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复极变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早期复极变异(early repo-larization variant,ERPV)系指外观健康和无症状人群出现ST段抬高的心电现象[1,2]。其既包括正常心电图变异,又与某些心脏疾患相关,故早期复极变异的临床意义、发生机制与众多的ST段抬高心电图的鉴别诊断在近年来受到关注[2 ̄4]。  相似文献   

2.
心电图ST段抬高临床十分常见,引起ST段抬高的因素很多,既有正常变异和功能性改变,又有心脏方面的因素及心脏以外的因素影响。病因不同,治疗也大不一样。冠脉病变性ST段抬高,多由于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损伤所致,对此,临床医生警惕性很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鉴别24h动态心电图中ST段抬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111例ST段抬高患者动态心电图,分别按照心绞痛、Brugada波、急性心包炎和早期复极变异4组进行分析。结果心绞痛组ST段抬高与患者发作的症状、时间有关;心包炎组普遍导联持续抬高;其余2组虽然ST段抬高具有动态改变,与发作症状不同步,但与同一患者动、静状态有关。结论结合患者当时临床症状和动、静状态,ST段是否持续抬高及其形态、分布导联是动态心电图鉴别ST段抬高性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及鉴别方法。方法对38例ERS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T段抬高及高耸T波改变以V3、V5导联最为明显(85.6%),大多伴J波(88.7%),ST-T改变较恒定,运动试验可使ST段暂时回落基线。结论ERS是一种正常变异的心电图改变,由于ERS在临床上常以胸痛为首发症状,故易造成误诊,因其表现ST段抬高易与病理性ST-T改变混淆,需结合临床病史、心电图动态观察及血清酶学改变等与急性期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心包炎等病理性改变心电图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及心电图特征改变。方法选取我院疗养期间UAP急性发作者7例,均于胸痛发作时记录心电图,并与入院时比较。结果 7例中心率变异(HRV)〈50ms者1例,50~100ms者5例,〉100ms者1例。ST段抬高6例,ST段下移1例。T波异常7例(〉2个导联)。结论 UAP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对临床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早有文献报道,部分患者右侧胸前导联可存在ST段的马鞍形抬高,但不伴任何心脏病的证据,提示为正常变异。不过,该型ST段的抬高容易误诊为前间壁心肌梗死或Brugada综合征,需要引起重视。[定义]1954年,Edeiken报道了10例患者右胸前导联存在马鞍形ST段抬高,但临床无明显症状,心电图不伴其他异常改变,心脏形态学检查正常。Edeiken认为这种心电图属于正常心电图变异,以后  相似文献   

7.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生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早期复极综合征(PRS)属于正常心电图的变异,本文PRS诊断标准为两个以上的导联心电图出现下列改变:(1)ST段抬高0.5mV以上,凹形ST段(弓背向下);(2)RS-T联合抬高1.0mV且有水平形或凹形ST段。  相似文献   

8.
鲁端  王劲 《心电学杂志》2007,26(2):126-127
在外观健康和无症状的人群中呈现的ST段抬高,称为早期复极变异(ERPV)。Hiss等报道,6410名美国空军的健康男性(年龄16~58岁)中,91%在≥1个导联出现ST段抬高0.1~0.3mV,其中最常见和最显著sT段抬高的导联是V2。  相似文献   

9.
分析46例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变化。ST段抬高和J波均以V_3~V_4导联最明显.运动可使抬高的ST段恢复到等电位线,J波消失.此种心电图表现可持续2年以上。结合心肌酶、心脏B超等检查,可与急性心肌梗塞、变异型心绞痛等鉴别。  相似文献   

10.
非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电图ST段抬高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但心电图ST段抬高还可以在其它情况出现。本综述的目的是描述其他心电图上类似心肌梗死的ST段抬高的各种情况,找出与之区分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早期复极综合征又称为良性的ST段抬高,是以ST段持续抬高为特征的正常变异。临床上经常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或变异性心绞痛,笔者遇到2例,报道如下。 例1 男性,38岁,1982年5月18日心电图检查发现右心前导联ST段明显抬高(见图1),诊为急性前  相似文献   

12.
急性左主干闭塞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掌握其心电图特征,有利于快速、准确地识别高危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根据2011年ESC NSTE-ACS患者管理指南,可以通过典型心电图改变早期识别发现左主干病变,主要表现为aVR导联ST段抬高>0.1 mV。此外,急性左主干闭塞病变心电图的早期诊断可能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之一:①Ⅰ、Ⅱ、V4~V6导联ST段压低伴aVR导联ST段抬高;②发病后12 h内心电图同时有aVR和V1导联ST段抬高且抬高程度aVR>V1导联(ST aVR↑>ST V1↑);③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aVR导联ST段抬高。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与急性冠状脉缺血相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心电图ST段的表现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ST段抬高型即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又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4.
再灌注治疗后心肌是否得到真正的再灌注,一直是临床关注的话题,溶栓治疗后心电图抬高ST段的恢复情况和介入TMA血流恢复情况是临床最常用来判断心肌再灌注的手段,但溶栓后体表心电图的变化与心功能恢复的关系研究尚少,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早期ST段抬高振幅总和(∑STE)的下降情况。结合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用于判断体表心电图ST段情况与心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主要分如下两种情况:1ST段抬高与QRS波群主波同向此见于:①正常变异;②急性心肌梗死;③变异型心绞痛;④急性心包炎;⑤室壁瘤;⑥高血钾。  相似文献   

16.
不同程度冠心病患者QT变异和QT变异指数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QT变异(QTV)和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22例冠心病患者(75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47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和55例正常对照组,在保持日常生活起居的情况下佩戴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计算机辅助下自动测量QT间期,计算相应时间段的QT间期均值(QTm)、QTV、HR间期均值(HRm)、HR间期变异(HRV)和QT变异指数(QTVI)。同时采用时域法(SDNN)和频域法(LF、HF)分析心率变异性。结果①正常对照组24hLF/HF、HF、QTV均呈昼夜节律性变化。②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劳累性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QTV差异显著(29.2±13.6ms、26.8±13.1ms、21.7±12.4ms,P<0.05)。③正常对照组QTV与SDNN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0,P<0.05。而劳累性心绞痛组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的QTV与SDNN无相关性,P>0.05。④QTV、QTVI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变大,且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QTV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QTV的变化不仅依赖于自主神经,而且是许多不同病理生理因素作用的结果,在心肌缺血的情况下,能更直接地反映心肌的代谢和病变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体表心电图对梗死相关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照分析6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入院时心电图Ⅱ、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及Ⅰ导联ST段偏移与冠状动脉造影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结果 14例左旋支阻塞所致者ST段抬高Ⅱ/Ⅲ≥1、<1分别为12、2例;Ⅰ导联ST段抬高或等点线12例,压低2例。而47例右冠状动脉阻塞所致者ST段反转高Ⅱ/Ⅲ≥1、<1分别为2、45例;Ⅰ导联ST段抬高或等电位线2例、压低45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心电图ST段拾高Ⅱ/Ⅲ≥1、Ⅰ导联ST段抬高或等电线是诊断左旋支阻塞敏感而特异的指标,而ST段抬高Ⅱ/Ⅲ<1、Ⅰ导联ST段压低则对诊断右冠状动脉阻塞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心电图是决策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时机的基石.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是引起ST段抬高的惟一原因.ST段抬高的最常见原因为左室肥厚、左束支阻滞、早期复极以及室壁瘤.这些情况可能被误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而引起不应该的溶栓治疗或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因此,要熟悉非急性心肌梗死性ST段抬高的心电图线索才有助于与真正的急性心肌梗死相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前导联ST段抬高的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1例患者的右冠状动脉(或主要分支)闭塞,心电图表现为心前区导联ST段抬高,与前降支闭塞所致心前导联ST段抬高的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前导联ST段抬高局限在V1至V3导联(或者V4),抬高最明显的位置在V1或V2,演变过程中没有病理性Q波出现。结论右冠状动脉闭塞可以导致心前区导联ST段抬高,心电图特征有助于判断梗死相关血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急性心肌梗死者心电图ST段抬高的因素,减少误诊。方法对31例非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ST段进行分析。结果非急性心肌梗死引起ST段抬高的病因、机制各不相同。结论除急性心肌梗死外,引起心电图ST段抬高的诸多因素,临床应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