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木僵,是一种高度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的姿势。严重的木僵称为僵住,患者不言不语、不动、不食、面部表情固定、大小便潴留、对刺激缺乏反应。如不予治疗或护理不当可维持很长时间,且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及并发症。我科1999~2001年共治疗木僵病人36例,现将护理总结如  相似文献   

2.
王波 《吉林医学》2005,26(9):961-962
木僵状态是在意识清晰时出现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综合征.由于这类病人主要表现为随意运动的抑制,因此临床上以言语和动作明显减少或迟钝为主要征象,以致不饮不食,对外界刺激无相应反应,甚或僵住不动.本文就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20例木僵病人,结合其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予以总结回顾.  相似文献   

3.
木僵状态是一种严重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症状.轻者言语和动作明显减少或缓慢、迟钝,称为亚木僵状态.严重时全身肌肉紧张,随意运动完全抑制,呆坐、呆立或卧床不动,面无表情,不吃不喝,对体内外刺激不起反应.  相似文献   

4.
木僵是一种高度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轻时患者的言语动作行为明显减少、缓慢、笨拙,严重时运动完全抑制,缄默不语,不吃不喝,往往保持一个固定不变的姿态,僵住不动,大小便潴留,任何刺激如针刺皮肤都不能引起相应的反应,如不予治疗或护理不当,可维持很长时间且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及并发症。现将我院木僵患者20例,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需要与昏迷鉴别的几种病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 ,即持续性意识完全丧失 ,是脑功能衰竭的主要表现之一。昏迷是觉醒状态与意识内容及躯体运动均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意识障碍 ,患者处于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状态 ,而且不能被唤醒去认识自己或周围环境。昏迷诊断中需与某些特殊的精神、意识状态貌似昏迷病征相鉴别。1 精神运动性抑制患者表现行为动作和言语活动普遍减少。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状态 ,由于精神因素或暗示作用所致的突然局部性运动抑制见于癔病。临床上包括木僵、蜡样屈曲、缄默症等均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的特别表现形式。1.1癔病性抑制状态 (精神抑制状态 )…  相似文献   

6.
对病毒性脑炎及脱髓鞘性脑炎所致木僵状态34例进行临床及脑电图分析。发热、木僵、精神症状、尿失禁、肌张力增高、智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症、后遗症发生率高,病程长。30例行脑电图检查,其中异常27例(90.0%)。脑电图检查可作为预后好坏的观察指标之一,脑炎木僵状态患者需长期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木僵状态病人的护理体会王兵因各类木僵状态发病机理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因此在平时护理时的要求应各有侧重。1.紧张性木僵状态的护理:这是在紧张性综合症最常见的一类运动抑制状态。木僵病人意识清晰,虽然表面看上去僵住不动,但仍能对外界变化有所感知,因此护理人...  相似文献   

8.
木僵状态是在意识清晰时出现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综合征,可见于多种精神病。从表面上看,患者对周围事物毫无反应,但意识清楚,能正确感知,有时可突然转变为难以控制的兴奋躁动,出现意想不到的伤人、毁物等躁狂举动。也可引起全身功能严重抑制,无法正常生活。MECT是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利用现代麻醉肌松技术,给大脑以适量的脉冲电刺激后使之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对木僵患者效果非常显著。我院于2008年5月收治1例精神分裂症木僵状态,行MECT和药物治疗,症状缓解,经过一个月的心理护理后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舒必利针剂治疗21例木僵状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舒必利针剂静脉滴注与传统电抽搐治疗木僵状态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探索前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将舒必利针剂溶于5%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点。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副作用对照组明显大于治疗组。结论:舒必利针剂治疗能较快地消除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所致的木僵状态,疗效较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在精神科工作,经常遇到精神分裂症病人,有被害妄想,怀疑别人害他而拒绝服药。还有一些木僵亚木僵状态的病人也拒服药,喝药时牙关紧闭,怎么劝说都不张口,下胃管也不配合,此时口服药根本无法服下,护士常常站在病人面前做心理护理,耐心解释、开导、劝说,都无济于事,一站就是半小时、一小时……,最终也未服入。  相似文献   

11.
李运莲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397-1398
目的:探讨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木僵状态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9例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木僵状态患者的观察,采取相应及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防止了患者因木僵状态而产生的废用综合征,为患者转归尊定了基础。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对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木僵状态患者有着重要的作用,防止了患者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木僵病人早期进行康复功能训练的方法和时机。方法:68例服药的木僵患者,服药前即给予系统的康复指导,服药后2h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例如:踝关节活动、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持续被动运动(CPM)锻炼、人际沟通交流等。结果:服药后20天患者,经过早期康复训练以后,转移能力、肌力、屈曲、人际交往均较服药前明显好转;HSS评分比治疗前显著提高。结论:木僵病人服药后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安全可行,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3.
1例右心房内粘液瘤患者,于术后第2天出现明显的精神运动抑制、肌张力增高、蜡样屈曲,空气枕头及被动性拒抗,疑为紧张性木僵,经治疗,手术后23日木僵缓解。认为慢性脑缺氧等器质性因素是本例发生木僵的主要原因,应重视术前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4.
王兆星  马亮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5):409-410
目的介绍精神分裂症紧张性木僵状态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02年-2007年我院收治的12例典型患者在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方面的临床护理实践,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与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无并发症发生,木僵状态得到缓解,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是提高本病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舒必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精神病患者木僵状态的可行性、安全性,2007-06/2010-12月,作者应用舒必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患者木僵状态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分别用舒必利及舒必利联合地西泮两种方法治疗木僵状态的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报告病毒性脑炎及脱髓鞘性脑炎所致木僵状态32例临床分析。发现发热、精神症状、尿失禁、头昏、肌张力增高智能障碍。并发症、后遗症等发生率较高,病程较长,滑愈好转率达93.7%,预后好坏与病程长短,能否控制并发症,积极对症支持疗法有关,强调坚持长期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郑昌爱 《浙江医学》2000,22(6):382-382
笔者对1996年~1998年入院治疗的有拒食行为的50例精神分裂症亚木僵型病人采用舒必利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亚木僵型有拒食行为的住院病人50例 ,均为男性 ,年龄14~53岁 ,平均27.24±8.40岁。病期 (指发病后出现亚木僵状态至入院的时间 )为1~30d ,平均10.12±10.41d。均拒食1d以上 ,且入院后仍拒食 ,通过护理人员强制喂食仍不能奏效。随机分成A、B两组 ,每组各25例 ,A组为治疗组 ,用舒必利针剂静脉滴注治疗 ;B…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西泮及舒必利治疗木僵的疗效。方法:将45例木僵状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使用地西泮和舒必利冶疗10天,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和显效率无明显差异,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显示治疗各时点减分率两组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地西泮的减幅更明显。结论:地西泮与舒必利对木僵治疗均有较好的效果。地西泮起效更快、治疗更安全、使用更方便。  相似文献   

20.
杜鹃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503+1514
护士长:木僵状态是一种严重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轻者言语动作明显减少、缓慢或迟钝,严重时全身肌肉紧张,随意运动完全抑制,对体内外刺激不起反应。重度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压积低于当地正常最低值时的状态。今天对10床进行护理查房,共同学习相关知识,提出护理诊断,完善护理措施。首先由责任护士介绍简要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