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将单试剂苦味酸法改成双试剂法测定血清肌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哲斌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1,16(1):35-36
将单试剂的苦味酸法改成双试剂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肌酐,结果显示该方法性能良好,具有准确、简单、重复性好等优点。其批内CV<3.5%,线性范围在0~1769μmol/L内,与酶法、原苦味酸单试剂法比较,分别为P>0.05和P<0.05;干扰试验表明黄疸、溶血、蛋白质、维生素C等因素对肌酐测定未见有明显干扰。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介绍一种测定腺苷脱氨酶的新的动力学方法.酶促反应生成的氨在偶联的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使还原型辅酶Ⅰ氧化,同时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动态监测340nm 处吸光度的下降。作者对方法的最适条件进行了讨论,方法特异,简单快速,精密度好,适用于常规分析。与氨试剂Berthelots 法比较,相关系数r=0.96. 相似文献
5.
用肌酐亚氨水解酶偶联谷氨酸脱氢酶的酐酶法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建立适合于自动化分析的人血清和尿肌酐亚氨水解酶偶联谷氨酸脱氢酶指示系统的酶促动力学测定方法。方法 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异柠檬酸脱氢酶及其作用底物异柠檬酸,再生由主反应前氨消耗的NADPH和α-酮戊二酸,其后加入镁离子络合剂CyDTA和肌亚氨水解酶的启动试剂启动反应,在此同时NADPH和α-酮戊二酸的再生反应被终止,测定NADPH于340nm处吸光度的变化,计算样品中肌酐的浓度。结果 本法测定线性范围为40-2000μmol/L,批内和常规条件下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回收率为98.5%,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930)。乳糜、黄疸、溶血、酮体、乳酸盐、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和高至2mmol/L的氨对测定没有干扰。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精确,推荐作为常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碱性苦味酸动力学法测定肌酐时胆红素的干扰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力学法测定肌酐时,高胆红素会导致结果明显偏低,甚至出现“负值”.本文通过实验证实了胆红素的干扰作用,分析了干扰的机制并提出排除干扰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8.
酶法与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特异性差,易受多种干扰物如葡萄糖、抗坏血酸、胆红素等物质的干扰。酶法测定血清肌酐虽然具有特异性高、结果稳定和线性范围宽等优点,但在方法转换过程中,新旧测定结果会出现一定差异,对临床患者肌酐结果的前后对比和动态观察产生一定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两种方法在不同肌酐浓度和不同干扰物存在时结果的差异,我们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9.
郭洪晨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5(9):790-791
目的消除胆红素对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肌酐的负干扰。方法用双液体试剂中的RI液和标本进行反应,使胆红素氧化成胆绿素,再进行肌酐的测定,并与原法做对比。结果原法受胆红素的干扰,本法可有效消除胆红素的影响。结论双液体两步法消除了胆红素对肌酐测定的干扰。此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经济实用,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0.
碱性苦味酸法测定头发中肌酐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碱性苦味酸法建立了头发肌酐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本法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批内CV为4.5%,批间CV为6.7%,平均回收率为94.2%,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酶偶联法测定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酶偶联法,方法 血清与底物马尿酸双甘肽(Hip-Gly-Gly)混合温育30分钟,生成马尿酸(Hip)与双甘肽(Gly-Gly)再加入L-γ-谷氨酰-3-羧基-4-硝基苯胺(GGCN)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催化GGCN与Gly-Gly偶联,产生的3-羧基-4-硝基苯胺于410nm波长测定其吸收度,结果 当底物pH8.0,GGCN1.0mmol 相似文献
12.
速率空白法测血清肌酐能有效地消除胆红素干扰,实验证明:标本中胆红素浓度在32mg/dl以下时,对测定结果均无明显影响。方法线性范围较宽,肌酐浓度可测至135mg/dl,精密度良好,回收率较高。用此法测定了80名正常成人血肌酐浓度,建立了正常参数值。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外报道检测肌酐方法较多,但临床常规采用仅为酶法和化学法。酶法要求酶纯度极高,且试剂供应困难。化学法以苦味酸法为主。因此本文就苦味酸法检测去蛋白离心液内肌酐影响因素作一探讨。 1 试剂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酶法与苦味酸法对血清肌酐在不同水平段的测定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万方电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所收录的在国内发表的有关酶法与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对照研究的文章,采用RevMan5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9篇文献纳入本次研究,包含有2545例患者的血清样本,依血清肌酐水平,将数据分为低(<130μ mol/L)、中(130~500 μmol/L)、高(>500μmo]/L)三组.当血清肌酐浓度低于130 μmol/L时,酶法所测血清肌酐值小于苦味酸法测定结果[WMD=-29.44,95% CI(-32.76,-26.13)],当血清肌酐浓度介于130~ 500 μmol/L时,酶法所测血清肌酐值小于苦味酸法测定结果[WMD=-11.80,95%CI(-19.09,-4.52)],当血清肌酐浓度高于500 μmol/L时,酶法所测血清肌酐值大于苦味酸法测定结果[WMD=31.88,95% CI(11.44,52.32)].结论 根据目前证据可认为:当血清肌酐浓度低于500 μmol/L时,酶法测定结果低于苦味酸法;当血清肌酐浓度高于500 μmol/L时,酶法测定结果高于苦味酸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提高苦味酸-速率法测定肌酐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在参数的设计与编制,结合生化仪的性能及试剂盒的特点测定肌酐.结果随机抽查2004年11月肌酐室内质控,月平均值129.1μmol/L,月标准差2.83,月变异系数2.19,本月小结质控满意,符合RNADOX定值质控在控要求.结论优质的试制、良好的仪器和正确的操作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血清肌酐肌氨酸氧化酶法与苦味酸动力学法检测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张超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6):561-561
肌氨酸氧化酶法(酶法)和碱性苦味酸动力学法(Jaffe法)是临床上血清肌酐(creatinine,Cr)测定较常用的方法。为了解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及性能指标,本研究对酶法和Jaffe法进行了平行对比和偏倚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酶偶联法。方法血清与底物马尿酸双甘肽(HipGlyGly)混合温育30分钟,生成马尿酸(Hip)与双甘肽(GlyGly),再加入Lγ谷氨酰3羧基4硝基苯胺(GGCN)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催化GGCN与GlyGly偶联,产生的3羧基4硝基苯胺于410nm波长测定其吸收度。结果当底物pH80,GGCN10mmol/L,GGT67kU/L时,ACE活性与吸收度值有良好线性。55份健康人血清ACE(x±s)289±83U/L,CV:批内46%;批间48%。10份肉样瘤患者血清ACE(x±s)748±349U/L,批内CV39%,回收率96%~103%。结论酶偶联法测定ACE活性具有操作简便、迅速、重复性好,适用于手工操作或自动化分析,可用于诊断早期肺损伤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8.
1,5-脱水葡糖苷(1,5一Anhydrogucitol,1,5-AG)又称1,5-脱水山梨醇,是呋喃葡萄糖的C1脱氧形式,存在于人的血浆和脑脊液中,正常人血浆中1,5-AG比较稳定,不受饮食影响.有资料表明,血浆葡萄糖>8.3 mmol/L者,无一例伴有高水平的血浆1.5-AG,无论1型或2型糖尿病,其血浆1,5-AG水平均低于正常人水平,1型糖尿患者较之2型糖尿患者尤甚. 相似文献
19.
酶法与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肌酐清除值的差异情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酶法和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肌酐清除值(CrCl)的差异,探讨酶法CrCl采用国外参考区间是否合适。方法分别用肌氨酸氧化酶法(简称酶法)和碱性苦味酸速率法(简称苦味酸法)测定266名患者的血肌酐、尿肌酐以及CrCl,并以苦味酸法CrCl水平分为4组,第1-4组CrCl分别为〈25、26-50、51-80和〉81 mL/min。分析两法测定血肌酐、尿肌酐和CrCl结果的差异以及各组两法差异的变化。结果酶法血肌酐值和尿肌酐值低于苦味酸法(P〈0.001),酶法CrCl除第1组外均高于苦味酸法(P〈0.001)。第1组两法血肌酐相对差值较小,且与两法尿肌酐相对差值接近,使CrCl在两法间无差异;第2-4组血肌酐相对差值逐渐增大,尿肌酐相对差值基本不变,导致CrCl在两法间出现差异且差异越来越大(P〈0.001)。结论CrCl〈25 mL/min时,两法CrCl没有差异;CrCl〉26 mL/min时,两法CrCl出现差异且差值逐渐增大;CrCl正常组两法差值很大,酶法CrCl采用国外参考区间不合适。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