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需要外科治疗的病因和治疗体会。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2月-2011年6月住院急诊手术治疗的7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年龄分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分析其病因和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手术和术后病理证实,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中青年组以溃疡为第一,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第二,胃癌第三;老年组以溃疡第一,胃癌第二,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第三。结论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为溃疡、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癌;治疗上要掌握好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中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接受治疗的18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比较病因与治疗结果。结果中年人及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病因均为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皿、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发病中年人组高于老年人组,胃癌发病低于老年人组。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对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效果优于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P〈0.05);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优于垂体后叶素。结论早期内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指导治疗;针对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首选PPIs,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上首选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相似文献   

3.
杨天飞  谭庆华 《中外医疗》2013,32(11):69-70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2月该院收治的305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男女之比为2.4∶1,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各占12%、32%、54%。前3位病因为消化性溃疡、食道胃底静脉张破裂出血和急性胃粘膜病变。中等以上的出血占61.2%,胃镜的诊断率为90%,平均止血时间为3.5d,止血方法以内科治疗为主。结论上消化道出血以男性多见,老年组高发,消化性溃疡为主要病因,出血量与贫血程度不完全一致,止血还是以内科治疗为主,配合介入及内镜下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罗荣 《医学文选》2006,25(3):431-432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多见。饮洒及非甾体类药物为主要诱因。内科治疗有效率为97.5%,病死率为2.5%。结论积极寻找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因上消化道出血前来就诊的患者140例,分析出血的病因以及药物止血及内镜下止血的治疗效果。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粘膜病变等。采用内镜治疗,显效4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71%。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内镜止血治疗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邓有辉  黄珍堂 《右江医学》1999,27(6):332-333
本文通过对11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发现非老年组主要病因是十二指肠溃疡,老年组主要病因是胃溃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次是胃肿瘤和食道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炎。认为对病因未明的上消化道出血,可先按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指出在出血12~24小时内急诊胃镜检查,有利于明确病因及作内镜下止血治疗,对提高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水平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7):2301-2302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诊疗。方法:对我院2012年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病因及诊疗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上消化道出血前3位病因依次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结论:消化道出血病因以消化性溃疡为主,胃镜有很好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亚宁  ;陈永刚 《吉林医学》2014,(24):5350-5351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4例,结合胃镜和病理检查分析出血病因,并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胃、十二指肠溃疡(59.65%)和急性胃黏膜糜烂(18.42%)为主,其中老年人以胃溃疡为主,非老年人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23%,对照组为6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分别是导致老年人和非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应用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可明显改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杨涛 《中外医疗》2011,30(7):27-27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原因以及临床诊治。方法分析2008年2月至2009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12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整个发病、诊断和治疗过程,并对不同年龄的出血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其主要病因为溃疡病、胃癌、急性胃黏膜疾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或)门脉高压性胃病等。其中溃疡病是引起AUGB的主要原因,占到70.2%。青年人组因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最多。占到青年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84.6%,显著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P〈0.05)。胃食管筋脉曲张和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AUGB的发生率在各年龄组中无显著差异。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目前溃疡病,临床上应加强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日常生活中合理的饮食习惯、避免不必要的NsAIDs的使用可以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我科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8例,与同期住院非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2例出血病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消化性溃疡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为老年人最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占25.4%,而恶性肿瘤占6.3%.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及胃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2011年间收治的2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老年性(60岁以上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非老年性(小于60岁)出血患者110例,对两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0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胃溃疡所致出血最多23例,占20.91%,其次为胃癌18例,占16.35%,其他常见的病因还有复合型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门脉高压出血,老年组患者肿瘤发生率、胃溃疡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十二指肠溃疡及肝硬化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结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其次是胃癌。  相似文献   

12.
罗荣 《微创医学》2006,25(3):431-432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多见.饮洒及非甾体类药物为主要诱因.内科治疗有效率为97.5%,病死率为2.5%.结论积极寻找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朱军军  李祥兴  刘洁 《吉林医学》2011,32(12):433-435
目的:总结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及通过胃镜、胃肠道钡餐、肝功能和B超等进行病因诊断。其常见病因主要为:消化性溃疡79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4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29例,胃癌16例,其他病因12例。结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食管恶性肿瘤以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发病原因,及时查出病因,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可以提高止血率。  相似文献   

14.
刘光树 《基层医学论坛》2010,(32):1060-1060
上消化道出血指Treitz(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管和胆管的出血,是临床上常见且严重的症状,因病因及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常见于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急性胃黏膜病变等。本文为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总结了我院2006年9月—2009年8月收治的84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病因及临床发病特点。方法:将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320例与非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48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1)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病因依次是消化性溃疡、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非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病因依次是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2)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伴发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病人。(3)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病人。结论:老年病人胃癌发病率增加、伴发疾病的比例及死亡率高,成为临床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在病变部位取黏膜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分析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结果通过急诊胃镜检查以及进行病变部位的组织病理活检,多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都可找到病因,从而为对症治疗提供指导。本研究150例患者中,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有消化道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以及恶性肿瘤等。结论急诊胃镜检查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利于为对症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何玉环 《海南医学》2014,(21):3146-3148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内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消化道出血并接受内镜治疗的3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老年患者186例,非老年患者200例。分析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并对内镜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是两组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其中老年组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比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十二指肠溃疡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首次内镜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1.9%和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再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Rockall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首次内镜止血成功率依次降低(P〈0.05)。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发生率高,预后比非老年患者差。内镜治疗疗效确切,Rockall低、中危患者获益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急诊医学科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B)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进行评估危险度。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1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青、中、老3组。采用Blatchford评分系统对患者行危险度分级。结果3组上消化道出血首位病因均是消化性溃疡,青年组第2位和第3位病因是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年组第2位和第3位病因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肿瘤;老年组第2位和第3位病因是急性胃粘膜病变、消化道肿瘤。男多于女(比例2.8∶1)。饮食不当为青、中年组上消化道出血的首位诱因,服阿司匹林为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的首位诱因。老年人在中高危组占的比例高,达48.5%。结论不同群组上消化道出血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可能与性别、病因、诱因有关。根据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和Blatchford评分,提示临床诊治过程中更加注意老年人的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9.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上段空肠等部位的病变引起的出血,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繁多,根据病变的性质将出血的病因分为5类,即:溃疡炎症性因素、机械性因素、血管性因素、肿瘤性因素、全身性疾病,我院自2001年8月至2004年8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瑞典阿斯特拉公司生产的洛塞克针剂治疗8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男58例,女22例,年龄17~30岁,平均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基层医院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快速诊断及治疗转归。方法:对122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2例急诊胃镜出血检出率100%,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Mallory~Weiss综合征、胃恶性肿瘤、Dieulafoy病、静脉曲张破裂、息肉及异物损伤。胃镜治疗的止血成功率为96.7%,胃镜治疗后转外科治疗3例,治疗抢救失败死亡1例。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合并活动性出血及大出血在胃镜下止血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增加止血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