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SAP)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情较重,预后不良,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水蛭粉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旨在观察水蛭粉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有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国先 《中原医刊》2007,34(24):76-76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陆床疗效。方法10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1例,观察治疗4个月心绞痛患者的血脂、心电图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4个月辛伐他汀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1);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明显改善(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降脂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潘淑荣 《中外医疗》2009,28(13):59-59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笔者使用氯吡格雷加丹参注射液对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综合征,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对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欠佳。现将我院近3年来用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情变化多样,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迅速发展为AMI或猝死。因此,对UAP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采用小剂量尿激酶(UK)延迟溶栓治疗UAP24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何士利 《中外医疗》2009,28(14):132-132
不稳定型心绞痛(LI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死(AMI)之间的一种中间型心肌缺血状态,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正确诊断,及时救护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的关键。现将我院对48例UAP患者急诊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稳定型心绞痛(SAP)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胆红素浓度的变化。方法检测105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并测定38例健康人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作对照,然后比较分析。结果SAP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主要是间接胆红素(IBIL)降低。AMI组、UAP组的TBIL、IBI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低胆红索水平人易患冠心病,冠心病患者胆红素突然升高可能预示心肌梗死或心绞痛。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中间型临床综合症。UAP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密切相关。我们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UAP1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赵诚 《中原医刊》2007,34(1):86-87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病情较重,如不有效进行治疗,可能迅速转化为AMI甚至猝死。我们对40例糖尿病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风险大,转为急性心肌梗死机会多,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我们应用疏血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韩俊峰 《中原医刊》2007,34(17):64-65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其发病率较高,极易发展为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积极治疗UAP可预防AMI的发生。在广大基层医院,不具备介入条件,药物治疗是惟一的手段,我院自2002年开始对UAP病人采用小剂量尿激酶(UK)溶栓疗法,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3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BNP水平和以80pg/ml为界值的阳性率,并对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Ⅱ型病变阳性发生率UAP组明显高于SAP组(RR=3.46)。Ⅱ型病变组BNP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Ⅰ型病变组;UAP组BNP水平和阳性率也均高于SAP组,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BNP测定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型的参考指标,有助于UAP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朱晓莹 《中国医药导报》2007,4(2X):55-55,68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与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有关。我院于2004年1月~2006年1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和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AMI)之间的一组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UAP患者的发生与冠脉内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有关,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展为AMI或猝死,在临床上选择适宜的药物治疗方案,对改善UAP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判定。方法根据WHO的UAP诊断标准,对41例UAP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以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常规心电图改变,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通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对UAP患者的治疗有肯定的疗效。结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抗凝方法(经t检验,p〈0.05)疗效显著,明显控制了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时间,并有效预防和防止了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及心脏猝死。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中间临床状态,是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UAP患者病情严重,预后欠佳,极易发展为AMI和发生猝死,因此,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配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心绞痛患者7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UAP组加用杏丁注射液25mi静脉滴注,疗程2周。结果:UAP组与SA,P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0%、63.3%;两组Holter检查比较,心肌缺血时间、室性早搏、血液流变指标差并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常规治疗合杏丁注射液治疗心绞痛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心绞痛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一种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状态,如果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极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现多主张对该病进行抗凝、抗血小板集聚治疗。我院近年来对住院UAP患者采用波立维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将1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及对照组55例,两组均予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口服氯吡格雷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心肌梗死4例(4.7%),对照组11例(20%),P〈0.05。认为应用氯吡格雷可以改善UAP症状,减少AMI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测定P-选择素、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含量,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方法: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组和减低组,测P-选择素,VWF含量及血脂。结果:UAP合并IGT组患者较UAP不合并IGT组P-选择素,vWF增高(P〈0.01及P〈0.05)。结论:UAP合并IGT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