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长期配戴(>5 a)软性角膜接触镜(SCL)大学生与未配戴SCL大学生眼表泪膜的差异.探讨SCL长期配戴对眼表泪膜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依据SCL戴镜时间将SCL戴镜者区分为<5 a组、5~10 a组和10 a组,共3组.对正常对照组(35人70眼)和病例组(66人132眼)的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S)试验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软性角膜接触镜戴镜时间<5 a组Schirmer I test、FLS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各戴镜组BUT、Sehirmer I test、FLS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会引起泪膜功能下降和角膜上皮损伤.且戴镜时间越长,损害越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软性角膜接触镜(SCL)连续配戴对大学生眼表泪膜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依据SCL连续戴镜时间将SCL戴镜者区分为<12 h组、12~24 h组和>24 h组,共3组.对正常对照组(35人,70眼)与病例组(66人,132眼)的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S)试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test)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软性角膜接触镜戴镜时间(12 h组chirmer I test、FLS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戴镜组BUT、Schirmer I test、FLS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连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会引起泪膜功能下降和角膜上皮损伤,且连续戴镜时间越长,损害越大.  相似文献   

3.
近视眼的发生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由于角膜接触镜(contactlens,CL)不受屈光程度和屈光参差的限制,不影响仪容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近视眼患,尤其是年青人所接受。但CL直接与角膜接触,戴镜与卸镜时直接用手操作,如果不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长期以往易引起一系列的眼疾,甚至失明。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值得我们关注,为此,针对我校83名配镜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4.
共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e,CM)检查是以共焦激光作为光源,进行角膜活体组织学检查,将角膜临床检查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的一项技术。在眼科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在角膜病检查方面,更是优越于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检查。无需组织切片、固定和染色就能观察到角膜内各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动态变化。CM可以对病变进行确切的深度定位,有利于病变的前后对比。同时其特有的纵向断层扫描,可以对角膜病变实行多层次立体观察,达到类似组织切片效果。CM可以提供多种图像获取模式,如Section模式、Sequence模式、Volume模式等,实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动态观察。[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参照角膜接触镜国家标准G B 11417.3-2012规定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对装饰性彩色角膜接触镜的部分性能进行检测分析,结合我单位近几年的检测情况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对规范装饰性彩色角膜接触镜市场和提高其产品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角膜接触镜致角膜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角膜接触镜致角膜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的护理方式.结果:经护理后,40例患者的感染情况也明显好转.27例患者对此次护理表示非常满意,11例患者表示满意,另外2例患者一般满意.总满意度为95.0%.结论:对角膜接触镜致角膜感染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感染症状,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100×,200×,400×显微镜,观察各种品牌的彩色角膜接触镜的纵断面切片,分析其染色材料的位置是否接触眼表结构,比较不同设计的彩色角膜接触镜可能对眼内造成的影响,为消费者的选择,质监部门及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以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韩联仪  黄燕  郑德海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71-3372,3374
[目的]观察普通屈光不正和圆锥角膜患者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RGPCL)1~2年的视力矫正,对比敏感度,及角膜塑形效果。[方法]对66例(126只眼)6~32岁的患者进行验光,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角膜屈率计检查,对比敏感度观察戴框架眼镜和RGPCL矫正视力和视觉质量变化。[结果]总体平均近视球镜度(4.47±3.13)DS,平均柱镜度(3.91±2.39)DC。裸眼视力(0.18±0.18),戴框架镜较正视力(0.895±0.33),RGP矫正视力(1.06±0.24)。戴RGPCL视力明显优于戴框架镜较正视力,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地形图各项值戴RGP-CL前后统计显示,戴RGP后角膜前表面陡峭K值(Ks),平均K值(AveK),角膜散光cyl,锥顶K值,均较戴RGPCL前降低,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敏感度全频段RGPCL均比框架镜明显升高。[结论]合理的配戴RGPCL,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矫正视力,提高对比敏感度曲线,改善视觉质量。还可以获得显著的角膜塑形效果,有效控制圆锥角膜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角膜是人眼屈光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眼的散光超过4/5来自角膜,不规则散光和高度散光又很难用框架眼镜及软性角膜接触镜矫正良好。硬性角膜接触镜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很强的透氧性、有较好的柔韧性[1],安全性。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病例入选条件:①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来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促成角膜接触镜的规范应用。方法:对软性角膜接触镜的从业人员和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造成使用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结果:目前从业者验配程序存在许多不规范的操作,使用者缺乏相关了解。结论:需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1.
秦雪  李士雪  王志萍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0):1358-1360
目的了解大学生隐形眼镜佩戴情况及其与非隐形眼镜佩戴群体眼健康状况的差异,探讨隐形眼镜佩戴行为与眼部不适症状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济南市5所高校大学生1 675人,采用自制问卷匿名调查。结果济南市大学生隐形眼镜佩戴率为18.4%;佩戴者与非佩戴者在11种眼部不适症状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戴镜化妆是眼部干涩、眨眼困难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67、1.352,戴镜洗脸洗澡是眼部干涩、眼球血丝血斑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19、1.141,每日戴镜时间过长是眼球血丝血斑、眼部异物感、疼痛、流泪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14、1.184、1.081和1.063,隐形眼镜到期继续使用是眼部异物感、疼痛、畏光、流泪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093、1.759、2.279、1.713,戴镜过夜是眼睑水肿的危险因素(OR=1.261);定期搓洗隐形眼镜是眼睛痒、眼部异物感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866、0.863,佩戴和摘取前洗手是畏光、球结膜水肿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650、0.647,及时更换护理液是眼睛痒、眼球血丝血斑、疼痛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677、0.650、0.660。结论隐形眼镜佩戴者的佩戴行为与眼部不适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眼晶状体被认为是体内最具辐射敏感性的组织之一。0.5 Gy及更高的辐射剂量会诱发放射性白内障,但研究表明长期低剂量的辐射暴露也会增加眼晶状体混浊风险。目前关于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眼晶状体混浊发生的具体生物学机制仍不明确,许多相互竞争的机制链可能独立或共同导致混浊的发生,如眼晶状体上皮细胞基因组损伤、氧化应激、细胞间通讯破坏和炎性反应等,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也可在其中发挥作用。本文旨在对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发眼晶状体混浊发生机制,及个体易感性在其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阴道镜检查及病理学诊断对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TCT对1926例妇产科门诊和妇检门诊就诊的妇女进行初筛,检出宫颈病变139例,之后进行阴道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组织学为金标准。结果:TCT和阴道镜检查对LSIL的检出率分别为55.17%和93.10%,对HSIL的检出率分别为54.54%、90.90%,对CC的检出率分别为66.67%、100.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CT和阴道镜诊断CIN以上的敏感性分别为46.51%和82.25%,特异性为95.91%和93.07%(P>0.05),TCT和阴道镜的符合率分别为44.74%和82.25%(P=0.000)。结论:TCT技术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筛查,能明显提高涂片满意率和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联合阴道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常足月分娩母亲及新生儿血清中GM-CSF、SIL-2R表达水平,为围产期母亲及新生儿系统保键提供基础免疫数据。方法:无菌采集正常足月分娩母亲静脉、出生5min新生儿脐静脉及3天新生儿股静脉血,用美国RD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GM-CSF、SIL-2R表达水平。结果:①出生5min新生儿GM-CSF、SIL-2R及出生3天新生儿SIL-2R与母亲表达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出生3天新生儿GM-CSF与母亲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深圳正常足月分娩母亲及新生儿血清中GM-CSF、SIL-2R的表达水平以出生3天新生儿GM-CSF表达水平升高,是新生儿在新环境中生长发育的生理性需求;为围产期母亲及新生儿系统保健提供了基础免疫数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宫颈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及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对14 861例妇女进行宫颈病变筛查,以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确诊的金标准。结果:HR-HPV感染3 595例,感染率24.19%;细胞学检查发现非典型鳞状细胞202例,非典型腺细胞1例,LSIL303例;HSIL92例;病理学证实CINⅠ90例、CINⅡ65例、CINⅢ86例、宫颈鳞状细胞癌7例、腺癌2例。高危型HPV DNA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是:HSIL 92.05%(139/151)、LSIL 52.22%(47/90)和无宫颈上皮病变26.70%(25/939),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高危型HPV DNA检测CIN的敏感度是91.05%,特异度是81.35%,阴性预测值为99.55%。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CIN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8.92%、95.56%和99.20%。高危型HPV DNA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筛查CIN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6.12%、82.56%和100.00%。结论: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的筛查中有很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危型HPV DNA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可使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有所提高,其结果对宫颈病变有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餐饮从业人员、学生等公共卫生体检人员中乙肝病毒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proteins,HBV-LP)的情况,探讨HBV-LP与HBV-DNA检测法在HBeAg阴性HBV患者和正常人中检测效果的异同。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乙肝两对半(HBV M)以及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LP);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HBV-DNA,对各类体检人员的709份血清标本和200份正常人的血清标本分别进行检测。结果:(1)在489份HBeAg阴性乙肝患者的标本中,HBV-LP与HBV-DNA检测法的检测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58,P>0.05)。(2)HBV-LP S/CO值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r=0.951,P<0.05)。(3)在乙肝二对半(HBV-M)均阴性200份餐饮从业人员的标本中,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40,P>0.05)。结论: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P)像HBV-DNA一样能够有效、真实地反映HBV病毒复制情况,该方法可以在体检领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研究中年人群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探讨静息心率在心血管病预测中的作用。方法调查2011年4月-2012年6月于本院体检的35~64岁无心血管疾病史的社区居民2 051名,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清生化对其进行10年发病风险预测,分析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10年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1)不论性别,血压值、空腹血糖值及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在高心率组均明显高于低心率组。2)男性高心率组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吸烟、高血压家族史及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比例均明显高于低心率组(P均0.05),而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高心率组中心型肥胖比例明显升高(P=0.018),且心率与年龄呈负相关(P=0.005)。3)心率增快的独立危险因素的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包括吸烟、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与糖尿病;女性包括年龄、腰臀比、高血压与糖尿病。4)男性心率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评分呈正相关(P=0.003),而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4)。结论在35~64岁男性人群,心率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呈正相关,上述人群监测静息心率对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Alterations in the hydrophobic status of particle surfaces have been suggested to modify the toxic properties of ultrafine TiO2. We investigated the acute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nd cell damage after intratracheal instillation of surface modified (hydrophilic and hydrophobic) fine (180 nm) and ultrafine (20-30 nm) TiO2 particles 16 h at equivalent mass (1 or 6 mg) and surface doses (100, 500, 600 and 3000 cm2) in rats.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most enzyme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administered surface dose. The hydrophobic surface of the TiO2 particles, achieved by methylation, induced a lower total cell number and influx of neutrophils (PMN) compared to rats instilled with the 1 mg of the untreated, fine or ultrafine TiO2 but the outcom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No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fine/ultrafine and hydophilic/hydrophobic TiO2 at the high dose (6 mg) or surface dose over 600 cm2. The differences in BAL cellularity at the low dose were reflected in changes in the chemokine MIP-2, but no differences were seen in levels of macrophage cytokines. Considering the large influx of PMN little cell damage was seen when studying enzyme leakage in lavage fluid, although PMNs appeared to be activated as suggested by increased myeloperoxidase (MPO) activity in the lavage fluid. We conclude that the surface area rather than the hydrophobic surface determines the acute, pulmonary inflammation induced by both fine and ultrafine TiO2.  相似文献   

20.
硒与癌症关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是人体和动物生命过程中必需的微量营养素。鉴于硒的生物学功能,使得硒与癌症的关系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癌症时机体的硒状态、低硒可能引发癌症的机理、硒的抗癌和致癌双重作用及其机理以及硒对癌症的治疗等。同时,也提出了在今后硒与癌症的研究中应当引起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