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清CK-MB活力假性增高原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某些非心源性疾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升高的原因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CK及CK-MB,检出CK-MB异常升高者,且CK-MB/CK超过30%者,进一步用CK同工酶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并结合病情进行分析。结果 42例非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标本中(包括3例溶血标本),总CK活力相对较低,癌症患者CK-MB假阳性比例较大,其中CK-MB占CK总活力在30%-49%有24例,大于50%的有18例。42例经CK同工酶电泳证实,CK-MB活性实际为正常,但出现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或异常CK同工酶带。结论 应用酶免疫抑制法测定非心肌梗死患者CK-MB时,如果CK-MB超过CK30%以上,可能是血清中CK-BB、巨CK、腺苷酸激酶的存在,影响CK-MB的假性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方法在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上,分别用免疫抑制法和速率法检测血清CK-MB和CK,计算CK-MB/CK比值;对CK-MB/CK比值大于30%的样本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CK-MB/CK比值大于30%的114例患者血清中,恶性肿瘤患者51例,占44.7%;心脑血管疾病26例,占22.8%;2型糖尿病13例,占11.4%;类风湿性疾病4例,小儿支气管炎3例,其余17例。结论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存在假性升高,当CK-MB/CK比值大于30%,应警惕CK-BB或巨肌酸激酶(巨CK)的存在,结合临床症状可排除心肌梗死,以免造成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幼儿患者血清CK总活性正常而CK-MB活性增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血清CK活性正常而CK-MB活性增高婴幼儿患者同时测定其血清游离Hb、CK-MB质量(CK-MB-mass)、cTnT及CK同工酶水平。结果46例血清CK-MB活性增高而CK总活性正常的患儿中有3例CK-MB-mass和6例cTnT水平超过参考范围上限,但电泳未发现有明显的CK-MB、CK-BB区带且cTnT水平无一例达到心肌损伤诊断标准(>0.1 ng/ml),血清游离Hb浓度明显高于CK、CK-MB、CK-MB/CK均正常的婴幼儿。结论血清CK-MB活性增高而CK总活性正常的3岁以下患儿血清CK-MB活性的增高可能系生理、标本和试剂等因素所致,不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清生化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活性大于总肌酸激酶(CK)的原因。方法对该院2015年1~9月同时检测血清CK和CK-MB的16 262例门诊标本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现CK-MB活性大于总CK的标本24例,其中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患者14例、肿瘤患者4例、风湿病患者1例、妊娠期妇女3例、儿科患者2例。结论当体内出现大量CK-BB和巨CK时,会影响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的活性,从而造成CK-MB的假性增高。虽然免疫抑制法检测简单迅速,但存在局限性,临床需结合检测原理和患者病情加以鉴别,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5.
任婧婧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844-2844
目的 用免疫抑制法和酶联免疫荧光法对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免造成临床的误诊误治.方法 挑选最近一段时间用RocheP800检测的CK-MB偏高的标本127例,其中CK-MB的值大于肌酸激酶(CK)的标本为9例.然后用梅里埃VIDS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进行复检,最后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CK-MB结果偏高但没超过CK的118例中有7饲的检测结果正常,在CK-MB结果大于CK的9例中,有7例的结果正常.结论 免疫抑制法不仅能检测出CK- MB,同时检测出CK-BB或CK-Mt(线粒体CK又称巨CK2)或巨CK1(CK-BB与免疫球蛋白的复合体),所以在CK-MB>CK或者是CK-MB的结果与临床诊断产生冲突时,应该用酶联免疫荧光法进行复检,以免造成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高于肌酸激酶(CK)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例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结果高于CK活性的病例,并比较心内科与脑外科心肌酶谱检测结果CK-MB/CK比值。结果结果4例病例中3例为颅脑损伤,1例为结肠癌术后,4例病例均无心肌损伤;脑外科CK-MB/CK比值明显高于心内科(P<0.05)。结论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活性假性高于CK活性,或CK-MB/CK比值上高有重要的脑损伤警示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血清CK-MB活性大于总CK活性的现象进行原因初探及处理.方法 在HITACHI 7600-020全自动生化仪上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样本CK和CK-MB活性,依据CK-MB活性测定值分为恶性肿瘤患者组、心肌梗死组和正常组.同时利用热失活(将血清置于45℃水浴20 min后)再次测定其CK和CK-MB活性:在MINIVIDAS全自动荧光酶标仪上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CK-MB质量.结果 2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CK,热失活处理后CK-MB常规方法测定活性保存率在43.4%~78.1%,均数为59.2%;而心肌梗死组和健康体检者组的活性保存率均<1%.结论 恶性肿瘤中的异常CK同工酶被认为是造成CK-MB假性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利用热失活方法可以有效鉴别.CK-MB质量测定法因其方法学特性,可以排除上述干扰,是鉴别CK-MB假性增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CK-MB/CK倒置22例CK-MB质量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CK-MB/CK倒置时,通过对CK-MB质量及其活性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方法:样本先用日立7600/或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K、CK-MB活性,检出CK-MB/CK倒置者再立即进行CK-MB质量测定.CK-MB质量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CK-MB活性采用选择性抑制法进行测定,并用(x±s)表示测定结果.结果:22例CK-MB/CK倒置的患者中,CK-MB质量平均水平为(6.88±19.96) ng/mL,CK-MB活性平均水平为(176.00±150.51) U/L.CK-MB活性及其质量的样品均数与总体均数进行t检验,CK-MB活性差异有显著性(t=5.059;P=0.000);CK-MB质量差异无显著性(t=0.700;P=0.471).结论:CK-MB/CK倒置时,CK-MB活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使测定结果远远高于真实值,出现假性升高的检测结果给临床造成误解,而CK-MB质量能够避免干扰,测定结果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KMB活性法和质量法检测结果回归方程建立及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17年体检正常人的25例和确诊心梗患者的35例血清同时进行CKMB活性法和质量法检测并建立两种检测结果之间的回归方程;统计分析我院临床假性升高CKMB活性法结果及回归方程在纠正假性升高CKMB活性法结果之中的作用。结果 CKMB活性法和质量法结果相关回归方程Y=0.0263X3-1.0666X^2+11.72X-18.747,R^2>0.9。我院一周CKMB活性法检测结果总数1883,其中CKMB>0.3CK假性升高结果数220,占比11.2%,CK-MB>CK的结果数为66,占比3.505%,CK-MB>CK>50μ/L结果数18,占比0.96%。假性升高CKMB活性法结果与经回归方程纠正结果比较,P<0.05,两者之间有显著的差异。结论建立CKMB活性法和质量法检测结果回归方程有助于纠正假性升高CKMB活性法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K和巨CK的临床意义,提高临床医生对CK的认识。 方法: 对1例巨CK引起CK-MB大于总CK活性病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对CK-MB活性大于总CK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出现CK-BB或巨CK的干扰时,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总活性假性升高。巨CK1不具有病理意义,而巨CK2往往提示预后不佳。 结论:CK-MB超过总CK活性浓度的30%以上,一定要警惕有无巨CK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与肌酸激酶(CK)活性的比值在健康体检人员中进行恶性肿瘤筛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09年8月至2013年9月间的住院患者,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120例,健康对照组120例为来我院健康体检者,排除恶性肿瘤及任何心源性及其它疾病。用BECKMAN COULTER AU680生化系统进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酸激酶活性的检测,计算二者的比值,并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120例,CK-MB/CK平均值为25.2%,肿瘤组CK-MB/CK的平均值为45.9%,经统计学分析,二者有显著区别。结论:健康查体人员若CK-MB/CK升高,应该做进一步的检查,以便排除是否有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血清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作为一种主要存在于心肌的特异酶,对心肌梗死及心肌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CK—MB活性升高作为小儿心肌炎的特异性指标之一,颇受临床医生重视,但多年来,临床上对儿童血清CK—MB活性参考值一直采用成人标准,即CK-MB〈25U/L,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血清CK-MB活性〉25U/L的健康儿童,为了确定儿童血清CK-MB的活性参考值,我们对200例健康儿童进行了血清CK—MB活性测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新生儿血清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BB)和心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的活性变化 ,以了解 CK- BB和 CK- MB对 HIE患儿的检测价值。方法 在出生后 1~ 3d检测 HIE患儿 CK、CK-BB、CK- MB活性 ,与正常新生儿作对比 ,分析各项指标与病情、转归、预后的关系。结果 中度、重度 HIE患儿血清 CK-BB、CK与正常新生儿相比有显著性升高 ;重度组 CK- MB比正常组显著升高。 CK- BB活性迅速下降者 ,治疗有效 ,预后良好 ;CK- BB活力持续升高 ,患儿预后差 ,CK- MB升高患儿常伴有心肌功能损害。结论 血清 CK- BB是诊断 HIE的可靠、特异性指标 ,动态监测新生儿 CK- BB、CK- MB活性对病情估计、判断疗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就CK-MB活性假性增高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减少对CK-MB活性假性增高疾病的误诊率。方法:对本院的一些被误诊为心肌损伤疾病的患者联合肌钙蛋白(TNT)、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进行检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NT在疾病组中的假阳性率最低(0.0%),CK-MB在疾病组中的假阳性最高(84.0%以上)。结论:怀疑有心肌损伤疾病的患者应联合肌钙蛋白(TNT)、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进行检测,以免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高于肌酸激酶(CK)总活性的原因。方法使用VITROS350干式化学仪器及其配套试剂,回顾性分析9例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活性高于CK活性的患者,分析心肌酶谱检测结果,比较心电图及脑部CT检查结果。结果由于免疫抑制法的方法学原因导致CK-MB活性高于CK总活性。9例患者中6例为脑梗死,3例为恶性肿瘤。当总CK活性200U/L,CK-MB/CK25%,表明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或巨型肌酸激酶存在,与6例脑梗死患者病情相符。恶性肿瘤患者CK-MB活性高于CK总活性时,需做测定空白,以扣除血清中残留的腺苷酸激酶活力的影响。结论当CK-MB活性高于总CK活性时,要针对疾病的不同情况,及时与临床联系,避免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CK-MB质量、AST、CK等联合检测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梅里埃mini VIDAS检测671倒手足口病怠儿血清CK-MB质量,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的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AST、CK、LDH检测.结果671例手足口病惑儿中,CK-MB质量升高63例(9.4%),CK升高219例(32.6%),AST升高310倒(46.2%),LDH升高353倒(52.6%),患儿治疗5~6天后.血清AST、CK和LDH水平均显著下降.手足口病停心肌损伤惠儿血清CK-MB质量、CK、AST、LDH明显高于无心肌损伤患儿(P<0.01).结论 手足口病易致惠儿心肌损伤.及时进行血清CK-MB质量、CK、AST、LDH联合检测,有助于手足口病惠儿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马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8):4331-4332
目的:比较肝素抗凝血浆标本与血清标本在临床急诊生化常用项目检测时实验结果的差异。方法:采集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一份肝素抗凝,另一份自然收缩,离心后,进行检测。结果:血清组与血浆组比较,GLU、T-Ca、Cl^-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UREA、Cr、UA、K^+、Na^+、AST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LDH、α-HBDH、CK、CK-MB、α-AMY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除LDH、α-HBDH、CK、CK-MB、α-AMY外,肝素抗凝血浆可以用于GLU、T-Ca、Cl^-、UREA、Cr、UA、K^+、Na^+、AST急诊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高于总肌酸激酶(CK)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已经确诊心肌梗死的住院病人68例,肿瘤内科恶性肿瘤病人32名,其中肝癌8例、肺癌6例、胃癌6例、神经母细胞瘤5例、乳腺癌4例、卵巢癌3例以及来源于消化内科肝硬化患者16例。另选取门诊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于罗氏 MODUALR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 CK-MB,酶偶联速率法测定总CK活性。结果在68例心肌梗死病人血清中CK-MB单项升高21例,总 CK单项升高39例,二项指标同时升高30例;在3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血清CK-MB单项升高11例,总活性升高3例,二项同时升高3例;16例肝硬化患者2例 CK-MB单项升高。结论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作为心肌梗死诊断指标存在一定缺陷,且CK-MB结果升高与某些重度炎症、恶性肿瘤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相关性及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歌乐山院区收治的心肌损伤患者血清标本327例,采用胶体金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同一血清标本CK-MB浓度及活性,比较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及差异。结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出的CK-MB活性范围为30~110U/L的标本数量与胶体金法测定CK-MB显示"+"(浓度范围5.0~20.0ng/mL)的标本数量符合率为95.9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出的CK-MB活性范围为110~450U/L的标本数量与胶体金法测定CK-MB显示"++"(浓度范围20.0~100.0ng/mL)的标本数量符合率为95.4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出的CK-MB活性范围大于450U/L的标本数量与胶体金法测定的CK-MB显示"+++"(浓度范围大于100ng/mL)的标本数量符合率为94.68%。结论胶体金法测定的CK-MB的显色强度提示的浓度范围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的血清CK-MB活性范围呈一定比例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覃艳玲  马勇  王磊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9):1656-1657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Y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确诊的66例ACS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hsCRP、IMA、CK—MB、cTnI和MYO的水平检测,观察其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AcS胸痛病人在胸痛发作就诊6h内抽血检测的hsCRP和IMA、CK-MB、cTnI、MYO其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病例组hsCRP和IMA、CK—MB、cTnI、MYO的阳性检出率为IMA(83.3%)〉hsCRP(77.3%)〉MYO(66.7%)〉cTnI(56.1%)〉CK—MB(48.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s—CRP和IMA、CK-MB、cTnI、MY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