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作为临床防治疾病使用时 ,必须制成不同的剂型 ,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才能发挥疗效 ,合理的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药用作临床主治疾病使用时 ,必须把药物制成不同剂型 ,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 ,接触或导入机体才能发挥疗效。合理的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是保证和提高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一点在药剂制备和临床应用中常易被忽视。为此 ,笔者对中药剂型及给药途径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作一点粗浅的探讨。1 选择中药剂型的依据 中药有传统和现代剂型 ,类别甚多。剂型的选择不仅是要贮藏、运输、携带、使用方便 ,更重要的是依据疾病性质的不同和药物自身的理化、药物性能来确定。药物的性能是其所含有效化学成分决定的。中药的成分很复杂。有效成分应包括…  相似文献   

3.
替硝唑(TNZ)是继甲硝唑(MNZ)后的新一代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及抗原虫药,较MNZ疗效更高、耐受性更好、体内分布更广。现就近年来有关TNZ的种种剂型与给药途径综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不同剂型及给药途径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在2009-2011年间收治的94例大叶性肺炎患者采用不同药物剂型及给药方式进行治疗,两周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治疗,不同药物剂型及给药方式对药物疗效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采用皮下注射的患者有效率为80.6%,采用静脉注射治疗的患者有效率更是达到96.8%,但是采用口服片剂治疗的患者有效率仅为56.2%.结论我们必须根据人体给药方式的特点结合不同药剂的性状进行用药,药物的剂型与给药方式与临床效果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对药物疗效的影响.方法:对80例住院的肺心病患者采用不同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在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发现良好的药物剂型可以发挥出良好的药效.结果:药物剂型必须根据人体给药途径的特点来制备,必须与给药途径相适应.结论:药物剂型与给药的途径与临床治疗效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根据近10年来的文献进行综述,按速释剂型、缓控速释药剂型、定位释药剂型和定时释药剂型顺序介绍中药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剂型是药物应用的必要形式,也是使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起点。药物必须制成不同的剂型,采用一定的给药途径接触或导入机体才能发挥疗效。剂型的不同可能导致药物的作用性质、作用速度、毒副作用的不同,从而影响到药物的临床疗效。因此,选择合理的药物剂型是保证和提高药物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传统剂型,还是中药给药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并由其决定药物成分的释放和疗效。本文从结构出发,结合组成、分类、释药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综述了中药现代给药系统的剂型特征,为其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芳香中药精油在疾病治疗领域有着巨大的挖掘价值.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芳香中药精油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给药方式多样.现对古今文献中芳香中药精油在疾病治疗中的给药途径进行系统梳理,根据精油成分、给药部位、吸收特点等不同,发现大致可分为鼻腔给药、口腔给药、透皮给药、口服给药等,以期通过分析其给药途径的相关可能性,为临床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常规制剂、长效和肠溶制剂、缓控释制剂或药物输送洗头或透皮治疗系统治疗、靶向制剂是药物制剂发展的四个时代。传统中药的剂型研究也随着医药制剂的发展而得以逐步拓宽 ,从而更加符合日益发展的临床治疗的需要。口服给药是传统的、习惯的、最常用的施药途径。口服给药系统包括速释剂型、缓速释药剂型、定时释药剂型和定位释药剂型。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口服给药系统的进展进行综述。1 口服液中药口服液剂是选用合理的方法 ,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在无菌或半无菌的条件下灌注制成的一种口服液体剂型 ,是在中药汤剂、合剂基础上的改进。具有吸收…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给药途径与剂型等若干问题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胰岛是散在胰腺腺泡间的细胞群,总重量为1g,仅占胰腺总重量的1%~2%。胰岛细胞按其形态和染色特点可分为5种,即α细胞、β细胞、γ细胞、δ细胞、pp细胞。其中最重要的是前2种,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0%.分泌胰高血糖素;β细胞较α细胞小,占胰岛细胞的66%~75%,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对人体有重要的作用,可促进组织对血糖的利用,促进肝糖、脂肪、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和贮存,对人体的生长和维持正常代谢是不可缺少的: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受到体内诸多因素的调控,其与胰高血糖素关系密切,在胰岛内α细胞和β细胞相互紧贴,两者除共同维持人体血糖的平衡外,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在胰岛组织内迅速到达β细胞.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13.
蛋白多肽类药物给药途径及剂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东  房泽海  任悦欣 《中外医疗》2009,28(21):160-162
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崩日益广泛,但是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的常用制剂生物利用度往往较低,因此开发这类药物的新的给药途径和新剂型成为近年来制剞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将就此对蛋白多肤类药物发展进行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剂型及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健  马晓静  贾伟平 《上海医学》2006,29(9):669-672
自1922年首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以来,胰岛素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但在临床实践中提高胰岛素治疗率仍存在不少障碍。除了认识方面的原因外,长期胰岛素注射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不便是一个重要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还不能完全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长期给药可能导致体重增加、皮下脂肪萎缩等。因此,胰岛素治疗方式的研究是目前的一大热点,主要包括改进注射给药系统、研制新的基因重组胰岛素和改变给药途径等,现就其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药物的疗效达到应有的效果,正确合理的给药方案及根据病因病情、药物的特殊性和治疗目的而正确选择给药方法,才能充分地发挥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丹参、青蒿、地锦草和天花粉等制剂的剂型和疗效关系的分析,指出中药剂型的改变,就会使临床疗效增加、降低、无效、减少或增加毒副作用、老剂型发挥新用途等等变化。说明剂型因素对临床疗效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示我们在研制新药选择剂型时,应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遵循剂型选择原則,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分析,合理制药,确保临床用药的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以经病原学确诊的55例细菌性痢疾,随机两组,采用呋喃唑酮不同途径给药治疗观察。结果表明,呋喃唑酮保留灌肠对控制脓血便,减轻里急后重和缩短腹泻时间效果明显优于口服给药组;腹痛持时间及住院日亦明显缩短;但对退热效果两组无差别。综上提示,呋喃唑酮保留灌肠对控制痢疾肠道症状效果显著,且易被患儿接受,无服药后恶心、呕吐之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保证中药临床疗效的三个主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和保证临床疗效是关系到中医药能否发展的根本问题 ,中药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笔者认为中药材的质量、规范的炮制和调剂以及合适的剂型和给药途径是其中三个主要环节。1 注重传统道地药材的理念中药材大多取自天然的动、植、矿物 ,各有不同的生存和生长环境 ,一旦改变 ,将影响其有效成分的含量 ,只有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中才能获得优质的中药材 ,这就是药材的道地性。其中 ,最主要的是药材产地 ,由于它综合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如土壤成分、温度、湿度、日照、海拔等因素 ,而这些正是影响药材有效成分含量最重要的因素。目前 …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