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hs-CRP和Hcy的关系.方法 对玉溪市中医医院心脑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150例,行头颅CT和(或)MRI扫描,根据MMSE及CDT评分分为认知障碍SCI组、无认知障碍SCI组及正常对照组.利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组患者分别测定Hcy和hs-CRP,运用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高,认知障碍SCI组的Hcy浓度明显高于非认知障碍SCI组和正常对照组,且非认知障碍SCI组的Hcy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认知障碍SCI组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认知障碍SCI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且非认知障碍SCI组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Hcy升高关系密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其危险因素之一,超敏C反应蛋白与SCI认知障碍和脑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文师访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2(8):74-75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SBI患者76例作为SBI组,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为对照组,入院后进行血HCY、hs-CRP测定。认知功能障碍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定。结果 SBI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2.6%(40/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6%(24/76)(P<0.01);SBI组HCY、hs-CR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HCY、hs-CRP含量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SBI组患者血HCY与血hs-CRP无明显直线相关(P>0.05)。结论血HCY、hs-CRP含量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血HCY及hs-CRP可能是影响SBI患者认知功能的2个相互独立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CI)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收集该院SCI患者98例,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进行评分,将其分为认知障碍组及非认知障碍组,比较两组间相关因素的差异,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入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本组SCI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为59.18%(58例).认知障碍组中男性比例较高,受教育年限较低,具有较高的三酰甘油(TG)、尿酸(UA)及白细胞介素-6(IL-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教育年限(OR:0.222,95%CI:0.076~0.647,P=0.006),UA(OR:1.068,95% CI:1.013~1.126,P=0.015),IL-6(OR:1.803,95%CI:1.103~2.945,P=0.019)与认知障碍相关.结论 SCI患者具有较高的认知障碍发生率,教育年限越低,UA及IL-6越高可能是SCI患者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20例做为研究组,同时选取120例同期查体科的正常体检者做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受检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明显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BI)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首钢矿山医院门诊及住院首次就诊患者进行头颅MRI/CT证实有腔隙性梗死灶,临床无特异性症状98例患者,对头颅CT或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BI98例中以腔隙性脑梗死为最常见(78.6%),病灶直径介于0.5~5.0cm;病灶多分布于侧脑室周围白质、基底节区、丘脑等部位。SBI的发生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直接相关。结论应充分认识SBI的意义及影像特点,并对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吸烟等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措施,对脑梗死的防治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BI)患者新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新发急性脑梗死(ACI)214例患者根据颅脑磁共振检查是否有SBI病灶分成SBI组(n=101)和非SBI组(n=113),收集同期的健康对照者87例(健康对照组)。比较SBI组患者不同病情程度的影响因素。观察SBI组和非SBI组患者TOAST病因学分型及各亚型分布特征,并对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比较3组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 结果 SBI组和非SBI组TOAST病因学分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血管源性脑白质病变、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容易合并SBI;合并糖尿病、血管源性脑白质病变的SBI患者新发脑梗死病情更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BI和非SBI组CRP、PLR、NSE升高,且SBI组比非SBI组高(P<0.05)。 结论 伴SBI的新发脑梗死病情更重,要重视对SBI的检出;加强对合并糖尿病、血管源性脑白质病变的SBI进行脑血管病预防治疗;监测CRP、PLR、NSE可能及时发现SBI病例,减轻SBI新发脑梗死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老年人无症状脑梗死(SBI)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11年-20012年我科住院的162例病历,年龄在60-76岁,根据头颅CT或MRI检查有无腔隙性脑梗死,分为腔梗组49例和对照组113例,结合临床表现,对SBI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BI组中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BI危险因素主要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其发病率与以上因素成明显正相关,控制及减少SBI发生,应及时干预存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危险分层均达到高危和极高危组),根据有无合并脑梗死分为脑梗组,无脑梗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清C反应蛋白、血脂、FBG等指标。结果:脑梗组血清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无脑梗组(P<0.01),无脑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患者中明显高于对照组,炎性反应可能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生率、梗死部位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2006年7月~2007年12月在干诊科住院及门诊体检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214例,平均年龄为77.34岁,所有患者均无明确的神经系统病变,根据头部CT和(或)头部MRI检查,明确114例为无症状脑梗死,分析无症状脑梗死的部位和大小以及无症状脑梗死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14例确诊为无症状脑梗死的患者,梗死多发部位依次为基底节、侧脑室旁、深部脑自质、丘脑、脑干,病灶大小大多在5~15mm之间.多部位病灶的发生率占44.55%。结论:通过对老年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调查及危险因素的分析,发现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是无症状脑梗死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无症状性脑梗塞是一种无对应神经系统体征的腔隙性脑梗塞。本文通过对58例无症状性脑梗塞患者的调查分析。提示该病是一种老年常见病,男多于女,高发于60~69岁;梗塞区多见于基底节和额叶;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高粘血症、糖尿病为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高龄者的头晕、头痛、肢麻等不典型症状,条件允许时应及时进行CT或MRI检查,以期及时确诊治疗。 相似文献
12.
脑梗塞的中医辩证分型与CT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中医辩证分型与CT表现的相关性,以求正确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根据中医临床辩证分型,将急性脑梗塞分为中经络证和中脏腑证,总结出18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辩证分型与CT表现的规律。结果中经络证以腔隙性脑梗塞为主,中脏腑以大面积梗塞为主,两证的CT表现存在显著差异(χ2=68.23,p<0.005)。结论急性脑梗塞中医辩证分型与CT表现有密切相关性,对脑梗塞患者及时行CT检查有利于正确诊断和辩证治疗。 相似文献
13.
无症状脑梗死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BI)的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68例患者头颅CT或MRI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BI40例,以腔隙性脑梗死为最常见(75%),病灶直径介于0.5~5.0cm;病灶多分布于基底节区、内囊和放射冠等部位。部分SBI患者表现为头晕、轻微头痛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结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和吸烟等均为SBI的危险因素。应充分认识SBI的临床特点及意义,采取积极措施,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Probucol)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脂、CRP及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22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n=6):给予普通饮食16周;②高胆固醇组(n=8):高脂饮食8周后,再给予普通饮食8周;③普罗布考组(n=8):高脂饮食8周后,再给予普通饮食+普罗布考[200 mg/(kg.d)]8周。分别于第0周、8周和第16周末经兔耳中央动脉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普罗布考组治疗8周后,TC、LDL-C及HDL-C水平较8周时显著下降,并低于同时间未用药之高胆固醇组水平。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高胆固醇组和普罗布考组hs-CRP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高胆固醇组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普罗布考组hs-CRP明显低于高胆固醇组。结论:普罗布考可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及hs-CRP水平,具有一定的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化瘀散结中药合针刺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病例60例,按照治疗组∶对照组=1∶1配比,进行对照观察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综合证候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恢复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益气养阴、化瘀散结中药合针刺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常规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将2002年1月~2007年1月赤峰市医院门诊及住院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57例为观察组,非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5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头颅CT特点及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结果:老年糖尿病组多灶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血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体重指数的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以多灶性脑梗死多见,老年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肥胖的患者易致无症状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清钠的变化及其与病情轻重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美国康仁644电解质自动分析仪检测患者住院后次日清晨空腹血清钠,以血钠低于135mmol/L为低血钠,大于145mmol/L为高血钠;135-145mmol/L之间的正常。结果: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有41例出现低血钠,23例出现高血钠,其余176例血钠基本正常。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有电解质钠的变化,低血钠对脑梗死的恢复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SBI)的危险因素,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通过分析50例糖尿病合并SBI患者的临床资料,然后与50例非SBI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危险因素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实验室和彩超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高血压、冠心病、心电图异常和眼底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病史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值和空腹血糖>8·3mmol/L、血脂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血细胞比容增高及血尿素氮(BUN)/肌酐(Cr)增高的发生率间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总动脉(CCA)和颈内动脉(ICA)起始处的管壁内径、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和阻力指数间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和血脂的代谢紊乱,易发生SBI。故规律生活、合理饮食,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减少肥胖,改善脑缺血及脑代谢才能预防糖尿病SB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脂代谢异常对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影响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年1月—2014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8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的HCY及血脂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CHOL、TG以及HDL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HCY、LDL水平分别为(11.38±6.46)和(3.61±1.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8±4.54)和(3.08±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易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进一步发展,HCY及LDL升高是导致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当做好相关检测,预防该类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