊柱稳定性。经过多年的探索,手术已成为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手段。胸椎骨质破坏可导致胸椎畸形和截瘫,胸椎结核较腰椎结核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主要目的是清除病灶、椎管减压、植骨融合、矫正后凸畸形。为降低胸椎结核致残率,构建脊柱稳定性,开展植骨内固定术和做好术前术后各项护理工作成为术后患者恢复的关键环节,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采用经前路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胸椎结核58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微创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0例胸椎结核患者采用腋下小切口技术进行胸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评价其疗效.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无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获1~3级改善.结论 腋下小切口技术治疗胸椎结核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开胸病灶清除治疗儿童胸椎结核的疗效。 方法 搜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开胸病灶清除治疗儿童胸椎结核35例,其中有13例合并不同程度瘫痪,1例合并尿潴留。术后随访1~7年,平均3.5年,对患者局部病灶有无复发、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后凸畸形矫正的近期和远期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35例患者均得到结核病临床治愈,未发现复发;13例合并不同程度瘫痪者下肢肌力均提高1~3级;1例尿潴留患者于术后5个月恢复排尿功能;35例患者术前平均后凸Cobb角为42°(20°~55°),术后近期平均为22°(5°~38°),术后随访1~7年(平均3.5年),后凸Cobb角仍平均为22°(5°~40°),其中17例于术后2~3年取出内固定。 结论 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开胸病灶清除治疗儿童胸椎结核能够一期完成病灶清除,脊髓减压彻底,提供肋骨植骨,重建脊柱稳定性,有效矫正后凸畸形,预防远期后凸畸形加重。  相似文献   

4.
<正>脊柱结核在骨关节结核患者中约占50%~60%,且治疗周期漫长,约为12~18个月~([1-2])。胸椎结核在脊柱结核中最为常见(48. 03%),可能与胸椎椎管容积小、生理性后凸、胸椎骨髓血供较差有关,加之胸椎结核发病隐匿,就诊时常已累及多个椎体,病理组织进行性发展对椎体完整性造成严重破坏,导致胸椎结核较其他脊柱结核更易发生脊髓神经功能障碍、脊柱失稳以及后凸畸形等并发症,增加了治疗难度  相似文献   

5.
周长民  赵勇  丁八一  樊强  满涛 《山东医药》2010,50(10):24-25
目的探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在胸椎结核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结核32例(A组),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单纯植骨融合术治疗胸椎结核45例(B组)。结果两组术后随访8个月-3a。A组优30例、良2例,优良率100%;Cobb角术后得到部分至完全矫正,平均矫正12。,最后1次随访Cobb角矫正无明显丢失。B组优26例、良10例、差9例,优良率80%;植骨均骨性融合,融合时间6。8个月:Cobb角术后矫正6.6°,最后1次随访Cobb角矫正平均丢失3.8°。两组优良率及术后矫正Cobb角相比,P均〈0.05。结论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结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一般当腰椎结核的脓肿逐渐扩大时脓液多沿着肌肉间隙向吉围蔓延,面终于溃破到体外形成窦道,然而胸椎结核所形成的寒性脓肿,过去认为被脊椎周围韧带局限在椎体前方及其两旁,不能向外蔓延。我院自采用病灶清除术后,27例中发现脓肿溃破入肺脏者6例,其中五例漏诊,多把肺部病灶误为脓肿的一部分。经复习并总结了前五例X线片上的特征后,结果第六例在手术前得到了正确的诊断。为了今后能够在手术前作出正确的诊断,我们又总结了我院胸椎结核110例,其中88例有椎旁脓肿。此88例中明显的脓肿溃破入肺引起继发性肺结核者20例(内有手术证实的6例),占脓肿形成总数的23%,占110例胸椎结核的18.2%;破入左肺的8例,破入右肺12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肋横突病灶清除、前侧方减压治疗胸椎结核并截瘫的疗效。方法采用经肋横突病灶清除、前侧方减压治疗胸椎结核并截瘫患者40例。36例接受一期椎间植骨融合。结果手术顺利。术中无脊髓、大血管、气管、支气管等损伤。术后胸背痛症状缓解,截瘫症状改善。38例术后神经功能立即有恢复,2周后36例基本完全恢复。术后6个月33例基本达到骨性融合,,3例植骨吸收明显。未出现骨不连及假关节形成。结论 经肋横突病灶清除、前侧方减压治疗胸椎结核并截瘫效果好。术中椎间植骨融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1981年以来,我们对35例中段以下的脊柱结核病人在手术中施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简称连硬外麻醉)取得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胸椎给核8例,均为T_8以下,腰椎结核29例;伴单侧髋窝脓肿21例,双侧髋窝脓肿6例。以上病人结核病灶均未侵入椎管内。35例病人均有脓肿,后突畸形31例,压痛13例,叩痛18例。病人多有不同程度出血,但心肺无重要疾病,血沉均<30mm/h。 胸椎结核行侧前方减压术或加植骨术,术中取侧卧位;腰椎结核均取下腹部切口,经腹膜外入路行结核病灶清除术,术中取平卧位。均选用连硬外麻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椎旁脓肿破入胸腔或肺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腋下微创切口开胸行胸椎结核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同期行胸椎结核手术的52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后外侧切口(对照组,24例)及腋下微创切口开胸(观察组,28例),观察两组手术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出血量、术野显露范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恢复情况(包括住院时间、切口疼痛时间及肩关节活动情况等).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能完成T3~T12椎体病灶暴露、清除及椎体融合固定;对于多节段或跳跃椎体破坏者,对照组显露病灶更加充分;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切口疼痛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肩关节活动优于对照组.结论 腋下微创切口用于胸椎结核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脊柱结核是一古老疾病。至少已有5000年的历史。它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形式之一。约占全部结核病的3%~5%,肺外结核的15%。骨关节结核的50%。其中胸椎结核由于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一直受到人们重视。椎旁脓肿破入胸腔或肺是胸椎结核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该病还累及胸腔或肺。进一步增加了诊断及治疗的困难。我们就这一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脊柱结核是一古老疾病,至少已有5000年的历史。它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形式之一,约占全部结核病的3%~5%,肺外结核的15%,骨关节结核的50%。其中胸椎结核由于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一直受到人们重视。椎旁脓肿破入胸腔或肺是胸椎结核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该病还累及胸腔或肺,进一步增加了诊断及治疗的困难。我们就这一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1996年,我们对350例脊柱结核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84例,女166例。年龄12~69岁,平均41岁。病史1个月至8年。病灶位于颈椎5例(1.4%),胸椎106例(30.3%),胸腰椎40例(11.4%),腰椎135例(39%),椎体附件4例(1.1%)。其中合并截瘫30例(颈椎结核2例,胸椎结核24例,胸腰段结核4例),肺结核30例(胸椎结核22例,腰椎结核8例)。2 手术入路及术式 5例颈椎结核中,2例经颈椎前侧入路行病灶清除(1例同时行颅骨牵引),2例经后路行椎板减压并颅骨牵引术,1例单纯行颅骨牵引术。胸椎结核经胸腔入路病灶清除98例,经胸膜外(包括肋骨横突切除)病灶清除8例,其中同时行椎间髂骨植骨3例,应用带蒂肋骨椎间植骨2例。胸腰段脊柱结核经一侧肾切口清除病灶。腰椎结核行改良倒八字切口病灶清除。椎体附件结核经后正中切口病灶清除。脊柱结核合并截瘫者行前侧减压18例,侧前方减压8例,全椎板切除减压4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治疗脊柱结核36例,其中颈椎4例、胸椎13例、腰椎19例。均采用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抗痨治疗12~16个月。结果术后随访1—5a,切口均一期愈合,椎间植骨融合好,脊柱结核无复发。结论采用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病变组织清除彻底,脊柱稳定性好,结核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67例老年胸椎结核患者,对比患者行I期后路椎管减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组,n=34)及I期后路内固定再行Ⅱ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B组,n=33)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后凸角和术后Frankle分级等的变化。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150±21)vs(210±29)min,P<0.01〕;A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B组〔(400.6±56.2)vs(510.5±71.6)ml,P<0.01〕;A组平均住院时间比B组显著减少〔(20.2±2.8)vs(26.8±3.7)d,P<0.05〕。各组后凸角度数术后均比术前明显下降(均P<0.01),两组后凸角和术后Frankle分级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后突畸形矫正率及影像学未见明显异常。结论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椎结核有确切疗效;与分期前后路术式相比,具有创伤小等优势,可作为老年胸椎结核的一种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6.
首先祝贺北京骨关节结核诊疗中心成立二周年。北京胸部肿瘤结核病医院骨科、北京骨关节结核诊疗中心是专门进行骨关节结核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治、研究、教学的科室,实力雄厚。建科近55年来已完成7000余例骨关节结核手术,在骨结核及肿瘤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全国首创经胸腔治疗胸椎结核,为胸椎结核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效果;80年代,为解决结核病的耐药难题,率先在全国开展了骨关节结核脓液中抗结核药物浓度的监测,为骨关节结核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90年代,相继开展了骨关节结核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胸椎结核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诊断为胸椎结核的653例患者病案首页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及实验室检查、手术方案选择等。结果 653例胸椎结核患者的发病年龄较大[49.0(30.0,62.0)岁]、病程较长[6.0(3.0,12.0)个月]、背痛者较多[78.1%(510/653)],主要依靠组织病理诊断[81.0%(417/515)]。外埠患者[65.7%(429/653)]多于本埠患者[34.3%(224/653)],且本埠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发病率[34.8%(78/224)]高于外埠患者[14.0%(60/429)](χ2=38.330,P<0.001)。中、下段胸椎受累达91.4%(597/653),累及2个椎体者最多[69.5%(454/653)],其次为3个及以上椎体者[28.2%(184/653)],截瘫患者达30.5%(199/653),接受手术治疗者达83.2%(543/653),其中术后出现并发症者99例(18.2%)。截瘫患者入院时血红细胞沉降率[35.0(16.0,66.3)mm/1h]、贫血[36.7%(73/199)]、接受手术时间[210.0(168.5,250.0)min]和术中出血量[600.0(400.0,1000.0)ml]均明显高于非截瘫组[27.0(11.0,55.5)mm/1h、24.7%(112/454)、201.0(150.0,240.0)min、500.0(400.0,800.0)ml](Z=-2.867,P=0.004;χ2=9.835,P=0.002;Z=-2.494,P=0.013;Z=-3.182,P<0.001)。最终术后出现并发症者经积极处理均痊愈,好转出院581例(89.0%),转往其他医疗机构继续康复或治疗基础疾病61例(9.3%),截瘫未愈8例(1.2%),死亡3例(0.5%)。结论 胸椎结核发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中下胸椎受累及累及2个及以上椎体多见,病理是主要的确诊方式。手术是胸椎结核的重要治疗手段,截瘫患者病情较重,手术难度增加,但总体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自 1995年以来 ,我们应用经胸病灶清除、椎管前方减压带血管蒂肋骨椎间植入术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患者 42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取同期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患者 8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两组术前临床情况见表 1。表 1 两组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患者术前临床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效果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6年3月至201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上胸椎结核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4~67岁,中位年龄49岁;累及椎体38个,平均2.2个;术前选择异烟肼(H)、利福平(R)或利福喷丁(Rft)、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左氧氟沙星(Lfx)组成四联或五联抗结核治疗方案,抗结核治疗时间2~96周,平均10.3周;术后继续行HR(Rft) EZ或HR(Rft) EZLfx抗结核治疗,抗结核治疗时间12~18个月.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165~300 min,平均(224.11±41.35) min.术中失血量300~1500 ml,平均(752.94±435.70)ml.术后并发症:切口积液4例,褥疮1例.Cobb角术前(23.96±6.67)°,术后(19.21±5.97)°.随访12~30个月,平均14个月,截至末次随访胸椎结核均获得治愈,植骨融合100.00%.结核无复发.10例截瘫患者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均达D级以上.结论 上胸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并钛笼肋骨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9月至2016年12月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并钛笼肋骨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28例,获得随访21例,男14例,女7例,其中胸5、6椎体结核1例,胸6、7椎体结核3例,胸7、8椎体结核3例,胸9、10椎体结核 2例,胸10、11椎体结核4例,胸11、12椎体结核2例;胸6、7、8椎体结核1例,胸7、8、9椎体结核3例,胸9、10、11椎体结核2例;根据术前、术后随访的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以及脊柱后凸Cobb角矫正和植骨融合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10个月至7年,Frankel分级,术前B级1例,C级5例,D级6例,E级9例;末次随访时D级4例,E级17例。VAS评分术前平均为(6.29±1.27)分,术后1周平均为(2.81±0.87)分,末次随访时平均为(1.24±0.89)分。术前测量患者的Cobb角平均为(19.81±11.08)°,术后1周平均为(3.81±2.77)°,末次随访时平均为(4.52±3.23)°;21例患者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5~11个月,平均(6.93±1.33)个月,至末次随访未发现内固定钉棒系统松动、脱落及断裂。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并钛笼肋骨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能有效清除病灶,解除神经压迫,矫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