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庆生到会祝贺并讲话  1999年9月12日,海内外近百名针灸同道汇聚在承淡安先生的故乡——江苏省江阴市,隆重召开纪念承淡安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国际针灸发展学术研讨会,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庆生到会表示热烈祝贺。承淡安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针灸学家,中医教育家。为了弘扬针灸学术,他一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注重实践,在学术上严谨求实,勇于创新,造诣颇深,为祖国培养了大批高级针灸人才,不仅为中国针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为中国针灸向世界的传播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堪称是…  相似文献   

2.
承淡安针灸学术思想特点简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Zhang SJ 《中国针灸》2011,31(11):1027-1030
梳理了承淡安先生的针灸学术思想,认为承淡安先生的针灸学术思想有着明显的承故纳新、求真求实的特点.对于针灸学术理论与针灸用具,先生从临床出发重新阐释,加以改进,务求简明实用.同时,先生积极吸收解剖学与神经生理学的最新成果,将之引入到针灸学术的教学与研究中,为针灸现代化作了重要奠基.  相似文献   

3.
承淡安游学日本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搜集并研究承淡安先生游学日本的一手文献资料,研究承淡安先生20世纪30年代游学日本的经过与收获,为探寻承淡安及澄江针灸学派学术思想的源流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游学日本的经历对承淡安先生学术思想的丰富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强了他对灸法疗效以及复兴中国针灸的信心,并为回国后进行针具改革、开阔中国针灸学研究和发展思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今年7月10日,是我国现代医学史上著名中医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逝世三十周年。他是针灸界的卓越先驱,是复兴中国针灸学术的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5.
承淡安先生是近现代针灸学界最主要代表性人物之一,剖析其著作对针灸学术内涵的界定及其逻辑关系,按时序系统呈现不同时期对针灸学科体系构建的过程。以针灸临床疗效为起点,参考西方医学模式,吸收日本近代针灸研究成果,回归传统针灸经典理论,承淡安先生构建了现代针灸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承淡安先生是"澄江针灸学派"的创始人,该学派对当代的针灸教育影响深远,其针灸教育思想以及教学特点等在其著作中有大量体现。本文围绕其《中国针灸学》的成书基础、体例以及内容,分析历史因素的影响作用。主要从四个方面,即针灸教育的作用、针灸教育的过程、针灸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针灸教材编写,探讨承淡安先生的针灸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带下病是妇科疾病的重要部分。在承淡安针灸临床学术探索中,其对妇科带下病的探索尤为独特,形成了独特的灸法与取穴规律。承淡安先生针灸治疗带下病的经验,首先是基于其对带下病的独特认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应的治疗方法,并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切实的体会。其中,承淡安先生对于带下病的认识也是随着时间进展而有阶段性差异,其针灸治疗带下病的实践经验与取穴规律至今对临床仍有启发,值得借鉴。承淡安先生针灸临床诊治带下病,创制“三角灸”。他在学术探索中衷中参西,引入妇科微生物学概念。在临床实践中取穴由经络脏腑诊治逐渐发展为重视八髎取穴、强调灸量。文章试图厘清承淡安针灸治疗带下病的学术经验与取穴规律,以期对当今针灸妇科临床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梳理总结承淡安先生相关书籍及历史文献中对于中风病的认识及治疗特色,为澄江学派学术研究及中风病的临床诊疗思路及规范提供依据。承淡安先生在临床治疗中,融贯中西,辨证施治,针灸并用,为针灸的推广及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1999年9月,在江苏江阴市,举行了纪念承淡安先生诞辰100周年暨针灸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中外专家探讨了承淡安先生的生平和对针灸学的贡献以及针灸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大会取得圆满的成功。1997年11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ionofHealth,NIH)举行?..  相似文献   

10.
曾天治受业于承淡安先生门下,是澄江学派在岭南地区的主要传人之一。通过收集整理曾天治先生的相关著作和论文,并拜访其后人,考证其生平事迹,对现存曾氏的代表性著作作一介绍。曾天治追随承淡安先生步伐,业医济世,办学授徒,创办香港第一家针灸教育机构科学针灸医学院,辗转各地,推广针灸,为各地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才;其著述编排循序渐进,引入现代医学理论,注重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著名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在临证中不断探索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著有《中国针灸学》,其中专列《传染病》一章.承淡安先生深刻阐述了传染病的发病原理和针灸的作用机理,并分析针刺、艾灸的效应和差异.在治疗方面,他中西合璧,扶正与驱邪并举;针灸综合,缓急与量效同察.他通过临床实践证明了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的关键在于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增强抵抗力,从而促进疾病向愈.  相似文献   

12.
澄江针灸学派是以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承淡安先生以及邱茂良、杨甲三教授等传人,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共同形成的针灸学术流派。澄江针灸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与现代针灸学科的建立、现  相似文献   

13.
孙晏如老师系江苏南通市人(1904~1962年),先生为中医世家,深得灵素要旨,继而钻研针道,早年曾参与承淡安先生的《中国针灸治疗学》编纂。先生悬壶乡里,就诊者接踵而至,但仍致力于传授针灸之道,先后受业其门下者  相似文献   

14.
关玲 《中国针灸》2006,26(7):515-518
谢锡亮先生早年师从承淡安先生,从事针灸临床及教学近60年,重视针灸学习的基本功;提倡临证要精穴疏针;注重用灸法治病,特别是直接灸;还擅长深刺风府治疗神志病。学验俱丰,值得后辈学习。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物理刺激疗法,针灸刺激量与疗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我国传统针灸理论对针灸刺激量方法的把握,多局限于定性认识,定量阐述不足。承淡安先生承前启后,对如何有效量化针灸刺激量进行了探索。本文从疏简针刺取穴数量、规范毫针规格材质、明确把握针刺强度、关注针刺间隔时间,以及强调灸疗需有适宜刺激量并因人而异、规范灸疗刺激量化标准等方面,阐述了承淡安的针灸量学观点。  相似文献   

16.
澄江学派传人陈应龙先生针灸学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宪军  孙孝忠 《中国针灸》2012,32(7):653-656
陈应龙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针灸学家、澄江针灸学派创始人承淡安先生的亲传弟子之一。通过收集整理陈应龙先生的论文和医案,梳理其对澄江针灸学派的继承和发扬,发现其针灸学术特色主要表现为:注重练气练指力,手法善用子午补泻,疑难杂病善用灸法,慢性病善用组穴治疗,善治狂疾,常深取风府。  相似文献   

17.
澄江学派传人黄宗勖先生针灸学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宗勖师从澄江针灸学派创始人承淡安先生,是福建针灸名家.通过收集整理黄宗勖先生的论文和医案,发现其针灸学术特色主要表现为:重视经络,辨证论治;重视得气,善用补泻;重视调理脾胃,针药结合,治各科疑难杂症;擅用外治法,且善用透穴;重视养生保健,善出食疗奇方.  相似文献   

18.
承淡安著述钩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承淡安是近现代著名针灸教育家、临床家。他创立了我国最早的针灸函授机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创办了中医历史上最早的针灸专业杂志——《针灸杂志》,为推动针灸复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承淡安一生著作颇丰,对承淡安学术思想及其著作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近现代针灸学的发展与演变。本文选择《中国针灸治疗学》等7本著作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曾天治先生,民国时期著名针灸医家,澄江学派重要传承人物之一,师从承淡安先生,悬壶济世,活人数万,并著书立说,广收门徒,尽毕生之力于针灸事业的发扬、光大。本文从针灸理论、刺法灸法、针灸治疗、针灸原理的学习以及针灸学的传授等方面,对曾先生的针灸教育与学习方法进行浅述,以供当代针灸后学揣摩,传承并弘扬国粹。  相似文献   

20.
以承淡安先生的《中国针灸治疗学》(1931年)、《中国针灸学讲义》(1940年)和《中国针灸学》(1955年3部著作为研究基础,通过总结论述其中关于五官疾病的分类及中西医病名的记载、演变过程,阐述承淡安先生不同时期对五官疾病的认识。通过系统分析及比较"针灸学三部曲"中针灸对五官疾病的治疗,探讨并总结了先生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辨证及诊疗特点,即临证辨治,随症变化;取穴精简,善用特效穴;针刺强弱,量效裁定;或针或灸,各有所宜;针药并举,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