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肺静脉左心房线性消融术后复发的房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环肺静脉左心房线性消融术后复发房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28例房颤患者接受环肺静脉左心房线性消融术,平均年龄(54±11)岁,其中阵发性房颤10例,持续性房颤18例。采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及双Lasso标测导管技术,分别进行环左、右侧肺静脉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位消失,左心房-肺静脉双向阻滞。复发患者再次消融术采用双Lasso导管指导在原环形消融线上标测“漏点”并消融封闭之,对不能终止心动过速者再行拖带标测、激动标测或结合Carto系统标测;对典型心房扑动(房扑)行右心房峡部线性消融。结果初次消融术后平均随访(245±65)d,18例无复发;8例复发房性心律失常包括5例典型房扑、2例其他房性心动过速、1例阵发性房颤;2例左上肺静脉电位未完全隔离者仍持续房颤。除外1例持续性房颤,另外9例接受了再次消融术,证实所有复发患者均有左心房-肺静脉传导恢复;8例射频消融成功并随访(192±92)d无复发。结论左心房-肺静脉传导恢复是环肺静脉左心房线性消融术后复发房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初次手术附加右心房峡部线性消融可能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双Lasso导管标测技术行环肺静脉及其周围组织隔离预防心房颤动复发。方法13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男性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为(56±8)岁,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导管消融。其中,8例为频发的阵发性房颤(1~20年),5例为持续性房颤(1~4年)。窦性心律下起搏远端冠状静脉窦或房颤发生时,利用电解剖系统进行左心房重建。然后,将两根Lasso多极导管同时置于右(左)上、下肺静脉之内。在距肺静脉口1cm左右处行环肺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电隔离。消融终点为左心房-肺静脉/周围组织完全性阻滞,表现为放电时肺静脉电位消失。结果7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窦性心律下电隔离成功,5例持续性房颤和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窦性心律和房颤发生时电隔离成功。3例患者放电时房颤终止:左肺静脉隔离时房颤终止1例,右肺静脉隔离时房颤终止1例,左肺静脉隔离完成后54s自行终止1例。其余3例需体外电转复。消融术时间为(256±56)min,X线曝光时间为(39±11)min。无并发症发生。在术后平均随访(104±50)d,只有1例患者在第71d时出现不典型心房扑动,自行终止。其余12例患者均无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结论有明确心电学隔离指标的环肺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电隔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肺静脉既可为房颤的诱发机制,亦有可能参与房颤的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过程中使用可调弯韒(Agilis NxT鞘)的经验。方法 15例房颤患者采用Agilis NxT鞘进行导管消融。阵发性房颤11例,持续性房颤4例。穿刺房间隔,双侧肺静脉造影后,在EnSite VelocityTMv.3.0指导下构建左房几何模型,先行双侧肺静脉电学隔离,持续性房颤或阵发性房颤合并典型心房扑动患者继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而后持续性房颤患者电复律,在窦性心律下行左房高密度标测,若有低电压区或碎裂电位,继续行基质改良。结果 15例均完成4根肺静脉电学隔离。持续性房颤中,4例完成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复律后在窦性心律下行左房高密度标测2例后壁有低电压区,遂完成两侧消融圈后壁线消融;2例右下肺静脉前庭双电位与碎裂电位,行基质改良。阵发性房颤患者中,2例合并典型心房扑动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1例合并冠状窦口房性心动过速消融。右、左肺静脉隔离时间分别为(20.9±5.7)min、(19.2±7.1)min。没有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5.2±1.6)个月,1(6.7%)例3月后有房颤发作。结论在房颤导管消融过程中,使用Agilis NxT鞘,能便利消融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逐级消融策略治疗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40例非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逐级消融手术,第一步行环肺静脉前庭电学隔离术(PVAI),未复律者继续行线性消融,仍未复律者再继续行碎裂电位消融,直至复律或电复律.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 40例患者PVAI后有11例转为窦性心律,线性消融后11例转为窦性心律,碎裂电位消融后6例转为窦性心律,其余行电复律.术后复发4例房颤,2例心房扑动,3例房性心动过速,以单纯PVAI后明显.结论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采用逐级消融策略治疗非阵发性房颤是安全可靠的;单纯PVAI,成功率低,且易复发.  相似文献   

5.
蒋晨阳 《心电学杂志》2009,28(3):208-210
近年来,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已逐渐成为各类心房颤动的重要治疗方法。单纯肺静脉电隔离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根治率较高,但对慢性心房颤动仍然不理想。正因如此,不同的手术策略相继出现,例如:肺静脉前庭隔离、碎裂电位消融和线性消融等。这些策略的单独成功率与临床期望仍有差距。分步消融法是目前各种策略的综合,能显著提高慢性心房颤动消融的成功率。但是,70%以上的患者先转为房性心动过速,而不是直接转为窦性心律。期间,多种房性心动过速可合并存在,手术难度较大,能否根除这些房性心动过速是心房颤动消融成功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心房颤动消融后的房性心动过速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触”)转为窦性心律与否在术后复发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预测价值。并探讨相关的复发因素。方法选择接受分步法消融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79例,包括环肺静脉电隔离、线性消融、冠状窦消融、复杂碎裂电位消融,对充分消融后未转为窦性心律者给予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依据消融结果分为A组(转为窦性心律组,n=25)和B组(未转为窦性心律组。n=54),对两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经过平均(121±4.9)个月的随访。A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复发率(20%)低于B组(50%)(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在维持转为窦性心律上A组高于B组(P〈0.05)。在预测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因素中,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消融术后未能转为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史长和左心房前后径增大是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持续性心房颤动消融转为窦性心律与否直接影响术后的成功率。消融术后未能转为窦性心律、左心房前后径增大及心房颤动史长是术后复发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术中房性心动过速是否消融终止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持续心房颤动行分步法消融术中转为房性心动过速的患者86例,43例继续消融终止房性心动过速(消融终止组),43例消融不能终止房性心动过速而行电复律(未终止组).随访2年,比较两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复发率.结果消融术后维持窦性心律55例(63.95%),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31例(36.05%).复发率消融终止组(27.91%)与消融未终止组(44.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左心房前后径窦性心律组[(41.78±7.95)mm]小于复发组[(45.85±8.5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心房颤动消融术中房性心动过速能否消融终止不影响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33例和持续性心房颤动6例)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术前准备、标测及消融方法 、手术结果 、术后治疗和随访.结果 消融终点为Lagso标测的所有肺静脉均达到完全电学隔离,若消融结束后心房颤动仍未终止,即行同步直流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39例患者共完成78条环形消融线,肺静脉完全电学隔离率为93.6%(73/78).手术操作时间为(245±56)min、X线曝光时间为(46±15)min.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33例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心房颤动复发,6例需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维持窦性心律,其中3例心房颤动复发患者接受再次导管消融后无发作.射频消融术后总成功率为84.6%(33/39).结论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是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阵发性心房颤动92例和持续性或永久性心房颤动36例,接受环肺静脉消融术.采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进行环肺静脉左心房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手术结束时对心律仍为心房颤动者行同步直流电心脏复律.结果 完成"解剖学"环形消融线256条,其中58.6%达到电隔离肺静脉的终点,经寻找缝隙补充消融后最终248条(96.9%)消融线达到终点.手术时间(231±45)min、X线曝光时间(42±13)min和放电时间(66±17)min.术后随访平均10个月,无复发101例(78.9%).接受了再次手术15例,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14例有左心房-肺静脉传导,射频消融成功并随访30~270 d,两次射频消融术后总成功率为87.5%,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成功率为93.0%,持续性或永久性心房颤动为76.7%.并发症发生率为6.2%,包括心包填塞2例、小脑梗死2例、股静脉穿刺部位血肿1例和左侧大量血胸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以肺静脉电隔离为目标的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有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环肺静脉消融(CPVI)联合连续心房碎裂电位(CFAE)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64例经药物治疗无效且有症状的持续性心房颤动(PeAF)患者,CPVI后分为转复窦性心律(A 组)及未转复窦性心律组(B 组),未转复窦性心律患者行左心房连续CFAE(CFE-mean≤70ms)标测与消融后,分为转复窦性心律组(B1 组)与未转复窦性心律组(B2 组).两者终点分别为消除所有肺静脉电位与连续CFAE 或转复窦性心律.结果 A 组年龄、术前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手术前后心房颤动周长(AFCL)明显高于B 组(P<0.05).B1 组术前LAD、LVEDD 及手术前后AFCL 明显高于B2 组(P<0.05).A 组15 例(23%)与B1组21 例(45%)直接转复为窦性心律,B1组患者中3 例(6%)二尖瓣峡部依赖与2 例(4%)三尖瓣峡部依赖心房扑动经线性消融后转为窦性心律,1 例(2%)二尖瓣环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消融后转为窦性心律,28 例(57%)维持心房颤动患者行体外直流电复律成功.随访(5.8±2.3)个月,36 例(56%)维持窦性心律,A 组发生3 例(20%)快速性房性心动过速,明显低于B 组25例患者(51%,P<0.01).B1组发生快速性房性心动过速,低于B2组患者(33%、64%,P<0.01).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CPVI 联合连续CFAE 指导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有效安全,CPVI及CFAE消融对于心房电解剖重构程度较低患者的消融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11.
刘岩  王珂 《中国循环杂志》2007,22(2):129-132
目的:应用心肌组织多普勒技术结合M型超声、脉冲血流多普勒和心尖搏动图评价心房颤动(房颤)复律后心房功能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房颤复律患者34例。根据房颤持续时间分成短期房颤组(n=18)和长期房颤组(n=16),于复律后1小时、1天、1周和1个月行超声检查。采用心肌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侧壁心房收缩期心肌组织运动峰速(Am)和舒张早期运动峰速(Em)并计算Am/Em比值,M型超声测量瓣环侧壁舒张晚期心肌最大运动幅度(DAD)和舒张早期最大运动幅度(DED)并计算DAD/DED比值,脉冲血流多普勒测量心房收缩期跨瓣血流最大流速(A)和心室舒张早期血流最大流速(E)并计算A/E比值,心尖搏动图记录心房收缩压力波。并筛选出与复律后1小时、1天、1周左心房心肌组织运动速度有关的临床变量。结果:复律后1小时、1天、1周与Am相关的临床变量均为房颤持续时间。左心房功能与房颤持续时间的关系:复律后1小时及1天,Am、Am/Em,A/E,DAD、DAD/DED在两房颤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长期房颤组低于短期房颤组(P<0.05);复律后1周,长期房颤组仍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短期房颤组(P<0.05);短期房颤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复律后1个月,除长期房颤组DAD/DED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3组间无差异(P>0.05)。复律后左心房顿抑仅发生于长期房颤组,其发生率于1小时为43.8%,1天为25%,1周为12.5%。结论:房颤复律后左心房功能的恢复及左心房顿抑的发生与房颤持续时间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房颤与房扑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找房颤的射频治疗方法。方法 对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标测及射频消融。结果 40例中有6例患者发生房扑,行右房峡部消融,1例行Halo电极标测示峡部双向阻滞,随访12-30个月房颤消失或次数明显减少。结论 房颤与房扑为两种密切相关的心律失常,消融右房峡部可能对部分房颤患者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TE)评价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兔心房电机械功能,同时观察心房病理、电生理改变及心房颤动(房颤)易感性的变化.方法 应用四氧嘧啶诱导成功糖尿病兔共8只,健康对照组8只,饲养8周,应用DTE测定心电图P波开始至心房各节段速度曲线上舒张晚期a'波开始的时间间期(Pastart)及心电图P波开始至DTE速度曲线上舒张晚期a'波峰值处的时间间期( Papeak);建立Langendorff灌流的离体兔心脏模型,测量心房间传导时间(IACT)、心房各点有效不应期(AERP)、AERP的离散度(AERPD)、应用短阵快速刺激观察房颤诱发情况,应用天狼猩红染色评价左心房纤维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兔左心房前后径明显增大[(6.8±0.6)mm对(8.3±0.6)mm,P<0.01],室间隔增厚[(1.9±0.2)mm对(3.0±0.5) mm,P<0.01];左心房侧壁Pastart及右心房Pastart延长[分别为(40.5±12.9) ms对(60.4±20.4) ms,P<0.05;(59.8±20.1)ms对(83.0±11.0)ms,P<0.05)];IACT延长[(37.6±8.9) ms对(27.7±2.1) ms,P<0.01)],房颤诱发率升高(6/8对1/8,P<0.05);病理检查提示糖尿病组左心房心肌间质明显纤维化.两组房间隔处Pastart,左心房后壁Pastart及Papeak均与IACT显著相关.结论 糖尿病兔心房电机械功能受损,与心房肌纤维化、心房间电传导延迟有关,可能是糖尿病发生房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心房重构--未来心房颤动防治的新靶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房重构是心房颤动 (Af)发生和自我持续的核心环节 ,包括电重构、收缩功能重构和结构重构三种形式。以Af作为靶点可能是将来Af治疗的根本性策略。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Ibutilide转复心房颤动的Met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静脉使用Ibutilide转复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和 (或 )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的疗效及副作用。检索公开发表的英文及中文相关文献 ,并建立数据库 ,应用Meta统计分析方法 ,按观察时间、给药方法、房颤、房扑类型等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共 16项试验 15 13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经统计 ,静脉推注Ibutilide能有效转复房颤或房扑 ,2 0 ,30 ,6 0min转复率分别为 14.9%、2 1.2 %、33.7% ,90min总转复率为 38.4% ,且房扑转复疗效优于房颤 (转复率差 2 4.5 % ,P <0 .0 0 1)。Ibutilide转复房颤、房扑与安慰剂相比的疗效率差在 2 0 ,6 0 ,90min分别为16 .1%、30 .4%及 38.7% (P <0 .0 0 1)。主要副作用为用药早期出现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 ,多在静脉推注药物后 40min内发生。结论 :Ibutilide能有效转复房扑及房颤 ,但须在严格监控下进行。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病史和心房大小与射频迷宫术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风湿性心脏病 (RHD)慢性心房颤动 (AF) 6 6例射频迷宫手术治疗AF的结果 ,通过探讨病史长短和左房大小对射频迷宫手术疗效的影响 ,试述心房重构对AF治疗的影响。手术后恢复窦性心律 (恢复组 )患者和未恢复窦性心律 (未恢复组 )患者AF病史长短和左房大小有显著差异 (3.84± 3.2 4vs 11.13± 8.74年 ,6 6 .17± 9.88vs81.83± 12 .85mm ,P均 <0 .0 1)。AF病史越长手术效果越差 ,AF病史 >3年的患者AF转复率明显低于AF病史 <3年者(72 .5 %vs 96 .2 % ,P <0 .0 1) ;左房越大手术效果越差 ,左房最大直径 >70mm患者AF转复率明显低于 <70mm的患者 (6 1.5 %vs 95 % ,P <0 .0 1)。AF病史长短和左房大小明显影响射频迷宫手术的疗效 ,这可能是心房重构给AF治疗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和比较伊布利特和普罗帕酮终止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268例发作持续时间<90 d的房颤/房扑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静脉应用(1~2次,每次10 min推注)伊布利特(1.0 mg和1.0 mg)和普罗帕酮(70.0 mg和70.0 mg)。结果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房扑的成功率分别为67.6%(46/68)和92.4%(61/66),普罗帕酮转复房颤/房扑的成功率分别为32.5%(26/80)和29.6%(16/54)。伊布利特组平均转复时间(27±13)min,转复窦性心律时平均使用量为(1.5±0.4)mg。普罗帕酮组平均转复时间(39±7)min,转复窦性心律时平均使用量为(134.1±6.4)mg。房颤的转复率与左心房直径呈负相关,左心房直径<4.0 cm患者的转复率明显高了左心房直径≥4.0 cm患者的转复率;房扑持续时间可作为房扑终止的预测因子。扑动波周长延长是伊布利特终止房扑的主要特征。结论伊布利特作为一种Ⅲ类的抗心律失常药,在监测的条件下,能迅速、安全、有效地终止房颤/房扑。  相似文献   

19.
20.

Purpose

We previously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atrial flutter from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 if the criteria (F waves in the frontal plane and a partially or completely regular ventricular response)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internists.

Methods

Two groups of 10 internists (1 group given the criteria and 1 not) read a set of electrocardiograms (ECGs) selected from the hospital database with cardiologist-confirmed diagnose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trial flutter, or “atrial fibrillation-flutter” (100 each). The final diagnoses of all ECGs were provided by a consensus of electrophysiologists. The criteria also were used to establish the criteria-based diagnoses.

Results

Of the 298 ECGs analyzed, the electrophysiologist diagnosis was atrial fibrillation in 71% and atrial flutter in 29%. The concordance of the internists’ diagnoses with the electrophysiologist consensus diagnoses was 66 ± 12% for those not given the criteria and 81 ± 4% (P <.01) for those given the criteria. The concordance of the internists’ diagnoses with the criteria based diagnoses was 66 ± 12% for those not given the criteria and 83 ± 4% (P <.01) for those given the criteria.

Conclusions

The simple criteria of F waves in the frontal plane and a partially or completely regular ventricular response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atrial flutter from atrial fibrillation based on the EC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