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对凝血及纤溶指标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MI患者30例,根据溶栓治疗标准分为溶栓组(20例)和非溶栓组。观察其溶栓前后D-D和FIB的改变。根据融通成功与否,将溶栓组分为再通组与未通组,同样进行比较。结果溶栓治疗后血浆D-D较溶栓前增高,FIB较溶栓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思(P<0.05);再通组D-D达峰时间短且恢复快。结论凝血指标FIB和纤溶指标D-D可作为AMI溶栓治疗效果的辅助性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凝血四项、抗凝血酶原-Ⅲ(AT-Ⅲ)与D-二聚体(D-D)在临床肝硬化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抽选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甲组观察对象,甲组患者按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级处理,A级21例,B级37例,C级22例;同期抽选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乙组观察对象与8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丙组观察对象,分别测量各组患者凝血四项、AT-Ⅲ与D-D各项指标的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丙两组患者APTT、PT、TT、D-D水平明显高于乙组,且甲、丙两组的FIB、AT-Ⅲ水平显著低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肝功能分级组,其凝血四项、AT-Ⅲ与D-D水平也有所不同,且APTT、PT、TT与D-D指标水平,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而FIB与AT-Ⅲ指标水平则逐渐下降。结论凝血四项、AT-Ⅲ与D-D指标检测,可较客观地反映肝硬化患者凝血的状况,便于医生准确评估患者肝脏损害严重程度,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抗凝血酶Ⅲ(AT-Ⅲ)和D-二聚体(D-dimer)的水平变化,以评价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60例AMI患者(将80例成功实施PCI的AMI患者为PCI组;将80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AMI患者为药物保守治疗组)及8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AT-Ⅲ、D-dimer水平。结果PCI组和保守治疗组治疗前AT-Ⅲ、D-dimer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CI组和保守治疗组在治疗后3d、7d、14d的AT-Ⅲ、D-dime水平与治疗后12h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CI组治疗后12h的D-dime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连续监测AMI治疗期间的AT-Ⅲ和D-dimer水平,有助于指导AMI的治疗和预后判断,降低PCI治疗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的变化。方法 PAgT采用比浊法,AT-Ⅲ采用发色底物法,D-D和Fib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脑梗死患者组100例与健康对照组60例进行上述4个项目的检测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组AT-Ⅲ为(80.01±11.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1±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Fib和PAgT可作为脑梗死诊断的参考指标。结论 PAgT、AT-Ⅲ、D-D与脑梗死疾病的诊断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诊断和判断病情的监测标志物,为脑梗死的动态观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凝血指标检测在脑卒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依据诊断标准将其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观察1组,40例),出血性脑卒中组(观察2组,20例),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凝血仪对D-D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1组、观察2组患者的D-D和FIB水平明显升高,APTT明显延长,AT-Ⅲ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的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D、APTT、FIB与脑卒中发生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2、0.138、0.171,P0.05)。结论在脑卒中的诊断中D-D、APTT、FIB检测具有诊断价值,尤以D-D的临床意义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床旁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床旁超声心动图动态观察心肌梗死急性期左室舒张功能 (LVDF)的变化 ,评价溶栓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对 61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行系列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指标包括 :舒张早晚期最大充盈速率比值 (VE/VA)及其时间流速积分比值 (ETVI/ATVI)和等容舒张时间 (IVRT )。结果 AMI患者IVRT均延长 ,前壁心肌梗死溶栓组和下壁心肌梗死组VE/VA下降 ,前壁心肌梗死未溶栓组VE/VA正常。溶栓再通组第 3dIVRT、ETVI/ATVI明显改善 ,第 7d、3周末持续改善。溶栓未通组、未溶栓组各指标无显著变化。前壁溶栓再通组与溶栓未通组及未溶栓组同期比较IVRT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AMI患者急性期LVDF减退 ,溶栓再通后LVDF明显改善 ,但存在舒张顿抑。床旁超声心动图评价AMI后LVDF的变化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二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静脉溶栓治疗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当AMI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2小时后未出现再通指标,而此时仍在AMI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窗内(发病6~8小时),是否可以进行再次溶栓治疗?近4年来,我院对此种情况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2例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72例AMI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血管再通时间及治疗期间出血、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AMI后再梗死等不良反应,进一步明确静脉溶栓对AMI患者的疗效及其优势。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再通率(75.00%)低于对照组(97.22%);观察组血液恢复自主循环时间即血液再通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时,虽其对梗死部位的疏通程度不如PCI,但仍具一定优势,如静脉溶栓能减少患者心肌梗死时间,继而减轻心肌坏死程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张琳  唐沪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166-167,169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128例胃癌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和抗凝血酶-Ⅲ(AT-Ⅲ),并与67例胃溃疡患者、84例胃炎患者及6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胃癌患者PT、APTT、TT较胃溃疡、胃炎患者和健康人明显延长(P<0.05),Fib、D-D明显增高(P<0.05),AT-Ⅲ则明显减低(P<0.05).结论 PT、APTT、TT′结果延长,提示胃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Fib、D-D结果增高可致胃癌患者血栓形成和癌细胞远处转移.因此,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对胃癌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韩谦 《中国急救医学》2005,25(4):310-310
静脉溶栓治疗现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此篇文章提出的问题是:一个AMI患者在给予静脉溶栓治疗2 h后没有出现再通指标,而此时仍在AMI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窗内(发病6~8 h),此院又不具备介入治疗的条件,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可不可以进行补充溶栓治疗?近2 a来,我院对此种情况进行了大胆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1.
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系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患者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和D-二聚体(D-D)含量,探讨其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法国STAGO公司全自动血凝仪测定50例LDVT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蛋白C、蛋白S、AT-Ⅲ、D-D值。结果LDVT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组AT-Ⅲ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VT患者治疗前的蛋白C、蛋白S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D-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DVT患者治疗前的蛋白C、蛋白S均显著低于治疗后组(P<0.05)。LDVT患者治疗后组蛋白C、蛋白S、D-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VT患者血浆蛋白C、蛋白S呈消耗性降低,经治疗可逐渐恢复正常。AT-Ⅲ与LDVT患者血栓形成无关。蛋白C、蛋白S、D-D是LDVT患者诊断与治疗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对5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不同时间静脉溶栓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旨在观察发病后不同时间静脉溶栓治疗对AMI患者血管再通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凝血-纤溶-抗凝系统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84例AECOPD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纤溶-抗凝系统功能,对比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水平。结果观察组凝血四项检测指标PT、APTT、TT和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DP和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常存在较为明显的凝血-纤溶-抗凝功能系统失衡状态,故在AECOPD患者治疗中需密切监测凝血、纤溶、抗凝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判断。方法选取97例本院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实验者,另选取97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8个凝血功能指标及实验组患者不同病情归转情况。结果治疗前,实验者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酶原(Fbg)、D-二聚体(D-D)、内皮素-1(ET-1)、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抗凝血酶Ⅲ(AT-Ⅲ)和血栓调节蛋白(TM)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下降(P0.05);预后病残患者PT、TT、Fbg、D-D、ET-1、PAI-1、AT-Ⅲ和TM均高于良好归转患者(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月~2006年7月,我们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69例,对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并总结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的护理及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3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到就诊、就诊至溶栓、就诊至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就诊至溶栓、就诊至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急诊科AMI溶栓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就诊到溶栓、住院的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肺复苏(CPR)成功后静脉溶栓过程中的护理.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病例16例,在入院后0.5~3 h发生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成功后均行静脉溶栓治疗,护士密切配合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6例患者心脏骤停至开始CPR时间<5 min,人均除颤3.2次,均行胸外按压.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30 min 14例,冠状动脉再通14例,溶栓后出血2例(12.5%),与国内大型AMI溶栓试验(11.1%)相比,出血发生率未见显著升高(P>0.05).结论:对于AMI心脏骤停时间<5 min、30 min内恢复自主循环的AMI患者与心肺复苏复苏成功的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时,护士精湛的急救技术、严密的观察、精心的护理、细致的心电监护及防治并发症是溶栓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和溶栓这两种不同的血运重建治疗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不同心功能状态患者心室功能以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首次AMI患者166例,KillipⅡ~Ⅲ级组79例,其中43例行直接PCI治疗,36例予溶栓治疗;KillipⅠ级组87例,其中39例行直接PCI治疗,48例予溶栓治疗。观察所有入选患者AMI后1~2周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行ERNA检查。随访24周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于24周时复查ERNA。结果①与溶栓组相比,KillipⅡ~Ⅲ级AMI患者直接PCI组1~2周、24周时心室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KillipⅠ级AMI患者直接PCI组心室功能指标略优于溶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KillipⅡ~Ⅲ级AMI患者住院1~2周、24周时再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3% vs 25.0%、18.6% vs 41.7%,直接PCI组较溶栓组显著降低(P<0.05);KillipⅠ级AMI患者住院1~2周、24周时再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7% vs 12.5%、12.8% vs 22.9%,直接PCI组较溶栓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KillipⅡ~Ⅲ级AMI患者直接PCI较溶栓治疗能更好地改善心室功能,而KillipⅠ级AMI患者直接PCI和溶栓治疗疗效相近。直接PCI术后再缺血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对5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不同时间静脉溶栓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旨在观察发病后不同时间静脉溶栓治疗对AMI患者血管再通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和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冠心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临床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9例,并选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STA-R全自动凝血仪分别测定上述项目的血浆含量和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MI组较UAP组、SAP组及对照组,血浆AT-Ⅲ、PC 、PS活性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Fg、FDP、D-D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UAP组较SAP组及对照组,血浆AT-Ⅲ、PC 、PS活性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Fg、FDP、D-D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SA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AT-Ⅲ、PC 、PS活性和Fg、FDP、D-D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纤溶系统失衡,其中AMI和UAP患者存在异常激活的高凝状态.其发病机制可能有血栓因素的参与,联合测定上述标志物,有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