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LEEP治疗和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妇科细胞学、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病变的158例患者,采用LEEP治疗,切除全部宫颈移行区。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病人反应及术后修复情况。结果LEEP治疗成功率为96.1%(126/131)。平均手术时间为6.8分钟,出血量14.3m l。无继发感染发生。结论LEEP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尤其适用于C IN。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13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实施,平均手术治疗时间为(5.5±2.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6.9±5.1)mL;术后创面均良好愈合,共出现8例并发症,并发症率为5.9%;术后妊娠率为62.7%;分娩率为55.9%.结论 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取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疗程短以及并发症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5月~2010年5月对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阴道镜活检确诊为宫颈良性疾病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患者反应及术后修复情况.结果:LEEP治疗宫颈良性疾病成功475例(97.74%),手术时间5~18分钟,平均手术时间7.5分钟,术中出血量2~25ml,继发性出血8例,无1例感染发生.结论:LEEP是治疗宫颈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其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病变残留复发率低,尤其适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1次LEEP同时达到治疗和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妇科细胞学、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病变的50例患者,采用LEEP治疗,切除全部宫颈移行区。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病人反应及术后修复情况。结果 LEEP治疗成功率为94%(47/50)。平均手术时间为5.1分钟,出血量9.8ml。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发生。结论 LEEP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尤其适用于CIN。  相似文献   

5.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萍  刘湘 《河北医学》2012,18(12):1695-1698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门诊LEEP治疗106例CIN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愈率、复发率、宫颈活检与LEEP标本病检结果以及LEEP术前后高危HPV检测结果对比.结果:LEEP治疗CIN患者: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治愈率94.3%,复发率6.6%,宫颈活检与LEEP标本病检符合率80.2%(85/106)、术后病理级别升高率10.3%(11/106),级别降低9.4%(10/106);LEEP手术前后HPV感染对比:术后高危HPV感染率下降.结论:LEEP是一种安全、可靠的CIN患者的诊治手段,同时可以很好地消除宫颈高危HPV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经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病变90例,采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切除病灶,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出血量及宫颈修复情况。结果: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手术时间短,平均4.8分钟,术中出血少,术后无继发感染,宫颈外形恢复自然状态。结论: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能同时达到治疗和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田亚琴 《河北医学》2008,14(12):1436-1437
目的:探讨子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CIN的患者85例,采用LEEP治疗,切除全部宫颈移行区,手术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LEEP治疗CIN,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8%,平均手术时间为9m in,平均出血量为8ml。结论:LEEP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并且可提供完整的标本送病理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甄妙平 《海南医学》2008,19(5):111-112
目的探讨LEEP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81例,采用LEEP治疗,切除全部宫颈移行区,手术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一次成功率为95.1%(77/81),平均手术时间为6.2min,出血量为5.6ml。术中患者无痛苦,耐受好。结论LEEP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并且可提供完整的标本送病理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海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3):396-398
目的评价一次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在治疗和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妇科细胞学、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病变的40例患者采用LEEP治疗,切除全部宫颈移行区,切除组织全部行病理学检查。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患者反应及术后修复情况。结果 LEEP治疗成功率为90%,平均手术时间为6 min,出血量10 mL,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发生。结论 LEEP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尤其适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  相似文献   

10.
余晓梅 《中外医疗》2013,32(11):1-2
目的探讨评价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从该院收治入院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抽取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CKC)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残余及复发率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治疗中,宫颈环形电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与宫颈冷刀锥切术基本一致,均能有对病变部位进行有效的切除并能控制较低复发率。但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了手术风险,可以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形电切除(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细胞学、阴道镜及镜下活检诊断为CIN174例患者,采用LEEP治疗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患者反应、术后修复情况及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进行随访。结果LEEP治疗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为5.5min,出血量7ml,术后细胞学、阴道镜复查未见异常。结论LEEP治疗CIN操作简便、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符碧红 《右江医学》2011,39(4):540-542
<正>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常发生于25~35岁妇女。CIN具有两种不同结局:一是病变自然消退,很少发展为浸润癌;二是病变具有癌变潜能,可能发展为浸润癌[1]。近年来,随着女性性行为习惯的改变,CIN的发病率上升  相似文献   

13.
14.
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的近期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玉刚徐红  莫小亮 《广西医学》2005,27(10):1638-1640
由于人民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以及电子阴道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早期发现逐渐增加.近年来,随着对高频电波刀的性能的进一步了解,宫颈电圈切除(the loope 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在治疗宫颈病变的应用上日益普遍.现将我院从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对128例各种宫颈病变试用LEEP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新婷 《当代医学》2010,16(16):44-45
目的探讨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83例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根据其病理情况,给予环形电切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年后复查,病变组织全部恢复正常,HPV感染减少到2例。结论环形电切术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能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改善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5-2009-05我院门诊宫颈细胞学涂片筛查异常、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患者65例,均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术),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者病理结果符合率52.3%,级别上升占13.8%(9/65),级别等同占52.2%(34/65),级别下降占33.8%(22/65),其中上升的9例中,术前CINⅠ3例术后病理诊断为CINⅡ,CINⅡ3例术后病理诊断为CINⅢ,CINⅢ3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微小浸润癌。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取材有盲目性,可能遗漏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微小浸润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术),可提供完整病理标本,组织无炭化,可治疗某些CIN、进一步筛查宫颈癌,为宫颈微小浸润癌的后续处理提供依据,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CIN及宫颈癌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宫颈疾病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萍 《四川医学》2010,31(10):1513-1514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和诊断宫颈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妇科细胞学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病变收住院的125例患者,采用LEEP治疗,切除全部宫颈移行区。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患者反应及术后修复情况。结果 LEEP治疗成功率为98%(123/125)。平均手术时间为4.2min,出血量5.7ml。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发生。结论 LEEP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完全、成功率高,尤其适用于CIN。  相似文献   

18.
汤明军  高全聪 《中外医疗》2009,28(28):69-70
目的探讨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门诊行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85例CI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分析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疗效。结果5例患者行LEEP术前、后病理诊断钮别相符45例,符合率为52.9%,升高22例,占25.9%,降低18例,占21.2%;手术时间为(5.4±1.5)min,术中出血量为(8.8±3.5)mL。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与LEEP术后标本病理诊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LEEP术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的优点,且能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及降低宫颈早浸癌的漏诊率;是诊断及治疗CIN病变的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的126例患者采用LEEP宫颈锥切,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随访疗效和宫颈塑形情况.结果 LEEP治疗CIN平均时间6.2分钟,出血量5.6ml,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CIN I、CIN II、CINⅢ与LEEP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CIN I、CIN II、CIN II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62 (P<0.01),治愈率为98.29%(115/117),117例中宫颈塑形满意103例(88.03%).结论 LEEP是诊断和治疗CIN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CINl~Ⅱ病人,分成两组进行治疗,其中采用LEEP34例,传统电刀32例。结果:LEEP锥切术后,3mo后进行细胞学检查,病变持续存在率为5.9%,与传统电刀6.3%相似;但手术时间较传统电刀短,术中术后出血时间与宫颈修复时间均短于传统电刀。结论:LEEP是治疗CIN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省时、安全、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对宫颈病变的诊断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