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5~1997年绍兴市麻疹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市麻疹控制工作经过1965年开始使用液体麻疹疫苗(MV);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1984年使用冻干MV、冷链设施完善和规范运转三个阶段后,改变了使用MV前自然流行状况,麻疹发病率显著下降,到1995年麻疹报告发病数(199例)较1978年(9558例)下降98%,达到了WHO提出的“到1995年麻疹发病数比计划免疫前降低95%”的目标。现对我市1955~1997年麻疹流行情况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根据绍兴市卫生防疫站历年疫情监测报告系统  相似文献   

2.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我市麻疹的最高年发病率达2506/10万。自1967年开展了麻疹疫苗(MV)接种工作以来,发病率有了大幅度地下降。1987年实行了冷链运转,1995年又开展了以乡为单位计划免疫集中式接种工作,使发病率降为1.00/10万以下,1997、1998年全市已连续2年无麻疹病例发生。现将1987~1998年消除麻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免疫策略 MV免疫程序根据山东省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3.
我市1969年开始使用麻疹疫苗,1986年7月垒面推行计划免疫一冷链运转系统,纵观计划免疫后九年麻疹流行情况,虽然接种率稳定在90%以上,但发病率仍出现反复。为探讨我市麻疹发病原因和趋势,现将九年来麻疹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麻疹乃是当前计划免疫目标疾病中的一个多发病之一。我县麻疹在实施冷链工作后,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1985~1987年连续3年得到了基本控制。但从1998年开始,麻疹在我县局部地区散发,至1990年麻疹疫情波及全县,局部出现暴发流行,发病曲线出现抬头趋势,为了弄清这一异常现象,采取相应的控制对策,我们对实施冷链以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速呼伦贝尔市控制和消除麻疹进程,利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我市1950——2002年的麻疹发病率及死亡率进行了分析,并把麻疹历年流行状况分为5个阶段:即自然流行阶段、预防突击接种阶段、计划免疫初期阶段、冷链运转阶段和控制消除阶段。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包括巩固和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将麻疹监测纳入到AFP监测系统中,开展15岁以下儿童的初始强化免疫活动,开展5岁以下儿童的后续强化免疫活动,建立麻疹监测的“4个系统”等。通过以上策略,使我市麻疹发病率由最高的1262.93/10万降到最低的0,40/10万,死亡率由最高的41.22/10万降到1989年后无死亡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6.
我市1969年开始使用麻疹疫苗,1986年7月全面推行计划免疫一冷链运转系统,纵观计划免疫后九年麻疹流行情况,虽然接种率稳定在90%以上,但发病率仍出现反复。为探讨我市麻疹发病原因和趋势,现将九年来麻疹监测情况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全市历年传染病年报表、年终计划免疫检查周岁以内儿童四苗接种情况统计表。2免疫监测2.1疫苗庙台调查接种时随机抽检市、镇、管理区接种点所用疫苗测定滴度。2.2免疫成功率及人群抗体水平调查防机抽检接种前和接种后一个月的初免儿童进行免疫成功率调查。按东、南、西、北、中五个不同方位确…  相似文献   

7.
麻疹是一种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是WHO扩大免疫规划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自麻疹疫苗广泛应用和计划免疫冷链运转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双流县麻疹发病数显著下降。麻疹发病率从1983年的248.09/10万下降到1984年的12.67/10万,1985年以来每年均保持在5/10万以下。  相似文献   

8.
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和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广泛应用,高邮市自1982年以来全面推行有计划的儿童免疫接种后,麻疹的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为了摸清不同年代我市健康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我市分别于1985年11月和1997年8~10月对我市健康人群进行了麻疹血清抗体检测。同时为了考察评价不同年代麻疹疫苗接种质量,我市又分别于1986年和1997年进行了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监测,现将结果分析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麻疹在我市急性传染病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自1985年我市计划免疫——冷链正式运转后,近年来,麻疹的发病率已大幅度降低。回顾我市近20年麻疹的流行情况,探讨今后麻疹的防制策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村镇于1986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冷链运转,为分析冷链运转对我镇麻疹发病率的影响,今后更好地做好麻疹防治工作,现对本镇1976-1995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资料来自本院1976-1995年麻疹疫情资料及麻疹个案资料,人口资料来自陈村公安分局。2结果2.1麻疹流行程度为便于比较,将冷链前十年(1976~1985年)和冷链后十年(1986-1995年)各作一时间阶段,分别计算其年平均发病率,并将冷链前定基为100。冷链前麻疹发病率最低为9/十万(983年),最高为1401/十万(1976年),年平均发病率高达481.5/十万。冷链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1 材料与方法1.1 四病疫情资料和计划免疫冷链资料来源于我站资料室及计免科。1.2 根据四病不同免疫阶段的免疫状况 ,将四病资料分五个阶段进行分析 ;(1) 195 1~ 1972年为未免疫阶段 ;(2 ) 1973~ 1979年为普种阶段 ;(3) 1980~ 1986年为计划免疫冷链建设阶段 ;(4) 1987~ 2 0 0 0年为计划免疫冷链运转阶段 ;(5 )2 0 0 1年后为计划免疫冷链运转规范化门诊接种阶段。3种疫苗的均由成都、昆明生物制品研究所供应 ,按技术要求实施接种。2 结果2 .1 发病率与死亡率2 .1.1 五个阶段四病的平均发病率 四病免疫前平均发病率高 ,普种三种疫…  相似文献   

12.
我县麻疹在实施冷链工作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85年~1987年连续3年得到了基本控制。但从1988年开始,麻疹发病率逐年增高,至1990年疫情波及全县,局部有暴发。为了查清原因,采取相应的防制对策,我们分析了1985~1990年麻疹疫情和免疫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加强免疫接种率与发病的关系1985年~1990年,我县麻疹疫苗(以下简写MV)基础免  相似文献   

13.
麻疹曾经是严重危害我市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我市自1976年实行麻疹疫苗免疫接种以来,该病发病率逐年下降,特别是1987年实行计划免疫,开展冷链运转后,发病率已控制在部颁标准10/10万以内。为了解我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及其消长,及时发现免疫裂隙并指导预防接种,进一步降低发病率,我们于1998年抽查了市区部分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了麻疹免疫水平的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按全国计划免疫专题委员会的要求,分层随机抽取不同年龄人群450人,男女约各占一半。1-2 采血及检…  相似文献   

14.
我市自1985年全面实施冷链运转后,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1985~1997年13年年均发病率为2.13/10万,较冷链运转实施前13年下降96.34%,效果十分显著。为了制定我市今后消除麻疹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冷链运转后麻疹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方法1.1 资料来源 历年麻疹疫情资料、预防接种资料及部分麻疹个案调查表。1.2 血清学资料 1990~1997年免疫监测资料,判定标准以麻疹HI抗体滴度≥1:2为阳性。2 结果与分析2.1 麻疹疫情监测 我市1972~1997年26年麻疹共发病1…  相似文献   

15.
自 198 3年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以来 ,我区麻疹发病率已显著降低。为进一步控制麻疹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历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麻疹疫情资料来自 1970 -1999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疫情年报表。人口统计资料由区统计局提供。根据历年麻疹流行和计划免疫实施情况 ,将其分为 1970 -1982年的麻疹自然传播阶段 ,1983 -1986年的计划免疫初始阶段 ,1987-1999年的计划免疫冷链运转阶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2 结果2 .1 流行强度 自然传播阶段 :在 1983年前本区麻疹年发病率较高 ,隔 2~ 3年即有个高的波形 ,流行…  相似文献   

16.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在麻疹疫苗使用前其发病率和死因顺位一直居我市各种传染病的首位。自1983年计划免疫工作在我市全面开展以来,其发病情况得到了极有效的控制。1987年经省卫生厅考核验收,提前4年达到《全国计划免疫工作规划》1990年各项指标,被省卫生厅授予“计划免疫达标市”的称号。1985年以来麻疹发病率连续6年控制在1/10万以下,现将其主要工作及成果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控制与消除麻疹的工作已开展多年,并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将我市实现这一目标的现状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全部数据均来自本站档案室资料。2结果2.1麻疹接种率我市自1985年实行麻疹接种的冷链运转以来,每两个月运转一次.据调查1984、1987年接种率分别为83.3%、91.9%,自1990年以来的年接种率均在97.4%以上.2.2麻疹发病率1971~1980年间共发病2450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1.14/万01981~1990年间共发病176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53/万,1991~1995年间共发病143例,年平均发病率仅为0.46/万(五年间的最高发病年为1992年,发病率为0…  相似文献   

18.
洛阳市伊川县1987~1997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开展麻疹疫苗 (MV)免疫接种工作以来 ,特别是实施计划免疫后 ,该县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 ,1987年降至最低水平 (0 .33/ 10万 )。 1990年发生麻疹流行 ,发病率达 189.2 1/ 10万 ,死亡率为0 .32 / 10万。为总结我市麻疹防治工作经验 ,加速控制麻疹规划的实施 ,我们对该县 1987~ 1997年麻疹发病情况及人群免疫水平进行分析 ,为我市消除麻疹提供切实可行的免疫策略。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 :1987~ 1997年麻疹发病疫情报告资料 ,1990年麻疹流行有关调查数据 ,1989、1990年人群免疫水平监测资料 ,1994、1997年麻疹监测点资料。2 .方法 :人…  相似文献   

19.
宜昌市53年间麻疹流行特征及防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佟荟  张忠林  龚成  林静芳  陈斌  饶蕾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4):534-535,539
目的:本文对我市1951~2002年麻疹流行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制定有效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麻疹疫苗使用前后的发展情况分为4个阶段。Ⅰ.自然感染阶段(1951~1966年);Ⅱ.麻疹疫苗推广使用阶段(1967~1978年);Ⅰ.计划免疫阶段(1979~1987年);Ⅳ.冷链运转阶段(1988~2002年)。结果:4个阶段平均年发病率分别为826.06/10万、364.30/10万、70.30/10万、13.47/10万,Ⅱ、Ⅲ、Ⅳ阶段分别比Ⅰ阶段下降55.90%、91.49%、98.37%。Ⅰ阶段5岁以下患儿占90%以上,Ⅳ阶段7岁以上占66.56%,Ⅰ、Ⅱ阶段高峰在3、4月,Ⅲ、Ⅳ阶段发病高峰在4、5月。结论:提高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建立完善冷链系统,加强麻疹血清学监测,做好麻疹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20.
驻马店地区自1967年接种麻疹疫苗以来,尤其是1981年实施计划免疫并开展冷链建设以后,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为了解我区麻疹发病情况及动态变化,掌握其流行规律,现将1953~1997年麻疹疫情资料整理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驻马店地区1953~1997年传染病疫情年报表;驻马店地区麻疹监测资料。(2)方法:将1953年以来的疫情资料分为3个阶段进行分析。1953~19船年为自然感染阶段;1969~1983年为麻疹疫苗冬春季突击接种阶段;1984~1997年为计划免疫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