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63例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最近6年收治的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63例病人中存活31例(49%),其中恢复良好、中残18例(28%),重残10例(16%),植物生存3例(5%),死亡32例(51%)。结论重视院前急救、早诊早治、大骨瓣减压术,强有效的降颅压方案、亚低温治疗及尽早高压氧疗等措施,可明显改善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21例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GCS)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者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9月治疗的GCS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存活9例(43%),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5例(23%),重残4例(19%),死亡12例(57%)。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GCS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21例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GCS)[1]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者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9月治疗的GCS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存活9例(43%),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5例(23%),重残4例(19%),死亡12例(57%)。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2]、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GCS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是当今颅脑损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死亡率很高,尤其是GCS3分的患者死亡率几乎是  相似文献   

5.
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总结61例GCS3 ̄5分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1996年1月 ̄1999年2间收治的6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6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存活42例(68.9%),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生活自理)33例(54.1%),重残9例(14.8%),死亡19例(31.1%)。结论 正确的院前急救,颅内血肿的及早诊治、大骨瓣减压、亚低温治疗、脑血管痉挛的防治及各种并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26例GCS(英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5分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方法:对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收治的26例GCS3-5分特重型颅脑损伤做回顾性总结。结果:26例GCS3-5分特重型颅脑损伤存活12例(46.2%),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生存2例;死亡14例(53.8%)。结论:尽早气管切开,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颅内压监测,早期亚低温治疗,注重改善内环境,防治并发症,可提高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29例交通事故致GCS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体会。方法:对29例GCS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9例中存活15例,其中恢复良好5例,中残4例,重残6例,死亡14例。结论: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降低颅高压造成的影响,如脱水,去骨瓣减压,气管切开,冬眠低温治疗,早期肠内营养,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是当今颅脑损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死亡率很高。本文报道我院于1999年4月-2002年4月收治特重型颅脑损伤69例的临床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方法厦经验。方法 本组男28例,女10例,年龄3~72岁。GCS评分3分9例,4分13例、5分16例,按迅速判明伤情,明确颅脑伤程度以及伴发伤部位和程度,按A、B、C原则实施急救、陕速超量给予甘露醇以降颅压,除有休克等危及患者生命的合并伤外,应优先处理颅脑伤.及时充分开颅减压及清除血肿,密切监护及时处理合并伤。结果 本组死亡17例,死亡率为44.7%,生存者GOS评分,恢复良好8例、中残5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l例。结论 采用综合救治特重型颅脑损伤能达到有效提高其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
42例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 4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救治经验。方法 :对我科 1995~ 1998年收治的GCS 3~ 8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救治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恢复良好 18例 ( 4 2 .9% ) ,中、重残 8例 ( 19% ) ,植物生存 5例 ( 11.9% ) ,死亡 11例 ( 2 6 2 % )。结论 :颅脑损伤救治是综合治疗过程 ,注重紧急手术的技巧 ,强化手术前后的综合治疗 ,有利于颅脑损伤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孟宪团 《四川医学》2011,32(4):539-541
目的探讨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我科2004年12月~2009年12月救治的106例(观察组)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2000年6月~2003年12月收治的69例(对照组)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良好和中残率25.5%,重残率17.0%,总病死率57.5%,≥60岁病死率73.7%(14/19),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明确诊断,及时处理,加强监测,重视合并症的防治,是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报告45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45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45例患者恢复良好6例(13.3%),中残6例(13.3%),重残10例(22.2%),植物生存3例(6.7%),死亡20例(44.4%)。结论 特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应强调及时和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以降低其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治疗小儿特重型颅脑损伤4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分析5a来本科收治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8例。结果本组病例经手术治疗50例,非手术治疗8例,根据GOS评分,死亡30例(51.7%),植物生存7例(12.1%),重残11例(18.9%),中残4例(8.3%),良好6例(10.3%)。结论加强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情变化的观察,积极行手术减压及生命支持,维持有效的脑血流灌注和脑供氧,改善脑微循环,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是提高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特重型颅脑损伤致残率及致死率极高,尤其是GCS评分3分患者死亡率几乎达100%。本院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3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致脑疝病人的救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3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致脑疝病人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3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致脑疝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致脑疝GCS评分3~5分的病人中,经12-GOS评分评价存活14例(其中良好5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7例)。结论 紧急手术行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气管切开,亚低温治疗,维持血压单次测量收缩压≥12Kpa,血氧饱和度超过95%以上。血管活性药物及神经营养药物应用,有效防治并发症等方法能有效改善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困难,病死率高达60%以上。我科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男76例、女20例;年龄6~78岁,平均38岁。受伤至入院接受脑科治疗时间0.5~18h,平均7h。GCS评分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中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5分的颅脑损伤定义为特重型颅脑损伤,其伤情危重、死亡率高。提高救治水平是神经外科的重点。我院于2002年3月~2006年12月对3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救治,就其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郑晋 《基层医学论坛》2004,8(2):186-186
1992—2002年10年间,我院共收治GCS30分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其中手术治疗28例,保守治疗44例。死亡59例,死亡率81.9%。其中近两年我们采用亚低温治疗18例,死亡8例,死亡率44.4%。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20.
周宏  秦为民 《右江医学》2004,32(5):461-462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 ,目前除了积极改进各种治疗手段外 ,笔者体会到一个规范、成熟的急救措施在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过程中起积极作用。我们于 1 996年 2月至 2 0 0 4年 2月对收治的 1 4 2例GCS <5分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规范急救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男 1 2 5例 ,女 1 7例 ,年龄 8~ 83岁 ,平均年龄 4 6岁。受伤至入院时间 1 5min~ 6h ,平均约 1 .5h。2 .受伤情况 车祸伤 92例 ,坠落伤 1 4例 ,打击伤 2 2例 ,跌伤 1 1例 ,其它伤 3例。其中GCS 4~ 5分 86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