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黔南州1990~1999年共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136例。按照病毒学分类标准,脊灰野病毒3例,临床符合病例34例,非脊灰AFP病例99例,自1994年以来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率自1995年以来连续保持在1/10万以上。136例AFP病例,分布于12个县市的83个乡镇,占总乡镇数的35.3%。AFP病例主要发生在0~5岁儿童,男性多于女性。AFP病例零剂次免疫占11.0%,全程免疫占62.5%。结果显示,我州还存在AFP监测薄弱地区和免疫薄弱地区,应继续加强AFP病例监测和常规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2.
自1991年建立脊髓灰质炎(脊灰)监测系统以来,加强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报告,使监测系统的敏感性不断提高,并将报告病种扩大为14种。为了进一步提高AFP监测特异性,搞清发病病因,不遗漏真正的脊灰病例,现将我省1993~1996年残留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特征及病因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脊灰疫苗相关病例(VAPP)可能的发生因素,了解VAPP的危险性,将1995~1999年 5例脊灰疫苗株病例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来自西安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病毒鉴定:由陕西省脊 灰实验室培养分离病毒,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特征鉴定。 2 结果 2.1 AFP病例中脊灰疫苗株病毒检出情况 对1995~1999年10 6例AFP病例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到5株脊灰毒。Ⅱ型2例、Ⅲ型2例、混合型(Ⅱ+Ⅲ)1例 ,检出率4.72%。经国家脊灰实验室型内鉴定均为疫苗株病毒。 2.2 AFP病例中脊灰疫苗株病例分布 在地区、时 间分布上,5例病例分布在4个区县,占总区县的30.79%(4/13),无明显聚集性。从时间分 布看,1、4、6月均有病例发生。在年龄、性别分布上,小于2岁组4例占80%,10岁组1例占 20%。男女之比为1∶0.6。在免疫史上,服苗1次的1例,2次的1例,3次以上3例,最多服苗6 次。在服苗时间与麻痹,服苗后4~30天内出现麻痹3例占60%,另2例近期无服苗史,但1例 与服苗者有密切接触史。5例60天后随访均残留麻痹(表1)。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河北省2004-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检出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病毒阳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个案数据。结果从1657例AFP病例中检出脊灰病毒91株,检出率为5.5%,均为疫苗相关株病毒。病例散在发生,无聚集性。≤2岁儿童病例占92.3%。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腹泻、肢体感觉障碍、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结论脊髓灰质炎疫苗株病毒导致的麻痹病例以2岁以下幼儿多见,应加强监测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7.
为消灭脊灰提供依据 ,现将本市1995~1998年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AFP病例资料来源于各县、市(区)卫生防疫站上报的AFP个案调查表、随访表 ,病毒学资料来源于省脊灰实验室 ,最后由省脊灰专家诊断小组诊断。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流行病学分析。2结果2.1概况黑河市下辖1区、2市、3县 ,人口160万 ,15岁以下儿童50万。1995~1998年全市共报告AFP病例21例 ,每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00/10万、1.00/10万、1.20/10万。2.2流行病学特征2.2…  相似文献   

8.
阳泉市1995 ̄1997年共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27例,15岁以下儿童FPA年平均发病率3.01/10万及时进行个案调查率100%,双份合格粪便采集率93%。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和强化免疫服菌率均在95%以上,连续12年监测未发现由脊髓灰质为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通过加强基础免疫,强化免疫和AFP监测工作,促进了消灭脊髓灭质炎的进程和证实。  相似文献   

9.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除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外,非脊灰肠道病毒感染是导致儿童发生急性弛缓性麻痹的重要生物性病因。在全球消灭脊灰的活动中,在进行脊灰病毒学监测的同时,从15岁以下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粪便标本中可分离到一定数量的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随着全球消灭脊灰的日益临近,NPEV致麻痹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我们对河北省2000~2002年122例AFP病例分离到的NPEV进行分型鉴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荷泽地区199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初步评价该区消灭脊髓炎质炎(脊灰)工作进展,为消柬2灰工作及其验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菏泽地区脊灰监测中心提供的疫情资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病毒分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荷泽地区1998年共报告AFP42例,无脊灰确诊病例,有1例脊灰监床符合病例,有5例临床脊灰(高度怀疑疫苗相关病例);42例AFP分布于全区的9县市,呈散发,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报告发病率为1.42/10万;AFP病例48h内调查率为94.7%,14d内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2.3%;从AFP病例及接触者粪便标本中从未分离出脊灰野病毒,而分离出脊灰疫苗病毒和COX(柯萨奇)病毒,ECHO(人肠道细胞病变孤儿病毒)等其他肠道病毒,AFP标本脊灰疫苗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均为15.79%,引起AFP靳原因是多种的。[结论]该区AFP监测及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不足之处,加就诊48h内及时报告完成率等仍较低。建议仍应强加AFP监测和诊断,消灭脊灰工作仍需努力。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199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199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进展显著,以省为单位各项监测指标已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提出的质量要求。我国1996年未发现本土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病例,仅在云南省与缅甸接壤地带发现3例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Ⅰ型1例,Ⅲ型2例)。全国仍有554个县(区、市、旗,下同)连续4年未报告AFP病例,占全国县数的194%,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1993年以来,我国AFP病例主要分布于小年龄组,其中以脊灰和非脊灰肠道病毒感染病例尤为显著,5岁以下病例数分别占872%和861%。脊灰与脊灰排除病例的“零剂次”服苗率分别为424%和171%,≥3次服苗率分别为286%和635%,两者差异显著。我国AFP病例均以肢体麻痹为主,脊灰和非脊灰AFP病例肢体麻痹者分别占970%和989%,且均以下肢麻痹为主,其中脊灰病例的残留麻痹率为76%,显著的高于其他AFP病例。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1995年共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213例,分布在70个县(市、区,下同),占全省县数的66.4%,其中脊髓灰质炎(脊灰)5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报告发病率为1.61/10万,脊灰皇散发。AFP病例14天内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70%,48小时内调查率为96%;全年共分离6株脊灰疫苗病毒,已有3年末发现脊灰野病毒所致病例。此结果显示:江苏省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做好口服脊灰疫苗(OPV)常规免疫,开展强化免疫,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加强管理等,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不足之处,如双份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率、及时随访率等都较低,尚须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4.
1995年江西省对156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病毒阳性率为12.8%,其中非脊灰肠道病毒阳性率为12.2%,脊灰病毒阳性率为0.6%。通过实验分析证明,病毒分离的阳性率与AFP病例粪便标本采集的合格率、及时率、季节变化、年龄分布及细胞的敏感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1996年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163例,采集粪便标本161例,分离到肠道病毒(EV)37株,阳性率为230%。其中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8株,分离率为50%;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29株,分离率为180%。8株PV经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均为疫苗株。对26株NPEV定型,其中柯萨奇B组(CoxB)10株,艾可(ECHO)7株,不能被中和9株。1996年采集AFP病例接触者粪便标本102例,分离到NPEV35株。  相似文献   

16.
南阳市10年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南阳市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阳市1992~2001年各县市区上报的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0年共报告AFP病例423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髓灰质炎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自1994年起达到1/10万以上。按临床分类标准确认临床符合病例12例,按病毒分类标准确认临床符合病例1倒,疫苗相关病例3例。已连续10年未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结论:该市消灭脊髓灰质炎还要作长期的努力.继续加强基层人员培训.加强主动监测,进一步提高AFP病例双份合格粪便采集率。  相似文献   

17.
1990~199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1189例,采集粪便标本994例,分离出病毒224株,阳性率22.54%。其中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153株,分离率15.39%;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71株,分离率7.14%。153株脊灰病毒中,Ⅰ型88株(57.52%),Ⅱ型43株(28.10%),Ⅲ型14株(9.15%),混合型8株(5.23%)。经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19990~l992年分离到17株Ⅰ型野毒株,l株Ⅰ+Ⅱ型野毒株;l993~l995年分离31株脊灰病毒均为疫苗株。结果表明Ⅰ型是我区主要的流行毒株。  相似文献   

18.
青岛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1995年报告AFP病例33例,经临床学、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诊断,无确诊脊髓灰质炎(脊灰)病例,15岁以下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35/10万。各区(县)常规报告完整率为100%,及时报告率为93.94%,AFP病例报告特异性为89.19%.AFP病例监测系统其它各项质量控制指标均达到80%。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是脊髓灰质炎(脊灰)高危省份之一。近年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比较薄弱,l993年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仅为0.3/10万,1994年为0.46/10万,l995年升至1.46/10万;作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16/10万。l995年在边境地区发现了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当前边境地区监测工作还相当薄弱,还存在AFP病例漏报、不报等情况。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的发现预示着目前我省边境地区存在着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该地区已成为我省乃至我国消灭脊灰的前沿。应采取特殊策略迅速改善边境地区的监测敏感性和质量,保持人群高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20.
对福建省1994~199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送检的257例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共检出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21株,其中4株为I型野毒株。3年PV分离阳性率分别为19.6%、4.9%、6.4%;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24株,阳性率分别为0、5.9%、16.5%。结果表明,福建省PV季节高峰已消除,野病毒已连续2年未分离到,而NPEV分离率逐年在提高。AFP病例的病原型别也从以往的I型野病毒为主转为以NPEV和疫苗株为主。其中Ⅱ型疫苗株检出率明显上升。此外,还揭示了福建省5岁以下婴幼儿PV携带率最高,NPEV感染仍以夏秋季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