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诊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68例,应用国产尿激酶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30min内静脉滴完,溶栓后12h给予低分子肝素6150IU,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连续应用5~7d。结果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通率为70%,治愈67例,死亡1例。结论基层医院开展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疗效确切,安全适用。  相似文献   

2.
尹宏磊 《中外医疗》2011,30(27):27-28
目的 评价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A组(发病6h以内)和B组(发病时间在6~12h),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对其冠状动脉再通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再通率为92.5%,B组再通率为39.3%,A组的再通情况较B组有明显优势(P〈0.01).全部患者发病4周内死亡4例,死亡率为5.9%.其中6h内组死亡1例.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AMI因其方便、快捷,尿激酶溶栓价格低、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48例STEMI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根据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分为四组,A组≤3h,B组3~6h,C组6—12h。结果三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3.3%、75.0%、37.5%,前两组与后一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病死率分别为0%、3.8%、12.5%。结论血管再通率与发病至溶栓的时间呈负相关,STEMI发病3h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效果最好,住院期间死亡率最低,3—6h次之,而对于发病时间6—12h的患者溶栓治疗效果不显著,但仍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 48例STEMI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根据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分为四组,A组≤3h,B组3-6h,C组6-12h.结果 三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3.3%、75.0%、37.5%,前两组与后一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病死率分别为0%、3.8%、12.5%.结论 血管再通率与发病至溶栓的时间呈负相关,STEMI发病3h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效果最好,住院期间死亡率最低,3-6h次之,而对于发病时间6-12h的患者溶栓治疗效果不显著,但仍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诊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68例,应用国产尿激酶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30min内静脉滴完,溶栓后12h给予低分子肝素6150IU,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连续应用5~7d。结果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通率为70%,治愈67例,死亡1例。结论基层医院开展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疗效确切,安全适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展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治疗方案已成熟,但是基层医院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才开始:我院从2004年2月~2007年2月先后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4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不同时段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对本院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溶栓距发病的时间分为A组(1h~)、B组(3h~)和C组(6~12h),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三组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7.57%、69.82%和23.04%。结论:争取时间,尽量在6小时以内溶栓,对发病6~12小时仍有适应证者,也应积极溶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及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治疗与益处。方法:对15例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进行分析。结果:15例中溶栓再通11例,未通4例。其中出现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如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等3例,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或心源性休克致死亡2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积极溶栓治疗,可挽救濒死心肌,降低急性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63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正科 《右江医学》2004,32(3):203-204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 (AMI)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冠脉再通、胸痛、严重并发症、出血副反应、住院病死率情况。结果 冠脉再通率静脉溶栓治疗组为 60 .7% ,非溶栓治疗组为 8.6%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溶栓组心衰发生率 17.9% ,非溶栓组 40 .0 % ,两组比较亦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其他严重并发症、住院病死率、出血副反应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及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治疗与益处。方法:对15例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5例中溶栓再通者11例,未通者4例。其中.出现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如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等3例,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或心源性休克致死亡者2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积极溶栓治疗,可挽救濒死心肌,降低总性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 选择AMI患者30例,均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治疗均给予尿激酶(UK)100万~150万U静脉溶栓,同时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根据病情选用硝酸甘油、倍他乐克、卡托普利等.结果 本组30例患者中19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63.3%,未通率36.7%;发病3 h 内再通率为83.3%,3~6 h内再通率73.3%,6~12 h内再通率33.3%.胸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者22例,ST段抬高下降>50%者19例,CPK峰值提前者21例,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3例.仅1例并发黑便,2例静脉穿刺部位皮肤瘀斑,未见其他副作用.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不良反应少,再通率高,且溶栓时间越早,冠脉再通率越高.溶栓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加强溶栓效果,防止再梗死.因此,在不具备冠脉介入治疗条件的基层医院,静脉溶栓仍为治疗AMI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生 《中外医疗》2008,27(19):44-4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早期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42例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42例AMI患者进行非溶辁治疗,比较两组病例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再通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急诊静脉溶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显著提高AMI的教治疗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剧仲华 《中外医疗》2009,28(36):87-8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S-T段再抬高产生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1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按静脉溶栓治疗中有无ST段再抬高分为A、B2组,比较2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功能、梗死后心绞痛及并存疾病等。结果(1)A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61.9%,B组64.9%(P〉0.05);(2)2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功能分级、梗死后心绞痛、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2组伴发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及吸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静脉溶栓治疗后S-T段再抬高,可作为心肌再灌注成功的一种临床表现,可作为成功、有效的再灌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院心内科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月 ,对 42例早期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 ,取得显著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42例均为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 ,年龄 41~ 76岁 ,其中男 2 6岁 ,女 16例 ,发病时间最短 35min ,最长为 11h ,平均 5 .2h ,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 7例、前间壁 6例、下壁 6例 ,高侧壁 5例。 42例患者中合并心源性休克 7例、心律失常 14例、心力衰竭 6例 ,合并两项以上 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 ,且具备下列条件 :(1)严重胸闷 ,持续胸痛半小时以上或含硝酸甘油不…  相似文献   

15.
评价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再发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19例再发性急性心肌梗死进行UK溶栓治疗。随着时间的延长,血管再通率逐渐下降,病死率及出血率均高于首次溶栓。再发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UK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与首次溶栓效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明显升高,在研究证实梗死动脉血栓性栓塞是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主要原因。溶栓治疗是通过溶解动脉或静脉血管中的新鲜血栓,使血管再通,从而部分或完全恢复组织和器官的血流灌注。在大部分基层医院尚不能开展介入治疗的情况下,静脉溶栓仍是恢复心肌再灌注晟常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120例STEMI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根据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分为四组,A组≤2小时,B组2~4小时,C组4~6小时,D组6~12小时。结果四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0.9%、76.7%、72.2%、39.4%,前三组与后一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死率分别为0%、0%、2.8%、6.1%。结论血管再通率与发病至溶栓的时间呈负相关,STEMI发病2小时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效果最好,2~6小时次之,但对于发病时间6~12小时的患者溶栓治疗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ST段再抬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后ST段再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将首发AMI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77例患者,按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电图有无ST段再抬高分为ST段再抬高组(A组)和ST段无再抬高组(B组),比较两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功能、梗死后心绞痛及并存疾病等。结果①A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82.1%、B组81.6%(P>0.05);②两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功能分级、梗死后心绞痛、左室射血分值(LVEF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伴发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及吸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静脉溶栓治疗后ST段再抬高,可作为心肌再灌注成功的一种临床表现,可作为成功、有效的再灌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病后 ,不同时间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 将 77例AMI患者按溶栓距发病时间分为A组 (发病在 6小时之内 )和B组 (发病在 6~ 12小时之内 ) ,比较两组再通率。结果 A组再通率 6 8.9% ,B组再通率 4 0 .6 % ,A组再通率高于B组 (p <0 .0 5 )。结论 争取时间 ,尽早在 6小时以内溶栓 ,对发病 6~ 12小时仍有适应证者 ,也应积极溶栓。  相似文献   

20.
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在我国开展几年来,其疗效各家报道不一.我院对1993-1999年收治的219例AMI患者随机分成二组进行对比,观察尿激酶静脉内溶栓与常规治疗方法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