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和延迟康复锻炼对肩关节功能和肩袖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采用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修补中、大肩袖撕裂的患者共65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术后早期即进行肩关节的康复锻炼,对照组患者采用延迟的肩关节康复锻炼方案。2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采用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SST)、欧洲肩关节协会的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定,并在术后12个月行肩关节磁共振检查,观察肩袖愈合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SST评分、Constant评分、VAS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时2组患者的SST评分、Constant评分、VAS评分、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均显著优于组内术前评分(P<0.05),肩关节外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2组患者的肩袖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是一种治疗中、大肩袖撕裂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1年内随访结果表明肩关节早期康复锻炼方案与延迟康复锻炼方案对肩关节功能和肩袖愈合影响类似,长期随访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的袖套样结构,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肩关节的运动及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1]。肩袖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肩部疾患,一般由创伤、退行性变引起。肩关节疼痛是本病早期的主要症状,以夜间为甚,疼痛分布于肩前方及三角肌区[2]。近年来,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切开手术相比,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视野宽畅、对关节内干扰少、术后疼痛较轻,有利于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3]。为进一步探讨临床治疗效果,本科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对32例此类患者采取术后早期分时康复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肩关节康复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行关节镜下缝合锚肩袖修补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制定系统的康复护理计划,术后尽早进行循序渐进的主被动功能锻炼,分别在术前和最终随访时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University of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scores,UCLA)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患者随访时间为6~19个月,术前、术后UCLA评分分别为(14.3±3.6)和(33.4±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优65例、良25例、可20例。结论关节镜下行肩袖修复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及时进行个性化康复护理是恢复肩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对功能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莹  王静  赵燕  刘娜  陈传波 《当代护士》2022,29(4):29-33
目的探讨院前预康复策略在肩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因肩袖损伤进行肩关节镜修复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2月-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肩袖损伤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6月-2020年11月收治的60例肩袖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功能指导,观察组给予术前预康复指导,以术后3天、术后3个月为观察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及3个月的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肌力、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预康复策略能够有效改善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术后的肩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加速康复进程,提高康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系统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关节镜下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患者60例。选择术后能够坚持来我院进行系统锻炼的患者为康复组,仅进行出院或门诊指导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30例,根据国际认可康复流程进行指导。使用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SE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7周、3个月和6个月时的主动前屈和体侧外旋角度进行测量。结果:两组患者ASES及UCLA评分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改变(P<0.05),且两项评分康复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术前无差异(P>0.05),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7周、3个月和6个月时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度,康复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可以有效治疗肩关节功能障碍,对术后患者进行系统和个体化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恢复患者肩关节的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索、整理和总结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康复时机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UpToDate、USC、AHQR、Cochrane Library、JBI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等数据库及网站。文献检索类型包括临床决策、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最佳证据总结和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间为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收集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康复时机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与方法学质量评价,提取、总结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并形成最佳证据。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3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6篇系统评价。通过对证据的总结与提炼,共形成5方面,包括早期/延迟方案的定义、固定时间、康复时机、锻炼方式、功能结果,共25条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康复时机的最佳证据,临床人员可根据最佳证据为患者实施干预,选择最佳时机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方案,并及时调整康复策略,以提高患者的适应性,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7.
应用关节镜下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制定护理及康复计划,选择术后能够坚持来我科进行系统康复锻炼的患者为试验组,仅行出院或门诊指导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20例。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UCLA)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患者术后6w、3和6个月的体侧外旋角度和主动前屈角度进行测量。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术前无差异(P〉0.05),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UCLA评分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两组均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关节镜下行肩袖修复术具有损伤小、视野宽阔、术后疼痛较轻、康复快的优点,患者的配合加上合理的护理及康复计划,为肩关节功能早期恢复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对全关节镜下修复肩袖损伤术后肩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肩袖损伤后行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的患者共74例,将其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在术后进行肩关节被动训练,治疗组在肩关节被动训练的基础上增加3阶段康复训练.2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术后3年采用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SE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SS评分(UCLASS)、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术前,2组患者ASES、UCLASS、VAS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1年、2年、3年时,治疗组的ASES、UCLASS、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段(P<0.05),术后6月、1年、2年、3年,治疗组的VAS评分分别为(1.3±0.3)分、(1.00±0.3)分、(0.8±0.3)分、(0.8±0.2)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的(6.6±0.9)分(P<0.01).术后,2组患者各时段肩关节的疼痛、功能、主动前屈活动度、前屈力量和主观满意度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显著优于同时段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关节镜修复肩袖损伤术后患者提供早期系统个性化的肩关节康复训练可促进肩关节功能有效恢复,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2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开放式肩袖修复术)和观察组(26例,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肩关节前屈、内旋、外旋活动度及Constant-Muley肩关节评分均增加,数字评估量表(NR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加快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等速肌力训练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关节镜下小肩袖损伤修复术后3个月、患侧肩关节活动度正常且肩袖肌力达到3级及以上的患者共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肌力训练治疗)和训练组(采用等速训练方法治疗),每组20例。2组患者均行Thera-Band弹力带肩关节内外旋肌力训练,每组10~20个,每日3次;训练组在常规肌力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肩关节内外旋等速肌力训练,每次15~20 min,每周2次。分别于术后3个月(训练前)和术后6个月(训练后),对2组患者均行等速肌力测试,测试速度分别为60°/s和180°/s。并分别对2组患者的患侧肩关节内外旋峰力矩、峰力矩体重比、患侧与健侧峰力矩差值比、训练前后患侧峰力矩差值和训练前后患侧峰力矩体重比差值等评定指标进行评估和比较。 结果 训练后,训练组60°/s时外旋峰力矩[(15.56±5.03)N·m]、内旋峰力矩[(22.03±6.18)N·m],外旋峰力矩体重比[(22.12±4.63)%]、内旋峰力矩体重比[(31.62±6.42)%],180°/s时外旋峰力矩[(10.60±5.71)N·m]、内旋峰力矩[(19.13±5.62)N·m],外旋峰力矩体重比[(14.90±6.34)%]、内旋峰力矩体重比[(27.83±6.04)%],以及对照组60°/s时外旋峰力矩[(13.30±4.07)N·m]、内旋峰力矩[(20.07±6.95)N·m],外旋峰力矩体重比[(20.27±5.93)%]、内旋峰力矩体重比[(29.75±10.52)%],180°/s时外旋峰力矩[(7.15±5.43)N·m]、内旋峰力矩[(16.14±6.03)N·m],外旋峰力矩体重比[(11.19±8.49)%]、内旋峰力矩体重比[(24.75±8.80)%],均明显优于组内训练前,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训练后,训练组180°/s时患侧与健侧外旋峰力矩差值比[(15.58±41.76)%]、60°/s和180°/s时训练前后患侧外旋峰力矩差值[(5.04±1.88)N·m、(5.04±2.47)N·m]、60°/s和180°/s时训练前后患侧外旋峰力矩体重比差值[(7.02±2.14)%、(7.90±4.6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等速肌力训练有助于恢复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后患者的肩袖力量,尤其是快速外旋肌力。  相似文献   

11.
肩袖损伤与关节镜手术后康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的多发病。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而成为目前治疗肩袖损伤的主要方法之一。术后肩关节康复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对肩袖损伤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肩袖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本体感觉训练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本体感觉训练。2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及8周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CMS)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采用功能独立性测量(FIM)中的"自理能力"评估其独立能力。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及8周后,2组患者CMS总分及各分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上升趋势(均P0.05);治疗4周后,2组CMS评分中疼痛、外展和肌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日常活动功能、关节活动范围(前屈、外旋、内旋)及CMS总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CMS总分及各分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肩关节镜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方法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肩袖损伤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固定修复肩袖,同时行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及肩峰下滑囊切除,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肩关节术前和术后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为11.2分,术后平均为33.9分,其中优41例,良5例,差2例。结论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固定是治疗肩袖损伤的有效方法,固定稳定,有效增加腱骨接触面,促进腱骨愈合。  相似文献   

18.
尹朱丹  钟琦  包倪荣  刘云 《中国康复》2020,35(8):421-427
目的:系统评价关节镜肩袖修补后早期与保守功能锻炼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搜集符合纳排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止至2019年12月15日,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901例患者,其中474例为早期活动组,427例为保守活动组。在肩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快速康复组术后4个月、6个月及1年时的肩关节功能测试(SST)评分较保守组更高;在活动度方面,与保守康复组相比,快速康复组术后6个月时的前屈活动度及术后6周时的外展活动度恢复更好,内外旋活动度在两组间未见显著差异;另外本研究发现在术后疼痛及肩袖愈合完整性方面,两组间也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康复可以促进肩关节早中期的前屈及外展活动度,而其长期疗效和其他指标方面,早期锻炼与保守锻炼两种方式并无显著差异。受纳入研究的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Purpose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severe postoperative pain. Various agents, routes, and modes ar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 with a minimum of side effects. This systematic work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postoperative effect of subacromial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with intravenous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after an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surgery.Design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levant studies were retrieved from electronic databases and included based on criteria and eligibility.MethodsThe articles were retrieved from 1997 to 2018 by computerized searches of Scopus, PubMed, and EMBASE using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search terms, such as shoulder, rotator cuff, analgesic, analgesia, arthroscopic, pain, cuff repair, rotator cuff repair, acromion, and intravenous.FindingsA total of 10 articl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from the initial search of 778 records. Compared with subacromial procedure, the intravenous procedure helps in reducing the postoperative pain but with more side effects.ConclusionsThis study described that the direct continuous infusion of anesthetic under subacromial analgesic pump showed a greater pain relief with less side effects compared with intravenous infusion for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