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MM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国内外统计,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发生率为60%~90%.蛋白尿是MM肾病早期的表现,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蛋白尿,数年后才出现骨髓瘤的其他症状或肾功能不全,故易误诊为肾小球肾炎、无症状性蛋白尿或隐匿性肾炎.本研究回顾了我科自1996年至今以蛋白尿为首发症状的MM患者61例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肾内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避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骨髓瘤和轻链型淀粉样变性均属于浆细胞病,均可表现为蛋白尿,而糖尿病患者亦可有蛋白尿表现。以蛋白尿为首发表现的浆细胞病同时有糖尿病时易出现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时机。现报告一例糖尿病患者以蛋白尿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轻链型淀粉样变性,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最大程度上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3.
于美娥  杨玲  张祥东 《吉林医学》2013,34(21):4319-4320
目的:研究易引起多发性骨髓瘤误诊的相关症状,减少临床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41例患者首诊为其他疾病的情况,研究易引起多发性骨髓瘤误诊的相关症状。结果:41例患者都因早期各种症状表现不一,存在时间或长或短的误诊情况。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因并发症多,早期可有多种症状表现,极易引起误诊,通过研究可明确多发性骨髓瘤可出现的相关症状,减少临床误诊率。  相似文献   

4.
文献报道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脏损害者可达60~90%;且肾功衰竭是仅次于感染的最常见的死亡原因。Allen报告骨髓瘤有43%死于肾功衰竭。但如能早期发现,有些肾脏的损害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此外有时骨髓瘤的临床表现极不明显甚至缺如,而肾脏损害突出。为此本文就骨髓瘤的肾脏合并症的病理、生理以及产生肾功衰竭的诱发因素,和其预防治疗等问题作一综述。一、多发骨髓瘤肾脏损害的病理生理和表现:肾损害可由于骨髓瘤本身所致,亦可继发于其他因素,现详述于下。(一)蛋白尿和凝溶蛋白尿:蛋白尿的发  相似文献   

5.
对16例经骨髓穿刺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表现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X线表现和鉴别诊断。颅骨板障局限性增宽,小点状或颗粒状边缘不规则的骨质破坏,颅骨内、外板或肋骨骨皮质变薄、厚薄不均、波纹状压迹,局限性膨胀是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X线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在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多发性骨髓瘤的MRI征象,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征象.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在T1WI低信号,STIR序列高信号,本组19例均在MRI检查中发现异常,其中3例X线、CT检查中无异常表现,MRI发现骨髓侵润.结论 X线、CT检查仅能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出现骨质破坏的病灶,不能显示早期仅有骨髓侵润的病例,目前MRI是诊断早期骨髓瘤最佳的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5例多发性骨髓瘤肾病观察发现,全部有蛋白尿,4例呈肾病综合征的表现,故蛋白尿为本病主要特征之一。其中孤立性蛋白尿6例,脓尿、管型尿5例,并发肾盂肾炎2例。有3例以蛋白尿为首发症状,误诊为慢性肾炎,有2例以急性肾功能裒竭发病,而误诊为慢性肾炎尿毒症,误诊率为33%。尿凝溶蛋白阳性者14例。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时贫血,高钙血应,高尿酸血旋,血清球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增高是本病又一较为突出的特征。本文同时并对本病主征蛋白尿、肾功能不全、肾小管功能障碍、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及鉴别诊断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骨髓瘤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中晚期以疼痛、贫血及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X线表现为含红骨髓部位骨质破为主,实验室检查以全血细胞数减少及尿中检出Bence-Jones 蛋白、骨髓检查可确诊。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多样化,有时以骨外系统的表现为首发症状易误诊;疼痛、贫血及出血、反复感染、肾功能损害等与本病有密切的关系,当临床出现不明原因的骨痛、贫血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对20例多发性骨髓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初诊误诊即有18例,误诊原因为对本病缺乏充分认识。提示:凡中年以上的病人,出现不明原因的骨、关节疼痛,伴贫血、感染、蛋白尿、血沉快时,应警惕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肾功能衰竭是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表现,一半以上的病人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出现肾衰.骨髓瘤许多特有的表现引起了肾病学家特殊兴趣,包括:血浆、尿和肾组织中出现副蛋白、轻链蛋白尿、肾小管功能紊乱、肾小球疾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上这些也是临床医生对骨髓瘤病人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降低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误诊率。方法总结分析34例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误诊原因。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早期临床表现复杂,极易漏诊和误诊。结论对中老年患者疑及本病时应尽快争取骨髓及相关检查,早期诊断及治疗,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11例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骨髓瘤前期表现的多种多样,极易造成误诊,同时复习了引起这些表现的机制,并提出了早期诊断该病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宋其良 《河北医学》1996,2(6):691-692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2例(816000)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藏军区驻格尔木办事处卫生所宋其良多发性骨髓瘤在临床上不是常见病,起病缓慢,表现很不典型。尤其是早期症状无特征性。常以多种多样的发病形式表现出来。医生对本病警惕性不高,很容易被表现突出的某一症状或体征...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多发性骨髓瘤(MM)误诊的报道颇多。近3年来我科收治基层医院转诊的5例多发性骨髓瘤,早期主要表现分别为肾脏损害、肝脾肿大、反复肺部感染、右侧胸痛及四肢关节痛,而其他医院被相应的误诊为慢性肾炎、肝硬化慢性支气管炎、肋间神经痛及风湿性关节炎。误诊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e,MM)细胞形态学及其他实验室相关指标特征,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其中瘤细胞比例按照Greipp标准,重新进行评估。结果130例多发性骨髓瘤中,97例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蛋白平均为92g/L);120例血沉增加,平均为106.5mm/h;蛋白尿56例,平均为( );本组中有81例肾功能有病理性改变,尿素氮平均为19.3mmol/L;有101例做尿本周氏。阳性为46例,占45.6%;101例血清球蛋白增高,平均为77.69%;骨髓穿刺瘤细胞比例4.5%~76.5%(平均4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形态学诊断结合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查,能够提高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惠  许波  郑大军 《吉林医学》2011,(10):1924-1925
目的:通过检测C-反应蛋白(CRP)早期评估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复发。方法:测定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RP,观察CRP水平和多发性骨髓瘤复发的关系。结果:与CRP正常组比较,CRP水平上升组患者复发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CRP水平可以考虑作为评估多发性骨髓瘤早期复发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局灶性椎体骨折为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MM)误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原因及减少误诊率的措施.方法:笔者将本科室5例局灶性椎体骨折为表现的 MM 误诊为 OVCF 患者进行系统地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局灶性椎体骨折患者,均无椎体外骨质破坏,表现有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增高,行骨刺证实为多发性骨髓瘤.结论:局灶性的骨质疏松及破坏可以是 MM 早期的唯一表现,注意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是在 MM 早期诊断中的一个“有效信号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钧 《河北医学》1996,2(5):450-452
骨髓瘤性肾病临床误诊分析(226600)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张钧多发性骨髓瘤(简称MM)的肾脏损害称为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简称(MMN),其中约有50%的病例首先出现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以后才出现明显的MM征象。我院自1984~1995年共收治MM17...  相似文献   

19.
赵彦 《华夏医学》2002,15(3):312-313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临床及 X线表现。方法 :对我院骨髓涂片诊断的 1 1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 X线表现进行总结。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主要有全身骨痛、贫血、软组织肿物、易感染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X线则以骨质疏松、多类型骨质破坏、骨质硬化及骨折为表现。结论 :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应与临床表现相结合 ,进行较全面的 X线检查 ,以提高其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沉区分多发性骨髓瘤肾病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肾脏损害40例多发性骨髓瘤血沉及在同期住院29例其他肾病患者的血沉。结果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组血沉明显高于其他疾病引起肾病组的血沉(P〈0.01)。结论血沉可初步区分多发性骨髓瘤肾病与其他疾病引起肾病,对早期诊断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