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电学杂志》2010,(4):325-325
本例心电图的主要特征为:R—R间期呈长短交替出现,长R—R间期(R2-R1)为0.44s,短R—R间期(R1—R2)为0.36s,平均心室率为158次/min;长R—R间期前均可见一P-波,而短R—R间期均前未见P波,即每一个P’波后有两个QRS波群,  相似文献   

2.
《心电学杂志》2006,25(1):6-6
本例心电图基本节律为窦性,P-P间期0.764).84s,频率71-79次/min。下行可见前3个窦性P波形态稍不一致,但方向相同,为窦房结内游走节律。图中有多个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其前无相关P波,部分联律间期基本相等,代偿间期完全,为室性期前收缩。每个室性期前收缩的T波前肢均可见一逆行P波,R—P^-间期为0.19s(除上行第2个室性期前收缩的R-P^-间期为0.24s外),为室性期前收缩伴心房回波(atrialecho)。  相似文献   

3.
《心电学杂志》2007,26(2):78-78
本例上行I、aVR、V1、V4导联与下行长Ⅱ导联系同步记录,示P-P间期0.94~1.03s,P-R间期0.18s,长Ⅱ导联可见3次提早出现P′-QRS-T波群(P′5、P′7、P′10),其中P′5波落在T波顶峰上,下传的P′-R间期与窦性P-R间期相似,QRS波群呈rS型,时间0.12s,P′7波形态与窦性P波略异,旦P′-R间期略显缩短,考虑P′7波与R7无关,因R7形态与第1~4个窦性搏动的QRS波群一致,  相似文献   

4.
《心电学杂志》2005,24(2):125-125
本例aVF、V1导联系同步连续记录,示窦性P—P间期0.62~0.69s,频率89~96次/min;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受阻QRS波群脱落,呈现4组文氏周期。其中第1组文氏周期的P—R间期由0.26→0.44→0.63s→P波受阻,第2组文氏周期的P—R间期由0.26→0.3→0.35→0.37→0.51s→P波受阻,  相似文献   

5.
《心电学杂志》2009,28(6):439-439
本例心电图为12导联同步记录,其主要特征为:窦性P波规律出现,频率96次/min,QRS波群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另一种更为宽大畸形;两者的QRS时间均为140ms,P—R间期分别固定为0.20s和0.10s,呈长短交替出现。由于0.20s的P—R间期超过了心率上限的P—R间期,  相似文献   

6.
《心电学杂志》2009,(4):271-271,283
本例心电图主要特征为:窦性P—P间期规则,频率94次/min;P—R间期长短交替,R—R间期呈长短交替(分别为60次/min和68次/min),QRS波群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和正常两种形态交替出现。短R—R间期后的QRS形态、时间均正常,P—R间期固定为0.40s;长R—R间期后的QRS波群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P—R间期固定为0.15s(除下图最后一个长R—R间期以外,其前P—R间期为0.36s),  相似文献   

7.
《心电学杂志》2005,24(3):140-140
A之MV1导联P波形态有3种:①较为宽钝的P波如P1,2,其P-P间期0.75s,P-R间期0.15s;②较为尖窄的P波如P5-P9,其P-P间期0.82-0.89s,P-R间期0.14-0.15s;上述这两种P波形态改变提示为窦房结内游走节律或窦房结至心房内游走节律;⑧逆行P波如P3,4,其R-P间期0.14s,而P—R间期呈0.46、0.38s长短两种,P-R间期〉R—P间期〉0.08s,  相似文献   

8.
本例心电图可见窦性P波规则出现(V2~V4明显),频率75次/min,部分P波重叠于ST段或T波上,造成T波形态的不一致。QRS形态宽大畸形,时间均〉0.12s.频率130次/min左右,P波频率〈QRS频率,说明P波与QRS波群无关,为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QRS形态在肢体导联呈左前分支与左后分支阻滞型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9.
本例心电图为12导联同步记录,其主要特征为:无窦性P波。P’波规律出现,P’-P’间期0.31s,频率193次/min,以I、V2、V3明显,部分P’波重叠于ST段或T波上而造成T波形态不一致。大部分QRS波群呈长、短交替出现,系异位P’波与QRS波群呈3:2文氏型房室传导,最后4个QRS波群规则出现,除了其前P’-R间期固定以外,  相似文献   

10.
本例心电图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两次S1S1刺激前R-R间期360ms,频率167次/min,QRS波群在下壁导联呈(q)Rs型,s波明显,V1呈rS型,QRS波群终末略凸起,对比S1S1刺激后QRS波群,可以明确是假性“s”波及伪“r”波,结合双极食管导联可见逆行P波(P-波)重叠与QRS波群中,R-P-E间期<70ms,明确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1S1刺激后R-R间期380ms,频率158次/min,对比刺激前,发现下壁导联QRS波群的假性“s”波及V1伪“r”波消失,QRS波群之后可见明显P-波,在Ⅰ、aVL倒置,在V1直立,P-波倒置深度Ⅱ>aVF>Ⅲ,食管导联R- P-E间期90ms,V1 R-P-间期110ms,明确为左(后)侧房室旁道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1.
《心电学杂志》2009,28(3):194-194
上、下两行MV1系相隔近2min记录。上行显示窦性基本P—P间期0.92s,长P—P间期1.82s为基本P—P间期的2倍,存在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窦性下传QRS波群呈rSR′型,时间0.12s,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见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P2′、P5′),其偶联间期相等,下传QRS形态与窦性QRS形态略异,为折返型房性期前收缩伴轻度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可见提前或延迟出现与窦性QRS形态一致或略异的QRS—T波群,如R3、R4、R7、R9,这些搏动的形成有两种可能:  相似文献   

12.
《心电学杂志》2009,(2):80-80
本例心电图主要特征为:未见窦性P波,V1可见大小、形态、时间均不一致的f波,说明基础心律为心房颤动。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间0.15s,但不符合束支传导阻滞图形,R—R间期基本规则,频率136次/min。  相似文献   

13.
本图为同次描记的不同形式打印。一幅为12导联同步描记(图略);另一幅为V1连续扫描(如上图)。同步12导联图与V1中行倒数第6个心搏起至V1下行的第10个心搏止的图序图形相同。 V1显示基本节律为窦性,窦性P波规律出现,频率约88次/min,P-R间期多0.23s,部分长R-R间期后P-R间期可缩短至0.16s (如V1中行之R29和V1下行之R41的P-R间期)。窦性QRS波群呈rS型,QRS时间0.10s。可见房性期前收缩及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箭头示)。  相似文献   

14.
上图可见窦性P波在3个导联均为直立,P—P间期互差大于0.16s,频率56~74次/min;R—R间期规则,窦性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QRS波群呈室上性,频率65次/min,形成加速的交接区逸搏心律,与窦性P波形成竞争,  相似文献   

15.
《心电学杂志》2005,24(4):229-229
本例Ⅱ导联连续记录可见P—P问期0.60s,频率100次/min,每隔两个窦性搏动会提早出现1次呈rS型的宽大畸形QRS-T波群,偶联间期相等为0.29s,代偿间歇完全,部分宽大畸形QRS—T波群后紧跟两个呈室上性型的QRS—T波群,其中第1个前有窦性P波重叠在前一搏动的T波上,  相似文献   

16.
《心电学杂志》2003,22(2):86-86
本期共收到思考心电图答案33份。现综合代自力,杨玉莲、闾文德3位同志的答案供参考。答案正确的还有以下同志:夏克良李万发王承玺王成孝国卫民徐荣友陈小莉袁炜许燕张传鹏林毓群曹庆生王海燕郑世杰吴慧珍吴亚平刘杨汪宁李兴杰陈世明龚祖平贾邢倩冯应君徐雁丹董薇戴玉娟林庆辉李道在徐欲晓吴玉娟  相似文献   

17.
Ⅱa显示窦性P-P间期0.94~0.99s,频率60~64次/min,P-R间期0.18s;每隔2个窦性搏动提前出现1次P′-QRS-T波群,偶联间期0.56s,P′波落在T波终末部,顺传的P′-R间期0.24s、0.38s短长两种。Ⅱb显示窦性P-P间期1.01~1.12s,频率54~60次/min, P-R间期0.18s、0.40s短长两种;  相似文献   

18.
上行ⅡR—R间期0.36s与下行P’-P’间期一致,频率167次/min,其QRS波群呈R型,时间正常,结合下行呈R型QRS波群的T波低平,考虑上行直立的T波上有P’波重叠,其顺传的P’-R间期约0.2s,结合患者是突发心动过速,提示该P’波系起源于心房,即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9.
本例12导联心电图部分QRS波群前可见P’波,P’-R间期不规则,尤以向下箭头处明显,且在向上箭头所指处QRS波群后同样可见P’波,以此两次P’P’间期测量可以发现前序P’P’间期规则,频率150次/min,呈现文氏及2∶1房室传导,明确为房性心动过速,食管EB导联同样可以证实。3次宽大畸形QRS波群前均存在钉样起搏脉冲,结合病史可以明确为心室起搏。此外,V3、V4可以发现较小的钉样脉冲规则发放,频率60次/min,除第2次宽大畸形QRS波群的脉冲感知到前-前一次自身QRS波群外,其余脉冲均与自身无关,类似“VOO”方式发放心室脉冲,说明存在心室感知不足。心室脉冲多数落在QRS波群终末或ST段上,使得心室脉冲无法有效起搏心室,但凡远离自身QRS波群的脉冲均能起搏心室形成宽大畸形的3次QRS波群,说明不存在心室起搏不良。  相似文献   

20.
心电图Ⅱ示窦性P波形态略异(P2、4、9,波较P3、5、10波电压略低),其中P—P间期0.59~0.62s,心率96M02次/min。每隔1-2个窦性P波提早出现1个直立的P′波,偶联间期相等(0.30s),代偿间歇不完全,其中P′。波重叠在R14之中,使QRS形态略为畸形,为折返性房性期前收缩,呈二、三联律,多呈阻滞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