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癫证治痰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业龙 《陕西中医》2002,23(3):281-281
癫证是以沉默痴呆 ,语无伦次 ,静而多喜为特征。其病因病机大抵不外乎阴阳失调 ,情志抑郁 ,痰气上扰 ,气血凝滞诸因素。但如何把握癫证发生的最基本因素 ,施以必要的治法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从痰治癫 ,获益匪浅 ,故将临证心得整理成文 ,就教于同道。《丹溪心法·癫狂》篇说 :“癫属阴 ,狂属阳……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提出癫狂与“痰”有密切关系。又如《论治要决·癫狂》说 :“癫狂由七情所郁。遂生痰涎 ,迷塞心窍。”《临证指南医案·癫》说 :“狂由大惊大恐 ,病在肝胆胃经 ,三阳并而上升 ,故火炽则痰涌 ,心窍为之闭塞。…  相似文献   

2.
<正> 邓启源副主任医师治疗癫、狂、癎病证,有较深的造诣。笔者随诊,教益匪浅,现将其治验举例于下,以见一斑。心肝火炽清里通下《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杂病源流犀烛·癫狂》曰:“癫狂,心与肝胃病也,而必挟痰挟火……癫之患虽本于心,大约肝病居多,狂之患固根于心……。”说明癫狂病与心肝火有极大关系。本  相似文献   

3.
癫狂的病因病机多为阴阳失调,七情内伤,痰气上扰,气血凝滞等。《难经·二十难》云:“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医林改错·癫狂梦醒汤》里说:“癫狂一证,哭笑不休,骂詈歌唱……,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如同做梦一样。”以上论述皆指癫狂实证,而《金匮·五  相似文献   

4.
癫狂属精神失常疾患。癫症表现沉默痴呆,语无论次,静而多喜。狂症表现为喧忧不宁、燥妄打骂,动而多怒。所以有“多喜为癫,多怒为狂”的说法。癫症俗称“文疯”,狂症俗称“武疯”。 一、病史: 赵××,女,30岁,阜新市矿务局下属单  相似文献   

5.
癫疾,是神志失常的一种病症。俗有“文疯”、“文痴”之称。在唐宋以前,对癫疾的名实称谓有含混之嫌。如《证治准绳》云“素问止言癫而不及痫,灵枢乃有痫瘈、痫厥之名,诸书有言狂者,有言癫狂者,有言风痫者……迄无定论。”此尚习之风,至汉唐及宋亦未予分辨。自元往下,才将癫狂予以区别。首避泾渭者,乃丹溪之言:“癫属阴”,狂属阳,癫多喜而狂多怒。”次则有明代王肯堂,发前人之未发,将癫疾与狂、痫明确地区别开来。研究癫证的病机与治法,自《内经》以下,亦代不乏人。如《丹溪心法》云:“癫属阴…大率因痰结于心胸间,“清·林佩琴曰“癫者,多由心脾郁结,志愿不遂,更或惊恐,致神不守舍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从肝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佩珊  陈汉平 《河北中医》2005,27(2):108-109
精神分裂症为一种与社会、心理、家庭、自身素质有关的精神疾病 ,一般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主要表现为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绝对不协调 ,伴或不伴有感知觉障碍[1] ,中医学称之为癫狂[2 ] 。从《内经》记载的“多喜为癫 ,多怒为狂”中可了解到古人对本病已经有所认识。喜为心志 ,各大医家向来认为癫狂病机在于心火盛 ,治疗也主张从心论治。《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指出“经注多喜为癫 ,多怒为狂 ,况五志所发 ,皆为热 ,故狂者 ,五志间发。”《丹溪心法》和后世医家均提出“镇心神 ,开痰结 ,如心经蓄热 ,当清心除热 ,如痰迷心窍 ,…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篇中“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二句,与《难经》“重阳者狂,重阴者癫”意思相反,故历代医家存疑。如《医宗金鉴》说:“阴气衰者为癫之‘癫’字,当是狂字;阳气衰者为狂之‘狂’字,当是‘癫’字。……必是传写之讹”。现代许多医注家赞同《金鉴》说法,认为是“阴  相似文献   

8.
癫和狂,同属于精神失常的疾患。癫症的表现为沉默痴呆,喃喃自语,表情淡漠、苦闷、哭笑无常,有时不动不食,卧床不起;狂症的表现为喧扰狂躁,高声詈骂,甚或到处乱跑,登高而歌,弃衣裸体,不避亲疏,毁物伤人。癫症多静,而狂症多动,从实质上看,二者都同为一类疾病,并且癫和狂可以互相转化。在中医学中有“重阴者癫,重阳者狂”,“多喜为癫,多怒为狂”的临床分析,故又常癫狂合称。据《证治准绳·癫狂痫总论》:“癫者,或狂或愚,或歌或笑,或悲或泣,如醉如痴,  相似文献   

9.
蒋中秋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435-1436
1对癫狂的认识1.1历史沿革癫狂为常见精神失常疾病,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并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有较系统的描述,如"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脉解》谓"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癫疾也",指出了火邪扰心、阴阳失调可以发病;《灵枢.癫狂》又有"得之忧疾"、"大怒"、"有所忧喜"等记载,指出了情志因素可致病;《难经.二十二难》提出了"重阴者癫,重阳者狂"的观点,使癫与狂相鉴别;《河间六书.狂越》认为"心火旺,肾水衰乃失志而狂越";《丹溪心法.癫狂》:"癫属阴,狂属阳……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之间"。明清以后的医家亦多有论述。  相似文献   

10.
癫狂为常见神志病。祖国医学关于本病论述甚丰。《灵枢·癫狂篇》:“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难经·五十九难》:“癫狂之病,何以别之?然狂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贵倨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直视僵仆,其脉三部阴阳俱盛是也。”简言之,癫者,语言错乱为癫也,狂者,怒骂飞走为狂也。本病治法方药首当推崇汉代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大法多为后代所宗。其以方药简单,临床疗效卓著为特色。余临证甚喜用之,兹略述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1.
对湖湘医家的研究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有着显著的湖湘地域特色。《湖湘名医典籍精华》是目前收录、整理现存古代湖湘名医典籍比较完善的著作,其中有关癫狂的医籍大多为清代医家所著。清代湖湘医家认为,癫狂分阴阳,癫病属阴,狂病属阳;癫少狂多,多由肝风挟痰火上扰所致;具有普及性,妇儿、伤寒皆可见;多传变,需脉证相参辨治。治疗方法上,初起多痰,涌吐取嚏;痰证多兼夹,需五脏分治;治癫需温中,治狂需清火;拔根劫巢,愈后宜调。经日积月累,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癫狂学术思想与治疗经验。今后有望进一步深入研究湖湘医家癫狂辨治发展的历史规律,整理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传承与创新湖湘医家辨治癫狂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正> 癫与狂,都是精神失常的疾病,早在《内经》中对癫狂的初发已有记载,如《灵枢·癫狂篇》说:“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李濒湖说:“癫始发,志意不乐,甚则精神痴呆,言语不伦,而睡如平时”,“狂疾始发,多怒不卧,甚则凶狂,欲杀,目直骂詈,不识亲疏,而夜不卧”。  相似文献   

13.
一、小引“癲狂症”俗名“发癡”,目前还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法;在祖国医学文献里,对于癫狂症的记载甚早,灵枢有癫狂病专篇,也指出了不少针刺治疗的方法,历代对此症的证治,均有阐述与发挥。素问奇病论有“怒狂”之名,是指由于阳气“暴折而难决”所致的病,未必就是“癫狂”症;但在灵枢癫狂病篇中,就把“癫”和“狂”二症分別得很清楚,它说:“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我坚持以针刺为主,中药为辅,治疗了155例癫狂患者,获得一定疗效。兹就临床所得,简述于下。155例癫狂患者,他院诊断多数为“精分症”。我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辨证分型。若忧愁疑虑,感情淡漠,思想散漫者;或多幻觉、妄想者;或孤独呆滞者;或惶惶如人将捕之、焦虑不安的更年期患者;或智能衰退、精神萎靡的老年患者,均属“癫症”。若忧郁与躁动交替出现者;或木僵与激动交替发作者,均属“癫狂合症”。若躁狂不休,摔物打人者,属“狂症”。治疗原则,一般以任督两经穴位为主,配合五俞穴,酌情辅以中药(如癫症常用温胆汤;癫狂合症常用龙胆泻肝汤;狂症常用生铁落饮及承气汤)。临床施治  相似文献   

15.
《内经》“癫疾”病考略河北省河间市医院金栋,尹继增(062450)癫、狂、痫三病(证),自秦汉至金元时期,经常混称,不甚明晰,如《内经》“癫疾”一词.与今所指之病不尽相合。有鉴于此,就《内经》”癫疾”所指何病,不揣浅陋,略例于次。1痫病例《灵枢·癫狂...  相似文献   

16.
癫狂癎第十七重阳狂·重阴癜,①静阴象·动阳宣,②狂多实·痰宜蠲,③癫虚发·石补天。④原註:①内经云,重阳者狂,重阴者癫。②癫者,笑哭无时,语言无序,其人常静,狂者詈骂不避亲疏,其人常动。  相似文献   

17.
《内经》记载有关癞狂证治的内容甚丰。但《内经》癫狂与今之癫狂所指不同。《内经》之癫实属当今之痫,而《内经》之狂又实括当今癫狂。兹不揣谫陋,辨析如下:一、《内经》中癫,名癫实痫1.《内经》之癫,具备痫证发病的典型症状:《灵枢·癫狂篇》云:“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  相似文献   

18.
癫狂癇治验     
<正> 癫与狂都属于精神失常的疾病,它以知觉语言、思维与行动的反常为主要特征。多发于青壮年。属于“精神分裂证”范畴。本病多为情志过极郁而化火,火盛生痰,火扰神明,痰阻心窍所引起。《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躁狂越,皆属于火”,即指此而言。究其病变部位多在心、肝、胆、胃诸脏。唯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癫狂之证与心的关系尤为密切。初起皆属实证,癫病多为气郁痰结,狂病多属痰火为患。二者可相互转化,癫痫痰郁化  相似文献   

19.
《素问·病能论》说:“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此“下气疾也”历代注本均无明确之注释,惟日·丹波元简云“气疾”为:“凡狂易癫眩,惊悸癎瘈,心神不定之证,宜概称气疾焉。4版教材《内经选读》和5版教材《内经讲义》之十三方解亦均以此转释之。从丹波元简之“宜概称气疾焉”一句可见,丹波元简把“下气疾也”之“气疾”理解为“狂易癫眩,惊悸癎瘈,心神不定”一类疾病之病名。然从前述《素问·病能论》之原文“病曰阳厥”一句可以看出,《素问》已经把“怒狂”一类的疾病命名为“阳厥”。所以,从《素问》本旨而言,“下气疾也”之“气疾”非指“怒狂”一类  相似文献   

20.
医话两则     
<正> 案一、癫狂癫与狂,都属于神志失常的疾病。癫病表现为沉默痴呆,语元伦次,静而多喜;狂病表现为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难经》“重阳者狂,重阴者癫”,王太仆有”多喜为癫,多怒为狂”之说。癫狂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